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的景观,不适宜文字描述。导游只能介绍石钟乳,这像唐僧取经,哪吒闹海,这像小羊,那像少女。观之神似,写出来索然寡味。这是全息摄影技术的用武之地。尤其像卷曲石、银耳石、水晶花、玉葡萄这类小巧石花,藏在宏伟的大柱高幔之间,易被游人忽略,拍成特写彩照,就能妙处毕现了。但溶洞最大的魅力,是那一团半明半暗的神秘氛围。这一点,摄影家也心有余而力不逮了。
我们在这座地下迷宫里转悠了大半天,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还是只看了部分殿堂,它的规模也就可想而知。据介绍,这座多层次、多阶段、多类型的旱溶洞,已勘察部分长达六点六公里,洞内有四十多种岩溶堆积物,包括了已知的溶洞主要形态类别。专家学者们根据洞中不同景观和特点,划分为十一个大景区,四十七个厅堂,一百五十多个景点。
每座厅堂都堆满奇珍异宝,大逾数十丈,小如孩儿掌,穷妍极态,五色纷呈。并且是立体陈列,高低远近,层层叠叠。造物的这份逞奢炫富的豪性,论气魄、眼光、趣味和手段,可令最骄奢无度的帝王自惭形秽。
大凡溶洞景观,彼此小异大同,不外柱、幔、钟乳之属,看时千姿百态,过后便易归于模糊。但织金洞中的一些景观,任是踏遍天下溶洞的人,也会一见惊叹,萦怀永忆。比如那顶霸王盔,那枝玉玲珑,那处双鱼赴广寒等等。特别是那一株十七米高的银雨树,挺拔秀丽、细腻莹彻,亭亭玉立在白玉盘中,真是岩溶景观中倾国倾城的尤物。她是能引起一场特洛伊战争的海伦。有一张调查表,对织金洞一百五十七个景点,按美感度、奇特度、环境质量、科研价值和开发五项条件进行比较,银雨树是唯一的全满分冠军。
且不说勘探队发现这座地下宝窟是多么不易,就是对景区景点的命名,也耗费了多少人的脑汁:讲经堂、金塔宫、广寒宫、雪香宫、日月潭、摩天岭、古炮台、黑森林、九曲十八盘、影泉、塔之城,一个个名字都具有莫大的诱惑力。民间自来叫它“打鸡洞”,无人敢进入深处。开发命名“织金洞”,既出于所在的织金县名,织金二字又响亮华贵,富于光泽。
这个洞容积太大,奥秘太多,人们对它的认识还处在深化的过程。比如已命名而未开放的“十万大山”景区,我凝望近处影影绰绰的重山叠嶂和后面一片深不可测的黑暗,想象那里面不知隐藏着多少霸王盔、银雨树那样的瑰宝,不禁怦然心跳,被天工不可思议的创造力镇住了。
(一九八七年)
※※
附记:文中所叙这一次游洞,是贵阳书画院的一次集体活动。未能一观最珍贵的景区“广寒宫”(因防氧化,不定期开放),留下遗憾。后来也无意再去补课。不知十万大山景区已开放了没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