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日常生活中,也时刻缺少不了凤姐的凑趣。
但是有时候,贾母竟然故意“避开”凤姐。
这就是第五十回“芦雪广争联即景诗,暖香坞创制春灯谜”贾母芦雪广踏雪的故事。
贾母喜欢跟晚辈聚到一起,听他们说笑,感受青春和欢笑。大观园的人下雪天跑芦雪广聚会、写诗、吃鹿肉,这本来没老人家的份儿,贾母偏偏跑来凑堆。
贾母是什么装扮?冒雪而行的装扮。围了大斗篷,戴着灰鼠暖兜,坐着小竹轿,丫鬟打着青绸油伞,鸳鸯等拥轿而来。
大观园的诗人们惊叹:“怎么这等高兴!”
贾母每次取乐活动的开心果凤姐居然没随行。
贾母对李纨等人解释:“我瞒着你太太和凤丫头来了。大雪地下,我坐着这个无妨,没的叫她们来踩雪。”
贾母善解人意、体谅晚辈。
凤姐更善解人意,更体贴长辈。
凤姐果然追踪而来,披着紫绒羯褂,雪天装扮,辛辛苦苦、诚心诚意踏雪而来,她“笑嘻嘻来了”并说“老祖宗今儿也不告诉人,私自就来了,要我好找。”贾母心里自然喜悦,又有点儿过意不去,说:“我怕你们冷着了,所以不许人告诉你们去。你真是个鬼灵精儿,到底找了我来。以理,孝敬也不在这上头。”贾母肯定凤姐的行为是出于孝敬之心。凤姐应该很得意了吧?应该对贾母的表扬照单全收吧?偏偏不。那样就不是灵心慧性的王熙凤了,就不是事事出人意料、却又入人意中的王熙凤了。何况,王夫人没来,如果凤姐承认自己寻找贾母是出于孝敬之心,岂不等于同时承认王夫人没有孝敬之心?凤姐的回答,是所有的人都想不到的。她拿贾母开涮!她说,她哪儿是孝敬的心找来的?是她到老祖宗那里,发现鸦没雀静,一个人也没有。问小丫头们,却又不肯说,叫她找到园里来。这时,来了两三个姑子。“我心里才明白了,那姑子必是来送年疏,或要年例香例银子,老祖宗年下的事也多,一定是躲债来了。我赶快问了那姑子,果然不错。我连忙把年例给了她们去了。如今来回老祖宗,债主已去,不用躲着了。已预备下希嫩的野鸡,请用晚饭去,再迟一会儿就老了。
这话,岂不是“吃荆条屙篮子——全靠肚子里编”!?
凤姐顺口就能编故事,编得那么有鼻子有眼有情趣谐趣!
简直是“口述历史”、“口头创作”的大家!
可以申请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凤姐怎会不懂贾母不叫她随行的爱意?她用双倍爱意回报!
她创作的“老祖宗躲债”故事真是趣话横出、妙不可言:
凤姐向小丫头们问贾母的踪影,她们真“不肯说”?她们就不摸摸自己脖子上长几个脑袋?敢不对琏二奶奶说实话?
怎么会有“两三个姑子”来找贾母“讨债”?社会地位最低的尼姑找社会地位最高的一品夫人讨债?她们是吃了豹子胆还是吃错药啦?
诚心疼爱孙媳的贾母成了逃避尼姑的“躲债”者,多么滑稽可笑、又何等妙不可言!而这位假装是来向躲债者通风报信的,已经准备好老祖宗最喜爱的晚饭!结果是贾母笑着、搀了凤姐的手,一边上轿,一边跟凤姐说笑着,离开了芦雪广。
一段似乎顺手而写的随意而谈,曹雪芹把个凤姐写得活灵活现。冯其庸先生在《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中评价凤姐“斑衣戏彩”的话是“凤姐之口,虽古之辩才亦难过之。自凤姐于第三回出场至今,其洎洎之言,无一不动人,无一不因景生情,无一不新鲜奇谲,信矣,雪芹之才,如黄河之水也。”贾宝玉到宁国府要睡觉时,先看到一副对联: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贾宝玉立即恼了,不住了。
这副对联凤姐却运用得巧妙之极。
不识字的凤姐做的是世事洞明的高深学问;
不懂“湿啊干的”凤姐做的是人情练达妙文章。
像贾母这样的人,居于封建家庭顶端,高处不胜寒。总是给人敬着,供着,自己也总得端着、绷着。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那是多么高贵且无趣的生活?总是面对恭恭敬敬的、谨慎小心的、诚惶诚恐的脸。她自己都产生审美疲劳了。现在有凤姐这么个孙媳妇,美丽聪慧、口若悬河、风趣幽默的孙媳妇,把她当成亲而又亲的亲人,当成无话不谈的知心人,当成似乎平等笑闹对象,让她在寻常生活中享受到花样迭出的乐趣,而骨子里又那样恭敬守礼,这样的孙媳妇,贾母想不喜欢都难!
一架挡风遮雨的屏儿
——凤姐和平儿(上)
平儿,是架美丽而实用的屏风。这屏风起什么作用?为贾琏和凤姐挡风遮雨。平儿在夹缝求生存智慧是:风风光光做好众人眼中贾琏的“屋里人”;尽量避免做凤姐眼中贾琏心爱的“屋里人”。
平儿是谁?哪个不知道?
