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克隆惹的祸-大师与石师竹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如果古庙镇不成立旅游公司,不吸引外地游客来旅游观光,石师竹这个名字很可能一辈子不会走出古庙镇。

    石师竹酷爱国画,他的画,或墨团几块,浓浓淡淡,有形无形;或线条几根,歪歪扭扭,说人不像人,说景不像景。小镇人不欣赏其画,他呢,不管别人说好说坏,只管自己画。来者是张三李四也好,王五赵六也罢,只要有宣纸、墨汁给他,你要十张二十张,他都乐意给你匦。临走,你拿了他的画,他还常常倒过来说声谢谢。谢你的纸张笔墨,还是谢你看得起他的画,天晓得,反正,他石师竹就这号人。

    石师竹三间老屋是临街的旧居,紧傍明代太师第,所以每曰里有不少游客要经过他家门口。有些外地游客见了他挂在客厅里的画,竟大为吃惊,极是欣赏,愿意出钱购买。

    石师竹很随便,钱给多给少,他不计较。

    某日,一位国画大师来古庙镇观光,见石师竹的画三钱不值两钱,毫不心痛就卖给游客,甚感可惜。不过,他又明显感到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小镇画家,不与人争一日之短长,不在乎画面的成功与否,已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不是一般计较名利的画家所能达到的境界。大师认为石师竹没有权利这样糟蹋这些艺术珍品,至少应该拿到上海、北京的荣宝斋去销售。

    经大师推荐,石师竹的画挂到了荣宝斋,因为石师竹名不见经传,其画标价没有一幅超过五百元的。当然,比石师竹在古庙镇上卖掉的,已算是少见的高价了。

    一星期后,同时挂出去的名家字画,标四位数五位数的,都有人一掷千金一掷万金,觅宝似觅去,唯石师竹的画如参展作品,依然高挂。大师见之,连连摇头,连连叹息。尔后,他提笔在石师竹的《三峡轻舟》图上题了与石师竹合作的字样,并落款盖章。果然不出大师所料,这画一下子升到四位数,不多会儿就有人爽快掏兜。

    石师竹知道这事后,非但没有半句感谢之言,还固执地要求大师把那几幅画收回。他说做人作画的第一原则是不掺假,岂能为了虚名留个假在世上。当然,他还有层意思未明说,他一再主张处世立身靠自己,不愿为几分虚名,为几个孔方兄而沾大师的光。

    这后,石师竹的画再不肯拿到荣宝斋去出售,依然随随便便卖给游客,依然价钱随你开,随你给。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