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子独立一回-千万别再带记者作家来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丁纪元是我大学里的同学,我们曾是同宿舍的,被同学们戏称穿连裆裤子的。我这样说,只是想表明我俩在大学时代那关系就非同一般。

    毕业后,他不知怎么搞起了企业,而且企业由一家而两家,由两家变四家。据我了解,如今他手下的企业已达七家。每年的销售额在一个亿以上,上交利税百万元以上。在他居住的那个小城市,无论怎么排,丁纪元都是数得上的企业家,但奇怪的是,当地的媒体极少极少宣传他与他的企业,电台、电视台、日报、晚报、网站好像都瞎了眼似的,对他的事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真的很为他惋惜。要是他放在我所在的那个城市,我一准组织一帮笔杆子去认真采访采访,大张旗鼓地宣传一下,不把他推向全省全国,至少让他在当地名声大噪,到时安排一个市政协委员或选个市人大代表,那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只是我和他不在一个城市,所谓鞭长莫及。机会终于来了,去年省宣传部与省作协组织作家采风团,正好到了丁纪元的T城,我提出去我同学的企业看一看,作家朋友们见我说得花好稻好,都来了劲。

    为了给丁纪元一个意外惊喜,我故意事先没打电话给他,也是巧,正当他要出门时,被我们堵了个正着,老同学相见,自然一番亲热。他带我们走马观花看了一下生产现场后,就安排我们在他企业里吃饭。乖乖,这企业的餐厅说它是三星级档次决无溢美之词,总而言之,言而总之,那天到丁纪元企业参观过的作家都说丁纪元是个能人,有好几位主动采访起了他。我心里明白,这些作家心动了,手痒笔痒了。

    临走的时候,丁纪元给每位作家一份礼品,礼品是他们企业生产的。我自然要代表众作家谢谢他。谁知丁纪元悄悄对我说:“每人给份纪念品是我一份心意。但我有个小小的要求你务必答应。”

    我连忙说:“放心,放一百个心,这些事包我身上。”因为我知道无非是想请这些作家挥一挥笔,宣传一下他的企业。这不是小菜一碟吗?都是笔杆子,写啥都是写,何况他们已自己想写了,完全不用我关照,或看我面子了。

    哪想到丁纪元对我说:“我意思,你们参观归参观,吃饭归吃饭,但千万千万别写文章宣传!”

    “什么,你说什么?”我怀疑自己听错了。

    “真的,别宣传,我就这点要求。以后你与你的任何文友,想来参观一下,吃顿饭,拿份礼品,都小意思。但若来采访,来宣传,则免了。树大招风啊!”他感叹道。

    我以为丁纪元说的是客气话,虽有感触,但没往心上去。

    不久,我那些文友的稿陆续在省报与一些外地报刊上发表了。后来丁纪元竟成了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

    我接到过丁纪元的一个电话,他与我直话直说:“你害苦了我!”

    前不久,我又有机会到T城,我特意约丁纪元小聚。丁纪元见面第一句话:“你不够朋友,对你说不要宣传,不要宣传,你就听不进。”

    听了丁纪元诉苦,我才知道,自从那次作家离去后,文章见了报,T城的各级领导三天两头去他企业,光接待费就翻了好几番,至于各部门各团体去要赞助款的更是送走了一批又一批,仿佛他与他的企业成了唐僧肉。

    我无言以对。

    脑子里只回响着一句话:“看在老同学的面上,你以后千万千万别再带记者作家来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