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了这任务后,我就去了长江边上的古庙镇。一开口打听王小妹老太太,一镇的人几乎都认识她,有热心人把我径直领到了王小妹老太太家。
王小妹今年已106岁了,在我想象中,一定皱纹满面干核桃似的,就像油画家罗中立画的《父亲》那样;还有就是一头白发,或许还驼着个背,拄着个拐杖,牙掉光了,还瘪着个嘴,而且眼也花了,耳也背了,一副风烛残年的样子。有了这个思想准备后,见到再老态的老人我都不会奇怪,我甚至做好了采访失败的心理准备,大不了采访她周围的人,多费些时间与口舌罢了。
我一进门,碰到的第一位是王小妹老太太的小儿子王少才教授,我说明来意后,他就说他母亲搓麻将去了,不到吃饭不会回来。
什么?一个106岁的老人还搓得动麻将,而且一搓就是一上午?我不能不吃惊,不,简直是怀疑。因为王小妹老太太的这位小儿子他告诉我他今年66岁,也就是说他比他母亲年轻了整整40岁,但他稀稀疏疏的几根头发全白了,那眼袋大得要荡下来,一脸的沧桑,就像个八九十岁的垂暮老人。
我暗暗想:王少才身上有着最令人羡慕的长寿基因,他理应青春勃发才对呀,怎么才66岁就如此苍老?难道他受到了什么打击,什么不公正的待遇?但我没好意思问。
王少才到底是有知识的人,他知道我的来意后,执意要把母亲找回来。我说一起去现场看看吧,增加点感性认识。
其实,老人就在斜对面的邻居家。两个老头两个老太正在筑方城。我实在看不出哪位老太是106岁的王小妹,因为没有我想象中的那种老态龙钟的样子。
王少才说了我要采访她,希望老母亲回去,没想到王小妹极爽快地说:“在这儿问不一样?我保证有问必答,不让我搓麻将,那可是比死都难受。”
采访极其顺利,王小妹的思维状态好极了,一边回答一边搓麻将,还老是赢。
陪王小妹搓麻将的都是她的老邻居,他们也七嘴八舌地补充,半天时间,我就记了满满几十页。
我总结了王小妹老太太的长寿秘诀:
一、不吃药,不打针。
据老人说,她这辈子没打过一次针,没吃过一粒西药。小病自己好,大病抗过去,最多喝点姜汤发发汗,吃点大蒜杀杀菌,再严重就是刮痧、推拿、拔火罐。印象中最严重的一次请了位郎中针灸了一下。
二、有啥吃啥,不挑食、不忌口。
老人很风趣,说这一生除了人肉没吃过,其他什么都敢吃,老鼠肉、猫肉、狗肉、蛇肉、青蛙、癞蛤蟆、泥鳅、乌龟、甲鱼、知了、大青虫、蝗虫、蝎子,不管是飞的、爬的、游的,只要能吃的她都吃过。只是年轻时,家里穷,吃不起荤的,鱼呀肉呀,一年吃不到几回,尽吃些青菜、小白菜、胡萝卜、茄子、丝瓜、豇豆、扁豆、蚕豆、黄豆、土豆、芋艿、冬瓜、西红柿、金花菜、山药、茨菰、包菜、花菜、黄芽菜,反正尽是些不值钱的蔬菜。另外呢,还去挖荠菜、采枸杞头、马兰头、野芹菜等,还有像麦片粥、玉米、小米、高粱、山芋,南瓜都是常吃的,没想到这些尽是好东西,营养着呢。
三、不争不抢、不吵不闹,笑口常开,百病全消。
老人一辈子不与人争啥抢啥,随遇而安,也从不与家里人与外人斗嘴生闷气,吃亏就是占便宜,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笑一笑十年少,常年笑百病消。
我仔细看了王小妹老太太,果真一直笑眯眯的,那头发梳得一丝不乱,面色红润润的精神着呢,我甚至觉得王小妹的精力神色比她儿子王少才还好呢。
告别王小妹时,她拉住我的手说:“我活106岁,这名字起得好,都小妹小妹地喊我,我会老吗?”说罢孩子似的笑了。
与王少才远别时,我终于忍不住问他:“你怎么好像比你母亲憔悴啊?”
他说了句“一言难尽啊!”就不再多言。
王少才回家拿了一本书送给我,对我说:“你看一下我的作者小传,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了。”
我翻了翻王少才的作者小传,发现他大学毕业后由助教升讲师,再升到副教授、教授,后来当了副校长,再升到副局长、局长,一直到退休。
我似乎明白了什么,因为在教育界要凭真才实学,在官场要凭上下关系,他能不累吗?他怎么能与老母亲相比呢?
我知道我这篇报道该怎么写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