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蓝天:C919大型客机纪事-壮志凌云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C919大型客机还有一个备份首飞机组,备份首飞机组机长是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首款喷气新支线飞机ARJ21-700首席试飞员赵鹏,领队是优秀试飞员赵明禹,几年来,他们带领团队也进行了紧张的C919大型客机首飞备战。还有一支试飞队伍,他们是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中国民航试飞队,领队是在ARJ21-700适航审定试飞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试飞员赵志强,几年来,中国民航试飞队也在为C919试验试飞做认真、扎实的准备。

    在C919大型客机试验试飞适航取证的过程中,中国三支民机试飞队伍将协同奋战,谱写蓝天壮美新篇。这里先介绍一下受到习总书记亲切接见的赵鹏、赵志强两位试飞员在ARJ21-700试验试飞和适航取证试飞中的突出贡献和感人事迹。

    2016年5月25日,中国航空城阎良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一位泪流满面的中年男子把一台小型录音机放在床头,俯在静卧的患者耳畔,轻声地说:“爸,醒醒吧,您已经14天没睁开眼睛啦,醒来听听音乐吧,我……”他哽咽着说不下去了,用纸巾擦了一下两眼滚流的泪水,又断断续续地说:“爸,儿子不孝,要离开您一段时间……”他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看了看父亲头上缠着的厚厚绷带、微闭的双眼、一动不动的慈祥面容,咬紧牙关快步离开。刚迈出重症监护室的房门,他再也控制不住心中泉涌的情感,抱头失声痛哭。

    这位中年男子就是中国第一款喷气ARJ21-700新支线飞机首席试飞员、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副院长赵鹏。

    半个月前,年届85岁、身体硬朗的赵老伯到市场买菜,不慎遇到车祸,脑部受到重创,急救手术后一直昏迷不醒。赵鹏身兼数职,工作十分繁忙,每天下班后来医院看望守候,直到深夜。早晨,眼睛充满血丝,照常穿上飞行制服走进试飞院办公室。

    赵鹏的父亲早年在林业部东北航空护林中心嫩江林场任航空观察员,与苏联航空专家共事多年,喜欢俄罗斯的历史文化,有着浓烈的俄罗斯情结。2009年新春佳节,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派赵鹏接待俄罗斯教员弗拉基米尔·比留科夫到中国海南过中国传统的春节,赵鹏携父母妻儿迎接陪同。在海南三亚湾,当喜庆的焰火漫天升起来时,赵鹏的父亲和弗拉基米尔·比留科夫像年轻人一样手挽着手欢快地唱起了《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红梅花儿开》……,歌声在节日的夜空中飞扬,中俄两位航空友人的脸上绽放着像花儿一样的笑容,与五颜六色的焰火交相辉映。

    听说音乐能唤醒人的受损大脑的知觉,产生精神刺激,使深度昏迷的人能慢慢苏醒过来,赵鹏选了父亲最爱听最爱唱的俄罗斯经典歌曲,把音乐录音放到老人床头。老人热爱森林,喜欢猎犬,赵鹏又找来森林小溪潺潺流水、清晨悦耳的小鸟鸣唱、猎犬忠诚的汪汪叫声等大自然音乐之声。老人善良慈祥,喜欢孩子,赵鹏又录来4个孙儿孙女的欢歌朗朗、甜甜的祝愿、稚嫩的笑语。

    赵鹏的眼前浮现出一幕幕父子情深的画面:小时候最开心的事是坐在小山包上看飞机,喷洒农药的通用飞机来到林场,他拍着小手蹦着跳着围着飞机转,父亲抱着他进机舱,他高兴得不肯下来,指着操纵杆,一定要上前摸一摸,叫着嚷着:“我长大也要开飞机。”

    赵鹏家中养过4条猎犬,林场人都有持枪证,爸爸经常带他去打猎。一次从清晨4点到7点,父子俩打了16只野鸭子,猎犬跑来跑去,从水泡子中把猎物叼回来,赵鹏很得意,把战利品挂在枪上拍了照片,那一年他12岁。枪握得稳、打得准,本事都是父亲教的。

    赵鹏天资聪颖,家搬到哈尔滨后,他考上了重点中学。有一年北京大学来招天体物理少年班大学生,父亲领着他到了考试地点,盯着赵鹏的眼睛说:“小三(赵鹏在家排行老三),自己看准的目标,就大胆地努力吧。”

    由于年龄的限制,赵鹏失去了进北大少年班的机会,却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爸爸和妈妈千里迢迢把赵鹏送进了北航,一家人又到天安门广场留了影。几天后,赵鹏送父母到北京站,火车开动了,挥手告别的瞬间,赵鹏的眼睛湿润了,那一刻,他感到真的别离了父母,开始走自己的路了。

    父亲遭遇车祸后,领导关心探望,同事们自发地日夜陪护,令赵鹏感动不已。他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多想守候在老人身边,看着老人慢慢睁开眼睛,生命出现奇迹啊,但是,自古忠孝不能两全。

    赵鹏身兼数职,责任在肩,他是中国民航局特聘的第一位试飞员,是ARJ21-700首席试飞员,是中航工业的专职国家试飞员,还是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副院长、学员中心党委书记,主管着5个中国民机型号的试飞任务。眼下已经接受赴西班牙培训的任务,为中国大飞机C919首飞做准备。5月27日将启程,作为队长率陈明、赵明禹、赵生等10名队友前往。

    一边是国家的任务,一边是昏迷中的父亲,赵鹏彻夜难眠,最后他果断表示:“计划不变,我按时出发。”他说道:“我心里有本账,不算工资、奖金、飞行小时费、空勤伙食费,单算培训费,国家为了培养我花了2500万。在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我没有二话。”

    赵鹏挥泪告别了重症监护室里的父亲,告别了母亲,告别了亲友和同事,登上了飞往北京的航班。5月26日,他在北京紧张工作一天,与荷兰皇家航空实验室的副总裁和技术人员洽谈关于深入开展人机智能安全飞行和运用激光测速技术改进航空测量等科学研究合作意向。

    5月27日他踏上了飞往马德里的国际航班,将在位于西班牙西南部安达卢西地区的赫雷斯欧洲飞行学院训练,再从骄阳似火的赫雷斯转到阴雨绵绵的英国小城布莱顿。为了C919大型客机首飞,赵鹏和他的队友紧张地备战着。

    1992年9月,赵鹏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过4年本科学习毕业了,面对人生的第二次重大选择,他坚守童年的理想,不改初心,向班主任明确表示:去哪里都无所谓,只有一个愿望,能飞就行。当时中航工业旗下有许多单位来学校招毕业生,赵鹏完全有条件留在北京从事航空科研。但是,当他得知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来招人时,就直接跑去询问:“到院里能当飞行员开飞机吗?”招聘的领导说:“我们是飞行试验研究院,当然要培养飞行员,而且是驾驶国家研制的新型号飞机进行科学试验,你们幸运,赶上机会了,国家正在发展航空飞行试验事业。”赵鹏没等领导介绍完,马上表态:“我去你们单位,我从小就想当飞行员,上大学又选了北航,国家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就这样,赵鹏毅然决然地放弃了留在北京的机会,坐了一天一夜火车到了西安,又坐了3个多小时中巴,进了阎良航空城。初来乍到,天天吃面,生活不习惯,远离大城市,这里显得冷清,他思想有点波动,感到茫然。经过学习,他慢慢适应安心了,短暂的彷徨过后,他情绪振作起来。他感到这里是他航空飞行梦开始的地方,试飞院是他为国家做贡献的理想舞台。他的职业生涯十分简单,几十年只做一项工作,就是“试飞”。出了北航门,进了试飞院,一直到今天,一心一意,专心致志。从大学生到试飞员,从学员中心党委书记到试飞院副院长,从单一机型试飞到主管中国民机5个型号试飞,从普通试飞员到国家民机首席试飞员,赵鹏的成长伴随着中国民机的发展,个人的理想前途与国家民机事业息息相关,他的每一个前行足迹都与国家的改革开放步伐紧密相连。

