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Deepak[206]
原文标题:Show of Force in China: A Few Takeaways from the V-J parade
文章框架:中国阅兵及其意义;TPP对中国的威胁。
观点摘要:
1.近日,由1.2万人民解放军组成的大规模阅兵式成为北京的主要事件。阅兵中展示了高科技武器,包括经常谈到的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还有其他洲际弹道导弹“游行”通过长安街,这标志着“准备挑战”既定威斯特伐利亚秩序的大国时代的到来。阅兵仪式的顺利进行得益于对北京道路交通的严格管控,关停附近的工业生产中心。
2.第一,阅兵展示出习近平加强国防军队建设的决心。第二,阅兵也透露出各个世界大国包括中国对外交领域感到不安。第三,俄罗斯总统普京以及来自第三世界尤其是非洲的国家领导人站立在习近平的一侧,标志着地区及全球舞台中力量结构的新联盟出现,这种联盟必定会在未来的日子中变得更为强大,特别是中国非常清楚地意识到西方对中国的遏制政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主席推出“一带一路”战略,将中国和欧洲通过陆地和海洋连接起来,使遏制和封锁变得毫无意义。同样,中国正通过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投资和互联互通,进军东南亚地区。而且一旦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应运而生,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恶语”将促使美国主导的西方阵营进一步迸发火焰。尽管如此,中国已经从 TPP的遏制中获得自由,TPP利用与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国家建立密切的贸易关系孤立中国。第四,阅兵式也标志着中国军事器械的现代化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并表明中国有能力向全球投放军事力量,中国在某一天会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强大、更繁荣且更安全。最后,正如官方所公布的,中国举办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为的是让人民铭记历史,纪念烈士,同情受害者,更重要的是,珍惜和平。
编号:20150904A008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中国的回应及印度的选择
B.R.Deepak[207]
原文标题: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TPP): Responses from China and Options for India
文章框架:TPP12个成员国敲定TPP协议;中国就TPP的达成做出的回应;一篇关于TPP对中国影响的文章;印度面对TPP与“一带一路”做出的选择。
观点摘要:
1.12个环太平洋国家就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经历了五年的马拉松式谈判之后,最终于2015年10月5日秘密签署了该协定。但TPP仍需得到各成员国的批准。TPP的历史可以追溯至2005年,那时智利、新西兰、新加坡和文莱四国签署了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各签署方之间货物、服务、贸易和投资等的流动提供优惠待遇。2008年,美国宣布加入P4谈判,不久之后,秘鲁、越南和澳大利亚也跟随美国,P4由此变为P8,2010年,马来西亚和越南加入,2012年,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入,2013年,日本正式宣布加入谈判,P4由此成了P12,截至目前,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6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表示有兴趣加入该协定。就经济而言,TPP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40%以上,美国越来越把该地区视为一个最终的出口地,并在该协定规定的劳工标准、环境法、知识产权、法治和全面的市场准入以及最重要的零关税等条款之下,进一步促进该地区贸易便利化。有趣的是,印度和中国都不是该协定的成员国。
2.中国的回应:然而,中国官方欢迎签署该协定,商务部认为,类似这样的协定可促成其他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以推动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其他人表示,希望中国把重点放在与美国的双边投资协定(BIT)上,而不是争取加入 TPP。然而,也有人称,TPP不会对中国经济构成威胁,因为中国与许多国家,包括TPP一半的成员国,都曾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无论北京做出多么积极的声明,外界依然普遍认为,TPP是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一部分,意在遏制中国。有一文章介绍说:“毫无疑问,TPP是美国遏制中国的一项举措,同样,美国与欧洲谈判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IPP)也是服务于此目的。”文章作者认为,鉴于该协定会涉及美国国会大选的敏感处,因此,TPP不会在选举中看到曙光。零关税目标只会是一个遥远的梦,美国已承诺,将在25年内取消对进口日本汽车征收的2.5%的关税。至于TPP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作者引述了发表于2013年的《国际贸易问题》中的一项研究,该研究的结论是:TPP将使美国对该地区的出口额增加0.37%。事实上,中国建立的上海自由贸易区(SFTZ)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就是为应对美国的TPP。该文作者还假设:中国或许也愿意与P12缔结类似于TPP这样的协定。
3.2015年10月5日,另一篇题为《比股灾更可怕》的文章传遍了中国各大微博,但由于违反法律,随后立即被删除。该文称,TPP是中国的一大灾难,TPP代表全球最大的经济块,在可预见的未来,TPP将从根本上改变全球经济结构,以及全球经济的运作模式。该匿名作者表示,发达国家指责中国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中的规定。它们认为中国才是最大的汇率操纵国,中国违反了版权法,并为其国内企业提供巨额补贴;他们还认为中国操纵着大项目的拍卖活动,以及出口价格等。鉴于此,它们希望建立一个新的交易体系——TPP,将中国排除在外。据该分析家介绍,基础设施投资和外贸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经济的驱动力量。中国银行行长周小川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外贸目前占中国经济的60%,而基础设施投资已接近饱和状态。如果出口下滑,中国经济将遭受重创。TPP为公共企业和民营企业设定了同等福利,并使国企私有化,中国能做到这样吗?其他领域诸如自由贸易、农产品市场自由化、金融、物流、环保等都难以与中国国情相匹配。TPP将阻碍中国“搭便车”。很显然,该文作者夸大了担忧,而其他人则信以为真。