王熙凤心腹得力的丫鬟;
贾琏心爱的通房大丫头;
跟鸳鸯、袭人、紫鹃并列的“四大丫鬟”。
这些谁不知道!我想说的是:
“平儿”者,“屏儿”也,
平儿,是一架美丽而实用的屏风。
这屏风起什么作用?挡风遮雨。
挡住对凤姐“嫉妒”的批评;
挡住对凤姐“泼悍”的议论;
遮住凤姐需要对贾琏保守的秘密;
遮住贾琏需要对凤姐遮住的隐私。
平儿是《红楼梦》的次要人物,在前八十回中,她竟然四次成为回目,且确实是这一回的主要内容,庚辰本回目是:
第二十一回“贤袭人娇箴嗔宝玉,俏平儿软语救贾琏”;第四十四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喜出望外平儿理妆”;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勇晴雯病补雀金裘”;第六十一回“投鼠忌器宝玉瞒赃,判冤决狱平儿行权”。
其他平儿没成为回目的章节,比如探春理家、宝玉生日,也有平儿很重的戏。
平儿“戏份”如此重,因为她既是凤姐的“同步卫星”,又是一个极其成功、独具风采的人物。
一个没读过兵法,却懂得用兵之道的人物;
一个没读过书,却懂得“礼”和“理”的人物;
一个既天真善良又人情练达的人物;
一个身份低贱却与人为善、最终在贾府整体遭受厄运,唯独她时来运转的人物。
如此“通房丫头”
平儿在小说里露面,最初是在刘姥姥眼里。
周瑞家的把刘姥姥带进凤姐的房间,先得通过平儿。平儿同意周瑞家的带人,周瑞家的才把刘姥姥带来,“平儿站在炕沿边,打量了刘姥姥两眼,只得问个好,让座。刘姥姥见平儿遍身绫罗、插金戴银,花容玉貌的,便当是凤姐儿了,才要称姑奶奶,,只见周瑞家的说:她是平姑娘,,又见平儿赶着周瑞家的叫周大娘,,方知不过是个有些体面的丫头。”
第一次出现的平儿似乎有点儿势利。她是“打量”刘姥姥两眼后,“只得问个好让座”。在刘姥姥眼里,这个“有些体面的丫头”、这么大派头的丫头,是贾琏的“通房大丫头”。
凤姐嫁人贾府不久来了个重要决策:清君侧。
凤姐嫁给贾琏时,贾琏已有通房大丫头。按贾府习惯,少爷未成亲前,先放两个丫鬟在房中“伺候”。袭人是宝玉身边“伺候”的,连小性儿的黛玉都理解,而且跟袭人开玩笑叫“嫂子”。但凤姐不买贾府这笔账。凤辣子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凤姐进贾府不到半年,就采取“抓错”手段,把贾琏原本“伺候”的丫鬟都轰走了。这样一来,她的“妒妇”名声岂不背上了?别人虽不说,肯定腹诽。聪明的凤姐怎么办?用平儿李代桃僵。
平儿是凤姐的陪嫁丫鬟,本来有四个,丰儿从名字上看,似乎跟平儿是对称的,但从身份上看,又不是。曹雪芹借兴儿的嘴交待:陪嫁的四个丫鬟死的死了,走的走了,只剩下平儿一个。平儿在跟李纨闲谈时也说:先时陪了四个丫头,死的死,去的去,只剩下我一个孤鬼了。看来,平儿是凤姐从娘家带来的丫鬟中硕果仅存者,是凤姐千挑万选才留用的亲信。
贾琏小厮兴儿曾向尤二姐介绍:平儿是凤姐叫贾琏“收房”的,“一则显他贤良名儿,二则又叫拴爷的心,好不外头走邪路。”凤姐把尤二姐赚入大观园时,曾说:就拿平儿来说,还是我劝着二爷收的呢!尤二姐看到平儿受到凤姐善待,就上贼船了。
这样一来,平儿岂不成为凤姐阻挡“妒风”的屏风?
凤姐强逼平儿给贾琏做“屋里人”,这事做得很聪明。凤姐凡事瞻前顾后,权衡利弊,总是叫他人按自己的轨道运转。把平儿“收房”,“大礼”不错,对自己名声有利,对自己实际生活更有利。如果说凤姐算红楼人物中的一颗行星,那么,她释放平儿这颗卫星,就是为她在贾琏跟前宠擅专房、在贾府争权夺利服务。
凤姐深知,按规矩贾琏不能没侍妾,如果她不给贾琏设侍妾,她就是妒妇,她就犯七出之条,但真给贾琏搞上个把侍妾,跟自己分庭抗礼,她又不能忍受。特别是,如果这侍妾再生上个把小子,凤姐的日子就更没法过了。如何名义上给贾琏设侍妾,实际上主动权仍然完全操纵在自己手里?用平儿最合适。
兴儿说那平姑娘又是个正经人,从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也不会挑妻窝夫的。倒一味忠心赤胆服侍她。所以才容下了。”
兴儿不过是个小厮,他怎么会有如此具体、深刻的看法?兴儿实际传达的是贾琏的感受,这段话虽短,却有三层意思:第一层,平儿对“性事”的兴趣不大,或者说在凤姐跟前刻意表现得兴趣不大。第二层,平儿不和凤姐争宠,不会在夫妻之间挑拨,也不会“窝夫”在自己身边;第三层,平儿名为贾琏的通房丫头,实际上的“通房”功能形同虚设,反而是凤姐的贴身女仆、心腹忠仆,平儿表面上是给贾琏做通房丫头,实际上真正起的作用,是给凤姐的“贤良”做广告,做屏障。
连偶尔来打秋风的刘姥姥都知道平姑娘是贾琏的通房大丫头,但贾琏真能跟平儿“通房”机会却聊胜于无。因为凤姐非常在乎、相当忌讳贾琏跟平儿真正恩爱。这也是贾琏的心腹小厮兴儿说出来的:一年两年之间,贾琏和平儿有一次到一处,凤姐还要口里掂十个过子。结果是平儿性子发了,哭闹一阵说:“又不是我自己寻来的,你又浪着劝我,我原不依,你反说我反了,这会子又这样。”
兴儿这段话忒精彩,平儿和贾琏在一两年内才有一次同房机会,还是凤姐“浪着”劝的。所谓“浪着劝”,就是凤姐不知哪一天吃错了药,心血来潮,想放贾琏一马,或者想拴贾琏的心,劝平儿跟贾琏“通房”,而且是极度夸张地、十分热情地、假装诚恳的、不得不做姿态地劝、为了表示自己贤良而劝。但是事后,独占心理极其强烈的凤姐,越想越不是滋味,再在嘴里“掂十个过子”。凤姐外作贤良、内心奇妒,情状如画。
平儿有什么办法?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平儿是王家所谓“家生子”,是凤姐陪嫁的丫头,一点儿人身自由也没有,贾琏对香菱馋涎欲滴时,凤姐甚至于说过要拿平儿去换过来!平儿根本就是属于凤姐的一件物品!她只能事事听凤姐的摆布,永远听凤姐的喝。如果平儿不听凤姐的,她就是“反了”,奴隶造反,焉有活路?所以,平儿做“通房大丫头”做得很尴尬。
软语救贾琏
平儿在《红楼梦》出现,一直都是以凤姐陪衬出现,“软语救贾琏”是平儿第一次正传,且跟袭人一起成为回目。
正是因为凤姐整天像防贼一样地防着贾琏,防到连平儿也不让贾琏碰了,贾琏这登徒子才像饥鼠一样到处猎艳,脏的臭的都拉到自己屋里。幸运的是,他在《红楼梦》中第一次猎艳,是被平儿发现,因为平儿处理得好,没造成贾琏与凤姐之间的矛盾。
平儿充分显示了“屏儿”的作用:为贾琏和凤姐夫妻关系挡风遮雨。
凤姐因为女儿出痘,根据迷信的说法,要忌房,把贾琏派到书房睡。贾琏趁机勾搭上多姑娘,出现了《红楼梦》最香艳的文字。然后,平儿整理贾琏的被褥,从枕套里抖出一缕青丝。看来,平儿深知贾琏什么德性,她整理贾琏的东西,并没有一古脑儿抱回房间算了,而是抖一抖,仔细检查。果然就给她发现了头发。平儿立即会意,知道是贾琏的情人留下,藏到袖内,来问贾琏:“这是什么?”问得俏皮,问得有趣,明知故问,逗贾琏玩儿。贾琏马上来抢,平儿说:“你就是没良心的,我好意瞒着她来问你,你倒赌狠,等她回来,我告诉她,看你怎么着!”
