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豆集-好大一片林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处处有树。

    这既是现实,又是憧憬。说它现实,我们生活里确实有很多树,柳、榆、槐、松、桑、桦,以及多种果树,以及多种花树。它们点缀在房前屋后,分布在街头巷尾,给我们撒播润泽清凉,给我们提供芬芳果实。说它是憧憬,是因为我们拥有的树木不仅有限,而且不断被人为毁坏砍伐。我们向往有更多更多的树木在我们周围茁长,最终产生这样的效果:不是树在人中,而是人在树中。

    处处有树。

    这个树,既是物质又是精神。说它是物质,因它能成材,栋梁、枕木、门窗、桌椅、方便筷,剩下来梢碎屑还能做燃料。十年树木,目的是树起一片绿色世界。树一木为木,树二木为林,树三木为森,不间断地树下去,我们就能战胜沙漠,战胜干旱,战胜一切自然和人为的灾难。说它是精神,是因为它树立的不仅仅是木材,还树立着一种志趣,一种理想,一种价值观,一种生存哲学。百年树人,目的是树起一片高品位的人文坏境,树起一群高素质的文化精英。如此这般不歇气地树下去,我们就会走进理想的王国。

    设想,有那么一个小群体,在那么一片热土上,默默地、一丝不苟地耕耘,依照设计的蓝图改变这片土地亘古不变的面貌。他们朝出夕归,风餐露宿;他们大刀阔斧又精耕细作,一棵一棵地栽树,一棵一棵地护理,浇水,施肥,剪枝,喷洒防虫药剂……渐渐,这儿一片柳、那儿一片槐,在彼此无言的呼应关照中长成了气候。于是,鸟来了,蜂来了,蝶来了;于是,开花了,挂果了,昔日的没有耕耘过的土地变成了绿洲。有心人粗略地作了统计:如果树木的株距行距都是一米,一人一次栽植六棵,他就给八平方米的土地准备或者提供了萌凉。如果一次四人出工,那么就会有三十二平米的山坡有了花香鸟语。如此推算,他们如果出工一百次,不是有了方圆三公里的树林?那么出工三百次呢?

    方圆十公里的树林应该称作森林吧?这样一片森林给人类创造了什么或继续创造什么,是不言而喻的。当然,这是有形的森林。世上还有一种无形的森林。这森林一旦树立起来,我们和我们的后代就有了理想的心灵乐园和精神领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