    来到试飞院两个月后,赵鹏便被送到中国民航四川广汉飞行学院学习,在两年的时间里,他系统全面地学习了航空飞行基础理论,进行了初教机、高教机的实际飞行训练,取得了几个型号的飞行执照,圆满完成了学业。儿时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在赵鹏的职业生涯中,完成从大学生到大学生飞行员的转变后,又完成了从大学生飞行员到研究生飞行员的角色转变。

    1995年至1998年,赵鹏在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学习飞行力学专业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然后在实际飞行中选择确定研究方向和课题,采集和处理数据做硕士论文,再回到课堂上请导师指导,最后通过答辩,被授予了学位,成为我国第一批硕士研究生飞行员。

    “民航局万里挑一选聘我,我要以百分之百的努力为中国民机做贡献。”研究生毕业时,领导找他谈话:机会来了,为中外合作研制的民用大飞机AE-100的首飞做准备。他十分兴奋,紧张地准备着,心理、技术……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朝思暮想而来的不是AE-100飞机首飞,而是令人痛心落泪的项目下马消息,他跑到机场的跑道旁,仰望星空长叹:怎么这么难啊!

    沙漠埋不住绿洲,祖国会给真正有梦想的人机会。不久赵鹏被借调到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任教,三个春秋,他与民航航空学子朝夕相处,像一个贴心的大哥哥,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理论知识、实际经验倾囊而出,辛勤地培育新人,在教学中也不断提升自己,飞行小时数节节上升,从一个研究生飞行员向有丰富飞行阅历的机长教员转变。

    机会又来了,国家运12-E型飞机研制完成,等待中国民航局适航审定试飞,局领导心急如焚,求贤若渴,在全国航空界大筛选,曾任哈飞运12首席试飞员的孟宪珍老师推荐了赵鹏。

    千里马需要伯乐,民航局审阅了赵鹏的经历和资质,马上拍板,就是他。赵鹏不负众望,沉着冷静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试飞适航审查科目,为运12-E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这一年,赵鹏刚满30岁,正值而立之年。

    赵鹏经常说:我做的工作只是一点点,国家为了培养我却花了2500多万元,我心中永远记着这本账。

    2002年,ARJ21-700新支线飞机立项,时间紧迫,当时计划2005年取得型号合格证,2008年交付航空公司运营。中国民航局未雨绸缪,提前进行了选派试飞员和试飞工程师出国培训的工作,选派6人前往美国国家试飞员学院培训。考核是严苛的,时任适航司司长王中和副司长周凯旋对赵鹏的飞行经历、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十分满意,但也有些担心,赵鹏隶属关系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民航局出经费培养中航工业的试飞员,回来后会不会不听调遣,不为民航局适航审定服务?这个“担心”不是没有缘故,民航内部已有议论:花6万多美元培养中航工业的试飞员,不是长久之计,不稳妥。中航工业也风传:民航局挖了我们多少人才,从副局长、司长到工程技术人员,现在又打试飞员的主意了,培训后调走怎么办?

    时任航空工业总公司民机部部长王启明是个贤达之士,他明确表态:无论是中航工业,还是民航局,只要为中国大飞机试飞做贡献,我们都要支持。后来,两大单位专事谈判,达成共识,形成会议纪要。试飞员是国家财富,共同使用稀缺人才资源,发展民机事业。一直到现在,赵鹏、陈志远两人仍是中国民航局聘任的试飞员。

    2002年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赵鹏、陈志远、钱惠德、周成刚、朱雪峰、王志丹不负民航局的期望,在美国国家试飞员学院短短6周中,完成了FAA(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试飞员/试飞工程师适航审查培训课程,携带考试合格证书回国。

    6人学成归来后,立即加入了中国民航适航“国家队”,即ARJ21-700新支线飞机型号合格审查组,皆成为大组和飞机性能专业组的领导和中坚骨干。其间,赵鹏还担任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小鹰500型5座轻型多用途飞机的首飞试飞员,这型飞机现在被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用作初级教练机。他还担任了南昌洪都航空工业公司生产的N-5A两座农林专用机的局方试飞员。他还代表局方参加了俄罗斯图-204飞机认可审定。

    赵鹏心情激动,彻夜未眠,想了许多许多,想到自己飞行生涯中遇到的险情,想到“每临大事有静气”的要则。由于酷爱飞行,2001年,还是二十几岁年轻气盛之时,初生牛犊不怕虎,在陕西太白山麓的山冈上,他竟然敢在用推土机推出的一条300米的土跑道上驾驶一架没有高度表、没有速度表、没有飞行手册的两座超轻型飞机直上蓝天。座前只有操纵杆和发动机转速表,眼前是山谷悬崖,身后是茂密森林,临时跑道太短,又遭遇顺风的影响,第一次着陆飘过了一半的场长距离仍落不下来,他便加大油门拉起。第二次复飞还是落不下来,他急中生智,对后座的飞行员说:“再落不下去,就落到旁边的高速公路上。”第三次着陆他急踩刹车,擦着崖边落下,停到跑道尽头森林旁,在场的人都吓出一身冷汗。虽然凭良好的飞行感觉平安着陆,但这次冒险给赵鹏敲了警钟,他发誓:我是国家重金培养的飞行员,今生今世再不干这种明令禁止的冒险事。

    赵鹏说,驾驶飞机是脑力劳动,更是体力劳动,需要两者结合,理性思考判断,科学敏捷地处理紧急情况。追求飞行艺术,把天赋良好的飞行感觉与技术技能结合一体,才能达到精准、精确、精致的境界。他还体会到:飞的时间久了,就产生一种自然感觉,仿佛机翼就像身上的两只翅膀,在空中自由地飞翔,没有丝毫紧张、不安、焦虑,操作也不是机械的,而是及时、准确和从容的,甚至不看仪表盘,就能判断飞行的速度、高度。

    遇到意想不到的突发情况怎么办?赵鹏说,冷静,冷静,再冷静。2004年,他飞一架科研轻型飞机,刚起飞爬升到300米高度,左舱门“嘭”的一声开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意外情况,正在专心致志左手握杆、右手操作油门的赵鹏下意识地移开左手去拉舱门,同时对右座的赵明禹说:“舱门开了,你驾驶飞机!”赵明禹反应快,马上右手握杆,左手操纵油门,赵鹏双手拼力拉舱门,但是随着飞机速度加快,压差增大,双手拉出了血,还是关不上舱门。他当机立断,对赵明禹说:“我这边力臂短,把杆交给我,你关舱门。”两人快捷换手,赵明禹紧紧地用双手抓拉舱门,赵鹏从赵明禹身体下方艰难地左手握杆,右手按油门操控飞机,飞机慢慢下降,平稳落地,两人双手满是鲜血,相视一笑。如果面对突发的情况不知所措,乱了手脚,任凭舱门被风吹掉,万一砸上机尾,飞机失去方向舵,就会机毁人亡。