平儿知道凤姐的厉害,所以她对贾琏“打野食吃”一点儿也不吃醋拈酸,反而保护她这位“见一个爱一个”的郎君。平儿不能不容忍贾琏寻花问柳,不能不保护贾琏寻花问柳,她没有权力管,她需要做的是,千方百计不要叫凤姐跟贾琏打起来。
凤姐显然很了解贾琏,知道贾琏必定偷吃野果,对贾琏来个“硬话追查”,平儿相应来个“软语相救”,两人对话煞是好看:
凤姐问贾琏的行李:“可少什么没有?”意思是:有没有把要紧的佩饰比如说九龙佩之类的送情人啊?
平儿来了第一句软语我也怕丢下一件两件,细细的查了查,一点儿也不少。”似乎是老老实实的回答,其实回答得很妙,“细细的”三字,是提前给贾琏多出来东西打掩护。
凤姐道不少就好,只是别多出来罢?”知夫莫如妻,凤姐竟然能问出这样的话来!
平儿来了第二句软语不丢万幸,谁还多添出些来呢?”平儿跟凤姐装傻充愣。如果这次贾琏没有这缕青丝,很可能下边凤姐说的话就由平儿说出来取乐了。但平儿已知道了青丝,就必须装傻充愣。一边装傻充愣,一边天真之状可掬。看来,平儿近朱者赤,跟凤姐这么多年,学会哄死人不偿命了。
这会儿凤姐“冷笑”起来了,说:“这半个月难保干净,或者有相厚的丢失下的东西,戒指,汗巾,香袋儿,再至于头发、指甲,都是东西。”凤姐太绝了!究竟是凤姐从贾琏过去犯事得出的经验呢?还是无师自通?凤姐的话把贾琏的脸都吓黄了。只好在凤姐背后朝着平儿“杀鸡抹脖子”使眼色。
平儿呢?镇静极了,自然极了,“只装看不见”贾琏递眼色。只要凤姐发现贾琏跟平儿“打暗号”,机灵的凤姐会立即判断:这里有诈!那样贾琏完菜,平儿也完菜。接着,平儿笑容满面地来了第三句软语,对凤姐说:“怎么我的心就和奶奶的心一样,我就怕有这个,留神搜了一搜,竟一点破绽也没有。”平儿还进一步说,不信,请自己再搜一遍!
凤姐终于给平儿愚弄了:“傻丫头,他便有这些东西,那里就叫咱们翻着了脂砚斋加了句评语:“好阿凤,好文字,虽系闺中女儿口角小事,读之不无聪明得失痴心真假之惑。”
自认为聪明而说他人“傻”的凤姐被平儿糊弄了。
此后发生“凤姐泼醋”事件,凤姐发现贾琏跟仆妇鲍二家的私通,凤姐泼醋,贾琏追杀,一直闹到贾母跟前。如果平儿不替贾琏把多姑娘的头发藏起来,凤姐这碗醋可能就提前泼了。
平儿发现了多姑娘的头发,小心藏起来不让凤姐看见。这说明平儿维护凤姐和贾琏的夫妻和美,不想让他们闹出事端,也说明平儿爱贾琏,维护贾琏的威信和形象。
等凤姐离去,平儿“指着鼻子晃着头笑道:这件事怎么回谢我呢?”平儿的娇俏马上引得贾琏这色中饿鬼“搂着求欢”。按说贾琏向平儿求欢并不过分。平儿却立马夺手跑到门外,回答贾琏:“难道图你受用一回,叫他知道了,又不待见我?”
平儿说的是“又”不待见,可见平儿曾因满足贾琏求欢要求而开罪凤姐。因此,她坚决遏制自己的“性趣”,在贾琏和凤姐面前表现出对“性”一点儿兴趣也没有。凤姐回来,发现平儿隔着窗跟贾琏说话,好奇地问“要说话两个人在屋里说,怎么跑出一个来,隔着窗子,是什么意思?”贾琏回答你可问他,倒像屋里有老虎吃他呢。”贾琏这是向凤姐撇清、表忠心。
平儿回答屋里一个人没有,我在他跟前做什么?”平儿这是表白,我绝对不跟贾琏单独在一起,什么原因?奶奶琢磨。
凤姐笑道:“正是没人才好呢?”
这等于挑明:你们两人想单独待在一起!你们单独待在一起时必有“故事”。一句玩笑话,凤姐吃醋心理大暴露。这说明,凤姐不仅像防贼一样地防着贾琏,也像防贼一样地防着平儿,防着这两个人亲近。
平儿听了,怎么办?按说奶奶对丫鬟说这个,丫鬟只能听之任之。但是聪明的平儿偏不!她偏偏要对这话公开地、夸张地、犯上作乱地表示不以为然。她居然不给凤姐打帘子,自己先“摔帘子”进来,再也不理这两个人,径直到别处去了。
这段似乎很不合乎主奴关系的描写既有趣,也合乎心理学。
平儿不满足贾琏的性要求,她就敢在凤姐眼前摔帘子。
平儿满足了贾琏,她在凤姐跟前不管如何卑躬屈膝都不成!
平儿在给凤姐摔帘子时还说“别叫我说出好话来了。”平儿如果说出来,会是什么“好话”?批评凤姐?揭露贾琏?平儿如果说,只能是这类话,但当真说出来,平儿还要不要命?曹雪芹只含含糊糊地让平儿来句“别叫我说出好话来了。”到底是什么“好话”,贾琏和凤姐,尽管猜去!《红楼梦》的读者也尽管猜去!
大作家就是擅长这类“不写之写”,不写常常胜于写。
脂砚斋评:平儿“若在屋里,何敢如此形景,不要加上许多小心,平儿平儿,有你好说嘴的。”
正因平儿能拒绝贾琏的性要求,她才能在凤姐跟前直起腰。
平儿是伴随凤姐从小儿一起长大的。她对自家小姐孩童时就“杀伐决断”的秉性了如指掌,知道做贾琏的通房大丫头是苦差。贾琏要求的是她性服务,但如果她真向贾琏提供性服务,自家那“醋瓮”小姐就不待见她。怎么办呢?
