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春的家比较穷,他父亲是一个拉三轮的工人,收入还可以,但要养活他和继母还有继母带来的弟弟,日子显得紧张一点。
妻子说,唐小春这个孩子很要强,说话声音不大,办事细致、认真,虽然不是班干部,但班级的大事小事,他都能默默地帮上一把,对老师工作的开展非常有帮助。
只一样,学习上不去。
妻子找他父亲谈过,每次他父亲都非常诚挚地解释:“像我这样的家庭,不指望孩子成大器,您只要能让他小学毕业,我就谢谢您了。他毕业,跟我拉车去,不是我糊涂,我自己的孩子我知道。”
妻子在这孩子身上没少费心思。
唐小春不太活泼,同学在一起活动,他基本上都是当配角。比如大家跳绳,他一准摇绳;大家踢足球,他看衣服。同学们都挺喜欢他。
他话不多,但爱打抱不平,学校的老师几乎都知道他,叫他“小拼命三郎”。他见着不合理的事,敢问敢管,和高年级同学打仗,一点也不怯阵。一些老师说他侠义,一些老师说他“虎”,妻子和我谈他时常常是一脸的无奈。
唐小春对他继母和他继母带来的弟弟很有感情,和老师同学唠嗑时,弟弟长弟弟短的,总挂在嘴边。中午带饭,他没有什么好菜,可和同学们围在一起吃饭时,他没有什么自卑感。他说:“我家也有,弟弟小,留着给他吃了。”同学中没谁笑话他。
有一次,妻子中午买了香肠,掰了一节给他,发现他只是象征性地吃了一点,余下的,小心地用纸包好,放在口袋里。妻子明白,不忍心再问他,回家时,对我说:“烧两个好菜吧,明天我没让唐小春带饭。”
妻子去唐小春家家访,见他正帮他父亲修车,零件拆了一地,一样一样地检查,装上,非常熟练。他继母,人在中年,木木讷讷的,对唐小春,除了表示满意,学习上的事根本说不出什么。
妻子很悲哀。
唐小春画画很好,想象力相当丰富,妻子曾试图使他在这方面有所发展,并向报社推荐过他的作品,但都没有成功。
妻子带了唐小春一年半,新学期的时候,她终于没有办法使他再升级。过元旦,同学都送给老师贺年卡,开小窗的、带音乐的,非常精致。唐小春大概没有这份能力。开完联欢会,学生们都放假了,妻子一个人去汽车站,她看见唐小春,好像早早地就等在了那里。
他送给老师两张公共汽车票,一转身,就消失在朦胧的夜色里了。
事情过去了这么长时间,每当妻子拿出那两张过期的车票,鼻子还禁不住一阵发酸。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