    2008年11月28日,赵鹏和他的11位队友紧张备战了5年,终于迎来了ARJ21-700首飞时刻,金壮龙特别把航天英雄杨利伟请到了上海首飞仪式现场。

    首飞开始了,赵鹏冷静地走到飞机前,习惯性地深情抚摸一下机体,然后,冷静地带着微笑登机走进驾驶舱,平静得像往常一样,一板一眼地按程序做动作,飞机伴随发动机的轰鸣声慢慢滑向跑道,瞬间加速离地起飞。赵鹏此刻心情万分激动,这不是一般的小型、轻型飞机,这是中国首款自主研制的涡扇喷气新支线飞机,它承载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是中国大飞机的开路先锋。起飞的那一刻,标志着中国大飞机的梦想正式启航。天公作美,那一天,风和日丽,在湛蓝如洗的碧空下,从上海大场机场起飞,经崇明岛、长江入海口,直线距离50公里,赵鹏驾驶飞机凌空翱翔。这里程碑般的一起一落,仅仅1小时1分钟。然而,中国人的航空梦整整走过了100年,中国大飞机梦走过了40年,ARJ21新支线走过了艰难曲折的6年,太不容易了。

    在鲜花、掌声和欢呼声中,首席试飞员赵鹏率陈明、赵生走下舷梯,沿着红毯径直走到航天英雄杨利伟的身边,杨利伟站起身来,与赵鹏热烈握手拥抱。中国航天英雄和中国民机试飞英雄历史性的会面形成定格,两位英雄坐下来,倾心交谈,十分亲热。

    挑剔的美国人向他竖起了大拇指。赵鹏的英文名字叫Allen,在ARJ21-700适航审查的日子里,美国FAA“影子审查”组长汤姆·斯蒂维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小野牛。小野牛的名号来自美国大片《壮志凌云》,影片是讲美国航空兵舰载机士兵生活与成长的故事,几个男主角都有绰号,什么“冰人”“企鹅”“小野牛”等。“小野牛”东北话叫牛犊子,天不怕,地不怕,初生牛犊不怕虎。ARJ21-700飞机的风险最高、难度最大的科目,赵鹏都飞出来了。一到试飞现场,美国人不称他的姓名,总是半开玩笑地叫他“小野牛”。

    “最小离地速度试飞”是世界试飞界公认的第一高难度试飞,这个科目全球至今只有不足20人敢飞、能飞,试飞风险非常大。

    2013年5月9日,赵鹏作为中国民航局局方适航审查试飞员、赵生作为申请人中国商飞试飞员共同执行这个科目试飞。跑道仅有3400米,飞机滑跑尾橇需擦地3000米,时刻有冲出跑道的风险。不允许加大油门,只能一点点加推力,小马拉大车,小油门大推力。业界称这个科目是用“刮胡刀刮脸”,尾橇就是锋利的刮胡刀,脸就是跑道,掌管刮胡刀的手轻了,刮不上,无效劳动;手重了,刮深了,宣告失败。蜻蜓点水碰一下是失败,出现蛙跳碰一下又跳起,再碰一下又跳起来,也是失败。难点是飞机离地前后,姿态不能减小;机头抬高后,看不到跑道,机身不能有一点偏差。

    试飞院请来俄罗斯试飞教员,讲解要领,分解动作,多次在机上感觉、体验,油门大小如何控制,刹车如何使用,杆量的多少如何调节……从教科书中是学不会这些的,赵鹏和他的队友反复琢磨,精细训练,终于把这把“刮胡刀”玩得出彩出色。

    这个科目赵鹏做了7次,要用不同推重比试飞,美国FAA专家现场观察7次,他们不相信中国试飞员能做成功,不在监控室看录像,坚持要求站在跑道一侧直接目击试验,冒着似火的骄阳跑到跑道上检查飞机尾橇擦地情况。看到尾橇擦地电光石火,在跑道上磨出光亮平坦的表面,傲慢并持有偏见的美国人在事实面前服气了,他们在赵鹏面前竖起了大拇指,赞道:小野牛,好样的!

    唯独有一次,赵鹏做完这个科目后在空中耗油,美国FAA的专家去吃饭,当他们回来时,飞机已经落地停场了。他们似是开玩笑又似是认真地说:“我们没看到飞机落地那一时刻,会不会趁我们去吃饭落地,然后用砂轮打磨尾橇造假给我们看。”FAA自己带的翻译沉不住气,气愤地抗议:“这是对中国人的污辱。”美国人忙解释,这是玩笑之谈。

    当年在美国国家试飞员学院培训学习时,由于表现突出,赵鹏深得导师、现任学院副校长格雷格·刘易斯赏识,这位副校长是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航空工程学硕士,是毕业于美国空军试飞员学校的国际知名试飞员教官,他推荐赵鹏加入了国际试飞员协会,该协会会员均有任聘世界各国试飞员资格。中国民航局的局方试飞员赵志强、张惠中后来也加入该协会。

    2013年9月25日至28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阿纳海姆举行的国际试飞员协会第57届年会上,赵鹏登上演讲台,用英语作了35分钟的《ARJ21-700飞机最小离地速度试飞》学术报告,赢得全场热烈掌声,各国试飞同行纷纷与他握手、拍照合影,表示祝贺。这是中国试飞员在国际试飞论坛上的第一次发声。

    2015年在瑞士琉森的国际试飞员协会年会上,赵鹏再次登上演讲台做了《ARJ21-700飞机溅水试验及分析》的学术演讲,荣获大会论文金奖,他同时由会员晋升为协会副理事,是亚洲地区第一位人选。在长达十几分钟的热烈掌声中,赵鹏的眼睛湿润了,他感到能为祖国、为人民扎扎实实做一点工作,十分激动;能够在国际试飞员的最高学术大会上宣讲ARJ21-700飞机适航审定报告,十分自豪。

    飞行员是蓝天骄子,令人仰慕,试飞员是飞行员中的佼佼者,更增加了一层神秘的光环。可喜可贺,在ARJ21-700型飞机型号合格审定过程中,中国民航诞生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支试飞队。其中一位是中国民航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试飞室负责人赵志强。有一门学问叫“姓名学”,讲的是名字与人的关系,用到赵志强身上,有些关联,耐人思忖。有志则强,小伙子英俊潇洒,剑眉亮眼,听听他的不平凡经历和故事吧。

    2009年春暖花开时节,一天,赵志强走进时任中国民航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沈小明主任的办公室,沈主任热情地与他握手,递上一杯龙井香茗,便开门见山地问道:“知道中心是做什么的吗?”

    赵志强说:“知道。代表政府维护公众利益,对航空器进行适航审定。”

    沈主任又问:“知道试飞员是做什么的吗?”

    “知道。是驾驶待适航审查的飞机,按规章条款进行试验试飞。”

    沈主任接着问他:“那你想过‘试’的含义吗?”

