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豆集-玻璃茶壶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从南京雨花台买来几把雨花石。这些五颜六色的碎小石子,估计是出产正品形成的边角料。上世纪90年代初,携妻去南京旅游上雨花台,出售的无论大如鸽卵,小似纽扣的雨花石,都是开挖出的原始形态。顶多做些打磨使其晶莹。少见有碎小的边角料面市。显然是市场经济逼开了心智,将早先要丢弃的碎小边角料,收集筛选打磨钻孔,作为商品出售。如今南京所有出售工艺品的店铺摊位,无不出售这种可以串成手链或项链的碎小雨花石。由于碎小不便单卖,只能论“把”。所谓“把”,是由买家用手抓。花十元可抓三把。这难免由于手大手小抓多抓小引发争议讨价还价。因不是本文主旨,不再深说。

    我去义乌商城寻买松紧绳,是想把南京“抓”来的碎小雨花石串成小链或者长链,以尽其用。出于习惯也由于喜好,每到义乌,总要在工艺品区域留连片刻。这把玻璃茶壶,就是在这种前提下被我看见并买回家的。

    成人拳头大小的玻璃茶壶,摆在多种明亮精巧的玻璃器皿中间。被我一眼看中,因了它的稀罕独特。茶壶见过不少。瓷壶,陶壶,紫砂壶,锡壶,竹木旋制的工艺壶,造型各异,五花八门。玻璃烧制的茶壶,尤其工艺如此精致的玻璃茶壶,头次见识。拿手上细看,爱难释手。担心的,如此薄细的玻璃玩艺,注入开水怕是要炸裂吧?售货员给我解惑:“别说是开水,即使放火上烧烤也不碍事。”于是问价,讨价,三十元成交。

    家里供我喝茶的家当少说有四件:细瓷三台盖碗。桃型紫砂壶。保温杯。玻璃杯。又买玻璃茶壶,岂不有点“叠床架屋”?我兴冲冲该做的,是证明买此壶并非多余,清水里外冲洗,再用开水冲涮,而后捏四五粒杭州买来的胎菊入壶,注入滚水,盖上壶盖,静等片时,壶内壁水气凝珠,水面上蜷缩成团的胎菊渐渐伸展瓣蕊,胖壮为花朵,明黄的薄瓣,金黄的花蕊,这朵托扶着那朵,那朵傍依着这朵,朵朵独立又彼此浑然一体,把壶内世界装点得分外明丽。尤其是,清白无色透明的壶水,在菊的滋养下,由白黄渐变成淡黄,又渐变成明黄,最终变成澄冽的琥珀黄色,明艳鲜亮。茶已非茶,壶已非壶,组合为形象画小品,派生出审美愉悦。

    这便是玻璃茶壶的妙趣。

    我之茶习,与其说品茶,不如说品色品意。进一步便是悦目养心愉神,这种喜好起始于感觉而非实践。当年初次见“龙井”这名词,首先被它的意境感染。龙潜深井或者井里腾起蛟龙,这是何等的意趣境界。凭这一己的感怀,一念的想象,认准龙井是我心仪的日常饮品。果然!初次买来冲泡的龙井茶水,茶香清新馥郁,茶色澄碧明丽,未饮,眼目先已陶醉,意念更觉清爽,比之自小熟识的茯茶浓浊似血似酱的茶汤,苦里含涩的重味,龙井的清冽淡雅别是一番自然纯粹的天趣,这一饮就是三十几年。一般去茶叶专买店选购二百元上下一斤的中低档龙井,手头宽绰,也买三四百元的中档龙井,每买了新茶,必定在本色玻璃杯中冲泡,便于观赏龙井茶汤特具的碧绿,先解视觉之渴,再润舌喉之燥,精神随之爽悦,一如周作人所言:“喝茶以绿茶为正宗……我的所谓喝茶,却是在喝清茶,在赏鉴其色与香与味,意未必在止渴……冈仓觉三在《茶之书》里很巧妙的称之曰‘自然主义的茶’,所以我们所重的即在这自然之妙味。”一路喝下来,喝得了多少好处!单就我的长年处于正常值的血糖血脂血压,全是龙井给我的恩赐。基于这些前提,旅游中反感导游随机安排购物的我,这次在杭州梅家坞购物点选购龙井茶,表现得十分爽快自信。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