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玉行与一般的玉行区别在于,他不但有店铺,还前店后作坊。他自己采料,自己设计,自己制作。
他早先是玩石的,古人云“石不言,最可人。”后来他从玩石发展到玩玉,玉比石上一档次,所以他为自己店铺起名“更可人玉行”。
陆承岗利用自己能写一手好字,在店铺里用隶书抄录了《黄帝内经》上的记载,诸如“玉可安魂魄,疏血脉,润心肺,明耳目,柔筋强骨”等,以宣传玉可养生,玉可镇宅,玉宜收藏,玉宜馈赠之类。
但随着对玉的了解、喜欢,他索性自己雕刻制作玉挂件、玉制品。
自从自己设计,自己制作后,他才算真正踏人玉行之门。他知道了玉行的真正高手都是自己去产地采购玉的。
所谓采购玉,行内术语就是赌石,赌的就是你的眼力,因为好玉都在石头内,石头未剖开之前叫璞玉。当年“和氏璧”在未剖开前也只是块不起眼的石头而已。因此,玉行有句老话谓之“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笑歪嘴,一刀披麻布”。
陆承岗收集了所有能收集到的有关相玉的书,但书上得来终觉浅。即便是那些被尊称为“老法师”、“法眼”的,也有看走眼之时。这相玉充满着冒险,也充满着刺激。
陆承岗开始只是跟在老法师后面看看,听听,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真刀真枪上了,当然,从小打小闹人手。慢慢,他在这一行中已小有名气,他的胆气大了起来。
陆承岗的生意也越做越大,成了这一行的新贵。
有一次,陆承岗在山里见到了一块难得一见的硕大毛石。根据他的判断,这应该是块好料,但毛石能否开出好玉,这偶然性实在太大,向来有神仙难识翠玉之说,谁敢打包票呢?
陆承岗在玉行无论怎么说都算不得老资格,见过的毛石比之那些数十年与玉打交道的,只几分之几而已。在那些老法师眼里,他还嫩着呢。但他颇自信,他不信自己这些书全白看了,他不信这些老法师的个体经验能超过《相玉大全》,要知道那本《相玉大全》他都翻烂了。
陆承岗看了又看,摸了又摸,敲了又敲,听了又听,犹豫再三,他把自己的家当全押上了,甚至把银行的贷款也全押上了。
他知道这次如果赌赢了,那赚得不仅仅是几百万、上千万的钱,还是这一行中的尊重与地位,当然万一赌输了,那就意味着破产,意味着欠一屁股还不清的债。
人生哪得几回搏,他拼上了。
开石那天,聚了不少吃玉石饭的人,各人揣着各人心态。
陆承岗敬过天地神后,果断地喊一声:“开刀!”
第一刀从石头中间下去,那切割声仿佛切在了陆承岗的心上,他的心吊到了喉咙口。
当那刀切割到一半时,站在一旁冷眼看着、听着的一位老法师用斩钉截铁的口气说:“不用看了,听声音就知道结果,走眼了。”
果然,一点玉星星也不见。
现场气氛顿时死寂死寂。这可等于把大把大把的票子扔在了水里,水花也不见。
切石师傅阴沉着脸收拾工具,准备收工歇活。
陆承岗不信,不信自己的判断会一钱不值,他人都软了下去。
正当大伙儿准备散时,他突然叫了一声:“慢!”
他指指那毛石,要求再开一刀。
有这必要吗?老法师用嘲弄的目光扫视着他,切石师傅也犹豫着,迟迟未动刀。
“开,再开!再没有,我心死了!”陆承岗几乎是喊出来的。
陆承岗要求师傅从毛石的边上切割下去。
中间都没有,边上怎么可能呢。老法师摇头欲走。陆承岗拉住了他,请他再掌掌眼。
有戏,有戏。老法师听出了玉的声音,他第一个激动了起来。
哇,那玉原来没藏中间,躲边上了。看看:翠、水、透,上品中的上品。一屋子的人都沸腾了,刚才还说“走眼”的老法师情不自禁上前抱住了陆承岗,久久无语,最后捶了陆承岗一拳说:“有你的,好眼力,往后得看你喽!”
陆承岗摸着那绿得可人的玉,眼泪再也控制不住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