    “飞机试飞员与航线飞行员不一样,‘试’代表风险,我做好了思想准备。”赵志强坚定地回答。

    沈小明主任满意地点了点头,语重心长地讲道:“你来应聘中国民航首批适航审定的试飞员,我们热烈欢迎,中心招聘的条件十分严苛,优中选优,你被录用了,向你表示祝贺。我在维修审定一线工作十几年,有一次对一架国外飞机进行认可审定,他傲慢地问我们有没有试飞员,我说还没有。他耸耸肩,两手一摊说,那就认可他们的试飞结论。这个情景对我刺激非常大,无论是对国外飞机进行认可审定,还是对国产飞机进行适航审定,是国家主权、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国家强大兴盛的象征。航线机长有上万人,但是中国民航首批试飞员只从中招3人,你们肩上的担子不轻,任务光荣而艰巨。图舒服、要待遇,别来,怕出差、不吃苦,别来。中心给你们搭建事业的发展平台,你们发挥才干为中国民机做贡献。人生成功的标志不是你当了多大的官,挣了多少钱,而是看你做了什么样有价值的事儿。当你退休后,对你的儿孙们说:ARJ21-700新支线飞机、C919大飞机是你试飞审定的,你会无比自豪和骄傲。”

    一席话刻骨铭心,沈小明主任给赵志强上了入职第一课。

    赵志强是安徽宣城人,他的家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房四宝中的宣纸名扬四海。赵志强小时候只要一听见飞机越过山村的轰鸣声,就拔腿跑出家门仰头张望,一直看着飞机远远而去,他注定此生与飞机结下深深的不解之缘。

    1994年秋天,赵志强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走进省城合肥工业大学,在机械三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就读,他学习好,懂事理,同学们推选他为班长。1996年春夏之交,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来合肥理工科院校招收大学生飞行学员,消息传出,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校园里炸开了锅。系主任对志强说:“你是班长,带个头,抓住这个可遇不可求的机会。”赵志强有点犹豫,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填写了报名表。接下来是一天接一天排着长蛇阵的体检,一轮又一轮残酷的淘汰,600多名热血青年剩下60人,最后剩下6个人。快放暑假了,最后一次复检,又淘汰1名。正式录取通知书下来了,合肥工业大学赵志强与另外4名其他院校的青年才俊圆梦蓝天,踏上了西行列车,来到位于四川广汉的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运输机驾驶系学习专业飞行,这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一年后他又被送往大洋彼岸的一家美国航空技术学院学习深造。毕业回国到东方航空公司,正式穿上民航飞行服,从副驾驶到机长,技术等级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上升,几年后成为国家骨干航空公司的航线教员机长。

    2008年,中国民航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成立。2009年的一天,赵志强在民航资源网上看到中心招聘试飞员的广告,条件是35岁以下,飞行7000小时以上,教员机长飞行3000小时以上,并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他动心了,自己的条件全符合,年龄在边界线内,喜欢挑战的志强决心一试。经考核考试他从众多报名机长中脱颖而出,于是有了沈小明主任与他入职谈话的一幕。

    上海外滩,灯光璀璨,夜色迷人,一对情侣在黄浦江畔依偎倾谈。男主人公是赵志强,女主角是他的女朋友姜晓婷,一位美丽端庄的上海籍空中小姐。

    “我要走了。”男青年说。

    “去哪儿?不飞航班了,出国?我不让你走。”女青年睁大眼睛娇嗔地问。

    “你听我说完……”

    “我不听。你干什么都行,就是不让你离开我。”

    “我要去当试飞员,还在上海搞飞行,只要咱俩不飞的时候,就能经常见面。”男青年耐心解释道。

    “啊?那多危险啊!”

    “民航急需试飞人员,总得有人去啊。我的条件刚好符合,错过这个机会,以后年龄增大就没资格了。你不是支持我干事业吗?”

    “算叫你抓住理由了,只要你喜欢,就去吧。”姑娘温柔地倚在志强肩上嫣然笑了。

    赵志强到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上班了。此时,ARJ21-700飞机型号合格审查正如火如荼步步深入,审查组已经从上海移师中国航空城,在远离阎良20多公里的富平县天成园宾馆扎下营寨,这里出门见山,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他们经常开“夜总会”,晚饭后继续开会进行适航审定。赵志强满心欢喜来到这里与各路专家一道学习工作,没过多久突然接到紧急通知,要他马上去美国国家试飞员学院接受培训。一去又是7个月,半年把一年的课程和训练科目全部完成了,从上午8点到晚上5点,时间排得满满的,通过试飞初始学习、严格训练、实操考核,才准予毕业。在这个学院毕业,与在美国空军试飞员学院、美国海军试飞员学院、英国皇家试飞员学校、法国空军试飞中心毕业的学员一样可以加入全球最高级别的国际试飞员协会,有资格参加世界上各种型号飞机的适航审查试飞。后来,赵志强以优异成绩成为该协会会员。

    失速和失速特性试飞是高风险科目,飞机要在不同速度、不同载荷、不同重心下,也就是在某一构型组合状况下进行飞行,通过试飞取得一定包线数据,找到边界,确定裕度,为日后商业飞行的安全提供可靠数据。还有负过载、高速特性、最大刹车能量中断起飞,以及一些中、低档风险科目,赵志强飞了;特别气象条件下的大侧风、自然结冰等科目,赵志强也飞了。

    在航空史上有人称试飞员是“背着探雷器的扫雷者”,确实风险极大。申请人在设计时,充分规范了风险边界,中国民航适航审定试飞员要用数据证明符合性。

    艺高人胆大,北京大学山鹰攀岩登山队有一种精神:存鹰之心于高远,取鹰之志而凌云,习鹰之性以涉险,融鹰之神在山巅。中国民航试飞队队员就是这样的“飞鹰”!

    他们凭借在国外经过严格培训获得的知识技能,用自己冷静的思考、灵活的应变、高超的驾驶术,在一道道禁区边缘获取宝贵的试飞数据,为中国大飞机未来商业飞行提供安全保障。

    赵志强平时话语不多,喜欢静静地躲在一边思考,但是,试飞任务一来,他经常是第一个站起来,掷地有声地说:“我去!”获得批准后,他快速地整理文件做准备,收拾行李就出发。

    “我去!”简短得不能再简短的两个字,干脆,坚决,是明确的态度,是果断的行动。

    “我去!”挺身而出的实际行动,是情怀,是担当,扎实做贡献,让中国大飞机梦早日落在行进的足迹上。

    赵志强是个孝子,父亲过世早,前些年年迈的母亲在安徽老家与哥嫂一起生活,志强逢年过节经常回去探望,清明时节,必回去给父亲上坟扫墓。

    2013年清明节前几天,他风尘仆仆回到家乡,刚进哥嫂家门放下行李,远在嘉峪关大漠深处的联席试飞领导赵越让突然打来电话:“志强,你在哪里?噢,在安徽老家?是这样的,经气象部门监测到的消息,最近三四天是飞‘大侧风’的理想天气,风力达到规章条款要求,机会十分难得,我特意给你打电话,要不要从上海派车去接你?”领导知道他的觉悟,了解他的品格。赵志强说:“我明白了,不用接,我会尽快赶到嘉峪关。”关上手机后,他马上到父亲墓地摆酒、燃香,祭奠一番,晚上,握着老母亲的双手,全家人吃了一餐团圆饭。第二天清晨,他在哥哥陪送下来到长途汽车站,当天就赶回了上海。次日乘早班飞机到达嘉峪关,立即投入准备,抓住了难得的气象条件,不错时机地完成了“大侧风”科目,几个测试点都飞到位,测得了有效数据。

    在漫长的ARJ21-700飞机型号合格审查期间,中国民航适航“国家队”的成员平均年出差150~180天,许多人因乘机频繁成为三大航空公司的金卡会员,在每月一周集中办公的日子里,他们付出奉献,通常是利用星期天准备,乘坐下午或傍晚航班赶到西安,周一上午8点开始进入审查工作,星期五乘坐晚间航班返回。在试飞审查期间,他们加班加点,赵志强曾连续16周在阎良工作,偶尔回上海一次,在家时间不足24小时。