平儿采取了似乎很不合人情的办法却是聪明的办法:
尽心尽力风风光光做好众人眼中贾琏的“屋里人”;小心翼翼尽量避免做凤姐眼中贾琏心爱的“屋里人”。
平儿宁得罪贾琏,不得罪凤姐。她尽量远着贾琏,全心全意做凤姐的臂膀。平儿是不是很懂心理学?她大概很清楚,对贾琏她无所谓得罪不得罪,反正在贾琏这色中饥鼠眼里,总是“妻不如妾、旧不如新”,她在贾琏对妻妾的性爱选择上,任何时候都占有利地形;对凤姐,她却万万得罪不起。因为凤姐心狠手辣、吃醋成性,而且常常是因吃醋而心狠手辣。前辈点评家二知道人说凤姐是“醋化鸠汤”者,平儿不会自己给自己泡碗鸩汤。
平儿很明白,她只能对凤姐忠心,必须对凤姐忠心,她不忠心她就没活路。所以,对凤姐忠心其实是平儿的生存之道。
平儿在夹缝里求生存的最大本事,就是把本来应是水火不容的妻妾矛盾,化解成妻妾是同一条战壕的战友。把妾这个本是嫡妻心中永远的痛,化解成在荣国府众口一词的凤姐左膀右臂。
“我的东西她私自就送人”
平儿是凤姐肚子里蛔虫。经常是凤姐还没想到的事,她先想到;凤姐还没做到的事,她先做到。平儿想到、做到,都是为凤姐考虑,为凤姐的利益。
第十一回,凤姐跟秦钟初次见面,凤姐还没想到送不送礼,送什么礼,跟随的人已经急忙汇报到平儿那里。平儿立即自作主张,派人送过绸缎和“状元及第”金锞子作为凤姐给秦钟的见面礼,给凤姐撑面子。等凤姐回到家问平儿有没有什么事?平儿回答:没什么事,就是那三百两银子的利银,旺儿嫂子送来,我收了。当凤姐离家外出时,平儿是她最可靠的、最可信赖的“留守总理”。不仅及时处理凤姐外出可能遇到的事,还处理凤姐的财务大事。
第十六回,贾琏从苏州回来,正跟凤姐闲话家常,听到外间有人说话,凤姐问是哪个?平儿说是香菱。等贾琏离开时,平儿到凤姐身边悄悄地说:并不是什么香菱,而是旺儿媳妇送利银。平儿不想叫贾琏知道,就借香菱撒谎。平儿不叫贾琏知道凤姐有私房,因为贾琏油锅里的钱还得捞出来花。其实,凤姐放高利贷没瞒贾琏,这是后边情节透露出来的,但平儿替凤姐考虑,比凤姐还要坚定的瞒着贾琏,就是不叫大手大脚的贾琏见到凤姐白花花的银子。直到第三十九回,平儿还叫向她请假的小厮带信给旺儿,催讨凤姐的利银。平儿們然是凤姐放高利贷的主管。
平儿在凤姐的经济利益上,是尽忠尽职的“看家狗”。有时她又拿凤姐的东西送人。而且做得很得体。第五十一回,凤姐为讨好王夫人尽心打扮宝玉的“准姨娘”袭人,好叫袭人回娘家摆谱儿,她命平儿拿出自己一件大毛衣服给袭人包上。平儿却拿出两件。袭人说:一件就当不起了。平儿说:这一件送给邢岫烟:“昨儿那么大雪,人人都穿着不是猩猩毡,就是羽缎羽纱的,十来件大红衣裳,映着大雪,好不齐整。就只她穿着那件旧毡斗篷,越发显得拱肩缩背,好不可怜见的!如今把这件给她罢。”
平儿为人多么善良!她根本就不征求凤姐的意见,就拿凤姐大毛衣服送人,难道她不怕凤姐不高兴?凤姐不是以“小气”著称吗?果然,凤姐说了番似乎表示埋怨的话我的东西,她私自就要给人。我一个还花不够,再添上你提着,更好了。”
凤姐这是抱怨平儿吗?不是,这是借平儿办的事,向众人“征求表扬”!果然,婆子们马上好一通热烈歌颂:这都是奶奶素日里孝敬太太、疼爱下人,要是奶奶素日小气,平姑娘敢这么办吗?
凤姐似乎“不情愿”送的衣服,送得多么漂亮!
有时候,平儿还表现得很“坏”。第七十二回,贾琏央求鸳鸯把贾母查不到的金银家伙偷运出一箱子,典当一千两银子,暂时供应家用。贾琏亲自跟鸳鸯说了,鸳鸯未置可否,贾琏要凤姐再帮他做做鸳鸯的工作,而且表示:事成之后送你谢礼。
这事本来很奇怪,妻子帮丈夫办点儿事,还要什么谢礼?贾琏是不是开玩笑呢?
凤姐还没开口要什么谢礼,平儿先开口了:奶奶不用要别的,刚才正说要做件什么事,少了一二百两银子,不如借了来,奶奶就拿这一二百两银子。
平儿是开玩笑还是说真话?我以为是开玩笑,是拿贾琏取乐,像猫逗耗子一样叫贾琏着急。贾琏总共借当一千两银子,平儿真要凤姐从里边要二百两,岂不太狠了?
没想到贾琏一点儿幽默感也没有,对平儿的话信以为真,恼了,揭露“你们”即凤姐和平儿有钱,“现银子要三五千,只怕也难不倒”,惹得同样没幽默感的凤姐大恼我有三千五万,不是赚的你的。如今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背着我嚼说我的不少,就差你来说了。可知没家亲引不出外鬼来……”
贾琏这个“银样镦枪头”立即完蛋,立即道歉,立即宣布银子“你使了再说”,凤姐全面获胜,还得便宜卖乖,说她要这银子,是给尤二姐烧纸!烧个纸要这么多银子?岂不是睁着眼说瞎话?
在这件事上,平儿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岂不成给凤姐为虎作伥?
