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摇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初一到十五,十五的月儿高,那春风摇呀么摇动了杨柳梢……”陕北民歌《绣荷包》是这么来唱“摇”字的;“对坝坝的那个圪梁梁上站了一个谁?那就是咱要命的二妹妹。二妹妹我在圪梁梁,哥哥你在那个沟,看见了那个妹子哥哥你就摆一摆手……”陕北民歌《圪梁梁》又是这么来唱“摆”字的。

    柳摇风急,花摆溢香,摇摆或是在民歌里,或是在自然界里,都是一道耐人寻味的风景。

    陕北民歌里的那一“摇”一“摆”,真是用得妙,正经的诗人,大概都用不了呢。而在民间,满头庄稼花儿的平头百姓,在荒天野地里那么信口一唱,就恰如其时,再好不过地唱了出来,让人不能不跟着唱,而且还要击掌称绝的。又妙又绝,把美好的乡村生活,以及女孩儿的轻盈灵动,很有分寸地表现了出来。

    这是对的,别说是女孩儿,任何一个人,在日常生活里,会如一根铁棍儿杵着,不摇不摆?硬生生?傻呆呆?那个样子,别人怎么看还是小事,自己都要觉得别扭难受呢,怀疑自己有病,痴傻二愣子。

    所以说,摇摆是人最基本的生活姿态。便是花草树木,鸟儿虫鱼,也是一样,要有摇摆才会好看,才会引人。就说我们不讲道理喜爱的大熊猫,它永远的黑白两色是一个原因,而最根本的,应该还是它行动时的摇摆了,非常笨非常拙的摇摆呢,堪与那种轻盈的,如风拂柳般的摇摆相比美。

    不过,我在此文中不想太多讨论动物的摇摆,也不想太多讨论植物的摇摆。我想说的是,我们人的摇摆。

    昨日与朋友小聚,大家酒喝得不多,话却说得不少,而最有趣的一句话,是说:“现在的人,似乎都不会摇摆了。”此话怎么说呢?挑起话题的朋友,感到大家的困惑,他苦苦地笑了一下,很有些慷慨陈词的样子,进一步说:“我参加过一些会议,开始大家都不说话,装得很慎重的样子,小心地等着会议上有决策权的人先说。那人说话了,说得对不对?管用不管用?是没人反驳他的,皆似小鸡啄米一般点头如仪。”提起话题的朋友往深里这么一说,大家就都明白了过来,而且紧靠他的话题,还七嘴八舌地说了另外一些现象。大家说,别说你参加那些会议,便是那些学术讨论会、艺术讨论会、问题分析会等,都是一个样子,权威人士说话了,会议的调子就定了下来,就没人摆手表达不同意见,全都皆大欢喜,拍手称是……唉,点头拍手,拍手点头,长此以往,会有个好吗?

    这风气那风气的,因为不健康,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重视,并且下了决心,予以改正之。那么这种只会点头拍手,而不会摇头摆手的风气呢,似也有改正的必要。

    带着这个问题,夜里回家,一路想了很多。我想人所以一味地只会点头拍手,而不知摇头摆手,并不是大家没有不同意见,而是担心自己话多,惹人嫌弃,而伤了大家的和气,又还要伤自己的面子,顺着决策者、权威者的意志走,谁能说是自己的错。

    要命的跟风啊!轻便倒是轻便,省心倒是省心,但这是对社会和自己负责任吗?

    早前与一位运动学家聊天,他说人的步子要迈得稳健轻快,就得让自己的身子摇晃起来,用以促使自己的胳臂摆动起来,唯如此,人才可以走得轻捷快速。美国和荷兰的三位生物学家,对人走路时的动作,进行了精细的测试。出人意料的是,参加测试的志愿者,双臂环抱或垂直在身体两侧的人,在相同的时间段,比两臂自然摆动的人,消耗的体能反而更大,而且不是一般的大,是大了近一倍呢!

    人在行走时的身体摇动和双臂摆动,可以缓冲运动中的起伏动作,所以也就减少了肌肉的付出。而双臂环抱,或垂直在身体两侧,让人的动作一下子变得僵硬,不自然,不协调,所以肌肉付出的能量就大。

    多么简单的道理,可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却硬是违反自然规律,逆着人的自然能量而进行,这可不是多费一点儿肌肉的能量那么简单。

    我听乡村的老人说过,一棵树,被风摇着摆着,才长得快长得好。我无话可说,只愿大家像风里的一棵树,在该摇摆的时候,自然地摇摆起来吧。

    2013年9月30日    西安曲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