    2012年至2014年,连续3年,赵志强在乌鲁木齐进行自然结冰试飞,每次奋战20多天。他的生日是3月11日,这3年的生日都是在新疆“追云逐冰”的日子中度过的。对慈母的挂念、对爱人的思念掠过心头,远离亲人,难免生发孤独幽思,但是在“国家队”中他备感温暖,队友们为他准备的生日蛋糕让他热泪盈眶,当生日蜡烛点燃时,赵志强许愿:祝ARJ21-700自然结冰试飞成功,祝愿中国大飞机早日飞上蓝天。

    亲人的支持是前行动力,2013年初春,赵志强的母亲因严重腰肌劳损住院手术,此刻,赵志强正在乌鲁木齐进行紧张的自然结冰试飞。那是一段倍受煎熬的日子,牵挂母亲,试飞进展不畅。就在他百般忧虑之时,爱妻姜晓婷起了大作用,每天晚上8点姜晓婷准时向志强报告母亲术后治疗和起居情况。小姜是上海人,口味清淡,为了老人,她每天换着样到菜馆点两三样味道浓辣的菜肴,再打上两份米饭端到老母亲床前,一边与老人聊天,一边共同进餐。老人看着漂亮懂事的儿媳,想着远方的儿子,不知不觉眼泪就流出来了。姜晓婷看出老人心事,就接通微信视频电话,让志强母子“面对面”,老人热泪滚滚。志强看到爱妻对母亲照顾得如此细致周到,挂念之心也就安定了,放下电话,他马上读书学习,思考试飞中的问题。志强悟性好,善于摸索总结,常常学习到深夜,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他又满怀信心地开始了新的探索。

    从乌鲁木齐回到上海后,赵志强和姜晓婷夫妇看到母亲腰伤术后不能久坐,便买回一个投影仪,将电视画面投到白白的天花板上,老人躺在床上看,十分开心,脸上现出幸福之情。妻子如此孝顺,婆媳关系如此和睦,志强投入试飞的精力更集中、动力更足了。

    自然结冰试验试飞是一次“大考”,是ARJ21-700型号合格适航审查重中之重的关键项目,这个科目对气象环境条件要求高,有具体的量化指示。申请人中国商飞、中国试飞院和中国民航局三路大军费尽了心力,在国内一个又一个机场筛选,业经多个国家和省市气象部门推荐,经过专家学者论证,选定新疆乌鲁木齐作为试验场地。

    从2011年至2014年3月,3年多时间里,他们先后去了4次,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每次都有150多人的集成军团奋战。其中试飞院投资上千万元建设了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和阿尔泰3个遥感测试监控站,试飞区域扩大到20多万平方公里,试飞监控区域扩延到500公里,铺设光缆传输数据,能用上的都用上了。但是,天公不作美,千辛万苦换不来合宜的气象环境指标,液态水含量达不到0.4克/米³,过冷水滴直径达不到15~20微米量级,结冰层温度、过饱和水的结冰能力……总是阴差阳错,不能满足试验试飞条件。有时冰结上了,厚度达不到3英寸标准,冰层很快就脱落掉了。

    2014年3月,“三军”人马踏着月光再赴新疆,企盼能天遂人愿,事成圆满。然而,再三再四的努力又都成了泡影。他们心急如焚,这个科目过不去,等于“大考”落榜,直接影响和制约ARJ21-700飞机取得型号合格证。

    上海浦东,中国商飞总部的一间大会议室里,时任中国民航局局长的李家祥正在听取ARJ21-700研制和适航审定报告,金壮龙满脸倦容,眼角布满血丝,沉重地讲述着自然结冰的试验试飞遇阻情况,他表示:尽管困难重重,决不降低标准,决不放弃。全场讨论激烈。如果中止这项试验,一是不能取证;二是勉强取证,要加上限制条件,括号内注明飞机不能在冰雪条件下飞行,这样会成为世界航空界的一大笑柄,让国人失望,那将是一颗苦涩的橄榄,会遭到嘲笑:中国首款喷气飞机原来是一架经不得冰雪的“娇娃儿”,还谈什么大飞机?!

    大多数领导发表了十分坚决的意见:决不能让ARJ21-700带着限制条件取证,国内没有气象条件,到国外去。最后,大家把目光投向了型号合格审查委员会主任、时任民航局适航司司长的殷时军,殷司长斩钉截铁地说:“我们曾与申请人和试飞院做过交流,决心早已下定,ARJ21-700不仅仅是一个型号,还是国家大飞机梦的开端,必须无附加限制条件取证。我们也做过调研,美国FAA制定规章条款时,是在北美五大湖地区试验取得数据的,我们应该到那里去进行自然结冰试验试飞。”

    谋定而后动,各方共识一致:走出去,坚决完成自然结冰试飞。“三军”被迫远行出国门,ARJ21-700型号合格适航审定的重头戏拉开了大幕。

    西岳华山的登攀路上有一块巨石叫“回心石”,如果你不畏惧,继续向前,攀过“回心石”就会豁然开朗,奇景大开,首先是气吞东瀛的“太华咽喉”——千尺幢,接着是石壁峭立、峡谷幽深的“百尺峡”,正是“幢去峡复来,天险不可瞬。虽云百尺峡,一尺一千仞”。

    世间万事,何不是登山?古有逼上梁山,林教头成千古英豪;红军当年被迫长征,苦难铸就辉煌。今日中国商飞人、中国民航人、中国试飞人三路大军远行万里,来到此地,在进展不顺的情况下,靠永不放弃的精神力量奋力艰难前行。

    赵志强夫妻十分恩爱,为了照顾赵志强的起居生活,妻子前不久停飞辞去了工作。赵志强为了不让妻子担忧,回家从不多讲工作中的事,飞“失速”没告诉她,飞“大侧风”科目也没告诉她。知夫莫若妻,妻子知道,他不想讲的事就是撬开嘴巴也问不出来的,干脆不问了。

    2014年3月,申请方决心前往加拿大温莎地区试飞。

    赵志强心中清楚,自然结冰条件下试飞有很大的危险。夜,已经很深了,赵志强难以入睡,一根接一根地吸烟,妻子推了推他说:“快睡吧,明天你还要出差呢。”

    赵志强深情地看着妻子的脸,欲言又止,含蓄地说:“妈快70岁了,一辈子没享过福,我没尽到责任,今后,你要帮我好好照顾妈。”

    聪明的妻子听出赵志强话中有话,一下子坐了起来,说:“飞自然结冰有那么危险吗?”

