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和专业课就像两座大山压在了我们的肩上和心上,每天的时间都感到不够用,一天一天过得飞快,而专业课的学习常常又陷入很深的苦恼之中。
尽管高老师说这都是进步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的情况,可是对我们来说,怎么也不可能想得那样开。
因为压力太大,所以把每一次的进步或者失败都看得非常重要。专业课的某一次提高或者进步,会使我们兴奋得好几天又是跳又是唱的;而在进步过程中出现的某一次失误,又常常使我们非常懊恼,有的时候真是生自己的气,恨不得打自己几个耳光。
那天,刚上完高老师的专业课,我便急匆匆地拿起书包走出了琴房。身后的林小雨喊我,“四眼儿”,干吗像逃兵似的?你这阵子一直进步得很快,有一次半次的退步,这也是正常现象,你没听高老师说吗,咱们学这种东西,就是这样反反复复的,谁的进步都不会直线上升。
话虽然是这么说,可我看着你们进步得那样快,自己的心里能不急吗?我从心里敬佩这个乐天派林小雨,有时因为她唱不好,常常被高老师修理得够呛,可她的发挥始终非常稳定,在这方面我确实需要向她好好学。最主要的是她的心理素质,而我在这方面就不行了,在平时唱得都不错,一到关键的时候就出问题,总觉得一定要比上一次强,一定要发挥得更好,越是这样想就越出毛病。为了这些,高老师没少批评我。
这几次上课,高老师确实发了很多火,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好几个人也犯了范玲以前的毛病,唱着唱着就开始听声。而外号叫“研究声”的范玲这一阵子却表现得非常好,高老师生完了气发完了火之后,也很幽默地说,你们的老范毕业了,现在又出现了你们这批新“研究声”。
为了使我们尽早结束“研究声”的过程,高老师想了很多办法,而且这些办法都渐渐地奏效了。
真没有想到,学唱歌如此艰难,现在真是用得上那句话了,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高老师在我们的心目中是异常高大的,我们对他崇拜的程度远远超过对一些歌星的崇拜,他说的话在我们的心里那就是圣旨。我们也知道,我们对他的这种信任,是来自他具有使我们信任的那种能力。
渐渐地,高老师的举止言谈成了我们模仿的内容,而他身上穿的戴的也使我们非常羡慕,舒适和谐,具有很浓的文化气息,当然都是著名的品牌。
在这方面我们其实就表现出了我们心理上的不成熟,这种一味模仿和羡慕其实并不是可取的。这一点,在十一放长假的日子里就反馈回了很多信息,“西班牙女郎”因为回家时想让家长给她买一套名牌衣服,听说要花两千元钱,后来的结果是,不仅衣服没买成,还被她的父亲训得够呛。她回到学校虽然没有细说那个过程,我们却从她的表现里能够感受到,一旦大家聚在一起再谈名牌的时候,她总是躲得远远的。
后来她悄悄地跟我说,她在一个大商场里相中了一套衣服,她和她父亲一说,她父亲到商场一看,当时没有说什么,回到家里足足给她讲了两三个小时,讲得苦口婆心,最后一看她没太往心里去,就有些发火了,说到激动的时候,差一点儿没有把耳光送到她脸上。
我们这种羡慕和模仿的目光依然时时闪动着,如果不是那次高老师给我们讲了他的身世,我们在这条路上可能会越走越远。
那天我们在专业课上表现得都不错,高老师自然很高兴,便和我们聊了起来。大家聊着聊着,就说到了明星和名牌的问题上。
