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罗拉多的月光-今天的战争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张仁俊 孙家斌

    仓库主任陈金桥走出办公室,在垃圾箱旁停住了脚,十几张雪白的复印纸在垃圾箱里十分显眼,陈主任弯腰一看,还有好几支大半截的铅笔:“谁这么大方?”他一一捡了起来。

    午饭时分,陈主任来到警勤连。由于没和连队打招呼,弄得连长指导员措手不及。副连长要让炊事班加两个菜,被陈主任谢绝了:“不用了,一起吃。”吃过饭,陈主任在食堂里一个剩饭剩菜最多的饭桌旁停住了脚步:桌上有两个啃过的馒头,一小堆馒头皮,半碗米饭,几碗油汪汪的剩菜……见此情景,一边的连长指导员脸红到脖子根,连长对副连长说:“让二班长跑步到食堂!”

    “不用了!”说着,陈主任拿起一个馒头,阴沉着脸,独自离开了勤务连。

    第二天的仓库党委扩大会上,陈主任把在垃圾箱捡来的复印纸、铅笔、橡皮和一个雪白的馒头放在会议桌上,说:“大家看看,这都是被我们的一些同志扔掉、我随手捡的……”

    历时一个月的勤俭节约教育在仓库展开了,警勤连还对几个吃馒头爱揭皮、吃水饺不吃边的干部战士进行了批评教育。汽车连也对几名耗油冒尖的司机开了“小灶”。与此同时,陈主任找到了机关的周干事、顾助理和卫生所的刘医生,切磋了一上午。下午,四人首先来到保管班,让班长带了几个战士来到垃圾箱旁,陈主任说:“给你们一个任务:捡垃圾。垃圾箱和营区凡是能够用的办公用品和其他物品都挑出保管起来,由周干事告诉你们怎么处置。”然后,他们又来到机关警勤连的炊事班,陈主任对班长说:“以后的剩饭剩菜,凡是加工一下还可以吃的,都单独存放起来,如何处置,由顾助理和刘医生具体指导。”

    三个月之后的一天深夜,从机关到连队,突然警报声大作,刺耳的鸣响和尖利急促的哨声在一栋栋营房间此起彼伏。“紧急集合!所有人员打背包带武器到操场集合!”“紧急集合?这都什么年代了?仓库兵还紧急集合?”“谁在恶作剧?把我们当新兵了!”“神经病!”

    “快!快!带上武器到操场集合!”指挥员的喊叫声清晰而坚定。“是真的紧急集合!赶快找背包带!快!快!”官兵们大脑里蛰伏了很久的警惕和紧张在瞬间被唤醒。15分钟后,随着最后一名指挥员向值班员报告完毕,全仓库所有在位的官兵都背着背包站在操场上。腰间别着手枪、扎着腰带的陈金桥站在了队伍前,用十分严肃的口气说:“同志们,战争爆发了120分钟前,敌人的一支空降部队悄悄降落在6号地区,上级命令我们配合兄弟部队,立即歼灭这股敌人,我们必须在天亮前到达。现在出发!”

    军人的价值往往在战争中才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此时,没有人打听是否真的爆发战争,但每一个人的血都被“战争”两个字点燃了。

    队伍渐渐融入夜幕中的大山,不知走了多久,东方渐现鱼肚白,太阳从山那边露出了脸庞,部队到了一个方圆十几里外没有人烟的荒凉山谷。“休息20分钟。”15公里的山路,饥饿、干渴和极度的劳累包抄而来,一些同志一坐下来就不想再走了。然而,命令是无情的,当一声“继续前进”的命令传来,大家又像触电一样站起来,继续前进。“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我们吃什么?”“我饿得走不动了!”“人是铁饭是钢,饿着肚子怎么打敌人呀!”几个干部战士低声嘀咕,接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喊饿,队伍行进慢了下来,几个战士干脆坐在路边不走了。

    这时,陈金桥命令身边的顾助理、刘医生说:“开饭!”

    “开饭喽!”大家欢呼起来,几个战士变魔术似的抬出几大筐冒着热气的发糕、面饼、灌肠和几大箱矿泉水,分发给大家,随即是一片狼吞虎咽和有节奏的咀嚼声。几个战士抹着嘴说:“这顿饭怎么这么香啊!”

    “同志们,你们知道今天的干粮和灌肠是用什么原料做的吗?就是大家平时的剩饭剩菜,经过高温灭菌消毒烘干重新加工的。剩馒头、米饭、玉米饼做干粮,剩菜做灌肠。同志们,我们平时扔掉的粮食,在战争到来时往往就是战斗力,就是生命!一个小时前,兄弟部队先我们而到,全歼了敌人,所以请大家就地把今天的感受写篇文章,长短不限,标题是:《忧患与节俭——面对今天的战争》。现在就写!”

    “没有笔没有纸怎么写?”有人问。“周干事,发纸笔。”陈主任说。周干事又像变魔术似的搬来一个大纸盒,里面有长短不一、新旧都有的铅笔、圆珠笔、签字笔等等,又拿出一沓白纸和小刀、橡皮等发给大家。“同志们,这些纸、笔和文具,都是大家扔进垃圾箱,我们又捡回来的。也让它们在‘战争’中发挥作用吧!”人群沉默了。随即,是伏在背包上沙沙的写字声,如同在进行一场考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