    赵志强忙说:“没有,没有,你把心放在肚里吧,回来我们就生宝宝。”

    妻子笑了,说:“等你从加拿大回来,我们就把妈从乡下接过来,不让她走了,永远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采访中,赵志强吐露心声:“为了ARJ21-700飞机无附加条件取证,我们要到加拿大温莎五大湖地区进行自然结冰试飞,要在恶劣气象条件下,做失速、操稳等科目,风险非常大,行前我不得不向妻子做出‘交代’,有思想准备总比没思想准备好。”

    飞机在云层飞行中,受到冷湿气流影响,在零下20摄氏度低温下,机身机翼就会结冰,这些冰对飞行安全是致命的,吸入发动机后,会造成动力装置损坏,破坏气动性能,还会破坏电子探测设备和信息系统,改变飞机姿态,引发空难。

    空中结冰造成的空难太多了,2009年6月法航一架班机进入冰雨云层,造成空速传感器风孔堵塞而坠毁;2012年4月俄罗斯一架ATR-72飞机因结冰失事,31人遇难;2014年12月亚航QI8501航班因结冰致发动机损坏,飞机坠毁,几十人遇难。

    自然结冰试飞就是按照中国民用航空局适航规章中相关条款的要求,对飞机空速管、风标、风挡、机翼、发动机短舱等防除冰系统、环控系统以及在自然结冰条件下带冰后的飞机操稳性能进行试飞验证。还有更多需要评估的方面,比如在强自然结冰条件下,涡扇叶片的外端也会结冰,但这里没有防冰能力,这时就要评估结冰后对发动机的影响有多大,能否正确通过观察相应的参数来判断,能否通过发动机叶片的脱冰程序将冰甩脱,甩脱的冰会不会因吸入发动机而对发动机造成损伤等,都要进行评估。

    为了自然结冰试飞,中国商飞做了大量艰辛的工作。在阎良曾做过大量模拟冰型试验,进行计算、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然后通过软件制成结冰形状,到意大利风洞实验室去“吹”,模拟出云团状况,结出冰型,再根据风洞试验结果进行计算,评估飞机在结冰状况下的各种飞行性能,用木块、聚乙烯等仿冰型物质粘贴到飞机可能会结冰的部位(机尾翼、雷达罩等),模拟结冰对飞行的影响。从2011年至2014年3月,又在新疆进行实际的自然结冰试飞,均未达到理想结果。

    北美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五大淡水湖,是100万年以前冰川运动的最终产物。其中休伦湖中有马尼图林岛,面积2700多平方公里,岛上湖沼众多,湖中有岛,岛中有湖,当地土著人称这里是“精灵”藏身之地。这里纬度高,大陆性气候明显,冬季时间长达4—5个月,是飞机进行自然结冰的理想之地。

    2014年3月15日赵鹏亲驾ARJ21-700飞机104架机从西安阎良航空城起飞,迎风冒雪、跨洋过海,到达加拿大温莎。原计划在加拿大和美国两国境内,环五大湖追云寻冰试飞,没想到2014年美国颁布一项航空法令:只允许中国飞机沿着航线飞行,不允许中国飞机偏离航线。业界都很清楚,试飞飞机不可能在航线上飞行,这是常识。实质就是限制在五大湖美国一侧试飞。

    面对限制,必须据理力争,勇于说“不”。4月1日,中国ARJ21-700型飞机试飞团经过艰苦的谈判,申请到了美国航线试飞权,并打了个“擦边球”,偏离航线追到了自然结冰云团。但是,仍未满足适航规章条款的要求。

    事实上,五大湖地区美国一侧形成自然结冰条件更充分,那里生成的结冰云团多,更易于捕捉满足试飞的气象条件。迫于上述情况,最后只得在五大湖加拿大一侧安大略省的温莎安营扎寨。不觉间10天过去,温莎天亮得早,当地人四五点钟就起床到户外活动了,试飞团的同志们入乡随俗,也早早起床,各司其职,中国适航“国家队”七个专业组的审查代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但是,一次一次的试飞,都没有令人惊喜的信息,人们心情低沉,心上像坠着一个巨石,困难和问题也接踵而来。发动机等一些科目试飞完成了,但是自然结冰条件操稳的试飞还未能实现,条款要求在3英寸冰厚的情况下试飞,这是举足轻重的关键科目。

    4月8日,中国民航局方试飞员赵志强驾机,试飞院试飞员赵生、局方试飞工程师徐骏驰、加拿大领航员以及申请人试飞工程师、机务人员共9人执行试飞任务。加拿大有关方面给出的气象信息并不理想,当天的结冰成功概率只有25%。飞了两个多小时,没追到可结冰的云团。

    飞机起飞时晴空万里,飞到预定空域时,突然遇到麻烦,通信系统中断,与地面联系不上了,人们当时想了很多办法,机上的通信是通过塔台对公众开放的,通过网络监听,飞行员可以与塔台通信联络,周成刚便通过塔台的网络收听飞机信息,了解飞机位置和飞行动作情况。自然结冰是最大的高风险科目,通信系统失灵,又在境外,大家都很紧张,通过塔台与飞机联系上,间接知道飞机情况后,天色已晚,油料也快耗尽,准备第二天再飞。返航途中,赵志强突然发现正前方有一块积水云团,他判断那是一块难得的结冰云团,便迅速申请航行空域,得到空管许可后,果断地冲进云团。

    赵志强的这一“冲”不是盲目碰运气,而是他综合能力的体现,是他整体素质的体现,是他诸多知识的多年积淀,是他多年苦练试飞技术的结果,也是他4年新疆自然结冰经验教训领悟的结晶。

    试飞工程师徐骏驰激动地站起身,双手死死地抓着工作台的边缘,观察记录数据,对着结成的冰块拍照,直到冰块完全脱落,才回到后面座位上,仰头喘了一口粗气。他惊喜地喊道:结冰的厚度达到了3英寸,符合进行操稳试飞条件。赵志强迅速做了一系列大纲要求的操稳科目试验,飞行动作准确利落,成功地取得有效实验数据。

    当地时间下午6点28分,1000104架次飞机安全降落在温莎机场,申请人罗荣怀、赵越让等领导和全体同志激动地跑上前去,迎接凯旋的英雄,人们像绿茵场上获胜的队友簇拥进球功臣一样,把赵志强高高抛起。

    人们无法用言语表达无比喜悦的心情,整整4年,多少人吃不香、睡不稳,投入了多少精力、时间,今日终于有了结果,太不容易了。来到北美五大湖地区后,时间一天天飞快过去,理想的结冰环境迟迟不到,再拖延下去天气变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没能圆满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取证还要延期,怎么向公众交代说明?如今,赵志强一“冲”大功告成,太令人激动了。

    晚餐上,领导宣读了金壮龙和贺东风从上海发来的贺电,大家欣喜不已。加拿大领航员端着高脚杯走到赵志强近旁说:“你敏锐发现云团,像豹子一样冲了进去,我佩服你!”赵志强淡然笑着回答:“任何一位中国试飞员都会这样做的,机会来了,不容许犹犹豫豫。对不起,当时没有征询你的意见。空管答应同意后,我就冲进了云层。我们等待太久,我必须抓住时机。”那位领航员听后,高高举起酒杯向赵志强表示祝贺。

    事前,曾邀请美国FAA专家到现场指导,他们含笑谢绝,大部分专家未到场。事后,美国FAA专家说:“我们心里很清楚,五大湖地区是世界上自然结冰最理想之地。你们到了温莎,一定能抓住机会获得成功。”

    有志则强,赵志强为ARJ21-700飞机自然结冰试飞适航审定立了大功。

    2014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商飞公司时,接见了赵鹏、赵志强两位杰出的试飞员。

    赵志强说:“听到作为有功人员的代表参加习主席接见的消息时,心情十分激动,一夜未眠,想了许多。如果没有祖国和人民的培养,没有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和帮助,就不会有我的成长,我做了一点自己分内的工作,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十分感恩。”

