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您们好!”周民强一开口,丈人、丈母笑得眼睛小,嘴巴大,半天说不出一句话。这女婿,中意啊,匀称的身材,憨厚的神态,稳重的举止,朴素的穿戴,不像有些青年头发老长,男女不分,喇叭裤扫地,怪模怪样,一看就知是个老实人。老夫妻俩的两双眼睛从未来女婿头上看到脚上,又从脚上看到头上。真是丈人丈母看女婿,越看心里越欢喜。
周民强递上月饼,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爸爸,妈妈,我原来想买两盒,可是工作忙,我……”
“行了,行了。”张师傅赶紧将话头打断,爽爽气气地说,“我们家从来不计较礼多礼少,古人不是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吗?坐,坐!老太婆,快倒茶,今晚我们痛痛快快地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
张琴赶紧拎起月饼盒朝母亲怀里一送,说:“妈,吃‘杏花楼’的吧,这可是小周的一片心意。”
“好的,好的。”母亲高高兴兴地捧着月饼进了厨房间。
张师傅刚刚招呼小周坐定,忽听老伴像触了电似的在里面喊了起来:“喂,老头子,快来一下!”
张师傅不知出了什么事,赶紧走了进去。只见老伴手拿小刀,正盯着“嫦娥奔月”的月饼盒发呆,便开口问道:“啥事?”
老伴一掀开月饼盒,张师傅也一下楞住了,为啥?蛮漂亮的“杏花楼”月饼盒子里竟乱七八糟地放着八只葱油大饼。
“这、这是他送来的?”
张师傅说话也有些口吃了。老伴肯定地点点头。张师傅想:怪事!未来女婿中秋节第一次上门,不送月饼送大饼,这是啥意思?这小青年其他方面都表现得不错,可今天为啥这样做呢?张师傅不由得搔起头皮来了。
“老头子,他会不会是个骗子?”
“胡说!”张师傅一句话顶了回去。停了一会,说:“嗨!我说老太婆,你的脑瓜真是不开窍!张琴不是常讲,小周这人最讨厌的就是社会上那股摆阔气、讲排场的歪风邪气,今天,怕是他亲手做了这些大饼,一方面让我们看看他的手艺,另一方面也算是用实际行动同那些歪风唱对台戏,这可是开了一代新风啊。”
老伴心里有些不高兴:“开新风?开新风也不能这样开法,中秋赏月吃大饼,讲出去,人家牙齿都要笑掉了。”
张师傅一听,说:“那你总不能因为他送了一盒大饼,而把他推出去!他人还是不错的嘛!你要是嫌东西少,那明天你把女儿拉到人民广场相亲角称斤量卖去。告诉你,现在不少小青年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我们做父母不应该支持他们吗?”
一席话,说得老伴连连点头:“对,对,你说得有道理,今晚就吃大饼。”
不一会,大饼切好端上桌来,这可把小周和张琴弄糊涂了,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就像张飞穿针——大眼对小眼。张琴是任性惯的,面孔一沉,说:“你们这是做啥?”
张师傅以为女儿不理解小周的心意,便制止说:“你别多嘴,吃大饼有啥不好?想当年,我给资本家干活时,过年都吃不到这个,你可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啊。”
周民强眼睛眨眨,明白了,丈人苦大仇深,有着强烈的翻身感,中秋之夜端出大饼,看来是想让我们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习惯,不要讲排场。
这好!所以也不待主人说声请,抓过一块,喜滋滋地往嘴里送。
张师傅见小周吃得这么香,心里非常高兴:看得出,他对自己平凡的工作有着特殊的感情,好,这女婿好!
老人的神态,张琴看在眼里,到这个时候,她认为自己已悟出了一点老人的心意:原来爸爸妈妈是借大饼来考考女婿啊!心里不由好笑:这真是吃咸鱼蘸酱油——多此一举。
吃完大饼,张琴说了:“爸爸,考试结束了吗?”
“什么考试?”张师傅一下子没理会女儿的意思。
“要是考试结束,咱们换‘杏花楼’月饼。”
张师傅听女儿说吃月饼,喉咙不禁提高了:“大饼不是一样吗?我就不信,今晚不吃月饼,月亮会掉下来。”
张琴却给弄糊涂了:爸爸为啥放着闻名全国的“杏花楼”月饼不吃?所以她俏皮地说:“爸爸,明天您给报社写封信,号召全国的工厂在中秋节都生产大饼……”
“你说什么?”张师傅见女儿在嘲笑自己,有点生气,脸孔一下子拉长了。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十七八岁的小青年,兴冲冲地跑了进来:“呵,你们吃什么好东西啊?”
张琴娘见儿子回来了,正好借机解围,忙向周民强介绍:“这是张琴的弟弟叫张林,今年高中毕业,待业在家。”
周民强抬头一看,有点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眼一眨,他想起来了,走上去握住张林的手,连声说:“谢谢,谢谢你!”
“噢,你们早就认识?”
周民强见丈母娘问他,忙又说道:“刚才在‘杏花楼’排队买月饼的人相当多,我怕买不到月饼,正在着急,是弟弟主动走过来,把一盒月饼让给我。”
“什么?”张师傅一听,眼睛瞪得滚圆,忙问儿子,“这盒月饼是你让给小周的?”
“我,这个,我……”张林脸色煞白,晓得闯了祸,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个道道来,恨不得地上裂开条缝缝钻下去。
张师傅一切都明白了,他一把揪住儿子的衣领,严厉地责问说:“你到底搞了什么鬼名堂?”
“啊哟,真是作孽呀!”张琴娘也醒悟过来,一声长叹,急着跑进厨房间,取出那只“杏花楼”月饼盒子,朝桌上一放。
“啊!”周民强与张琴大吃一惊,终于也弄清楚了,从张林手里让到的是一盒假月饼。
张林在全家的批评和指责下,终于吞吞吐吐地讲出了事情的经过。原来,张林这个人,年纪不大,却不知从哪里沾染了爱摆阔气的坏毛病。前些天,被几个同学一激,便夸下海口:“我有的是钱,中秋节请你们吃‘杏花楼’月饼。”
事后,冷静下来一想,坏了,牛皮好吹,钞票难来。现在身边只有母亲给自己洗澡、剃头用的六角钱,要请客吃月饼,实在是平脚裤挨短统袜——差了一大段。怎么办呢?张林想了大半夜,终于给他想出了拿假月饼去骗真月饼的主意。谁知,第一次行骗,竟骗到了自己未来的姐夫身上。
听完张林的交代,张琴说:“这事多亏说穿了,再缠下去,小周浑身都长嘴巴也辩不清楚啊。”
周民强想起刚才的情景,心里不由得一阵激动:“爸爸,妈妈,我无意中将一盒大饼送给了你们,可你们没有说一句嘲笑我的话,这使我看到了你们只重人品不计较财礼的高贵品质。这事如果放在一户讲究排场的家庭里,那会出现一种什么情景呢?我真不敢想象。”
这时,张师傅也慢慢地控制住了自己的感情,诚心诚意地说:“这件事,我也有责任,家教不严,贻误后代。现在,我就陪张林去街道居委会,我们都要记住这个教训。”
(吴伦)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