4.印度的选择:很明显,TPP自问世后给中国带来了无数个不眠之夜。TPP、TIPP以及美国其他类似的举措是“重新全球化”的尝试,这些举措都拥有新的参与规则,还重新审视了WTO的各种弊端。考虑到过剩产能及外汇储备,中国对此感到恐慌不安。由此,中国发起了“一带一路”倡议并采取其他类似的措施,比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建立,实质上是对美国全球化的一种回应。现在,就印度而言,它既不在“一带一路”阵营中,也不在 TPP中。然而,印度也曾试图以“印度制造”、“启动印度”以及其他一些较小的项目发起属于自己的“全球化”,这些小项目将会把沿海地区与印度内陆通过铁路、公路网及智慧城市连接起来。短期来看,这是一个很巧妙的想法,包括中国和日本在内的国家都有兴趣在印度投资。然而,长期来看,当TPP成为现实,当自由贸易和市场新规则统治称雄,我们对此可能并不会加以肯定。如今,中国与东盟(ASEAN)的贸易额达4000亿美元,与P12中的许多国家都曾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中国在亚洲其他国家、非洲及美洲地区拥有相当高的地位。尽管印度也在谈判属于自己的自由贸易协定,但与中国相比,印度的贸易额少得可怜。
5.印度与欧盟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以及有中国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一直都停滞不前,很明显,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印度缓慢的经济改革步伐,以及其他诸如政府采购、农业、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知识产权等问题。然而,印度也会在服务业和出口等领域获益,尤其当制造业正在从中国转移到诸如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和印度等地时。印度不需要夹杂在由美国和中国建立的2.0版本的全球化中,印度有必要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无论是在欧洲还是亚太地区,印度应在供应链中充当一名幕后国。为充分利用劳动力、建设能力和传授技能而制定战略、稳定国内秩序、深化改革,可以充分利用各国承诺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同时回避就自由贸易协定产生的批评。如果仍处在全球供应链之外,印度将永远无法使其国内产业拥有竞争力。
编号:20151012A008
从商品及服务税到TPP
Anoop Singh[208]
原文标题:From GST to TPP
文章框架:亚洲地区的外部一体化因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其他双边协定的谈判,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印度如果想成为正在进行的外部一体化进程中的全面合作伙伴,就必须统一国家和中央的商品及服务税;TPP有望继续谈判,为美国国会在2016年大选之前批准该协定腾出空间;TPP如此重要的原因;印度和中国都没有参与TPP谈判,但它们都参与RCEP谈判;TPP和RCEP之间的区别。
观点摘要:
1.亚洲地区的外部一体化因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其他双边协定的谈判,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很多人一致认为,一体化带来的好处是显著的。事实上,这些区域协定可能会为旨在恢复经济增长的更广泛的区域和全球贸易措施带来多米诺骨牌效应。
2.印度如何才能成为这些协定的合作伙伴,并以包容的方式保持其增长的领导能力?被排除于一体化的代价是巨大的,尤其是当现在传统的经济增长引擎已经从农业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上时。
3.印度已经明确表示,它将成为一体化进程的一部分。但外部一体化将对国内政策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我们需要很好地制定并快速实施国内政策,以使印度获得好处。
4.这些影响是什么并且它们是怎么被管理的?最重要的是要使印度的国内经济更完整,使其能够持续吸引并吸收与外部一体化相关的国外投资。这将有助于印度提高生产率并建立更具包容性的增长模式。
5.相互矛盾的证据表明,印度有严格的和高度多样化的产品、税收、劳动力市场和法规。全国长期的差异性导致国内经济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竞争,并影响了生产力、投资、竞争和就业。这些规定阻碍商品流通、增加成本并影响企业环境,同时降低劳动力市场的效率,这与印度的人口优势明显不一致。
6.最近的证据证实了这些问题对国家的影响:产品市场的竞争与国外直接投资和国家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出现负相关关系。整个国家出现重复的劳动力市场规则和不均匀性。不同地区的关税壁垒阻碍商品流通并且增加成本。这就提高了创业门槛,并可能出现非正式劳动力市场和非正规部门。
7.在这样的背景下,商品及服务税(GST)已经引起很多争论。从积极的角度出发,历届政府都试图减少全国不同地区的关税壁垒,他们都知道,统一国家和中央的商品及服务税将是形成一个更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关键。印度国家应用经济研究理事会于2014年完成的一项研究估算表明,一个精心设计的商品及服务税带来的生产率为0.9%~1.7%。
8.印度如果想成为正在进行的外部一体化进程的全面合作伙伴,就必须统一国家和中央的商品及服务税。近20年来,印度仍没有达成一个主要的多边贸易协定,但是在这一时期内,区域和双边贸易协定则有所增加。亚太经合组织(APEC)21个成员和东盟共同体都在促进一体化的发展。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其引以为豪的供应链在东亚产生巨大影响,并逐步提升了东亚制造业竞争力的全球影响。
9.外部一体化现在正接近新标准,许多人称其为21世纪的模板,设想中的TPP将成为先锋。该协定可能由美国和其他11个美洲地区和亚太地区的国家构成(包括日本)。它旨在通过放开相对受保护的领域,如农业、药品、投资和服务,并放宽某些问题的规则,如知识产权、劳动、互联网接入、环境保护以及海洋活动和保护,来扩展现有的贸易协定。
10.TPP有望继续进行谈判,为美国国会在2016年大选之前批准该协定腾出空间。对于这一点,总统奥巴马已经从国会获得“快速通道授权”,这意味着国会只能接受或拒绝达成的协定,而不能修改其部分内容。
11.为什么TPP这么重要?首先,12名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40%,出口额约占全球的1/4;其次,它可以开拓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领先行业,如服务、投资和技术等方面;再次,对于新兴行业而言,它将扩大制造业的市场准入,并帮助TPP国家实现金融一体化;最后,日本加入TPP可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对TPP国家开放其国内投资、保险、服务和农产品贸易。
12.印度和中国都没有参与TPP谈判,但它们都参与RCEP谈判。RCEP是16个亚太国家之间整合、互补的焦点,比TPP的全球出口份额更高,国内生产总值几乎占全球的30%。
13.TPP和RCEP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两个协定都覆盖广泛的活动领域,同时还包括以下优点:RCEP旨在整合东盟与各个合作伙伴一直存在的自由贸易协定,同时为低收入国家保留特殊优惠和豁免权;TPP试图为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制定新的21世纪的规则;TPP希望政府用最大的透明度干预市场和知识产权;TPP将考虑并适应不同成员的情况。
14.TPP和RCEP不是唯一“上升”的区域一体化协定。双边贸易协定也在亚太地区获得扩展。韩国与美国和欧盟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也遵循一些TPP目标,并正在与中国和日本达成协定。韩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已经考虑在未来成为TPP成员国,从而可能创造一个拥有16个国家的TPP。
15.在这种情况下,不加入TPP和被TPP排除的代价可能很高。中国正在考虑不加入TPP所要付出的代价。但TPP成员国也很清楚没让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国成为其成员国的损失。