俗话说: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神婆跳大神。平儿这个善良的、天真的女奴,近墨者黑,在给凤姐挡风遮雨同时,也搅进了凤姐贾琏的鸡争鹅斗中。
一只装万能胶的瓶儿
——凤姐和平儿(下)
在刚硬的凤姐身边生活这么长时间,平儿的“柔道功夫”好生了得。平儿是只装满万能胶的瓶儿,可以黏合凤姐跟贾府各色人等的关系。
平儿是“屏儿”,为凤姐挡风遮雨。
“平儿”又是“瓶儿”,一只装满万能胶的瓶儿。
这胶起啥作用?黏合。黏合凤姐跟贾府各色人等的关系。
每当凤姐跟他人之间出现漏洞、出现误会、有时是正确“误会”时,平儿来哉。
平儿是灭火器,给凤姐灭火消灾;
平儿是泥瓦匠,给凤姐和他人抹平缝隙;
平儿是心理学家,给凤姐拆解矛盾,解决纠纷;
平儿是调解专家,帮凤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平儿这瓶万能胶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曾使凤姐及其家庭平平静静,平平和和,平平安安。
当然啦,在这些“平”字当头的词前边,得加个前置词:暂时的。
“奶奶仔细手疼”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周瑞家的向她介绍现在是凤姐当家,并说:“就只一件,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个。”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也是从“金陵王”家来的,跟凤姐是“黑母鸡一窝儿”,连她都这样说,凤姐待下人严酷,大概在荣国府“有口皆碑”了。
凤姐待下人严,平儿就成了下人和凤姐间的缓冲地带。小厮告假,不敢找凤姐,专找平儿。平儿总会网开一面,尽量开恩。
平儿“宽”,凤姐“严”,宽严对比有几个典型例子:
第一件事,凤姐泼醋事件中对小丫头的态度。
凤姐在生日宴会上吃醉酒想回房洗脸换衣,平儿留心,陪同着,搀扶着,往凤姐房间走。给贾琏望风的小丫头一眼瞧见凤姐,回身就跑。凤姐疑心,叫站住,丫头还是跑,平儿也叫,小丫头不得不站住。凤姐啥时见过这个?立即大怒,喝命平儿“叫两个二门上的小厮来,拿绳子、鞭子,把那眼睛里没主子的小蹄子打烂了!”平儿并不执行凤姐指示去叫人,而是忙着劝解。凤姐两个耳光把小丫鬟的脸打得紫胀起来。平儿出言相劝“奶奶仔细手疼”。说得多聪明、多机智、多巧妙?如果平儿说“奶奶不要打她”,岂不令凤姐火上浇油?而“仔细手疼”却是站在打人立场上从爱护打人者的角度说话。凤姐接着连发四条命令给平儿:打着问小丫头;把嘴撕烂了他的;烧红了烙铁来烙嘴;拿刀子割肉。平儿一条也不执行。还是凤姐自己拿簪子扎小丫头的嘴,又是喝骂又是吓唬,才把贾琏跟鲍二家的事逼问出来。
泼醋事件中凤姐对待小丫头,像当代著名歌剧《白毛女》的地主婆黄世仁他娘,恶劣到家。固然因为她气极了,也说明凤姐待下人确实严酷。用阶级观点分析,她确实有剥削阶级的残酷本性。相比之下,平儿却是温和的。这当然因为平儿个性善良,也因为平儿自己也是下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第二件事,玫瑰露事件中对王夫人丫鬟的态度。
王夫人房间里的东西经常被彩云偷出送给贾环,其实这件事本来就有点儿“嫡欺庶”色彩。王夫人的好东西经常给宝玉,为什么贾环就得彩云给他偷?因王夫人表面上对贾环跟宝玉同样看待,实际上心里非但不喜欢贾环,还因为贾环威胁到宝玉而忌恨。但她是嫡妻,不能把不悦表现出来。但她对两个儿子一碗水端不平,在这些小事上却泄露无遗。
王夫人房内少了从皇宫来的玫瑰露,是彩云偷了送贾环,恰好芳官把宝玉的送给五儿,从五儿那儿起出“贼赃”,连带着把王夫人的丫鬟扯出来。第六十一回“投鼠忌器宝玉瞒赃,判冤决狱平儿行权”,写的就是宝玉为掩护王夫人的丫鬟,把丢东西一事都承认为是他拿走,是逗丫鬟们玩儿。因宝玉是有脸的,他怎么玩儿也没事。平儿就像一位大侦探办案一样对这件非常复杂而奥妙的事做了恰当处理。
平儿先悄悄访问袭人,知道了宝玉“顶罪”的来龙去脉。她很清楚,王夫人丢失的东西是彩云偷给贾环。现在宝玉出面来顶罪,当然宝玉不可能受到什么伤害,但真正有错者逃过一劫,也得让她接受经验教训,今后不能继续胡闹。
于是,平儿把玉钏儿和彩云叫来,温和而有策略、话里有话地追问,她说:“我待要说出来,但只是这个做贼的,素日又是和我好的一个姊妹(指彩云);窝主却是平常(指赵姨娘);里面又伤着一个好人的体面(指探春),因此为难。少不得央求宝二爷应了,大家无事。如今反要问你们两个,还是怎样?若从此以后大家小心存体面,这便求宝二爷应了;若不然,我就回了二奶奶,别冤屈了好人。”话说得多么有情有义有礼、多么有理有力有节!暗暗指明偷王夫人东西的是彩云,但彩云是平儿的好姊妹,平儿不忍心让彩云出丑;又暗示,王夫人丢的东西是送到赵姨娘那儿了,但揭发出赵姨娘,就伤了三姑娘的体面。只好叫宝玉应了。算是蒙混过关,彩云你今后可再也不能这样做了!
