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写在手心里:情愫卷-写戏给母亲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东方梅娘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十年了。十年前,我亲爱的母亲走完了她的一生。那是个傍晚,天上燃烧着血色的晚霞,夕阳的余晖从老屋的窗户里照进来,落在母亲的病床前。母亲留恋的目光望着床前的儿女亲人,渐渐地淡下去、淡下去,慢慢地合上了眼睛。我知道,母亲是带着未了的心愿离开我们的,她老人家放心不下我的老父亲,放心不下我的未成年的小妹妹,放心不下我的早巳是伤痕累累的婚姻。还有,老人为没能看到我写的戏而遗憾。

    母亲喜欢看戏。我们很小的时候,那些长长的冬夜,伴着一盏昏黄的油灯,母亲给我们讲述她早年看过的老戏。她目不识丁,记忆力却极好。她说她小时候曾瞒着外婆偷偷地到外面学唱戏,差一点被人拐卖;她说她十几岁的时候和外婆在戏场里摆羊肉面摊儿,又看了戏,又做了生意。母亲对那些日子总是很怀念。她说,每年的正月、二月间或是一年里的几个传统节日,乡下到处都在唱戏。一到晚上,戏场里的汽油灯哧哧地响着,成群的蛾子绕着灯光不停地飞;戏台下一片黑压压的人群,打闹场的锣鼓一阵紧似一阵。戏散场时正是母亲和外婆的羊肉面生意最好的时候。她还特别说到有一回戏刚开场就下起了雨,看戏的人一下子散去,羊肉面一碗也没有卖掉,便带回家来。外公命令全家老小放开肚子吃,人人吃得过了量。从那以后,母亲再也不能吃羊肉。

    我高中毕业那年,乡间的民间剧团空前地繁荣起来,我终于有了和母亲一起看戏的机会,母亲的高兴劲儿更是别提了。乡村戏班唱的都是她耳熟能详的老戏,但她却百看不厌,看完回家总要发一通人生感慨,骂贪官的可恶,怜小姐的命运,恨陈世美之流的寡情薄义。这类老戏看了几场我便索然无味,不肯再看了。母亲显得十分茫然,摇着头说,识字的人怎么会不喜欢看戏呢?在她看来,识字的人就应该喜欢看戏的。她自然不会知道那时的我已经有了自以为比看戏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看书写作。

    后来,我调到城里从事专业写作。母亲自然为我能调到城里工作而高兴。有一回我回家,母亲问我在城里做什么工作,我说:写戏。母亲睁大了眼睛,吃惊地望着我,好一会儿才问我:“戏是写出来的?戏不是在台上唱出来的吗?”我告诉她,那些唱戏的得有人给他们写本子,没有本子他们拿什么唱呢?母亲仿佛弄清了一个很大的秘密。从那以后,她逢人便说:我的女儿会写戏。言语中充满了自豪。

    她常对我说:文章千年事,仕途一时荣。古往今来戏是会流传的,你要好好地写几本戏传给后人。这话从我目不识丁的母亲口里说出来,真的让我很感动。从那时起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地写出几部戏来,不奢望流传后人,而是要给我的母亲看。遗憾的是她老人家没能看到我写的戏就匆匆地走了。

    母亲离我而去了,十年来,在戏剧创作这条清贫而又寂寞的道路上我一直在苦苦地跋涉着、支撑着。当我的第三个大型剧本终于被搬上舞台的时候,我知道九泉之下的母亲一定会含泪而笑的。

    剧本首演那天,我特意多要了一张票,身边的那个空座位,我想象那儿坐着我亲爱的母亲;剧本获奖时,站在高高领奖台上,面对人群,我想象那里有我亲爱的母亲;今年清明,我来到母亲坟前,将我的一摞剧稿点燃,纸灰袅袅地升空,也把我对母亲的怀念和哀思带到了另一个世界。坐在母亲的坟前我想了很多很多。

    常言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们每个人都在生活的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得意也好,失意也罢,演得如何只有谢幕之后才见分晓。人生的大幕没有合上的时候,我们只有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

    亲爱的母亲,我为您写的戏您满意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