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的“另类”艺术-绘画、文学与阅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欧:你刚才提到,你绘画的题材涉及文化、历史,甚至涉及天文地理。但是,你唯独一点没有提到,比如说文学,一点没提到。文学,你的绘画题材里面有涉及吗?

    关:其实,我那些绘画里面有很重的文学色彩。有很多澳洲评论把我的作品称为“叙事”(narrative),就是有情节的绘画。

    欧:叙事的。

    关:是的,叙事的。我的绘画里基本上都有故事。有故事,有情节,这就跟文学比较接近了。这是第一点。再有一点就是,我创作的来源和动机,有很多都是从文学里吸取营养。

    欧:比如说?

    关:比如说“另一种历史”。在02年时,我偶尔看到了一篇文章,讲的是席孟斯,英国的那个舰长,《1421》的作者。当时他的那本书还没出来。

    欧:孟席斯,Menzies。

    关:对,孟席斯,Menzies。后来那本书出来了。我就找到了那本,读了一遍。

    欧:英文的?

    关:对,先是英文的。后来又出了中文版翻译。

    欧:你把英文和中文版都看了?

    关:对,都看了,后来主要是看中文版,当然我还读了很多中国人写的关于郑和的资料。其中我记得有个作者叫祝勇,跟咱们年龄差不多,写过很多其他的东西,像故宫等等。

    欧:也就是你参考了这些相关的东西。

    关:对,我就读了他们这些,不能算文学小说,应该是历史方面的东西。这就是个比较特殊的例子。其中,我还读了很多其他东西,因为我比较喜欢看书,看书比较杂。

    欧:你看的书主要是哪些方面的?

    关:有政治的,有历史的,有文化方面的,等等。

    欧:在你阅读的种类里,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你触不触及?

    关:触及啊,触及。

    欧:占的比重多少?

    关:小说差不多能占百分之三四十吧。比如,最近我读了很多,读了《项塔兰》(Shantaram),讲一个罪犯逃跑的,一本很大众化的流行小说。

    欧:你看的是英文还是中文?

    关:我看的都是中文的。

    欧:这些都有中文译本了?

    关:都有。这是我最近读的,很厚,这么厚,写的是印度的一些传奇,挺好玩的。去年年底,还看了一本小说,叫《传信人》(The Messenger)。

    欧:噢。The Messenger,by Zusak,Markus Zusak(《传信人》,作者马克斯·苏萨克)。

    关:对对对。那本也不错,结构什么的都不错。挺有意思的。

    欧:你看的好像都属于畅销书类。那么,严肃的文学你触不触及?比如说,亚历克西斯·赖特(Alexis Wright)的书,得了大奖的那本。

    关:得奖的那本现在没有翻译。

    欧:我是说,以前的。

    关:基本上,我读书的范围都是翻译的,因为我读英文比较费劲。

    欧:以前的有翻译过,比如得大奖的《祖先游戏》这些。

    关:那本我翻过,但没有完全细读。好像你给过我一本。

    欧:对,我给过你一本,是台湾版的。

    关:我一般比较关注澳洲人写的东西。我读了《传信人》,还读了一本叫《香料传奇》(Spice:The History of a Temptation,作者Jack Turner——欧阳昱注),是本历史书,讲的是发现香料,大航海,找胡椒之类的。

    欧:我也翻译过一本,是英国人写的。

    关:哦,是吗?

    欧:也是关于香料,香料的历史。

    关:我始终对航海和文化交流、互相交融比较感兴趣。这些都是跟澳洲有关系的。所以我读的书比较杂。

    欧:诗歌方面呢?

    关:诗歌方面相对读得比较少,真读得不多。我主要是读一些历史、文化方面的,还有小说。我觉得,流行小说也能给你一些新的启发,如当代发生什么事情,或流行一种什么样式,或大众关注、喜欢什么,对我的创作都有些帮助。我还读过一本,我的朋友夏儿写的《望鹤兰》。

    欧:哦,那个,写艺术家的。你觉得那本怎么样?

    关:我觉得文笔还行。我觉得还行,还能读,读着还挺顺,一下就读完了。而且里面写的都是我(在现实中)知道的事。

    欧:这么说,华人关于澳洲的作品你也看。

    关:因为都是他们送给我的,我没事就随手翻一翻。夏儿送我的这本书,我随手一翻,就整个儿读下来了。

    欧:夏儿这个人你认识?