彩云很有肝胆,承认是她给贾环,还要到凤姐跟前认罪。袭人劝解:这样一来,就把赵姨娘扯进来,进而扯上三姑娘,叫探春没脸。彩云依允了“宝玉瞒赃”的办法。平儿也接受了宝玉这个虚拟的“罪犯”。瞒天过海、息事宁人。
平儿回到凤姐身边,按照宝玉造的假,汇报玫瑰露的处理情况。凤姐明察秋毫,立即判断:宝玉为人不管青红皂白,爱兜揽事情。别人给他戴个高帽,“什么事他不应承?”凤姐认为,玫瑰露的事不能就此收场,要严刑逼供王夫人的丫鬟:“依我的主意,把太太屋里的丫头都拿来,虽不便擅加拷打,只叫她们垫着磁瓦子跪在太阳地下,茶饭也别给吃。一日不说跪一日,便是铁打的,一日也管招了。”垫着磁瓦在太阳底下跪着,还不给饭吃,这比拷打还厉害的处罚,还不叫“擅加拷打”,凤姐待下人何等狠毒!而且她对待的,是她姑妈的丫鬟。
平儿宽容厚道,不同意凤姐的办法,她聪明地站凤姐立场上劝解:“何苦来操这心!得放手时须放手,什么大不了的事,乐得施恩呢。依我说,纵在这屋里操上一百分的心,终久咱们是那边屋里去的,没的结些小人仇恨,使人含怨,况且自己又三灾八难的,好容易怀了个哥儿,到了六七个月还掉了,焉知不是素日操劳太过,气恼伤着的。如今趁早儿见一半不见一半,也倒罢了。”平儿肯定清楚,凤姐为人刻薄少恩,在处罚人时小题大做,只知道施威,不知道施恩;“素日操劳太过”实际是“素日虐人太过”;她只能劝凤姐少积怨,不能劝凤姐少缺德。这是平儿的地位决定的。凤姐接受了平儿的建议,“凭你这小蹄子发放去罢。”
五儿的母亲柳家的,倘未查明她到底有没有错时,凤姐就主张“革出不用”。和柳家的有矛盾的家人都来给平儿送礼,希望将柳家的撵出不用。大管家林之孝家的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亲信秦显家的安排进大观园厨房。平儿如果撵出柳家的,既迎合凤姐又报答了这些送礼的,还在林之孝家的跟前卖了好。但平儿却出以公心,调查明白,明确柳家的没责任后,把林之孝家的叫来吩咐:“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没事,方是兴旺之家。若得不了一点子小事,便扬铃打鼓的乱折腾起来,不成道理。如今将她母女(柳家的和五儿)带回,照旧去当差,将秦显家的仍旧退回,再不必提此事,只是每日小心巡察要紧。”
平儿不仅妥善地处理了大观园数人共同给柳家的制造的冤案,还宣布了一番“治家大道理”,这样的大道理,恐怕是凤姐这位大管家奶奶都说不出来的。
这些小事上凤姐尚刑少恩,平儿善良大度,对比鲜明。
第三件事,平儿的虾须镯事件。
平儿在芦雪广烤鹿肉时,脱下手上的金镯,结果被人偷走。当时凤姐就说:“我知道这镯子的去向。你们只管作诗去,我们也不用找,只管前头去,不出三日,包管就有了。”凤姐如此有把握,那么,她怀疑虾须镯是谁偷的?邢岫烟的丫鬟。根据是邢岫烟穷,她的丫鬟肯定没见过,就偷了。完全是势利眼的判断。
平儿对麝月说:“我们只疑惑邢姑娘的丫头”,这个“我们”既不是“我”也不是“我们”,只是凤姐。平儿给凤姐留口德。
事实证明凤姐完全怀疑错了,镯子不是最穷的小姐的丫鬟偷的,却是最富贵的公子宝玉的小丫鬟坠儿偷的。
平儿怎么处理?她先编了一套善良谎话向凤姐交代:镯子是她不小心丢到大观园雪地上的,雪化后,黄澄澄的映着日头,她自己又发现了,捡起来。凤姐根本也不想想,世界上有这么巧的事吗?你不小心丢了,偏偏是你自己捡回来?凤姐相信了平儿的话,平儿再去悄悄找麝月,跟她说明情况,叫麝月瞅空处理坠儿。并告诉这件事要保密。为什么?第一,怕宝玉声名不好听;第二,怕老太太生气;第三怕袭人等脸上不好看。想得多细致周到!平儿还特别声明不叫晴雯那个“爆炭”知道,因为晴雯知道必定很快发作,把事情传开来,对宝玉不利。结果,晴雯还是知道了,发作了,把坠儿撵走了。平儿是受害人,但她处处为他人着想,不伤害任何人。倘若凤姐来处理,还不知又有什么缺德招数。
平儿在荣国府管家中有点儿“一人之下众人之上”意味,有些事,她根本不用汇报请示凤姐,可以直接下令,但平儿向来不擅作威福。比如第五十九回,春燕的母亲在怡红院追打春燕,麝月派人叫“平姑娘”,春燕之母还在那儿絮聒:管他哪个姑娘,也不能管母亲管女儿。众人告诉她:“你当是哪个平姑娘?是二奶奶屋里的平姑娘!”她一翻脸,你吃不了兜着走!果然,“平姑娘”传来的处理意见是:先撵出去,告诉林大娘(林之孝家),在角门上打四十板子!
春燕娘立即告饶,平儿马上收回成命。
宣布要撵要打,说明平儿权力大;
收回成命,说明平儿的心肠软。
再如第七十三回,迎春的奶母把她的金丝累金凤拿去赌钱,奶嫂玉柱儿媳妇在迎春房间跟绣橘大呼小叫,探春使眼色,侍书把平儿叫来,玉柱儿媳妇赶忙向平儿说明,立即被平儿训斥一顿。
就连“刺儿头”赵姨娘也不敢在平儿跟前张狂,探春理家时,赵姨娘正借赵国忠之死的事跟探春大闹,一听说平儿来了,立即气焰收敛,硬是把滔滔不绝的唠叨止住,赔笑让座。平儿从来不狐假虎威,但是,她这只“狐”硬是比凤姐那只“虎”还令人望而生畏。因为平儿待人处事,讲的是一个“理”,所谓“三个人抬不过一个理。”
“我瞧瞧你的牙齿、舌头是什么做的?”
探春理家时,平儿成为探春和凤姐之间的“联络员”。
这是很不好做的角色,大概是平儿最难扮演的角色。
弄不好,平儿就成“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平儿却硬是能做到:探春满意,凤姐满意,众人满意。
探春想拿凤姐和宝玉做法,树立自己的威信,如果平儿完全承认探春做得对,等于承认过去凤姐做错了,就得罪凤姐,在众人眼里,就成了凤姐身边的“犹大”;如果平儿维护凤姐的声望,维护凤姐原本一系列决策,又会得罪探春,成为探春理家的挡路石,没准儿“玫瑰花儿”三姑娘还会拿平儿“杀鸡儆猴”。
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平儿怎么办?她做得聪明极了。平儿用杰出外交才能,处理探春新政和凤姐旧政这微妙难题。套用句现代话语,平儿在凤姐和探春之间,有利于团结的话大讲特讲妙讲;不利于团结的话一句一词一字也不说。句句说到探春心坎上,又没有丝毫奴颜媚骨;句句维护凤姐威信,又没丝毫强词夺理之嫌。
第一步,她拿着“二奶奶”令箭给“三姑娘”树威信。
探春理家开头就遇到赵姨娘闹事,探春给气哭了。探春正哭时,平儿来传达凤姐的话:赵姨娘的兄弟死了,按规矩给二十两银子,三姑娘裁度着,再添些也使得。这是凤姐向探春送人情。因赵姨娘是探春生母,探春照顾生母可以多给。但探春立即回绝凤姐的好意,光明正大地说,不添!还说“你主子倒巧,叫我开了例,她做好人。”平儿一听,立即明白探春想彻底跟赵姨娘划清主奴界限。平儿马上改变平时嬉笑随便态度,“只一边垂手默侍。”平儿大概很清楚,平日探春跟自己随便,那是小姐平易近人,现在她要摆大小姐的谱儿,我可不能当个不知道吃了几碗干饭的,跟她没上没下,没主没奴,撞到她枪口上。
因为探春哭了,要洗脸,平儿见探春的大丫鬟侍书不在,就担起大丫鬟责任,给探春挽袖卸镯,用大毛巾把胸前掩了。并训斥探春洗脸时来回话的婆子你忙什么?你睁着眼看见姑娘洗脸,你不出去伺候着,倒先说话来。二奶奶跟前,你也这么没眼色来着?姑娘虽然恩宽,我去回了二奶奶,只说你们眼里都没姑娘,你们都吃了亏,可别怨我!”
