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孩子一生的66个老故事-徐福求仙药与海外移民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徐福求仙药与海外移民

    战国时代,燕人宋无忌、正伯侨和羡门高之流,装神弄鬼,自称能把灵魂从躯体里解脱出来,接近鬼神,在这种宣传的影响下,燕、齐沿海地区勃兴了一批传播神仙术的方士。他们喋喋不休地宣称,渤海中有三神山,即蓬莱、方丈和瀛洲。山上的宫阙都是用黄金和白银筑成的,住着长生的神仙、出产不死的奇药。这虽然是无稽之谈,但是对一些国君却很有诱惑力,当时齐威王、齐宣王和燕昭王曾多次派人到大海中寻找,可是回来的人总是说,三神山遥望如云,船到跟前就沉入海底,可望而不可即。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5次巡游,对东部沿海地区很感兴趣,这一方面是期望抚定原东方六国并对海外疆域有所开拓,但寻求长生不老的仙药,也是其重要原因。抱着这样两个目的,他对那些能沟通人与神之间消息的方术之士十分信任。徐福是齐人,也是一位方术之士,曾两次被派入海。就在秦始皇第一次巡游至海边时,他就不失时机地向秦始皇上书,向这位好大喜功的始皇帝描绘了一番三神山的仙境。秦始皇一听自然动心,当即同意徐福的请求,让他带着童男女好几千人,入海去寻求仙人。此后,秦始皇又接连派燕人卢生去求过羡门、高誓之类的所谓仙人;又派韩众、侯公和石生向仙人求不死之药。这位卢生虽不闻其名,却是秦朝历史上的一位名人,也是一位是非之人,秦始皇发动对匈奴的战争和坑儒的惨剧都与他有关。

    徐福一去就是好几年,自然是一无所获,花费又很大,他怕秦始皇问他的罪,就谎称:蓬莱的仙药要得到并不难,可是在海上常常为大鲛鱼所苦,请求能派一些善使弓弩的人与他们一块儿去。经徐福这么一说,秦始皇真的做了一个梦,梦见与海神作战,海神是一个人的模样。秦帝国水陆交通与始皇巡游图询问占梦博士,博士说,水神是看不见的,它们幻化作人形。现在陛下祷祀周全,还碰上这种恶神,应当将他除去,这样就可以将善神请来。始皇一听还真相信了,立即派入海者带着捕大鱼的网具,自己还亲自带着连弩,等候射杀大鱼,船行使到之罘的时候,还真的让秦始皇射杀了一条大鱼。

    徐福第二次出海的情况,在《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记载不详,据汉朝伍被对淮南王刘安说,徐福第二次出海带着男女3000人以及五谷的种子,航行到一片平原广泽后就在那里定居下来。

    徐福虽然也是一位方士,也装神弄鬼,欺骗秦始皇;可是他的做派却与一般的方士不一样。他出海的规模很大,而且带上那么多的童男女,带上百工和五谷的种子,他究意想干什么,显然不是为了求什么虚无飘渺的三神山。可是他到的平原广泽究竟是什么地方呢?古籍中最早提到徐福去向的是《后汉书?东夷传》。传说中提到,会稽海外有一种东湜人,分为二千余国,又有夷洲和澶洲,传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仙不得,徐福怕被始皇处死不敢回来,就在此洲定居下来,世世相承,有数万家,这些居民还经常到会稽市来,夷洲就是今天的台湾,但是后世有的中日学者认为徐福东渡所到之处应是日本的熊野浦,该处至今还有徐福墓,而且考古发掘也证明,秦朝时就有民众移居日本的。

    尽管秦始皇派徐福出海是出于自己求仙的私心,也不论徐福最后到了哪里,徐福东渡实际上是一次规模不小的海外移民,也是先进的华夏文化向外传播的重要契机。

    智慧寄语

    父母引导孩子阅读这一类传奇故事时,要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让孩子了解历史的本来面貌。

    破釜沉舟:釜,锅。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打仗时不留后路,下决心非胜利不可。

    项羽破釜沉舟

    项梁在整顿了军队以后,接连打了几个胜仗,打败了秦朝大将章邯。项羽、刘邦带领另一支队伍,杀了秦将李由。项梁骄傲起来,认为秦军没有什么了不起,放松了警惕。章邯重新补充了兵力,趁项梁不防备,发动了猛烈的反扑。项梁在战斗中被杀了。项羽、刘邦也只好退守彭城。

    章邯打败项梁,认为楚军大伤元气,就暂时撇开黄河以南这一头,带领秦军北上进攻赵国(这个赵国不是战国时代的赵国,而是新建立起来的一个政权),很快就攻下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歇逃到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