16.总之,正在进行的外部一体化已成为创造一个更加统一的国内市场的重要驱动力。现在,印度迫切需要减少国家间各种不同的差异,更好地整合国内经济,吸引更均匀和更持续的外商直接投资并在全国促进更均匀的就业和经济增长。一个更好的一体化的国内经济发展也有助于增加印度日益增长的社会基础设施的效益。
编号:20150917A003
有字节,但没有位
Rajrishi Singhal[209]
原文标题:Byte but No BIT
文章框架:印度总理莫迪访美;美国与印度的商业对话将促使印度融入亚洲经济共同体及TPP等大型经济体。
观点摘要:
1.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于2015年9月24日开始了对美国为期五天的访问,与曾经的行程类似,此次行程也排满了各种活动。除了出席联合国大会,莫迪还将前往旧金山炫耀印度的数字科技,之后再返回纽约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双边对话。随莫迪一同访问的还有印度各个领域的部长和商人。
2.排在首位的是印度-美国战略与商业对话,它的前身是印度-美国战略对话,在奥巴马今年1月访问印度期间升级为现有名称,名称的变化反映出贸易、经济及投资对于双边关系的重要性。
3.据有关部门介绍,双边对话将注重四个领域:(1)在印度建立未来的智慧城市及相关基础设施,美国将会参与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2)巩固印度的商业环境,使其更有利于双边企业的利益,这是一种为解决双边关系痛点的委婉说法;(3)使产品标准更加“和谐”,增加贸易,进一步促使双边行业向全球供应链融合,在制造业方面制定共同标准——安全、环保及劳工,这有助于将印度的贸易融合至亚洲经济共同体及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中,印度并不是这两个组织的成员;(4)围绕创新及创业规划最好的实践。
4.印度领导人此次访问可能与前几次的访问有所脱节,前几次访问曾促使双边贸易额从1000亿美元提升至5000亿美元。而且,除了媒体大力宣扬莫迪的公开露面外,印度代表团并没有在访问中提出过多的举措。
编号:20150921A003
莫迪的美国之旅
Seema Sirohi[210]
原文标题:Modi's American Journey
文章框架:美国打算和印度进行长期合作;印度和中国的实力比较;美国并不把印度作为很重要的合作伙伴;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对印度的影响;印度为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的贡献;印度也开始关注网络安全问题。
观点摘要:
1.尽管美国对印度作了长期规划,但它对印度政府的成长没有耐心。尽管印度总理暗示了印度在互联网治理、气候变化和贸易方面的领导力,但美国可能不会很快对莫迪政府产生深刻的印象。印度总理莫迪第二次访问美国时必须表明印度可以在重大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并且其声明都是实质性内容。当一位高级官员在公众场合提到印度要作为一个领先的大国出现在世界面前时,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活跃起来了。印度观察家感到好奇并充满希望,特别是在美国的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一再表示他们已经长期押注于印度的情况下。其中有些正面的言辞,如美国副总统乔·拜登本周表示,美国希望和印度成为最好的朋友,还表示印度的崛起不仅对亚洲,对整个世界来说都有好处。“崛起”这个词总是让人想起另一个在世界舞台上快速发展的国家——中国。尽管印度的发展和中国完全不同。
2.有趣的是,在莫迪和习近平同时访问美国时,莫迪显得黯然失色。美国媒体去年对莫迪第一次访问美国充满好奇心和热情,现在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他。但这就是游戏的性质。不过西方媒体很关注莫迪对硅谷和一些高科技公司像谷歌、Fa-cebook、特斯拉和奥多比(Adobe)的访问。莫迪访问这些地方旨在团结这些大的科技公司来改革印度的科技。中国计划购买300架价值380亿美元的波音飞机,从而在中国也建立一个组装厂,这使习近平立即占据了新闻头条,印度与波音公司达成了30亿美元的交易,包括购买服务器和奇努克直升机。中国占据20%的波音公司国际市场。印度的经济实力无法与中国相比,所以印度无法让美国企业坚定地站在自己这边。中国对美国政府的宣传关键是塑造美国的政策。但印度所能做的是创建一个更诱人的投资环境,这样那些长期的商业投资者像霍尼韦尔公司的CEO高德威(David Cote)就不会再认为印度官僚主义是极其迟钝和没有效率的。
3.莫迪应该提示印度的领导集团在他下周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之前对这些问题作出规定——互联网治理、气候变化、贸易、恐怖主义。否则新游戏规则将被写成:印度在很多问题或立场上都在说“不”,或者在许多问题上都躲在俄罗斯和中国背后。莫迪可以反驳美国人对印度的看法: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他于周三开始对纽约进行访问,但在这之前双方已经进行过一次综合战略与商业对话,双方再度承诺一起在广泛的领域进行合作。但是美国在贸易方面尤其表现出明显的不耐烦。美国商务部部长重申,印度只是美国的第11大贸易伙伴和第18大出口市场,在这些方面,印度没有辜负自己的巨大潜力。
4.但是它们不能在大范围内很好地处理问题——印度拿什么应付涌来的美国在印度半岛两侧主导的大型贸易协定。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最终将汇集世界上大部分的贸易。美国将设置标准和贸易条件。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一项新报告显示,一旦TPP贸易与有特权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成为现实,那么印度的贸易隔离可能会使印度每年的花费高达500亿美元。报告建议,印度不要再拖延与美国签署双边投资条约,印度应该进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论坛,然后最终进入TPP。印度目前的草案在华盛顿看来不温不火。在新德里看来,TPP不会在短时间内得到这么快的发展,所以印度没有必要担心。
5.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在努力推动气候变化的讲话中表示,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奥巴马政府正在推动解决另外一个艰难的问题,印度刚刚接触这些项目,所以它需要慢慢接受有关气候变化的规则。如果一切顺利,本周莫迪可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一个更加雄心勃勃的计划。《商业标准》的一份报告称,印度可能会宣布到2030年把风能和太阳能转化为占全国40%的电力。这将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水平上下降35%,这样就可以达到巴黎协议的预期。目前,印度承诺到2020年在2005年的水平上减少20%至25%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6.西方国家和中国未来的互联网治理也面临困难。习近平抵达美国前几天,有报道称,中国和美国签订了第一个有关网络空间的军备控制协议,两国承诺在和平时期不通过网络攻击对方的基础设施。印度一直就美国对中国的不满之处感到满意,但最近印度正在调整其在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整个范围内的立场。尽管美国引领了一个多方利益相关的模式,但联合国安排的多边协议没有取得进展。在最近的对话中,印度外交部部长宣布了一项跟踪两国对话的研究以解决治理问题。这是一个改善印度与美国双边接触的政策,印度想要在一些领域中成为更重要的角色,比如在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和相关机构中的地位。总之,莫迪政府的发展要比美国预想的更慢。
编号:20150924A003
中国怎么看待TPP?
