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贤集:茶味行役-诗漂<氵舞>阳河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镇远㵲阳河上的景致,像漂在水上的一组宋诗。

    入口处的地名就别致,叫“相见河”。城郊十余公里镇雄关附近自有相见坡,府志有施武五绝《相见坡》一首。据说林则徐也有此题,但没见过。附近的桥、塘,也都以“相见”为名。我揣测,大约由于当地苗胞世代跳花坡活动,青年男女于此相见,就这么叫开了。

    从公路旁的小径折进河谷,不过半里之遥,就有天然山门:左边三支指天石柱,右边一片薄薄孤岩像一本绿绒封面的书。路口有堵石壁,是天赐的题名处。我想:如果题“相见欢”三字,又典又切。

    踏着弯弯小路进峡谷,右面是潺湲的浅溪,左面是茂密的凤尾竹,袅袅地轻摇曼摆,拂人脸颊。有一段山沟里蝴蝶多得成团成阵。黑绒翅带象牙斑的大凤蝶,黄底黑条纹的虎蝶,很像矢车菊的小蓝蝶,都如痴如醉地簇拥着、扑闪着,惊散了飞拢。

    来到相见河边高耸的“仙人桥”下,登上游艇,溯流而上,驶向绿山绿水深处。

    河上景色,不外乎两山夹一水。但这里自有超群之处。一是河汉极多,随处让你看到曲港浅湾、野渡无人的小景,忽然浓荫中浮出一只轻盈的燕尾船,船头坐着花巾青衫的苗族女子,扳橹的是大红运动衣的苗家后生。二是石穴无数,参差散布在山腰峰端,钟乳隐现,引人兴起神秘的遐想。有的甚至是敞开半壁,像舞台一样将嵯岈万状的奥秘一齐显露,有的如森严武器库,有的如一堂戏曲人物,教人应接不暇。

    驶过一道窄狭峪谷,一道障天翠屏挡住前路。随即眼前一亮,另一条宽阔的绿水横在眼前。石屏上树木蓊郁,苍鹰来去。对岸绿冈平缓,碧螺如簇,有一只惟妙惟肖的石鹫。游艇进入龙王峡。

    两岸青山次第展开,不停变化。有一处,十八尊阿罗汉腆腹挺胸,对坐谈禅。有一处,水巷狭窄,两岸巨崖对屹,石纹纵横如矩,上下数层,错落有致,俨然是两座眈眈对视的古代城堡,连雉堞、枪眼、瞭哨口都历历可辨。甚至还有秘密的石门、仓库、秘道,一切是这么逼真,引我想象起宿仇的械斗、隐秘与怪癖、阴谋和爱情。

    石门倏地收束,天剩一缝,水窄咫尺,刀削斧劈的巉崖切断了阳光,抬头唯见白云过隙,危岩欲堕。“一线天”便是这里无疑。

    闯出狭缝,豁然开朗。是一个现实的桃花源。小阜平冈、烟波疏林,树丛中透出几点村墟、几只泊船。这回叫高碑寨。游艇兜着圈驶近,远远看见寨前两株参天古树,几丛芭蕉,水边有几个女子,在挥杵洗衣裳。一群赤条条嬉水顽童,抱的抱轮胎,搂的搂木墩,一齐向游艇拥来,争相逞能。

    行行重行行,进入诸葛峡。岩口一座巨岩,下部陷空,岩顶瀑布到这里形成晶莹的珠帘。帘后岩壁皱襞如重裙,厚苔腻重如金丝绒。主人说这里拟名“水帘洞”。这名字太滥且不甚切。不如用李白句“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叫“水晶帘”。恰好前面不远处,崖上正有个圆如秋月的石穴。在水帘前面的小洲上建个亭子,就圆满了这诗的情景。

    再上溯就峡窄滩浅了,弃舟登岸,步行半里许,来到一处石滩,为这段风景的终点。这里地名诸葛洞。府志记载,此洞“古名瓮蓬洞,两岸悬崖绝壁,高阔数百丈,其中有滩三层”,又说:“岸上土人曾建武侯祠,立诸葛石像,名公诗赞林立。船只往来,必杀牲奠酒,诣祠祭之;其香火之盛甲于他祠。”如今不仅祠、像、诗赞之类不见,连诸葛洞确址也无人知晓了。贵州许多地区有诸葛亮的传说和遗迹,说明这位一千七百多年前就懂得民族政策的政治家,在贵州各族人民中是多么深入人心。

    原路回到两水会合处,遇上大雨如注。游艇泊在一个野湾避雨。缩在船上,听着雨打船篷的密集鼓点,从篷隙窥视出去,只见一片迷茫,碧绿水面乱迸着雪白跳珠,历历可见风的去路、雨的脚步。天公作美,让我们把㵲阳河的晴光潋滟和山色空蒙都领略了。

    雨雾后,游艇一气驶到尽头,中途有孔雀开屏岩、虎眼岩等景致。参观水坝后,仍从相见河回到仙人桥下登岸。

    第二天,又从涌溪苗寨乘木船顺流而下,游览㵲阳河小三峡中的西峡。

    这段水路曲折特多,不断地峰回水转。一景当前,不容你尽情饱看,便又推出新景。时明时幽,时旷时逼,送人深入“眉眼盈盈处”。再就是瀑布极多,大大小小,高高矮矮,或直如线,或曲如蛇,或一跌而三宕,或同源而殊途,或巨细如翁孙,或比肩如姊妹。还有无数“暂时性”瀑布,岩上泻痕宛然。一当暴雨,这些水道就会获得灵魂与活力,轰雷喷雪。

    沿途经过人面岩、卧虎岩、青蛙岩、蛤蟆朝天、婆婆背篓等景观,各以形肖而得名。有的还有传说故事。西峡瀑布是镇远自古的名胜,府志中载有好几首咏赞的诗,说它“双流漱玉岩边出,匹练横空树梢飞”。正值水量中等,我们未见“匹练”,但见跌宕多姿的几股细流,乍离乍合,数数竟有十一叠之多。

    天上乌云渐渐聚合,但大家不肯离去。好容易吆齐上船,两个小伙子忍不住扑通跳下水去,跟人鱼似的尾在船后。在镇远市街边登岸,刚回到招待所,瓢泼大雨就下来了。

    㵲阳河三十公里峡谷中,漂着一组宋诗:诸葛峡是清雄的苏东坡,龙王峡是恣肆的陆放翁,高碑湖是清旷的梅圣俞,而九曲回环的西峡,是最擅长“语未了便转”的杨万里。

    (一九八二年)

    ※※

    附记:文中所记为初游所见。那是在发现这处景观之后、准备开发之前,省里有关部门组织一些文化人前去观光论证介绍。印象非常之好。几年后再去,㵲阳河遭受过度开发,最好的一些景致都没有了,野趣荡然无存,令人无限惋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