    章邯派秦将王离把巨鹿包围起来,自己带领大军驻扎在巨鹿南面的棘原。他还在棘原和巨鹿之间修筑了一条粮道,给王离军运送粮草。

    赵王歇几次三番派人向楚怀王求救。当时,楚怀王正想派人往西进攻咸阳。项羽急于想为叔父报仇,要求带兵进关。

    怀王身边有几个老臣暗地对怀王说:“项羽性子太暴躁,杀人太多;刘邦倒是个忠厚人,不如派他去。”正好赵国来讨救兵。楚怀王就派刘邦打咸阳,另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带领二十万大军到巨鹿去救赵国。

    宋义带领的大军到了安阳(今河南安阳东南),听说秦军声势浩大,就命令楚军停了下来,想等秦军和赵军打上一阵,让秦军消耗掉一部分兵力,再进攻过去。

    宋义按兵不动,在安阳一停就是四十六天。项羽耐不住性子,去跟宋义说:“秦军包围了巨鹿,形势这样紧急,咱们赶快渡河过去,跟赵军里外夹击,一定能够打败秦军。”

    宋义说:“我们还是等秦军和赵军决战以后再说。”他又对项羽说:“上阵跟敌人交锋,我比不上你;要说坐在帐篷里出个计策,你就比不上我了。”

    他还下了一道命令:“将士中如有不服从指挥的,就得按军法砍头!”

    这道命令明明是针对项羽的,项羽气得要命。这时候已经是十一月的天气,北方天冷,又碰着大雨。楚营里军粮接济不上,兵士们受冻挨饿,都抱怨起来。

    项羽说:“现在军营里没有粮食,但是上将军却按兵不动,自己喝酒作乐,这样不顾国家,不体谅兵士,哪里像个大将的样子。”

    第二天,项羽趁朝会的时候,拔出剑来把宋义杀了。他提了宋义的头,对将士说:“宋义背叛大王(指楚怀王),我奉大王的命令,已经把他处死了。”

    将士们大多是项梁的老部下,宋义在将士中本来没有什么威望。大伙见项羽把他杀了,都表示愿意听项羽指挥。

    项羽把宋义被处死的事,派人报告了楚怀王。楚怀王虽然很不满,也只好封项羽为上将军。

    项羽杀了宋义以后,先派部将英布、蒲将军率领两万人做先锋,渡过漳水,切断秦军运粮的道,把章邯和王离的军队分割开来。然后,项羽率领主力渡河。

    楚军全部渡过漳河后,项羽让士兵们吃了一顿饱饭,每人又带了三天的干粮,然后传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凿洞沉入河底,把做饭用的锅砸碎,把住的房屋统统烧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破釜沉舟”。项羽用这样的办法来表示有进无退,一定要取得胜利的决心。

    士兵们看见主帅都有这样的决心,就更有勇气了,大家都抱着必死的信念。在项羽的亲自指挥下,他们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拚命地与秦军搏杀,经过九次不间断的冲锋,把秦军打得落花流水。秦军的几个主要将领,有的被杀,有的被俘,有的投降。这一战,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打得元气大伤。

    当时,各路将领来救赵国的有十几路人马。可是他们害怕秦军强大,都扎下营寨,不敢跟秦军交锋。这回儿,听到楚军震天动地的喊杀声,挤在壁垒上看。他们瞧见楚军横冲直撞杀进秦营的情景,吓得伸着舌头,屏住了气。赶到项羽打垮了秦军,请他们到军营来相见的时候,他们都跪在地下爬着进去,连头也不敢抬起来。

    大家颂扬项羽说:“上将军的神威真了不起,自古到今没有第二个。我们情愿听从您的指挥。”打那时候起,项羽实际上成了各路反秦军的首领。

    智慧寄语

    父母应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大的志向和决心,任何事情只要努力,不半途而废,一定会达到目标。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字季(一说原名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出身平民阶级,起兵于沛(今江苏省沛县),称沛公。秦亡后被封为汉王。后于楚汉战争中打败西楚霸王项羽,成为汉朝(西汉)开国皇帝。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芈姓,项氏,名籍,字羽,通常被称作项羽,中国古代杰出军事家及著名政治人物,秦下相(今江苏省宿迁)人。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后在楚汉战争中为汉高祖刘邦所败,在乌江(今安徽省和县)自刎而死。