Shannon Tiezzi[211]
原文标题:What Does China Think of the TPP?
文章框架: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谈判历程和包含的国家;中国对TPP的看法;中国迫切希望达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国经济放缓的影响因素;新华社表示从长久来看TPP对中国不会有消极的影响。
观点摘要:
1.本周,12个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成员国结束了五年的谈判,达成了太平洋地区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其成员国包括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日本、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秘鲁、新加坡、美国和越南,它们共同创建了一个新的、“高标准”的贸易协定。但这个协定明显不包括中国这个世界上第二大也是亚太地区最大的经济体。TPP谈判首次被宣布时,中国人对它普遍持怀疑态度。奥巴马政府在强调贸易新协定之际,推出新的“亚洲支点政策”,后来其被称为“亚洲平衡”战略。近年来这一政策的推进已经有所放缓。北京虽然对这个贸易协定持观望的态度,但对TPP成为一个遏制中国的、更大的美国战略仍然存在严重的担忧。
2.然而,中国一直对TPP持相对中立的立场。在回应新宣布的协定时,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讲道:“中国会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原则对TPP保持开放的心态。”这位发言人补充道:“TPP是为数不多的几个重要的亚太地区贸易协定,中国希望该协定有助于推动其他区域贸易协定的达成。”
3.中国可能正在考虑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一个自由贸易协定,包括所有东盟成员国(10个)以及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和新西兰。因为RCEP谈判于2012年11月正式启动,在某种程度上RCEP被视为由中国主导的协定,所以北京认为达成RCEP宜早不宜迟。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已经表示希望RCEP会谈在2015年结束。TPP的成功使北京更加迫切地想达成这一目标。两个协定中有重叠的成员,超过一半的TPP成员也会包含在RCEP中,这将有助于缓解任何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4.有哪些负面影响呢?预测一项自由贸易协定的经济影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但是中国在TPP中至少损失一些经济利益。2012年,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佩特里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迈克尔·G.普卢默发起一项研究,该研究估计中国将会因为没有加入TPP损失约470亿美元,其经济增长也会比预期约低0.3%。虽然这对中国不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但是不受欢迎的新闻使中国的经济增长有放缓的趋势。
5.新华社提供了TPP的相关内容,包括其对中国经济潜在的影响。不得不承认,在短期内,中国经济可能会受到“某种程度上”的负面影响。但新华社表示,从长远来看,国际贸易体系中的任何多边贸易协定如果把非成员国排除在外,就会极大地限制其自身的发展。这似乎是承认了有关TPP的争论,即TPP不能直接排除中国来制定全球贸易规则。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本周表示:“如果中国在未来加入TPP,这将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新华社还表示,中国已经展示了一种“根深蒂固的、高标准的和全面的”对外贸易开放模式,其中包括与韩国和澳大利亚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持续的RCEP谈判和中国的“一带一路”项目等。新华社称,尽管中国还没有加入TPP,但中国可能会寻找适当的时机加入。
编号:20151007A003
TPP:权衡和势在必行
Anoop Singh[212]
原文标题:TPP: Trade-offs and Imperatives
文章框架: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于近日达成;TPP的相关情况;TPP的相关争议;TPP的要求;TPP的影响;印度应该采取的措施。
观点摘要:
1.经过五年多的紧张谈判,美国和其他11个环太平洋国家于2015年10月5日达成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这是自20世纪90年代乌拉圭回合以来最具意义的贸易协定。TPP涵盖服务、投资、知识产权、劳工、环境标准和非关税壁垒等领域。在这些领域,印度显然有相当大的兴趣和潜力。TPP还可能会推动亚洲和全球范围内其他正在进行的贸易谈判。总之,为了在欧盟以外创建一个新的、统一的和单一的市场,在劳工、知识产权和环境等领域设置标准是重要步骤。
2.TPP的事实:
(1)TPP是有史以来最大的贸易协定之一,约覆盖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40%,同时成员国的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即使中国不在其中);
(2)TPP将逐步淘汰成千上万的关税(尽管许多缔约国关税已经很低),包括在农业领域做出一些有争议的让步,并将对乳制品和糖开放更多的市场;
(3)TPP涵盖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政策,如服务业、投资、竞争、国有企业、采购和监管一致性,以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为综合目标;
(4)大部分剩余的贸易障碍集中于非关税措施,TPP有望大幅增加缔约国的贸易活动;
(5)TPP是第一个专门将中小企业列为一章的贸易协定,旨在帮助它们克服贸易的固定成本;
(6)TPP也允许各国采取临时保障措施,如资本管制,以在某些情况下应对资本流动的波动;
(7)就货币的相关规定而言,TPP还承诺“在适当的场合加强宏观经济合作,包括汇率问题”,但是,对于竞争性贬值,TPP并没有进行特别约束。
3.TPP的争议包括以下方面:
(1)药品:药品制造商的保护期限是5~8年;
(2)汽车:美国将逐步取消对进口日本汽车征收的关税,并且,汽车中如果有45%的零部件来自TPP成员国就可以享受出口免关税待遇;
(3)劳工和环境标准:对知识产权监管的严格规范和规定;
(4)互联网数据传输:TPP不阻止在互联网上进行跨国数据传输,不以开展业务为借口强令互联网跨国企业将服务器放置在本国;
(5)工人权利:强制企业等遵守国际劳工组织规定的工人权利的基本原则,如最低工资。
4.TPP是国内改革和经济利益的引擎,包括:
(1)日本将逐步开放传统上受保护的经济领域,如农业;
