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埋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头一次听说“埋单”,我听岔了,以为是“买单”。

    “埋”与“买”两个字,发音差不多少,其意却差之千里,一个使的是暗招,一个来的是明手。譬如我们聚餐,到要结账走人时,询问服务员,服务员小声地说,有人“埋”了,这就是说,早有聚餐者中人,抽空儿暗自结了账,而服务员那小声地一说,拿来账单,搜寻聚餐者的眼神,看谁是最终结账的那个人,那人接过账单,掏钱付账,就是明着买了。一“明”一“暗”的“买”与“埋”,还真是让人要费心揣摩呢!

    那么“埋单”的人会是谁呢?

    以我自己的体验来看,自然是地位比较低,名气比较小,收入比较少的那一些人。一般情况下,我可是没少干这样的活儿。

    所以,我们还不能简单地责怪人情,责怪时风。翻阅老子的著作,想不到被我们尊为亚圣的他,早就对此有所论说:“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怎么理解亚圣的话呢?我的嘴拙,怕说不好,就把我摘录的一位西方哲人的话,照录出来,对我们理解亚圣的话,会有一些帮助。这位哲人说:“谁若有,他还会被给予。谁若没有,那他已有的也会被剥夺。”天哪!这可是太可怕,太不公道了呢!我打心里是要抵触这些话的,我希望有的人少有一点儿,没有的人能多得一点儿。可是,冰冷无情的现实,派给我们的答案,确凿无疑,都是亚圣和西方哲人说的那样。

    沮丧。我所能表达的感受,唯有如此。早起乱翻报纸,有一则短评,说的也是这样的话,“富人吃饭。穷人埋单”。穷人所以埋单,短评说了,穷人这么做会有尊严,反之则会被富人瞧不起!这是个理由吗?我以为非常狗屁,但咱是穷人,咱在心里骂着狗屁,脸上笑着,点头哈腰,低眉顺眼,屁颠屁颠埋单的一定是咱。

    因为“埋单”,是维护人的“尊严”的最好方法。咱钱不多,请大家聚餐花的钱少,咱悄悄地“埋”掉,不是很好吗!而咱给富有的人“埋单”,富有的人呢,剔着牙,从咱请客的地方,到了别的地方,说不定他也是要“埋单”的呢!

    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就如流行陕西的秦腔吼唱的几句戏词一样:“你大舅你二舅,都是你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金疙瘩银疙瘩,还嫌不够,天在上地在下,你娃甭狂。”人富有了,又能如何?钱是大不过权的,富有的人,给拿权的人埋单,是怎样一个埋法?咱没见过,也没经过,不晓得是个什么样子,但我可以想象,与穷人埋单,富人吃饭时的样子差不了多少吧?

    “埋单”不简单,还真是需要认真研究,认真对待的呢。

    忽一日,我旅居英国的一位同学回国,先北京,再上海,第三站到了我生活的西安。我们同学相见,吃一顿、喝一顿,是再自然不过了。

    作为地主,我挺身而出,选了一家最具陕菜特色的酒楼,开车接了同学,与我叫来作陪的一帮朋友,在那家酒楼的一个雅间里,大吃大喝了起来,吃喝着,又还不住嘴地叙着旧,并议论着天南海北的同学,让我们吃多了些,也喝多了些。酒足饭饱,我离席埋单,不承想,我的旅英同学,在我前头,不知啥时,早已埋了去。这教我的心复杂了起来,有那么点儿不快,却又有那么点儿愉快。其时,我不知我为什么不快?又为什么愉快?把我埋单的钱拍给远离包间的服务员,逼人家退回旅英同学埋单的钱,拿回到这包间来,塞进了同学的口袋。

    瞧不起人吗!我的旅英同学像被塞进他口袋里的钱烧着了,重新掏出来对我吼了一嗓子,接着还说,你以为我们出国的人容易吧?给你实说哩,我们不容易,很不容易!挣两个钱,不就是为了花吗?而且呢,经济危机,我们挣钱多难啊!

    我按住旅英同学的肩头,耐心地听他说完,附耳给他说了,这是西安,我尽地主之谊错了?

    旅英同学没再说话,他收回了他埋单的钱。不过,第二日傍晚,他坚持回请了我一餐。这一餐,我们没有埋单,明明白白地买了单。

    “埋单”还是“买单”,不好说怎么是好,关键就在于什么人之间。

    2013年9月3日    西安曲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