    鸿门宴

    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打败秦军,与此同时,刘邦率军攻破秦都城咸阳。刘邦听从谋士劝说,把军队安置在咸阳附近的霸上,并没有进入咸阳。他关闭了秦王的宫殿、钱库等重要的地方,并且安抚咸阳的百姓。百姓们看见刘邦待人宽容、军纪严肃,非常高兴,都希望刘邦称王。

    刘邦将军队安置在霸上,还没有能和项羽见面,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做丞相,将全部珍宝据为己有。”项羽非常生气,说:“明天早晨犒劳士兵,打败刘邦的军队!”于是便率领四十万人马进驻咸阳附近的鸿门(今陕西省临潼东),准备攻抢咸阳。范增劝告项羽说:“沛公在山东的时候,贪恋钱财宝物,喜欢美女。现在进了关,不掠夺财物,不迷恋女色,这说明他的志向很远大啊。我叫人观察他那里的云气,都是龙虎的形状,显示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云气啊!要一举消灭他,不要错失了好机会。”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张良私交很好。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全告诉了他,想让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不要和刘邦他们一起死啊。”张良说:“我是韩王派给沛公的人,现在沛公遇到危难,逃走是不道义的事,不能不告诉他。”于是张良进去,全部告诉了刘邦。

    刘邦大惊,说:“这该怎么办啊?”张良说:“是谁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刘邦说:“一个见识短浅的小子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就可以全部占有而称王了。’所以就听了他的话。”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可以抵挡项王吗?”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当然不能啊,这该怎么办呢?”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沛公不敢背叛项王。”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张良说:“秦朝时,项伯和我私交很好,他杀了人,我救了他;现在事情危急,幸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你们的年龄谁大啊?”张良说:“他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张良出去,把项伯引见给刘邦。刘邦端起一杯酒祝项伯长寿,并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我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人口,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的到来。我之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止其他盗贼和意外。我天天盼望将军的到来,怎么会有反叛的心呢?希望您把我的情况都告诉项王。”项伯答应了,告诉刘邦说:“明天早晨要早些来向项王道歉。”刘邦说:“好。”于是项伯连夜回去,赶回军营把刘邦的话报告了项羽,趁机说:“沛公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能进关来呢?现在人家立了大功,你却要攻打他,这是不讲信义的事啊。不如好好对待他。”项羽答应了。

    第二天一早,刘邦带着一百多人马来鸿门见项王,向项王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我并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入关中,灭掉秦。现在有小人传播谣言,让您和我之间产生了误会。”项王说:“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他不说我也不会这样?”项王当天就让刘邦留下,与他一起饮酒。项王、项伯朝东坐,亚父(范增)朝南坐。刘邦朝北坐,张良朝西陪侍。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带的玉玦暗示项王,项王沉默没反应。范增起身,出去召来项庄,说:“君王为人心地不狠。你进去上前敬酒,敬完酒,请求舞剑,趁机把沛公杀死。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项庄就进去敬酒。敬完酒,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请让我舞剑为大家助兴。”项王说:“好。”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并常常像鸟张开翅膀那样掩护刘邦,导致项庄无法刺杀。

    于是,张良到军营门口找樊哙。樊哙问:“今天的事情怎么样啊?”张良说:“很危险啊!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意图常在沛公身上啊!”樊哙说:“这太危险了,请让我进去,跟他同生死。”于是樊哙拿着剑,持着盾牌,冲进军门。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进去,樊哙侧着盾牌撞去,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掀开帷帐朝西站着,瞪着眼睛看着项王,头发直竖起来,眼角都裂开了。项王握着剑挺起身问:“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王说:“壮士!赏他一杯酒。”左右就递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后,起身,站着把酒喝了。项王又说:“赏他一条猪腿。”左右就给了他一条不熟的猪腿。

    樊哙把他的盾牌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牌上,拔出剑来切着吃。项王说:“壮士!还能喝酒吗?”樊哙说:“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怀王曾和诸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王。’现在沛公先打败秦军进了咸阳,一点儿东西都不敢动用,封闭了宫室,军队退回到霸上,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以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和意外的变故。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的谣言,想杀有功的人,这只是灭亡了的秦朝的继续罢了。我以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项王没有回答,说:“坐。”樊哙挨着张良坐下。坐了一会儿,刘邦起身上厕所,乘机把樊哙叫了出来。

    刘邦出去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刘邦说:“现在出来,还没有告辞,这该怎么办?”樊哙说:“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告辞干什么呢?”于是就决定离去。刘邦就让张良留下来道歉。张良问:“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刘邦说:“我带了一对玉璧,想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想送给亚父。正碰上他们发怒,不敢奉献。你替我把它们献上吧。”张良说:“好。”这时候,项王的军队驻在鸿门,刘邦的军队驻在霸上,相距四十里。刘邦就留下车辆和随从人马,独自骑马脱身,和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拿着剑和盾牌徒步逃跑,从郦山脚下,取道芷阳,抄小路走。刘邦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估计我回到军营里,你再进去。”

