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贤集:茶味行役-美石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和所有的初来者一样,他首先去看海。海是浅灰色,微微凸起,起皱。

    后来开始捡石子。这是他的宿愿。这里的先到者都已各自捡了许多,堆在窗台上,五颜六色。海滩一股淡淡腥味,闻着牙根微痒。

    在沙砾上踱过去踱回来,深埋头,使劲盯着脚下。像熊,像拿破仑在他的孤岛上想复辟。五色石子遍地皆是,转眼就是一把。捡到粒好的,扔掉一粒差的。不断淘汰,手中总是一把。

    回来指缝发痒,是海水腌的。跟别人窗台上的比一比,废然扔进窗下花台,一颗不留。

    后来听人指点,不再乱踱。蹲下来,扒拉着审查。后来又知道,要在近潮的湿润地带捡。湿石子容易分辨好坏,且多在表面,易于发现。又观察出取舍各有标准:有人挑颜色,要五彩具备;有的挑形状,要粒粒椭圆;有人挑造型,要各具各性;有人挑莹澈;有人挑花纹……他还自想出鉴定的方法:放在雪白的洗脸池里,漫一层水,便五色纷呈,晶莹欲滴,妍媸自辨。

    如是反复,不断汰选,直到离去之日。皮鞋和裤脚结了薄薄一层白霜,刷洗都不易褪,像是狎近潮头留下的纪念。看着海不停地变化,有时蓝,有时绿,有时青,有时灰,只没见过黄;有时明亮,有时晦涩;有时像缎,有时像绸,有时像金丝绒,有时像难以形容的毛玻璃。人说这是一片顶温柔的海。但他也吃过一股当头风,踉跄退了几步,差点背过气去。曾经坐在上面拍照的礁石,激起丈多高的瀑布,浇了他一身。他想,是不是海因他的苛求而发了一回脾气。

    带着这把精选的石子,在归途列车上受到了众口一词的赞扬。有人爱不释手,艳羡形之于色。他于是很自豪。

    中夜醒来,世界一片阒寂。列车不知停在了什么站上。他捧出那把石子,就着淡淡的灯光谛视,摩挲。远处仿佛传过来海涛声。他想起了沙滩、礁石、微腥的风、无边的起皱的蓝色,牙根和指缝微微痒起来。

    在一阵冲动中,他把拳头伸出车窗,松开,让石子一粒粒溜下去。他觉得没有一粒值得收藏。

    他绝望地相思起那无垠的海滩来。他知道那里面藏着完美的但他永远捡不到的石子。

    (一九八六年)

    ※※

    附记一:这是那年到烟台开会,在芝罘第一次看海的经历。其实那次捡回的石子并未扔掉,但忆写时却觉得非扔掉不可了。于是从纪实变成了一篇关于审美追求的寓言。

    ※※

    附记二:后来又去过一次烟台,是从上海乘船到青岛。幸亏遇上风平浪静。到烟台后听人说起风浪威力,不禁后怕。我是山民,大海看一次就足够了,觉得大而单调。今年春节在大理买了一本张爱玲译的《老人与海》,前言中说:“我对于海毫无好感。在航海的时候我常常觉得这世界上的水实在太多。我最赞成荷兰人的填海。”读时不禁失笑。原来心同此理,而且她更偏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