《亮剑》中李云龙提到部队要有军魂,班级也应该有自己的灵魂,这就是班魂,班魂即班风。要培养优秀的班集体必须要先形成良好的班风,班风具有引导和规范作用,好的班风会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竞争,推动班内同学勤奋上进。因此,营造良好的班风是班级德育任务的重要目的,也是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起良好的班风呢?
一、摸清学生情况,是营造良好班风的前提
班风建设不是简单地在白纸上画素描,全凭班主任自己的个人意愿不可能塑造出优秀的作品,任何把良好班风的形成全部归于班主任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实际工作中班风的形成与走向并不总是以班主任个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很多时候会面临着师生之间两种甚至多种思想的激烈碰撞、师生力量的相互交锋,并在这种相互较量的过程中由获胜一方的意愿来主导班风的走向与形成。放眼校园,在这种较量中败下阵来的班主任不是个别,特别是新班主任。老师要有一个理念,如果学生的构成并不是你期望的,或不与你性格相符,你则很难“力拔山兮气盖世”,因为班风的形成和学生的构成有很大关系。这要求班主任在班风建设中要先摸清班级学生的情况,再进行分析研究,根据不同的学生实际,确定不同的班风发展规划。面对各具特色的班级,我们能做的只是“因班施教”“因势利导”,在校风等大气候不变的情况下尽力培育出我们这个小气候的美丽风景。
二、发挥主体作用,是营造良好班风的关键
在班集体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外在的教育只有调动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才能发挥作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要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独立思考;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多说;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多做;解放学生时间,让他们有充足时间去学习;解放学生空间,让他们多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班风建设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我教育的结果,学生是班风建设的直接建设者,他们才是班风建设的主人,在班风建设中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确立学生在班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才会体现他们的真实想法,让班风建设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三、提高班干部能力,是营造良好班风的核心
班干部是班主任与学生联系的桥梁,作为班主任的助手,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对错、在同学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对于班干部的培养,班主任要严格要求。班干部是班级的管理者,应该是学生的榜样,虽然选拔的班干部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要力争让自己做到最好。让班干部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带动同学,来赢得同学对自己的信任和支持。作为一个班干部,必须有较强的独立能力。因此班主任要指导班干部善于分析班级情况,抓住班级工作主线,来推动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工作能力。作为一个班干部,还要有协作精神。在班级管理中,有些事情班干部可以独立完成,也有些事情必须要求班干部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因此班主任要培养班干部的协作精神,遇到棘手问题引导他们共同想办法解决,依靠班委力量,寻找最恰当的解决办法。总之,班主任只有认真选拔和精心培养班干部,才有可能把一个班集体建设得既充满朝气、生动活泼,又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充满凝聚力。
四、发挥教师作用,是营造良好班风的纽带
马卡连柯指出:“没有对孩子们的统一态度,就不可能有任何教育。”任课教师是班风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因为有时任课教师的话在某种程度上比班主任所说的话更客观更有说服力,学生也更愿意接受,如果任课教师与班主任达成了统一战线,事情就好办多了。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工作不是一个人所能搞好的,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能够与志向、兴趣相同的人合作。即使是一个伟大的天才,离开集体也是微不足道的、无所作为的。”所以,班级工作的开展,目标的实施,必须得到任课老师密切配合、相互协调,才能顺利完成。事实证明,学科教师与班主任一起搞好班风学风建设,才能成功实施育人的目标,才能给自己的学科教学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五、开展班级活动,是营造良好班风的平台
集体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怎样使班集体充满活力,形成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班风呢?我认为成功地组织好各种班级活动是创建优良班风学风的有效途径。班级活动是学生展示才华的乐园。如果不开展班级活动,学生的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学生的品质无法得到验证,学生合作的机会无法提供。班主任要学会借助学校力量建设、巩固班风。学校倡导的一些活动要积极响应,比如爱心捐款、观看爱国主义电影、法制报告会、艺术节、毕业典礼等活动,都是很好的教育契机,会对孩子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班主任适当利用这些活动,召开相应的主题班会,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还有学校举行的运动会、拔河比赛、班级接力、足球比赛等活动,都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最佳时机。班主任一定重视起来,借好这阵东风,大做文章,争取获得头彩,对班级的团结、自信、积极向上都会形成一种不可估量的力量。
六、规范纪律制度,是营造良好班风的保障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而班级就是一个家庭,必须要制定明确的班级规范,让它成为班集体成员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有了这定海神针,班集体扬帆起航时,才能不偏不倚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制定班规要有针对性,而且制定过程必须民主化,实施的方法又必须恰当。在制定班纪班规的时候,先把可能预见的各种情况一一列出,然后由班干部研究讨论出相应的奖惩措施,之后再在全班公示,对于有异议的进行合理修改,公示之后就正式执行。班主任要做的是利用一切舆论工具,在恰当时机造成一种强大的声势,把一条条规范植入学生头脑,形成认识,并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
七、开发家长资源,是营造良好班风的同盟
《三国演义》中孔明“借东风”和“草船借箭”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聪明的班主任也要学会巧借力,营造良好班风。家长是重要的资源,有的老师往往忽视了这一重要资源,甚至还认为“班丑不外扬”,其实支持我们工作的家长不仅不能算是外人,而且应该是我们同一战壕中的力量。我们和家长有许多共性的东西,比如教育的对象一致、目标一致,都希望孩子能够向好的方向发展等,因此他们很容易和我们保持统一战线。与家长的联系方式有家访、电话联系、网络、“家校连心桥”等。加强与家长联系一方面可以让家长了解班级,了解班级乃至学校教育及教学举措,从而支持班级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另一方面,通过与家长的联系,班主任可以更全面、更清楚、更有效地了解学生,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再者,可以使家长、学校双方都突出正面教育,进而进一步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良好的班风形成之后,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班风建设就一劳永逸了。班风建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要学会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待班风的建设。一个班级在不同学期的不同时段,班风建设的内容与形式应该是有所不同的。新生入学,班风建设的任务主要是增进了解,增进友谊,提高学生对新班级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学生适应了环境,班风建设的主要任务又可转变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规则意识等。
班风的形成是多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即使已经形成良好的班风,也不意味着各种力量的对比不会发生变化。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任何急功近利的做法都不会有好的结果。班级每天都处于各种变化发展之中,面对变化了的学生实际与学习环境,我们不能故步自封,必须仔细分析班级每处变化的情况,探究原因,并找出对策;关注每个细节,防止班风下滑,创新工作方法,确定新的班风建设目标,引领学生继续前进。(朴永振 撰稿)
班风是班级之魂,具有引导和规范作用,营造良好的班风是班级德育任务的重要目的,也是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手段。班风的形成是多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摸清学生情况,是营造良好班风的前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营造良好班风的关键;提高班干部能力,是营造良好班风的核心;发挥教师作用,是营造良好班风的纽带;开展班级活动,是营造良好班风的平台;规范纪律制度,是营造良好班风的保障;开发家长资源,是营造良好班风的同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