    刘邦离去后,从小路回到军营里。张良进去道歉,说:“沛公禁受不起酒力,不能当面告辞。让我奉上白璧一双,拜两拜敬献给大王;玉斗一双,拜两拜献给大将军。”项王说:“沛公在哪里?”张良说:“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已经独自离开,回到军营了。”项王就接受了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亚父接过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敲碎了它,说:“唉!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夺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刘邦回到军中,立刻杀掉了曹无伤。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鸿门宴”,当时项羽依仗自己势力强大,轻信刘邦,使刘邦得以逃脱。

    智慧寄语

    “鸿门宴”后来喻指暗藏杀机的宴会或者不怀好意的事情。结合故事,父母应教育孩子在生活中要能分辨好人坏人、好事坏事,做到知已知彼。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宋代杰出女词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最精辟地概述了两千多年以来人们对“西楚霸王项羽”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楚霸王自刎乌江

    公元前202年,韩信布置十面埋伏,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县东南)。项羽的人马少,粮食也快完了。他想带领一支人马冲杀出去。但是汉军和诸侯的人马把楚军包围得重重叠叠。项羽打退一批,又来一批;杀出一层,还有一层;这儿还没杀出去,那儿的汉兵又围了上来。

    项羽没法突围,只好仍回到垓下大营,吩咐将士小心防守,准备瞅个机会再出战。这天夜里,项羽进了营帐,愁眉不展。他身边有个宠爱的美人名叫虞姬,看见他闷闷不乐,陪伴他喝酒解闷。到了定更的时候,只听得一阵阵西风吹得呼呼直响,风声里还夹着唱歌的声音。项羽仔细一听,歌声是由汉营里传出来的,唱的净是楚人的歌,唱的人还真不少。

    项羽听到四面到处是楚歌声,不觉愣住了。他失神地说:“完了!难道刘邦已经打下西楚了吗?怎么汉营里有这么多的楚人呢。”项羽再也忍不住了,随口唱起一曲悲凉的歌来: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首歌的意思是:“力气拔得一座山,气魄能压倒天下好汉,时运不利,乌骓马不肯跑。马儿不肯跑有什么办法?虞姬呀虞姬,我拿你怎么办?”)

    项羽一连唱了几遍,虞姬也跟着唱起来。霸王唱着唱着,禁不住流下了眼泪。旁边的侍从也都伤心得抬不起头。

    当夜,项羽跨上乌骓马,带了800个子弟兵冲过汉营,马不停蹄地往前跑去。到了天蒙蒙亮,汉军才发现项羽已经突围,连忙派了5000骑兵紧紧追赶。项羽一路奔跑,等到他渡过淮河,跟着他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又跑了一程,迷了路儿。项羽来到一个三岔路口,瞧见一个庄稼人,就问他哪条道儿可以到彭城。那个庄稼人知道他是霸王,不愿给他指路,哄骗他说:“往左边走。”项羽和一百多个人往左跑下去,越跑越不对头,跑到后来,只见前面是一片沼泽地带,连道儿都没有了。项羽这才知道是受了骗,赶快拉转马头,再绕出这个沼泽地,汉兵已经追上了。

    项羽又往东南跑,一路上,随从的兵士死的死,伤的伤。到了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东南),再点了点人数,只有28个骑兵。但是汉军的几千名追兵却密密麻麻地围了上来。

    项羽料想没法脱身,但是他仍旧不肯服输,对跟随他的兵士们说:“我起兵到现在已经8年,经历过七十多次战斗,从来没打过一次败仗,才当上了天下霸王。今天在这里被围,这是天叫我灭亡,并不是我打不过他们啊!”他把仅有的28人分为四队,对他们说:“看我先斩他们一员大将,你们可以分四路跑开去,大家在东山下集合。”说着,他猛喝一声,向汉军冲过去。汉兵抵挡不住,纷纷散开,当场被项羽杀死了一名汉将。

    项羽到了东山下,那四队人马也到齐了。项羽又把他们分成三队,分三处把守。汉军也分兵三路,把楚军围住。项羽来往冲杀,又杀了汉军一名都尉和几百名兵士。最后,他又把三处人马会合在一起,点了一下人数,28名骑兵只损失了两名。项羽对部下说:“你们看怎么样?”部下都说:“大王说的一点不错。”