(2)尽管新兴市场和越南等TPP欠发达国家需要实施国内改革、开放服务业和增加投资,并采取TPP规定的劳工和环境标准,但是它们将可以从TPP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3)TPP还要求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以改善商业环境;
(4)随着区域贸易和投资流动的增加,金融中心的角色将有所提升。
5.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商。展望未来,中国正在调整经济,并增加消费和进口的份额。同样,印度的国内市场和人口统计数据也是重要的因素。因此,要获得真正的成功,这样的优惠贸易协定必须开放给那些愿意满足标准的国家。同时,其他区域贸易协定的步伐将加快,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该协定旨在将东盟十国与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和新西兰联合起来。
6.印度的教训是很明显的。印度迫切需要进行改革,以整合国内经济。现实是,虽然日本、韩国以及中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但是印度有一半以上人口的年龄在25岁以下。印度所需进行的国内改革包括完善基础设施、降低财政赤字、扩大金融市场及完善国家治理。到目前为止,新兴的贸易协定给各国提供了达成政治共识和执行政策所必需的过渡时期。印度有时间来设计所需要的步骤,这将需要政府和企业采取大胆举措。
编号:20151014A003
建立在印度-美国交点上
Rajendra M.Abhyankar[213]
原文标题:Building on India-U.S.Meeting Points
文章框架:印度现在是时候去巩固双边交点并通过简化贸易政策和关税结构来启动该进程;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于2015年9月26日至30日对美国进行第二次访问并且与奥巴马总统进行第三次会面;莫迪此次访美的基本关注点是在商业、创新和科技方面;莫迪此次访问的另一个重要行程就是配合美国政府和商业部门的气候行动;印度与美国在能源安全、清洁能源和气候变化方面达成战略伙伴关系;美国认为印度仍然在贸易政策方面具有高度防守和保护主义;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结合起来后最终将覆盖全球贸易的68%;在国防方面,印度似乎已经决定增加使用美国装备和武器;印度主动召开了G4集团会议。
观点摘要:
1.莫迪于2015年9月访美表明,在商业、科技和气候变化这些领域,印度与美国的伙伴关系日益增强。尽管仍然存在差距,例如,印度不是TPP的成员以及努力赢得联合国安理会(UNSC)席位的提议被搁置,但是印度现在是时候去巩固双边交点了,并且印度可以通过简化其贸易政策和关税结构来启动该进程。
2.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于2015年9月26日至30日对美国进行第二次访问,并与奥巴马总统进行了第三次会面,此次会晤中双方表达了许多愿景并做出许多承诺。
3.基本关注点是在商业、创新和科技领域,这显然是莫迪与印度的技术移民和硅谷技术公司如谷歌和脸书(Facebook)之间的互动。这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参观硅谷形成鲜明对比。然而,信息技术公司想要开发印度庞大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服务市场,在中国,谷歌和脸书仍然被禁止开放,并且行业巨头没能成功地阻止中国“入侵”美国国防、商业和技术的数据。
4.莫迪此次访问的另一个重要行程就是配合美国政府和商业部门的气候行动。他参观了位于圣何塞的特斯拉工厂,该工厂致力于探索太阳能功率墙技术,它认为印度有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到2022年拥有175千瓦的太阳能和风能容量。为了实现到2030年温室气体减少33%~35%这一目标(与2005年的水平相比),印度还必须确保它的电力有40%来自非化石燃料。
5.这些问题将在2015年12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提出,并且印度和美国在能源安全、清洁能源和气候变化方面达成战略伙伴关系,这可以使印度为其工业和电力行业进口气候友好型技术。然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来自美国和联合国绿色气候基金会的流动资金的支持力度。
6.但是美国认为,印度的贸易政策仍然具有高度防守和保护主义色彩,这在2015年9月在华盛顿举行的双边战略和商业对话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此次对话要早于莫迪访美。尽管莫迪在会见奥巴马之后的声明中提到共享亚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愿景,这将促进更自由化的运输和投资,但美国认为印度存在保护主义这一点就解释了为什么印度不是两大重要的、新的贸易协定——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的一部分。
7.TPP和TTIP两者结合起来最终将覆盖全球贸易的68%,这将使像印度这样的国家更难参与到这些贸易中。因此,如果印度想要从这些新的贸易协定中获益,那么它必须尽早采取措施简化其贸易政策和关税结构,并且像TPP和TTIP一样,以全球价值链观念为基础。印度争取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以及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贸易服务协定或环保产品协定,但能否加入这些协定将取决于莫迪的贸易政策在国际贸易中与这些新政策的契合程度。为此,印度目前的首要目标是减少对贸易与投资的控制,并且提高在世界银行“经商容易度”指数中的排名。这将有助于印度启动并确立一个高增长的战略。
8.在国防方面,印度似乎已经决定增加使用美国装备和武器。但莫迪在访美前决定从美国购买31亿美元的军事装备,这是一个好机会,可促进国内国防贸易和技术部门的发展。波音公司和其他公司将不再转让制造技术给印度,除非印度提高外商在国防方面直接投资的上限——超过现有的49%。
9.在莫迪访问期间,印度主动召开G4集团会议(印度、日本、德国和巴西),试图及时寻求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席位。由于20年来缺少可行的协定,以及遭到意大利、巴基斯坦、阿根廷和中国的反对,这一问题目前仍被搁置。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莫迪感谢美国支持印度在联合国安理会获得常任理事国席位,但他没有提及任何一个重要的子文本:德国和日本似乎已经承认印度获得常任理事国席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莫迪的声明表现出印度支持美国提出的对安理会进行“改革”的想法。
编号:20151021A003
TPP对印度制药企业有影响吗?
Patralekha Chatterjee[214]
原文标题:Will the TPP Impact Indian Pharma?