这话说得何等到位!姑娘施恩,二奶奶施威,二奶奶的威也不是滥施,而是为爱护小姑子而施!几句话,既维持国公府的规矩,又恭维了探春宽厚仁慈,还宣传了凤姐姑嫂情深。
第二步,她以“大奴才”身份教育众奴才。
探春拿亲生母亲开刀树立威信,自然也能拿其他人开刀树立威信。平儿成了她首当其冲拿来开刀的人。平儿是凤姐的心腹大丫鬟,在荣国府众人眼里已是半个主子,甚至重要性高出于一般主子。探春拿平儿做法,就有点儿杀鸡给猴看的意思。
平儿回完了话,本来可以回去向凤姐交差了,但她不走,她说:二奶奶打发我来,一则说话,二则帮着妹妹们服侍奶奶、姑娘。平儿如此低调,按说探春不该再拿她开刀,但探春偏偏就拿了。因为,探春必须拿最有脸的人开刀才能镇住其他人。因宝钗要跟探春一起吃饭,丫鬟就到外边吩咐管家娘子通知厨房:把宝姑娘的饭送到这里。探春马上阻止并吩咐:她们都是办大事的管家娘子,你混支使他们要饭要菜?平儿这里站着,叫她叫去!
探春实在太不客气。可能她自己也知道这样做太过分了,后来给平儿过生日时,就来了番极其友好的补救,给平儿脸面。
探春如此不客气,平儿表现如何?一点儿不恼不怒,应得比圣旨还快!“忙答应了一声出来”。众管家娘子连忙巴结:已有人叫去了;姑娘回话累了,歇会儿;请用我们伺候姑娘们的茶!平儿礼数周全地感谢,然后嘱咐大家:“那三姑娘虽是个姑娘,你们横看了她,二奶奶在这些大姑子、小姑子里头,也就只单畏她五分,你们这会子倒不把她放眼里了!”
三姑娘拿平儿开刀,平儿却给三姑娘树立威信!这是什么样的心胸和气度?平儿是最有脸的奴才,是凤姐跟前最有势力的奴才,她对三姑娘如此恭谨,如此兢兢业业,如此言听计从,如此叉手不离方寸,这是给荣国府的奴才们树立标杆。
第三步,恭维探春却不批评凤姐。
探春“改革”其实针对凤姐而来,平儿的对策是:既不说探春一个“不”字,也不说凤姐一个“不”字,这怎能做到?平儿就有能力做到。她转着圈儿说话,完全接受探春跟凤姐不一样的措施,却同时申明:探春新政跟凤姐旧政相同或相通:
探春要拿凤姐过去的事做改革,明明是跟凤姐唱对台戏,平儿却把探春的举动说成是对凤姐的“情分”。平儿告诉探春:二奶奶本来事多,哪里照看的这些?保不住不忽略。“这几年姑娘冷眼看着,或有该添该减的去处,二奶奶没行到,姑娘竟一添减,头一件于太太的事有益,第二件,也不枉姑娘待我们奶奶的情义了。”探春跟凤姐对着干,居然成了探春对凤姐的情义!凤姐的嘴能把死人说活,我看平儿的嘴也能起死回生。
探春要把贾环等上学的八两银子蠲了,平儿说:早就该免,奶奶早就要免,年下忙忘了。
探春说,姑娘们本来有月钱,现在怎么还有每月二两脂粉钱?重复了,蠲掉。平儿回答:姑娘们的二两银子原不是买脂粉的,是供姑娘们临时缺钱用的,因外边买办买的脂粉不合适,姑娘们才把月钱当成了脂粉钱。总之,责任不在管理者凤姐,而在“外边”的执行者没把脂粉买好。
探春说:大观园这么大的园子,为什么不学赖大家的办法,把它承包给婆子们?平儿回答:这话必须得姑娘说出来,我们奶奶虽有此心,未必好出口,姑娘们在园子里住着,奶奶叫人监管修理图省钱,这话断不好出口。
兵来将挡,水来土屯,敏探春不管出什么“么蛾子”,也难不倒俏平儿!此时一向“不干己事不开口”的宝钗开口了。她走过来,摸着平儿的脸笑道:“你张开嘴,我瞧瞧你的牙齿、舌头是什么做的。从早起来到这会子,你说这些话,一套一个样子,也不奉承三姑娘,也没见说你奶奶才短想不到,也并没有三姑娘说一句你就说一句是。横竖三姑娘一套话出来,你就有一套话进去。总是三姑娘想得到的,你奶奶也想到了,只是必有个不可办的原故。……她这远愁近虑,她奶奶便是不和咱们好,听她这一番话,也必要自愧得变好,不和也变和了宝钗这番话,既说明平儿聪明机智,又说明平儿不卑不亢;既说明平儿会说话,也说明平儿说的所有话,都起维护凤姐的威信和地位、修复凤姐跟大观园姐妹们关系的作用。探春也承认,她本来一肚子气,看到平儿来后,态度像避猫鼠,又说了这么些话,“不说她主子待我好,倒说不枉姑娘待我们奶奶素日的情意了。这一句话,不但没了气,我倒愧了,又伤起心来。我细想,我一个女孩儿家,自己还闹得没人疼、没人顾的,我那里还有好处去待人?,”
几句好话既可以温暖他人的心,还可以缓和本来紧张的人际关系。这就是平儿的话起到的作用。精明的探春竟凭着平儿的三言两语,就乖乖地缴械投降。为什么?因为探春原来认为凤姐当家必定使出“撒野的人”,没想到平儿这么谦、这么柔、这么和!
这,就叫以柔克刚。在刚硬的凤姐身边生活这么长时间,平儿的“柔道功夫”好生了得,她对付“凤辣子”这样的泼辣货都游刃有余,对付探春这没社会经验的深闺小姐,还不是小菜一碟?
“难道这脸上还没尝过的不成?”
探春理家,平儿巧与应对,等她回到凤姐身边,心机很深的凤姐告诉她:探春为了树立威信,必定拿几个有脸的人做法,特别是“擒贼先擒王”,要驳我过去的例子,你一定不要照顾我的面子,一定得恭敬,说她驳得对,驳得好。平儿还沉浸在刚才胜利应付探春的喜悦中,不等凤姐说完,就打断她的话,说你太把人看糊涂了。我才已经行在先了,这会子又反嘱咐我!”
