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我被推选参加全国青年作家会议。那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的第一次全国青年创作会。规定参会代表年龄限于三十五岁以内孟那一年我三十四岁,是参加会议的江苏代表中年龄最大的。一边感到有一点庆幸,一边也有一种青春将逝的感慨。快要步入中年了,这是心有不愿又是无可奈何的事。
人生中有好几个年龄大关,十八岁可以算作成人,三十六岁算作中年,六十岁就算作是老年。这是我小时候,就从父辈那里接受的知识。这三个大的年限中,十八岁按法律规定,已有负起责任的能力。作为一个成年人,可以痛痛快快地称自己为大人,是年少的人盼着的。而到了六十岁,则称为花甲之年,饱经人世风霜,退休回家,也自有一种安度晚年的心思。唯有三十六岁这一关,正在生活忙碌之际,蓦然发现,自己就已告别了最美好的青春,自然会生出一种人生苍茫感。难怪四十来岁是人生最危险的年龄,无论生活和身体都可能会发生大变,是心理上的原因造成的。那几年我写的作品特别多,也是那种心理的异变。
1991年,中国作家协会又召开全国青年作家会议,考虑到一批四十来岁的作家正是当前文坛最活跃的,便将年龄规定限于四十岁。去年我三十九岁,又是出席会议的江苏代表中年龄最大的。
很有趣的是,1986年那次青创会,比我大五岁的赵本夫,早已超过规定年龄,是作为特邀列入名单的。时隔五年,他已快满四十五岁,自然不再能参加会议。那时他就感叹自己已不再是青年,这一次他又感叹了一回。他笑着对我说:“你是老青年。”我说:“我当然是老青年啦。”我明白,他说我老是青年。他也明白,我说我已是老的青年了。
前些日子,突然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说联合国规定,把青年的年限划在四十五岁上。看时不免一怔,不大相信似的。随后又生出不少感受来,也不知是悲还是欢喜。就这么一下竟真的加了十年,自己竟然还留在了青年之中。倘四年后再开青年作家会议,还能有参加会议的资格。加了十年,不就等于减去十岁么?
其实,参不参加会议,算不算青年,都无法改变我已是四十岁的人了。四十而不惑。趁着还“年轻”,多多地写一点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