    关:她就是我们街坊嘛。

    欧:北京人?

    关:她不是北京人,在悉尼我们住一起。她先生是那个叫什么Simon的,中国人,名字叫史双元,经常搞些文化交流项目。

    欧:你是说墨尔本的那个?

    关:不不,悉尼的,史双元,在SBS老讲些关于中国文化或其他东西的讲座。史双元和黄惟群,等等。

    欧:哦,是他们一批的,文人。

    关:我跟他们这些人关系都挺好。他们有些东西,我也读一读。还包括什么海鸥。

    欧:刘海鸥。

    关:对,刘海鸥,她不是出过一本叫——

    欧:《她们没有爱情》?

    关:不,不是那个,她自己单本的,标题好像叫《海鸥飞翔》,就是些小杂文之类的。我读了,也还行,都是我周边,就是这段历史发生的事。我就顺着也都看下来了。而且,从今年六月开始,是中澳文化年,哦不,是澳中文化年。

    欧:是中国定的还是澳洲定的?

    关:澳洲定的。今年是澳中文化年,明年是中澳文化年。但它是从六月开始。今年六月到明年六月是澳中,后年的六月到再后年六月是中澳。我现在回来后,使馆文化处,包括大使,就把我吸收到他们那个committee(委员会)里面了,算是个顾问吧,各个活动我都参与。我也积极地给他们提些建议什么的。我还特意把中国驻澳洲的文学家的email(电邮)都给了咱们的文化参赞,让他们关注这个弱势群体,因为他们毕竟写的都是澳洲,但却以中文的面目出现,在国内出版的。他很感兴趣,想看看是否能做些事情,包括赵川之类的作家。澳中文化年分成几大块,其中有世界艺术。我前两天刚开会,就这星期一,在使馆搞了个签字仪式,互换文本。堪培拉的museum(博物馆),国家博物馆,今年6月10号要举行一个大型的原住民展览,揽括了92件作品,这算是一个开幕项目的展览。还有表演戏剧方面是一大块,包括贾佩琳的《潘金莲》。现在不叫《潘金莲》,因为中国不同意,就改名叫《情怨》了,这名字不好。

    欧:为什么不同意?这是她用英文写的一个剧本是吧?

    关:对,她用英文写的,别人翻译成了中文。也算是文化节的一个项目。

    欧:为什么中国政府要把这题目删掉?有什么原因吗?

    关:这我不太清楚。我只听贾佩琳讲,“潘金莲”可能是太敏感了,容易让人想到色情方面。所以改得稍微文雅一点,叫《情怨》。还有一些项目,比如舞蹈、表演和文学等等,还有个电影节。

    欧:他们投入了多少?从钱的方面来说。

    关:钱投入不是很多,可能一两百万吧。还得拉赞助,因为这是个很大的活动。有很多展览,包括一个摄影展,牵涉到多媒体方面。但我主要在视觉艺术领域这块给他们提建议,比如选一些艺术家,土著的陈设方式等等。回来以后,我的角色很自觉就变成了个跟澳洲关系密切的联络人,中澳文化之间的一个搭桥人。

    欧:或者协调员,coordinator。

    关:对。我就是这么个角色。他们一有展览就来找我,给他们一点意见之类的。

    欧:刚才谈到阅读,再补充一点。你的阅读包不包括艺评,包不包括艺术理论方面的东西?

    关:艺术理论方面,我基本上就是读一些杂志,中国的几个比较重要的杂志,比如《艺术当代》,一个比较严肃、学术性的杂志,经常有些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批评和评价,还有对具体艺术家,对世界潮流、亚洲身份之类的讨论,都是比较严肃的。

    欧:你觉得对你有帮助吗?

    关:当然还是有些帮助的。回来以后,我读得比较杂。我最近读的包括亚历克西斯·赖特写我的一篇文章,关于郑和的。其实我跟她认识。这次来一见面,有本杂志翻译了她新的那本书,叫什么什么海湾(Carpentaria,中文名《卡彭塔利亚湾》——欧阳昱注),翻译是李什么。

    欧:李尧,他送了我一本,那里面有个节选。

    关:对,我看的就是节选,有点像史诗、寓言。她给我写的那篇文章也是这种风格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