    项羽杀出汉兵的包围,带着26个人一直往南跑去,到了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东北)。恰巧乌江的亭长有一条小船停在岸边。亭长劝项羽马上渡江,说:“江东虽然小,可还有一千多里土地,几十万人口。大王过了江,还可以在那边称王。”

    项羽苦笑了一下说:“我在会稽郡起兵后,带了八千子弟渡江。到今天他们没有一个能回去,只有我一个人回到江东。即使江东父老同情我,立我为王,我还有什么脸再见他们呢。”

    他把乌骓马送给了亭长,也叫兵士们都跳下马。他和26个兵士都拿着短刀,跟追上来的汉兵肉搏起来。他们杀了几百名汉兵,楚兵也一个个倒下。

    项羽受了十几处创伤,最后在乌江边拔剑自杀。

    智慧寄语

    作为中国历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与其相关的事迹后来逐渐演化成为中国人所熟悉的“破釜沉舟;衣锦夜行;沐猴而冠;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河汉界;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乌江自刎;无颜见江东父老”等等俗语典故。父母可结合这些故事向孩子完整地讲述“西楚霸王项羽”这一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

    卫青,西汉军事家,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106年。他为汉朝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过重大贡献,也是中国历史上为人熟知的常胜将军。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杰出的军事家。汉代名将卫青的外甥,二人并称“帝国双璧”。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卫青出身低微,他的父亲是平阳侯曹寿家里当差的。卫青长大以后,在平阳侯家当了一名骑奴。后来,因为卫青的姐姐卫子夫进宫,受到汉武帝的宠幸,卫青的地位才渐渐显贵起来。

    就在李广在战斗中被匈奴兵俘虏后又逃回的那年,汉军四路人马,三路都失败了,只有卫青打了个胜仗,被封为关内侯;以后,又接二连三地打败匈奴兵,立了战功。

    公元前124年,卫青率领骑兵三万,追到长城外。匈奴右贤王以为汉军还离得很远,一点也没防备,在兵营里喝酒作乐,喝得酩酊大醉。卫青在夜色的掩护下,急行军六七百里,包围了右贤王。汉兵从四面八方冲进匈奴营地,打得匈奴部队四面逃窜,乱成一团。右贤王的酒刚刚惊醒,要抵抗已来不及了,只好带着他的几百个亲信脱身逃走。

    这一仗,卫青的人马一共俘获了一万五千多个俘虏,其中匈奴的小王十多人。匈奴的左右贤王,只比单于低一级。这次战争,右贤王全军覆没,对匈奴单于是一个很大打击。

    汉武帝得到捷报,立刻派使者拿着大将军印,送到军营,宣布卫青为大将军,连他的三个还没有成年的儿子也封为侯。卫青推辞说:“我几次打胜仗,都是部下将士的功劳。我那三个孩子还都是娃娃,什么事都没干过。要是皇上封他们为候,怎么能够勉励战士立功呢!”汉武帝经他一提醒,就封了卫青部下的七名将军为侯。

    第二年,匈奴又来进攻。汉武帝又派卫青率领6个将军和大队人马去对付匈奴。

    卫青有一个外甥,叫霍去病,那时候才18岁,非常勇敢,又会骑马射箭,这次也跟着卫青一道去打匈奴。

    匈奴听到汉军大批人马来进攻,立即往后逃走。卫青派四路人马分头去追赶匈奴部队,一定要把匈奴主力打败。卫青自己坐镇大营,等候消息。到了晚上,四路兵马都回来了,没有找到匈奴主力,有的杀了几百个兵士,有的连一个敌人也没有找到,空着手回来了。霍去病还是第一次出来打仗的小伙子,才做了个校尉。他带领了800名壮士,组成一个小队,去找匈奴部队。他们向北跑了一阵,一路上没瞧见匈奴兵士,一直赶了几百里路,才远远望见匈奴兵的营帐。他们偷偷地绕道抄过去,瞅准一个最大的帐篷,猛然冲了进去。霍去病眼明手快,一刀杀了一个匈奴贵族。他手下的壮士又活捉了两个。匈奴兵没有了头儿,四处奔逃,800个壮士追上去又杀了两千多匈奴兵,才赶回大营。

    卫青在大营正等得着急,只见霍去病提了一个人头回来,后面的兵士还押了两个俘虏。经过审问,才知道这两个俘虏,一个是单于的叔叔,一个是单于的相国,那个被霍去病杀了的还是单于爷爷一辈的王。18岁的霍去病第一次参加作战,就逮住了匈奴的两个将官,这功劳可真不小。战斗结束,被封为冠军侯。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