文章框架: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于最近结束谈判以及TPP是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重返亚洲”战略的一部分;TPP尚未被美国国会和其他11个国家的立法机构批准;TPP对印度的影响;印度与欧盟拟议的贸易协定仍处于不确定状态;知识产权(IPR)是许多贸易协定中的关键所在并且对制药业有着重要影响;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对印度的访问为陷入僵局的欧盟和印度谈判带来新希望;人们对印度加入TPP存在担忧;印度与TPP协议中的知识产权;这些扩展的知识产权规定被称为“贸易知识产权+”(TRIPS-plus)以及印度制药行业的担忧;生物制药是TPP谈判中争论的焦点;数据保护是贸易协定中一个棘手的问题;有关“TPP效应”的辩论;自由贸易协定谈判需要更高的透明度是一个关键的争论点;对印度的建议。
观点摘要:
1.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于最近结束谈判,但对于该协定的批准问题,全球舆论出现分裂。TPP是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重返亚洲”战略的一部分,TPP包括美国和其他11个环太平洋国家(文莱、智利、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马来西亚、墨西哥、秘鲁和越南)。
2.印度和中国都不在TPP成员国名单中。TPP是一个大型贸易协定,被视为是在与中国日益增长的全球经济影响力相抗衡。TPP尚未被美国国会和其他11个国家的立法机构批准。
3.自由贸易热衷者说,由于印度处于观望状态,它正面临着被挤出全球市场的威胁,并且印度应该寻求加入TPP。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美国智库)伯格斯登(C.Fred Bergsten)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表明,如果在下一阶段加入TPP,印度每年可能会增加5000亿美元的出口额。
4.印度与欧盟拟议的贸易协定仍处于不确定状态。欧盟-印度贸易协定的价值从2003年的327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823亿美元。印度与欧盟的双边贸易与投资协定(BTIA)从2007年下半年就开始谈判,该协定可能会扩大印度和欧盟在商品、服务和投资领域的贸易。
5.然而,在许多贸易协定中,知识产权(IPR)是关键所在。知识产权对制药业有着重要影响。健康倡导者和公共利益团体认为,这样的协定将不可避免地延长知识产权保护期,这将超越目前的国际要求,限制仿制药的竞争入口,并且使药品保持高价格。关于这些问题的反论证是:自由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繁荣。
6.欧盟和印度的谈判被期望于2015年重启,但是基于欧洲药品管理局对药品监管的建议,欧盟对700种生物制药实行禁令,紧接着印度取消了预计的首席谈判代表会议,这导致谈判于8月再次被延期。最近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对印度进行访问,这为重启陷入僵局的谈判带来新希望。
7.然而,激进分子继续提出这样的问题——正在谈判中的自由贸易协定对在印度生产低成本的廉价仿制药的影响。对于印度加入TPP,人们也有同样的担忧。公共利益团体说,印度可能会牺牲消费者的利益来进一步提高药品价格并且赋予跨国企业大量的权力。在像印度这样的国家,大多数人自己支付医疗费用并且保险公司不支付医疗费用,于是这样的问题被提出——如果贸易协定的存在导致基本药物变得更为昂贵,那么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如果从扩大市场准入中获得的收益大于加入TPP付出的代价,那么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
8.活动人士认为,通过签署并加入自由贸易协定,印度自身将要遵从更严格的知识产权制度,这一制度的严格程度将远远超过1994年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印度所接受的贸易知识产权规定(TRIPS)。他们说印度将失去TRIPS提供的“灵活性”和保障。
9.这些扩展的知识产权规定被称为“贸易知识产权+”(TRIPS-plus),其超出TRIPS的要求,并且包括专利链接、数据保护、更低的专利标准以及其他措施。2013年,一份泄露的文本——欧盟和印度之间拟议的贸易协定,引起一场风暴,因为该文本表明一些规定可能是根据TRIPS-plus制定的。印度制药行业也对TPP中严格的TRIPS-plus规定表示担心。
10.以生物制药为例,其是TPP谈判中争论的焦点。生物制剂是一种由生物源(生物体)制成的药品,价格昂贵。许多制药公司正在研发“生物仿制药”或更便宜的原研药复制品。生物仿制药更便宜,因为它们的制造商通常可以依赖临床试验的数据,这些数据由原研药制造商提供。一些印度的生物仿制药公司,如拜康、迈兰、克地拉以及西普拉都表示很担心。截至目前,印度没有签署TPP协议并且不能被强迫接受TPP中那些所谓的TRIPS-plus规定。但是对TRIPS-plus规定的担忧也影响印度对TPP成员国的出口。这可能会延缓生物制药进入全球市场。最近关于TPP的报道表明,TPP中知识产权的规定对品牌制药商没有做出严格要求。从目前的协议可知,品牌生物制药的数据保护期从12年缩减至5~8年。这要好于印度生物制药企业担心的最坏情况。
11.在贸易协定中,数据保护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仿制药制造商依赖原研药公司提供的临床数据,以证明该药品是安全有效的。但是如果数据保护是适当的,那么原研药公司的临床数据将得到保护并且生物药品制造商将必须提交安全有效的数据来登记它们的药品。这意味着,它们将必须自己进行临床试验。这是一个昂贵且费时的行动,并且将会推动药品价格的上涨。活动人士认为,那些创新制药公司正试图迫使印度接受保障公众健康的知识产权规定,印度在2005年出台了知识产权保障法。
12.在印度,人们认为 TPP 可以潜在地影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印度目前正在参与协商该协定。RCEP由10个东盟(ASEAN)国家和6个自由贸易协定伙伴组成,这6个国家包括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新西兰和韩国。包括日本在内的16个RCEP国家中有7个国家已经同意TPP的知识产权标准。活动人士警告说,TPP中的知识产权标准可能会渗入RCEP谈判中。
13.在有关自由贸易协定的所有口头争论中,一个关键的争论点就是透明度问题。由于该协定是在保密状态下谈判产生的,所以人们对其有很多怀疑。只有当全部的TPP谈判文本被公之于众,TPP对印度制药企业的影响才会被充分理解。这与欧盟和印度之间拟议的贸易协定是一样的。
14.印度需要参与到有关贸易协定和公共利益的辩论中,因为国家最终将需要在贸易方面达成政治共识。与此同时,为了从世界上不断变化的贸易体系中获益,印度必须开始进行战略性的思考和行动。
编号:20151021A00301
TPP真的会分割亚洲吗?
Shihoko Goto[215]
原文标题:Could the TPP Actually Divide Asia?