    当习总书记那温暖的大手伸向赵志强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暗下决心,以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工作,做好C919的适航审定试飞准备,让中国大飞机翱翔蓝天。他只顾实干,不慕荣耀,这就是民航人引以为豪的中国民航试飞员本色。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是新中国国产飞机的保育院,为众多军机、民机的健康出生做出了卓越贡献。ARJ21-700型号合格审查组要求对100%高风险试飞科目进行审查,试飞的工作量是波音、空客试飞工作量的3倍,是国内外民机试飞工作量最多的,试飞院重担在肩,任重道远。

    ARJ21-700要远行出国门去温莎进行自然结冰试验试飞,试飞院开始了紧张的准备,确定赵鹏为带队机长,试飞员有赵生、赵明禹、张启龙,试飞工程师8人,其中试飞院6人,中国商飞试飞副总师1人、机务1人。飞机远行出国门试验,被迫进行“环球”飞行,行程31000公里,途经10个国家、18个机场,一路上经受了种种恶劣天气的考验,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以顺利返回祖国为结果,向世界宣告了:ARJ21-700飞机经受了比适航审查还严酷的真实考验。赵鹏全程在左座主驾,他和他的队友谱写了中国试飞史上的光辉篇章。

    笔者特将他们此次远行的具体情况记事于此:

    2014年3月15日,12名勇士装上航材、工具还有方便面、火腿肠、矿泉水,从阎良出发,飞抵哈尔滨,等待天气。

    3月19日,天气晴朗,从哈尔滨起航出境,计划当天飞行6小时,在俄罗斯雅库茨克经停加油,然后飞行下一站。一路飞行顺利,赵鹏也适应了空管方面的俄式英语。没想到,飞机在雅库茨克一落地,马上上来了机场当局、海关、边检、检疫、防暴等七八个穿各种制服的人,有的头戴钢盔,荷枪实弹,要求机组12个人全部提行李下飞机出海关接受检查,再入海关上飞机。他们有他们的职责,可以理解,对境外一架试验飞机进行检查是公务,但他们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甚是冷漠、严肃,甚至打开飞机上的工具箱,要进行检查。

    赵鹏把腰一拤,大声说:“我是这架飞机机长,要对飞机负责,机组12个人全部离开飞机是不可能的。我不知道机组全部离开飞机会出现什么情况,如果被装上多余物品或危险品,谁来负责?我能接受的是11人可以下去接受检查,我一个人留下守机,如果当局认为需要,他们回来后我可以再下去。”赵鹏警觉性很高,他把飞机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决不离开飞机,万一被恐怖分子钻空子塞上炸弹怎么办?俄方认为他说得有道理,接受了他的意见,护照交队友办理。一个多小时后,队友们登机,俄方人员知道了他们的任务,冷漠的表情变得友好了,好奇地欣赏飞机并微笑告别。

    到达堪察加半岛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机场,已经是深夜11点钟了,延误了3个多小时。一路飞越西伯利亚冻土荒原地区,苍凉荒漠,如同穿行在月球之上。他们计划休息一天,隔日再飞。万没想到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收到前方白令海峡暴风雪肆虐的警报。白令海峡地处高纬度,气候寒冷,多暴风雪。天意不可违,没办法的办法就是耐心等待。一天两天过去了,暴风雪没停,三四天过去了,暴风雪的警报还没有解除。12条汉子12双眼睛,天天盯着电脑看天气预报,心急如焚,饭无味觉不香。白令海峡风速一直超过100公里/时,垂直能见度不足30米,根本无法正常起降,机场无限期关闭。

    3月23日,天气略为转晴,风力减弱。凌晨4点,赵鹏叫醒队友,5点钟赶往机场,立即进舱各就各位。他不停地搜索气象预报,向当地空客要天气资讯,值班的是一位女士,操着俄式英语与赵鹏对话,赵鹏问:“是没变化还是没机会?”女管制员明确地回答:“天气既没有变化,你们也没有机会。白令海峡的暴风雪还在继续,恶劣的天气没有变化;你们没有机会起飞。对不起。”赵鹏和他的队友一个个像泄了气的皮球,失望地抱着行李走下飞机,只能到旅馆等待。

    等待,煎熬般的等待,赵鹏房间的门一直开着,他一直站在落地窗前望着天气发呆。他在想国人的期盼,领导的重托,飞机的命运。再延迟下去,赶到温莎,结冰季节过去,怎么办?在俄签证26日到期,怎么办?

    事情往往糟糕到极点就开始向好的方面转化,队友搜到26日白令海峡地区阿纳德尔机场有两小时晴好天气,必须在中午以前落地,下午又将有一场更强烈的暴风雪。

    两小时,珍贵的两小时,不容迟缓,不可犹豫,否则,搁浅在阿纳德尔,强暴风雪来临,飞机在极度低温下,各系统连接密封处冻裂漏油,后果不堪设想。签证过期失效,找大使馆都来不及,那才是雪上加霜,临时找其他机场备降,也是困难重重。白令海峡的暴风雪是大面积的,必须把握这珍贵的两小时飞过去。

    赵鹏当机立断,争分夺秒,把握这珍贵的两小时,抓紧从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起飞,到达阿纳德尔机场,只见跑道三分之一宽度的地方都被厚厚积雪覆盖,跑道三分之一长度的地方都是放出亮光的冰层,落地不能用刹车,否则飞机就会打滑侧翻。赵鹏冷静稳妥地利用反推慢慢减速。滑行道白茫茫一片,隐隐约约可见路面,如果没有引导员用灯光棒引导,根本无法前行,感觉像在时而松软时而坚实的雪堆中滑动。

    加油员十分友好,表现出惊奇和敬佩的神色,加完油后说:“你们这架飞机是一个星期以来降落的唯一一架飞机,快走,暴风雪马上来临,本场航班都已取消,机场马上关闭。”果然,起飞不久,阿纳德尔机场附近狂风大作,风雪漫天,再晚几分钟,飞机就不允许起飞了。

    白令海峡,亚洲和北美洲的最短海上通道,地处北冰洋和太平洋之间,神秘又神奇。赵鹏和他的队友没有心思欣赏沿途的自然风光和壮丽景色,一直在紧张地各司其职。在做远行预案时,他最担心的是通信失效,系统出故障有备份,一旦通信失效,没有应答,本来语言沟通就不畅,地形、天气情况复杂多变,人家把你当成进入他国领空的飞行器,击落你都有苦说不出。还好,ARJ21-700争气,通信系统经受住了考验。

    3月26日晚,机组抢在暴风雪之前到达白令海峡彼岸的美国阿拉斯加半岛的安克雷奇国际机场,经提供服务的FBO(位于机场或邻近机场的为通用航空飞机提供服务的基地或服务商)精心安排,赵鹏和他的队友走下飞机后受到走红地毯的高礼遇迎接。

    3月27日,他们马不停蹄,从美国安克雷奇经加拿大圣乔治王子机场到达温尼伯格。

    3月28日,他们争分夺秒,从温尼伯格直达试验试飞大本营温莎,时间是当地时间上午11点,北京时间晚上11点。抵达温莎后,赵鹏身份由调机带队机长变成了试飞现场试飞总指挥。

    自然结冰试验试飞圆满画上句号后,赵鹏又开始了调机返回的紧张筹划准备工作。航线如何选择?来时一路由西向东,全是顺风,如果原路返回,由东向西,则一路逆风,2000~2200公里的航程要缩短,再从阿拉斯加飞越白令海峡已不可能,除非天气绝好,风平浪静。