高老师望着我们说,我从你们这些人的身上就可以分析出你们的一些想法,现在的年轻人常常是模仿能力很强,而且是不顾一切地要赶时髦,有时甚至是也不管自己是否具备那种能力,我看这些都是不应该的。
老师,那你现在身上这些穿的戴的不都是挺有名的品牌吗?范玲试着问高老师。
这不假,可你们只看到了我的今天,好像我以前也是这样的,再说到了我这样的年龄,尤其是当老师的,还要站在大学的讲台上,如果衣着太差,那是会影响作为一个教师的仪表的。我教的是歌唱和表演,在某种程度上,课堂也是一个舞台,你们看看哪个上台的演员不是要打扮一番的。你们可能会说,你们也是小演员了,我说你们现在还是学生,作为学生除了必要的场合比如参加演出,如果在平时,还应该保持朴素一些,我觉得朴素永远是一种很难得的美德。对了,你们可能只看到我现在如何如何,却不知道我在你们这样的年龄是个什么样子,当然那个时候大家的条件都不算太好,而我本人那就更惨了,别说是名牌,那时拥有一件没有补丁的衣服对我来说可能都是做梦。我上高中的时候,曾经数过身上的补丁,你们猜,大大小小有多少块?整整十二块。那件衣服现在我还留着,我还时常拿出来看看,生怕自己忘了本,忘了当年走过的路。其实我现在所取得的一切,和当时穿着那个衣服上学可能有直接的关系,你们知道吗,我当时真是憋着一股气,就想考上学,靠自己的本事奔出来。你想想,看着人家穿着没有补丁的衣服,吃着白面馒头,而我就是那一件还是满身补丁的,衣服脏了要等到星期天的时候才能洗,放在外面光着膀子等着衣服干了,再穿到身上去上学,我的饭盒里永远是玉米面大饼子和一块咸菜,好吃的好穿的,谁不想呀,可通往幸福的生活道路却是坎坎坷坷的,不经过一番努力是无法成功的。
认识老师这么长时间,他还是第一次讲这些话,讲得我们每一个人心里都是滚热的。
回到宿舍我想了很久,虽然今天的条件比以前要好多了,但我们毕竟走在了通往事业成功的道路上,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没有别的,就是学习。
道理非常简单易懂,但真正做到实在是太难了。
这种艰难常常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时我们甚至觉得是非常好的事情,等过了一段时间才看出那其中的荒唐可笑。
在我们学习专业课的日子里,我们每人的情绪既欢快又紧张,高兴的是我们又可以把一周以来在专业上的进步让老师看一看了,而紧张的也正是这一点,自己满有信心地一唱,却唱得老师直皱眉头,上次课可能还听到老师的表扬,这次课却会让老师大失所望。
我们在这种不断反复中苦恼着,努力着,进步着。
那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让我们尽快练会花舌。
当时我们每一个人都试了一下,多数人都发不出声,即使个别人能有那么一点儿意思也距离要求差得太远。在唱民族歌曲中,这种花舌的技巧是必须具备的。其实,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真正做起来就不容易了,这种用舌根发出的颤音,我特意查了词典,在“得”的后面是这样解释的,是赶驴前进时的吆喝声。
按照老师的要求,从那天开始我们便不分场合地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练习,大家互相之间不管说什么话题的时候都要把这个“得”穿插在对话中间。
得……林小雨,今天下午你上街吗?