文章框架:贸易协定总是会产生输家和赢家;美国国会是否会通过TPP仍是个未知数;TPP可能会给美国带来的利弊;美国在TPP谈判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TPP在安全层面具有重要意义;TPP可能会巩固美国与其主要亚洲盟友之间的战略关系;日本谈判代表对韩国大米市场准入的任何争议无疑会使首尔和东京之间的关系雪上加霜;无法加入TPP无疑将使海峡两岸关系变得紧张;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优缺点;RCEP可能是一个更好的协定。
观点摘要:
1.贸易协定总是会产生输家和赢家。因此,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不会得到所有12个成员国的批准,这一观点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就不足为奇了。但如果它生效,看似不可动摇的假设是,TPP将是美国继续参与亚洲事务的基础,这将确保亚太区域的稳定,该区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民族主义、领土纠纷和军国主义的困扰。
2.现在,美国的立法者正着眼于探讨TPP可能带来的好处和危害。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共和党人奥瑞·哈奇(Orrin Hatch)就对TPP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提出质疑。虽然贸易促进授权已经“就位”,但是美国国会是否会通过TPP仍是个未知数。当然,随着美国总统选举日程的临近,一个大型贸易协定的好处和缺点将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3.作为美国“亚洲再平衡”宏大战略的经济分支,TPP被奥巴马政府视为确保美国与亚洲战略关系的关键要素。在TPP框架下,美国能够保证参与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充满活力的地区事务的可持续性。然而,我们有理由担心,该贸易协定可能会导致该地区的紧张局势加剧,而不仅仅是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矛盾激化。这反过来又会使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复杂化,而不是得到加强。
4.可以肯定的是,当白宫于今年早些时候试图推动通过贸易促进授权法案时,中国并不是一个巨大的卖点。然而,美国在TPP谈判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参与这一谈判的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40%。美国国防部部长阿什顿·卡特(Ash-ton Carter)指出:“对我而言,达成TPP就如同建造另一艘航空母舰一样重要。”
5.当然,所有的贸易协定都会反映政府之间的安全和经济利益,TPP也不例外。但之所以强调该贸易协定的安全层面,其实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中国不是TPP的创始成员之一。此外,尽管华盛顿强调TPP拥有所谓的开放式架构,这种架构可以让更多的国家加入其中,中国也同样可以。但显而易见的是,白宫认为该协定可以使美国抢在中国之前来制定未来的贸易规则。
6.奥巴马政府认为,TPP将巩固美国与主要的亚洲盟友之间的战略关系,其中包括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加坡。人们一直认为,TPP12个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将不仅仅在经济上更加密切,在安全方面亦是如此。的确,更密切的经济联系往往会带来更多军事上的合作。例如,日本和澳大利亚于2014年4月就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随后双方就加强了军事合作。此后,两国也在扩大它们的军事联系,这反过来又加强了这两国与美国的关系。然而,在共同贸易议程的“雨伞”之下,TPP成员国身份会带来积极的溢出效应。这一假设并不总是正确的。
7.华盛顿普遍认为,考虑到高标准的美韩自由贸易协定于2012年3月生效,一旦TPP获得批准,韩国将成为首批加入该协定的国家之一。此外,美韩自由贸易协定被视为自由贸易协定的黄金标准,故而韩国无疑是加入该协定的一个强有力的“候选人”。无论如何,美韩自由贸易协定在很大程度上豁免了具有政治敏感性的韩国大米市场。如果韩国想要加入TPP,那开放其大米市场将是TPP成员国的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这势必会引发日本方面的争议。作为TPP的创始成员国,日本被迫就其同样具有政治敏感性的大米市场做出让步。由于日本和韩国长期就历史记忆和民族主义进行政治斗争,双方的关系很是一般。日本谈判代表对韩国大米市场准入的任何争议无疑会使首尔和东京之间的关系雪上加霜。华盛顿可能希望TPP能够缓解紧张局势。
8.一方面,台湾地区想要加入TPP;另一方面,国际社会需要面对“一个中国”政策。台湾地区已明确表示,希望成为TPP的首批加入者之一,不仅进一步巩固其全球出口商的地位,同时也促进内部改革。考虑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经历,台湾地区可能不得不再次等待北京准备就绪。无法加入对台湾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TPP,无疑将使海峡两岸关系变得紧张。
9.TPP并不是亚洲正在讨论的唯一多边贸易协定。事实上,如果更大的区域稳定和经济一体化是目标所在的话,那么还有其他的框架存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不仅包括东盟十国,还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RCEP的批评者很快进行反驳。他们认为,RCEP的标准低于TPP,而且过于强调相对平淡的关税壁垒的削减。此外,它被看作一个中国主导的倡议,而美国不在其内。然而,RCEP将缅甸和柬埔寨等不太可能的合作伙伴收纳门下,这应该被视为一个重大进展。更重要的是,日本和韩国都是RCEP的创始成员,这有助于缓和双方的紧张关系。这也可能鼓励东京和首尔共同努力,推动近年来停滞不前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向前发展。
10.当然,现在评估TPP将于何时、是否会被所有12个成员国批准为时过早。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无论TPP的未来如何,RCEP都会继续向前推进。事实上,它可能会被证明是一个更好的协定,使亚洲国家为该地区旨在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共同议程而共同努力,即使没有美国在场。
编号:20151022A003
适应高级市场的需求
Shyam Saran[216]
原文标题:Adapting to the Demands of Advanced Markets
文章框架:印度被排除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之外;RCEP的成员国正将TPP的特色转移至RCEP中;新加坡、日本等国加入TPP将会影响印度的货物及服务出口;技术和创新对于印度的出口是必要的;印度融入区域及全球经济架构需要严密的策略。
观点摘要:
1.目前,全球最大区域贸易协定正处于谈判阶段,它们分别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而印度被排除在这两个协定之外。这两项协定如果达成,那么二者的经济总量和贸易额将会占据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0%以及全球贸易的40%。这两项协定大都与建立共同标准、实现管理一致性及程序的统一有关。即使缔结这些协定有些延迟,其建立贸易关系的趋势将继续发展。这两项协定一旦成为事实,也将不可避免地将其规定引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
2.印度是正在进行谈判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成员,它将东盟十国和另外六个国家(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及新西兰)联结在一起,谈判内容不包含劳动、知识产权、环境标准及监管措施。RCEP的部分成员国也参与了TPP,包括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越南,毫无疑问,它们将努力把TPP中的特色转移至RCEP中。