    反复权衡决定继续向东飞,跨越北大西洋,经由欧亚大陆返回。咨询公司帮助设计了两条航线。一条经西欧、东欧、乌克兰、俄罗斯返回,这是一条最短距离的国际航线。另一条经地中海沿岸,包括利比亚、埃及、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返回,横跨整个阿拉伯半岛。两条航线均被赵鹏否定。赵鹏有清晰的政治头脑,ARJ21-700是“国宝”,安全第一,一定要避开战乱、麻烦、不安定地区的上空,安全出来,也要安全返回,不能有半点闪失。他周密思考,设计了一条航线,从加拿大、美国出来,经丹麦格陵兰岛、冰岛到挪威,再入挪威经奥地利、土耳其、哈萨克斯坦进入乌鲁木齐回到阎良。

    一波三折,当把返程计划交给丹麦格陵兰岛和冰岛后,遭到拒绝,因为他们要过复活节,从4月15日到4月22日,放假一个星期,他们认为圣诞老人是他们北欧人,复活节是仅次于圣诞节的重要节日,22日以后才接收飞机正常工作,返航计划只得顺延。

    4月21日,为了节省时间,他们从加拿大温莎起航,飞临距格陵兰岛最近的加拿大东北部的古斯贝机场,准备次日飞往格陵兰岛。这里邻近北极圈,纬度高,飞机飞到北纬67度,温度达到零下20多摄氏度。

    4月22日,他们离开古斯贝机场到达北冰洋中的格陵兰岛努克斯机场。这个机场在一条沟壑之中,两边是峭壁,飞机落地如同钻进地道一样,稍有偏差,便有事故。赵鹏小心翼翼,平稳着陆,机场服务好,加油快捷。

    加油后他们飞往冰岛雷克雅未克机场,落地时遇到时速118公里的大风,比大侧风试验试飞的风速还要大。从2008年首飞以来从未遇过如此大的风,这对飞机、对飞行机组都是严峻考验,地处北冰洋周边没有备降机场,赵鹏稳稳按程序操作,平稳着陆,机舱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美国航空气象专家本·波尔斯坦先生给赵鹏发来贺讯:如此大风,你能落下来,好样的!

    风力很大,飞机落地后,挡上轮挡刹牢,飞机还是被吹得左右摇摆,哗哗作响,他们费了很大劲才打开舱门。机场两名加油员抓梯子加油时,被风吹得摇摇晃晃。

    加满油后,飞机起飞飞向挪威奥斯陆。奥斯陆是北欧地区最大的国际机场,服务规范,管制员英语标准。赵鹏他们日行5000公里,飞过3个国家,非常辛苦,到奥斯陆后吃了一次像样的晚餐,在此过夜。第二天上午他们租了一辆商务车,到挪威湾和大歌剧院,这是赵鹏带队友第一次观赏异国风光。

    当天下午飞往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不知维也纳媒体如何得到的消息,赵鹏和队友下飞机后,就受到明星般的追捧,从机场到酒店的路上,有3辆汽车从车窗伸出“长枪短炮”,录像拍照不停,到酒店后又遭到围追堵截,采访提问不停,当地人特别友好,对他们非常好奇感兴趣。赵鹏简洁自豪地回答:“这是我们中国自主研制的新型喷气支线客机,是不远万里来做试验试飞的,谢谢大家对中国、对中国民机的关注。”

    第二天,维也纳报纸铺天盖地报道了“中国大型客机亮相”的消息。

    4月25日中午,他们准备飞到土耳其安卡拉,在那儿过夜,次日飞经哈萨克斯坦,加油后,一口气飞回乌鲁木齐。然而中间又出了状况。维也纳机场当局不允许起飞,原因是飞行计划还没得到批复。赵鹏急了:“计划早报过了,安卡拉不接收吗?”答复是:“安卡拉接收,但是波兰、罗马尼亚不同意你们飞越。”真是节外生枝,赵鹏赶紧叫负责航务的机组人员与家中联系(此刻上海、阎良是深夜),紧急通过国际民航组织协调,折腾了4个多小时,到安卡拉时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赵鹏关心队友,记得4月25日是赵明禹的生日,到酒店放下行李给明禹过了一个简短而又热烈的生日,以饮料代酒,没买到大蛋糕,用小蛋糕代替,他们在欢快的“祝你生日快乐”歌声中度过了不平常的一天。

    4月26日清晨,赵鹏一行在安卡拉机场过了安检,准备登机时,又收到本·波尔斯坦先生的一封电讯:“Allen,我强烈不希望你明天飞越哈萨克斯坦,我强烈建议你在土耳其多休整一天。因为明天哈萨克斯坦天气,特别是首都天气非常恶劣,不仅有大风、雷暴,而且还有风切变,我不认为这是一个适合飞行的天气。”作为知名航空气象专家,他提出的警告一定是有根据的,但是,这封语气如此重的邮件对赵鹏来说已经太晚了。取消飞行,似乎已经不太现实,这注定是一场挑战。原计划起大早,飞行5000公里,一口气到乌鲁木齐的。第一站是哈萨克斯坦的阿特劳,第二站是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第三站就是乌鲁木齐,只有选好备降机场硬着头皮飞。

    第一站阿特劳的天气还是不错的。本·波尔斯坦先生说得非常准,阿特劳机场在海平面以下,像吐鲁番盆地一样,飞机第一次飞到负海拔标高的机场,又创造了一个纪录。

    低海拔比高海拔好飞,第一站阿特劳风平浪静,向第二站阿斯塔纳飞行前,赵鹏向管制员要了天气情报,与本·波尔斯坦先生说的一模一样,大风、雷暴、风切变,都出现了,怎么办?就地停飞手续还没办理,如果办,十分烦琐,他最后决定,向前飞,到备降机场落地。

    于是,他选了两个备降机场。赵鹏转念一想,如果有其他飞机能落地,我也要落。当飞机从阿特劳飞到阿斯塔纳时,从雷达上看到机场上空红红一片,典型的雷暴和风切变云团。他在管制员引导下绕了一个弯子,果断地在两块雷暴云团之间穿越过去,也就是在第一块雷暴云团过后,第二块雷暴云团紧压过来之前的缝隙落地。好在阿斯塔纳的天气与新疆一样,澄清透明,雷暴云团滚翻的样子看得通透清晰,不像有的地区是“米汤天”,模糊一片看不清。

    20多年的飞行生涯,赵鹏第一次这样操纵飞机,油门一会儿加到最大,一会儿收到最小,速度表嗖嗖地大幅度摆动,飞机扭动得特别厉害,油门像拉风箱一样,平时是轻柔地操纵,这时却像在健身房练拉力器一样,必须下力气控制。飞机落地时,大家情不自禁地异口同声喊:赵院,太牛啦!

    落地后,赵鹏给本·波尔斯坦先生发了一封邮件,本·波尔斯坦先生给赵鹏回信:Allen,飞得漂亮。

    4月26日当晚他们到了乌鲁木齐,睡了两天,4月28日早晨从乌鲁木齐出发,飞回阎良。中国商飞贺东风和中航工业耿汝光率领相关人员来到阎良,举行了一个盛大隆重的欢迎仪式。专门搭建了一个水门,迎接环球飞行回来的ARJ21-700,迎接中国大飞机的试飞英雄凯旋。

    ARJ21-700在适航审定试飞实验期间,环球飞行3万公里,通过了自然结冰“大考”,2014年12月成功取得了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适航审定合格证。从此万里蓝天下,有了第一款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取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的喷气客机,震惊了世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