我昨天就已经去过了,得……你要想去的话就自己去吧。
把你的钢笔借我用一下,得……对了,还有那个词典,得……
为了练这个发音,我们到食堂里也是“得”不离口。
师傅,得……给我来一个炒鸡蛋。
得……给我来三两米饭。
我们吃饭时,做饭的师傅特意走过来问我们,你们这是怎么了,是不是舌头都出什么毛病了。
我们笑得饭都吃不下去了,但还是没有忘记练那个“得”。
其实,要想学好专业或者是其他知识,人们常说的要下苦功夫,这里面还包含了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要常常克服重复带来的单调,只有经受住了漫长的磨炼,才可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就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花舌,那几天就把我们练得舌头发硬了,有时说话都感到不那么灵便了。
我们再看那些学器乐的,也和我们一样,也不约而同地得了专业病,练习打扬琴的,拿着筷子常常在饭桌上打个不停;拉胡琴的,一边摇头晃脑,一边把手臂拉来荡去。
这些情景,让我突然想起曾经看过的一部卓别林演的电影叫《摩登时代》,那里边的一些情景当时都把我笑坏了,因为大工业生产,分工特别细,那个专门用双手拿着扳子拧螺丝的,因为一天到晚就是那一个动作,等他下了班之后,两个手还是那种动作,由于惯性停不下来,见到任何对称的东西便要上去拧一下,吃饭时两手端着盘子,因为一拧一拧的,里面的菜和汤全都洒了出来。我当时还觉得现实生活里绝不会有这样的事情,现在我多多少少理解了。
谈起这些事情的时候,还是黄玉玉显示了她在这方面非凡的才华,比如她能信手拈来一些历史典故,如大书法家王羲之养过鹅,大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站在院子里身子不动用两只眼睛的转动跟踪过天上的飞鸟,这些都是大师们为了练好基本功做出的努力。
老师也鼓励我们不管自己唱得怎么样,一定要多找机会锻炼自己,原来我们虽然也都很热爱唱歌,但并不是不分场合的,还常常对自己有意无意地有了某种力求完美的要求。比如,没有好的音响和伴奏不会唱,嗓子稍有不适也不会轻易唱。现在可不同了,每逢星期天我们相约上街的时候,凡是我们走过的地方,那回头率都能达到百分之百,这不仅是因为我们的年龄和衣着,最主要的是我们让歌声撒遍了我们走过的每一个地方。在商场里,在医院里,在公共汽车上,我们都非常大胆主动地唱着,因为毕竟跟着专业老师学了这么长时间,和那些在卡拉OK歌厅扯着嗓子大喊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于是,我们所到之处,几乎所有的人都用非常惊奇的目光望着我们。
在学习上的进步,常常是悄悄地默默地来到我们的身边,一旦我们发觉这些进步的时候,心中的喜悦自然是用语言难以表达的。
与此同时,有些我们还不易察觉的东西,也悄悄地走进我们的生活,深入我们的内心,而有些东西直接影响到我们对生命的思考,对价值的追求。
有一些道理我们自己并没有马上理解,而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思索和沉淀之后才慢慢地有所感悟。
国庆长假之后,“西班牙女郎”曾经在宿舍里大讲特讲台湾的电视剧《流星花园》,讲得看过的人都热烈地讨论着,没看过的人跃跃欲试地计划着假期一定把光碟买到家里好好看。
那一阵子谈论最多的就是那部电视剧和电视剧里的一些人物。
以彭程和张杨为首的几个男同学居然开始模仿电视剧里的F4,从走路的姿势到看人时的眼神,包括说话的腔调也都尽量向道明寺、西门那一伙人靠拢。我们听着总觉得他们学的那种发音像电视剧里皇宫中的太监,不男不女的。
他们四个人又摆出那种队形,在宿舍楼前晃来晃去,突然黄玉玉从那边走了过来,连招呼都不打,就高声地说,你们看看自己的那副德行,别以为你们摆出这种样式,女孩子就喜欢你们,你们知道吗,你们费了这么多心思,在我们看来,只有两个字——恶心。
彭程显然是被她说得急了眼,便怒冲冲地指着黄玉玉说,你凭什么这样侮辱我们?
告诉你们吧,不要自我感觉良好,就觉得别人也是这样看的,只不过是我愿意说罢了。还有一点最重要,我觉得咱们是同学,既然我看出来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我就有责任告诉你们。你们知道吗,你们这几天说话的腔调我们都在背后评论,说你们都是老李家的后代。
哪个老李家,你快说清楚。张杨也走过来,不依不饶地说。
我现在就告诉你们是哪个老李家,黄玉玉一字一顿地说,李——莲——英。
黄玉玉说完便扬长而去。
我站在不远处,这个情景一点儿不漏地全看到了。那伙F4的扮演者脸都气白了,然后不声不响打乱了原来的队形回到宿舍里去了。
在我们女生中,并不都是“钢牙”那样的,也有人悄悄地鼓励着彭程他们的行为,但渐渐地这种模仿F4的风潮也开始平息了。
因为马上就要开始进行形体课了,很多人开始准备服装,而身体过胖的程珊等人,便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减肥运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