平儿急切之中叫错了称呼,居然当面对二奶奶称起“你”来了!按照荣国府规矩,岂不是该打板子?凤姐敏感地听出了平儿话语中的漏洞。并没端起奶奶架子来训斥,而是先友好地继续跟平儿交谈、肯定平儿做得对:“我是恐怕你心里眼里只有了我,一概没有别人之故,不得不嘱咐你。既已行在先,更比我明白了。”凤姐这几句话说得多平和温柔?多通情达理?简直不像出自凤姐之口,倒像出自李纨或宝钗之口。接着凤姐却挑起平儿的刺来:“你又急了,满口里你,我,起来平儿的回答是偏说你!你不依,这不是嘴巴子,再打一顿,难道这脸上还没尝过的不成?”
这实在有点儿难理解。凤姐泼醋时毫无道理地对平儿开打,平儿却倒赔不是,现在明明是平儿错了,平儿却不认错,还像挑战似的,连说两个“你”,用凤姐的话来说,真是反了!
其实这正是曹雪芹对人物之间关系深刻观察推敲的结果。
凤姐在荣国府位高权重,但高处不胜寒,她自己都深知多行不义,在众人中很孤立,有不少人背后嚼说,只有平儿对她永远忠心耿耿。平儿对凤姐无微不至的照顾,千方百计的呵护,眼到心到的关爱,聪明的凤姐比谁都清楚。凤姐就是块冷冰冰的石头,在平儿的温暖怀抱里也该焐热了。凤姐这个最讲究权势的人,经过长期跟平儿风雨同舟,已“多年主奴成姐妹”。平儿不管是开始无意的还是后来有意地在称呼上打破主奴界限,都不是想犯上作乱,正是平儿对她的深情表露。
所以,凤姐听了平儿的话后,立即缴械,立即让步,立即示好,说你这小蹄子,要掂多少过子才罢?”看来,平儿已经不止一次拿挨打冤情来跟凤姐“秋后算账”,而凤姐也一直认账。然后,凤姐邀请平儿跟自己同桌吃饭。这等于承认平儿对她叫“你”是对的,她们是平等的姐妹,可以同桌共食。
平儿呢?“屈一膝于炕沿之上,半身犹立于炕下”,陪凤姐吃饭。
凤姐想打破主奴界限,平儿仍严格遵守主奴界限。这是个温馨又有哲理的场面。读到这里,我就联想到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所看到的情景:平儿站在凤姐跟前,捧了一杯茶,凤姐低着头儿拨手炉里的火,既不抬头,也不接茶。主子和奴才,等级何等鲜明!而现在,一主一奴,坐到同一张桌子跟前吃饭了。刘姥姥如果看到,还会说“礼出大家”吗?
《红楼梦》进展到第五十五回,恰好是曹雪芹构思全书正中,是贾府繁花落尽,衰亡开始。此时的凤姐跟黛玉进府、刘姥姥一进、二进荣国府发生很大变化,她不那么剑拔弩张了,不那么盛气凌人了,不那么志得意满了,不那么春风得意了。她有点儿心劳力拙,有点儿灰心丧气,有点儿悲凉伤感,有点儿日薄西山。凤姐的变化,通过她跟心腹大丫鬟平儿的交往表现出来。
平儿是凤姐身边重要性仅次于贾琏、贾母的人物,也是始终活跃在凤姐理家前沿阵地的人物。是几乎得到百分之百红学家热烈肯定的人物。
涂瀛的《平儿赞》写:“求全人于《红楼梦》,其非平儿乎?平儿者,有色有才,而又有德者也。然以色与才德,而处于凤姐下,岂不危哉?乃人见其美,凤姐忘其美;人见其能,凤姐忘其能;人见其恩且惠,凤姐忘其恩且惠。夫凤姐固以色市、以才市而不欲人以德市者也,而相忘若是。凤姐之忘平儿与?抑平儿之能使凤姐忘也?呜呼!可以处忌主矣。”
涂瀛对平儿评价“色”、“才”、“德”三者具备。是不是这样?
平儿是美人,贾母教训贾琏时曾说过:凤姐平儿都是美人胎子,你还有什么不足?平儿跟宝玉同一天生日,小说写平儿出现是“花枝招展”。
平儿理家才能不在凤姐和探春之下,她处理的几件事:玫瑰露事件、柳家的厨房差使、迎春的金丝累凤,既得体且公道。
平儿的德远在凤姐之上,也远在荣国府许多小姐奶奶之上。
平儿处于凤姐和贾琏之间而能处理得好,宝玉很赞赏,凤姐泼醋打了平儿,宝玉因能在平儿跟前多少尽点儿心,很欣慰,“忽又思及贾琏惟知以淫乐悦己,并不知作养脂粉。又思平儿并无父母、兄弟姊妹,独自一人,供应贾琏夫妇二人,贾琏之俗,凤姐之威,她竟能周全妥帖……”
宝玉的想法代表着很多人的想法,平儿在荣国府很得人心。李纨就特别赞赏她。
李纨是年青寡妇,她对大观园姐妹都没过火的亲热动作,唯独对平儿,亲热异常。大观园螃蟹宴后,凤姐派平儿来要螃蟹,平儿打算要到螃蟹后马上回去向凤姐复命,不肯坐,李纨却说“偏要你坐”,拉着平儿坐下,揽着平儿笑道:“可惜这么个好体面模样儿,命却平常,只落得屋里使唤,不知道的人,谁不拿你当作奶奶、太太看。”
李纨这段话,说明平儿不仅长得漂亮,还很有大家风度。接着,李纨对平儿来了段总结性形容:“有个唐僧取经,就有个白马来驮他;有个刘智远打天下,就有个瓜精来送盔甲;有个凤丫头,就有个你。你就是你奶奶的一把总钥匙。”“凤丫头就是楚霸王,也得这两只膀子,好举千斤鼎。她不是这个丫头,就得这么周到了?”
十年前我指导一位博士生写论文,替她挑中了《红楼梦》的几大丫鬟做文章,提醒这博士生考虑这样的角度:平儿和鸳鸯等所谓“四大丫鬟”在《红楼梦》中有点儿“非主非奴”特点,她们是奴才,又是有权力的奴才。她们的地位在发生变化,她们地位变化的内容又形成了《红楼梦》很别致的内容。要充分注意这些丫鬟身上的“非主非奴”特点。曹雪芹是有过象征性描写的。
史湘云曾送绛纹戒指给平儿、袭人、鸳鸯、金钏儿,绛纹石是带有大红色纹理的美石。这种“非玉非石”的戒指可算给平儿等“四大丫鬟”特殊身份画龙点睛。
而这“四大丫鬟”最后的结局全不一样,金钏儿早死,鸳鸯独身到老,袭人嫁了优伶,只有平儿,取凤姐而代之。
曹雪芹如何设计平儿的结局,跟如何处理凤姐结局,基本上是一回事,却又是扑朔迷离的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