3.印度与日本、新加坡都曾签署双边全面经济合作协定,并将与澳大利亚缔结协定。这些国家加入TPP将会对印度在这些国家市场中货物和服务的竞争力带来重大影响。因此,TPP的达成,将不可避免地保持并带动印度向主要市场的出口,其货物和服务将不得不努力适应TPP规定的严格标准,因此,在当前阶段,这会使全球贸易缓慢发展,使竞争力成为一项关键因素。印度不可骄傲地认为,自己是一个广阔的市场,无须遵守国际标准。一些产品无论在印度生产,还是出口至他国,无论是用于消费,还是为了出口,适应国际标准已成为当务之急,这需要加强印度监管部门的能力建设和适应机制。全球贸易架构中的显著变化之一即区域及全球供应链的出现,可进一步促进全球贸易的整体发展。各国必须参与这些供应链,成为全球贸易和投资中的重要参与者,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交通设施及高效的贸易便利化是不可或缺的,质量管控也是很重要的。而印度几乎被所有的链条所忽视,这些链条是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工具。在此背景下,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便利化协定将帮助印度参与供应链。
4.技术和创新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和贸易的主要推动力量,技术创新对于印度的出口是必要的,技术创新需要高级技能的支持,印度国内拥有高级能的人才大多已经出国了,即使有的留在了印度,他们很可能也已经在位于班加罗尔或海得拉巴等地的跨国公司任职了。除非我们建立一个有利的生态系统,以有效生产和管理知识型社会需要的技能,否则我们会落后于那些在全球名列前茅的国家。在一个严重不平等的社会中,政府需要确保包容性,然而,只有通过提升包括正不断增长的人口在内的标准才可能实现包容,而不是降低标准以适应它们。不可否认,这既是具有挑战性的行为,也是一项必要的举措。
5.印度目前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不足2%,其谈判的影响力也是有限的。如果印度的谈判姿态与整体趋势不符,其就有被排挤至全球新兴经济和贸易架构边缘的风险。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可能是印度重新调整贸易结构的重要一步。APEC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基准并分享最佳实践案例。企业部门在此机构中也发挥着更为显著的作用。因此,印度加入APEC对于使企业融入新兴国际规范和标准及与同伴建立互惠互利合作关系具有重要作用。APEC即将研究中国提出的亚太自由贸易区,该贸易区未来可能会将 TPP 包括进来,印度也就更有理由快速成为APEC的成员了。
6.印度正在扩大的市场、人口状况及高端劳动力都是重要的资产,可以帮助印度在区域及全球经济架构中追求更为突出及积极的角色,但这需要一个严密的策略。中国已经成功地获取了市场及技术。印度应该从其接受及适应高端市场的意愿中吸取教训。
编号:20150901Z244
当印度缺席时
Pratap Bhanu Mehta[217]
原文标题:As India Stays Away
文章框架:最近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达成,该协定如果获得批准,将可能成为以贸易塑造全球政治的一个里程碑;TPP可能最终成为美国总统奥巴马成功的外交政策之一;TPP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一些领域如知识产权领域,印度的独特见解具有历史意义;当印度位于全球大国和全球资本主义的十字路口时,我们必须考虑TPP对印度意味着什么。
观点摘要:
1.贸易不仅是贸易。贸易一直与地缘政治有关。贸易也定义了国家的本质。最近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完结,该协定如果获得批准,将可能成为以贸易塑造全球政治的一个里程碑。持怀疑态度的经济学家认为,TPP的经济收益并没有其支持者所说的那么大。其他批评人士指出:在法律方面,TPP旨在增强企业对抗国家的力量。协定的保密性使很多人质疑其民主合法性。参与谈判与仅接受既成事实,这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但毫无疑问的是,TPP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印度冒着将自身置于危险中的风险忽视了TPP。
2.印度一直对TPP洋洋自得。各种数据分析认为,TPP对印度贸易的影响将相对较小。对贸易影响的预测往往比假设中的轻微变化更敏感。经济学家可以对此进行辩论。但是如果只从偶然事件的角度看待整件事,只能得到狭隘的观点。具有利害关系的是全球经济秩序,以及印度融入世界经济的前景。
3.TPP可能最终成为美国总统奥巴马成功的外交政策之一。即使你拥有力量,你也可以通过在国家间建立有效的机构来加强力量。美国的霸权和有效性不仅是其原始力量的基础,而且是其创造持久的机构的能力。创建机构需要长远的眼光、能力、力量和一些规范的基础。
4.机构为利益服务。但机构做得更多:它们制定游戏规则,甚至是合法性的规则。中国正在采取试探性的步骤用制度化的方式思考问题。在面对中国崛起的挑战时,美国很快就创造了新的机构,这将赋予其更大的能力来制定规则。TPP只是其中的一步棋。从纯粹的现实政治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双赢:如果美国能够成功地制定规则,中国必须适应这些规则,这是双赢的格局。如果中国不准备适应这些规则,制定许多有利于自己的经济规则也是一个好主意。但是对于成功的机构而言,它们必须更具有灵活性。你必须专注于长期的框架和规则,而不是对每一项交易讨价还价。印度的贸易方式都只关注细节,所以它通常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5.TPP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目前大家正在争论的是,对某些领域(如劳工和环境标准、知识产权、补贴国有企业和法律制度)进行深度监管协调是不是正确的。但是如果监管协调越来越成为常态,这将对印度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印度要融入全球经济,它必须遵守哪些监管框架?我们能不能在不参与全球供应链的情况下促进制造业的发展?参与全球供应链需要我们协调自己的标准吗?这些条约对于印度作为投资目的地的竞争力有什么意义?如果像越南这样的国家能提供更强大的投资保护、更好的仲裁和纠纷解决措施,我们会失去竞争优势吗?
6.现在需要更紧迫地讨论这些问题。但是我们不清楚的是,我们要从哪里着手来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印度拥有一个巨大的国内市场,我们应该利用它的力量。但是,我们国内的需求和外界的关系是什么?有一个简单的却很有启发性的轶事:总理莫迪参观硅谷是重要的但却是过时的。但当我们站在世界面前,并很骄傲于这一事实时,谷歌将在印度直连500个站点,这时你开始怀疑这件事与印度有什么关系。直连站点并不难,这是几十家印度企业都能做的事。但是如果认为我们需要谷歌为我们做这些事,那么我们便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相当新奇的看法。总之,我们的优势、需要和外部参与之间的关系没有战略框架。
7.印度的发展现状跨越许多领域:部分印度资本需要整合;印度部分农村地区可能还没有准备好或者可能因为对一体化判断错误而冒很大风险。所以我们针对外部世界制定的政治和经济政策都更复杂。在一些领域如知识产权领域,印度的独立见解具有历史意义。我们必须仔细考虑我们的发展需求,但是我们也需要清楚这些需求中所体现的全球战略。但是如果我们缺席正在世界各地发生的结构体系变革,我们就不能发出有效的声音或建立有效的联盟。
8.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开始积极参与外部活动,为国内改革做准备。我们要做的刚好相反:我们躲在脱离国际的“遮盖伞”下来掩饰自己的无能为力。我们不能处于领先地位的部分原因是,吸引外部参与将需要改革主要的国内体制,把印度变成一个单一的市场,然后再创造一种新的状态以适应21世纪的现实,而我们的例外论经常为印度不能做出改变提供借口。
9.当印度位于全球大国和全球资本主义的十字路口时,我们必须考虑TPP对印度意味着什么。印度将自己描述为一个“领导力量”。但是由于其“内向”的表现,我们希望它不会成为一个“误导的力量”。
编号:20151009Z244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