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豆集-元旦看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市文代会认识几位戏剧界同仁。大约是出于“惺惺相惜”,禁不自觉地关注起他(她)们。文化体制改革。被甚嚣尘上的物欲遮蔽的戏剧艺术和献身这项事业的精英们,处境比起写文章的如何?如我赋闲文人,写与不写断不会毁了生路。可他们正值英年,得靠俸禄安身立命。舞台之于他们,是喜悦还是苦恼?欣慰市文广局在新年初始组织两台戏剧演出,我得以直观这岁及千年的艺术的现实风貌。委实引发不少的感想,一吐为快。

    秦腔传统本戏《铡美案》,豫剧新编历史剧《清风亭》,以我市中青年演员为主要阵容,从外省请来名角(其中两位是“梅花奖”得主)作点睛之笔。这样的阵容设想和组成不妨视为戏剧改革和发展中的一种探索,即考虑演出效果又考虑票房收益。如果名角的传帮带能在我市演职员心目中起到“发酵”作用,实在值得赞同。如同从河南请来饰演《清风亭》主角张文秀的豫剧名家,下飞机直赶剧场走台。这样的敬业精神和艺术良知,实在是戏剧艺术在市场经济中不该失散的精魂。如果要把外请名角作为花朵突现,甘做绿叶配衬的我市演员们,表现出的艺术气度和才情也是值得称道。其实,在舞台,一本戏中,主角配角包括杂角,都是戏中重要因素,浑然一个整体,没有孰轻孰重孰高孰低之分。屈巧哲扮演的秦香莲,陈栓昌扮演的韩琪,刘春香扮演的二夫人,无论唱,念,做,打,还是手眼身法步,都体现出长年舞台实践中磨砺出的厚实功底。与名角的表演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形成整体的审美效果。不能不让人在叹服名角精深演艺才华(如张文秀扮演者)的同时,为我市演员才艺的前景充满信心。

    两场戏。剧种不一。表演套路各有千秋。让人耳目一新的,是《清风亭》的启幕谢幕。体现了传统戏“新编”的时代文化信息。先是一曲烘托主题的歌曲。用歌曲为戏剧启幕,已是新鲜。谢幕又一改往常套路,用情节交待角色又延伸剧作的立意主题。比如小张继保指责官员薛继保。张文秀仰视清风亭。官员薛继保跪服父母。使剧情在结束后得以延展和升华。谢幕有了比“再见”更有意义的文化表现力。这样的编导思路,可喜可贺。

    至于清官戏的教化作用和民间疾苦的真正救星到底是什么,说来话长。为篇幅计,只能就此打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