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要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把生产力提高到现代化的水平,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惟有这样,才能逐步摆脱落后的社会生产状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社会主义是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是逐步摆脱贫穷、落后的时期;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工业国的时期;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时期;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时期;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期。国家经过几年努力,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社会所有制结构,克服了公有制经济单一化的弊端,适应了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增强了社会活力。在公有制经济中,确立了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概念,使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国家一系列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的出台,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渐完善,使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获得了空前广阔的发展空间。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保安族非公有制经济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获得了迅速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合作经济、私营经济等各种经济形式,它适合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状与问题

    一、保安族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现状及特色分析

    (一)保安族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空前广阔的发展空间。

    保安族居住的积石山县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产业结构单一。这里高寒阴湿,生产、生存条件较差,自然灾害频繁。保安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了同大自然斗争的丰富经验。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他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脱贫致富奔小康,非公有制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

    保安族地区的各级党和政府认真落实《临夏回族自治州非公有制经济保护条例》和积石山县《关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意见》,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增大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总量,实现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区域、发展建设、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的突破。目前,积石山县经济已呈现出以国有企业为龙头,各类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相配套发展的经济格局。截至2000年,全县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1950户,从业人员2923人,注册资金873万元;私营企业41户,投资人数124人,注册资金2924万元,雇工1040人。个体私营经济年创产值15534万元,营业收入达2260万元,实现利税534万元,社会商品零售额达2006万元。保安族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158户(商品百货119户,餐饮、服务业30户,制造业9户);非公有制企业13家(见一览表)。

    保安族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世纪之交的2000年就新增6家,将近一半。这13家企业,注册资金836万元,年产值677万元;职工204人,男性负责人11人,占84%,女性负责人2人,占16%;年产值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2家,占16%,产值不足10万元的1家,占8%;年均产值在10万元~50万元之间的9家,占69%;2000年新建企业6家,占46%;80年代的老企业1家,占8%,90年代建立的6家,占46%;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1)2000年新建企业多,占46%,发展势头好;(2)女性负责人少,只有2人,仅占16%;(3)年产值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少,仅2家,占16%;(4)联合集团经营的实业公司少,仅1家,占8%;(5)高效型企业少,仅1家,占8%;一些企业已从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的生产经营中脱颖而出,创办成了现代企业,逐步实现了规模经营,规范管理。这些企业虽然数量不多,但产值已占全县乡镇企业产值的20%左右,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像积石山县碳化硅冶炼厂已被州、县命名为明星企业、三A企业,年产值达400万元,在全县私营企业中首屈一指。

    (二)以保安族青壮年为主的劳务输出大军是保安族个体经济发展的潜在因素,人数多,潜力大。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保安族欠发达地区仍是普遍现象。那里的保安族仍家家种田,人人参加农业生产劳动,靠土地吃饭,保安族仍沿袭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比较落后的耕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这里水田较少,农业只有依靠精耕细作,没有大的自然灾害,风调雨顺,才能解决温饱。保安族人均只有约一亩耕地,粮食产量也不高,而化肥、灌溉等投入越来越大,整体效益不高。

    自然形成的劳动力过剩现象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愈来愈突出。在商品经济的激励下,为谋求生存,保安族农村青壮年常年搭帮结伙,走南闯北。他们承接建筑工程,干体力活;长途贩运,跑运输;赴外地挖金子、挖虫草;做小生意做买卖。据在高李、甘河滩、梅坡、大墩等保安族聚居地区的调查,几乎90%的保安族家庭都有人常年在外谋生。他们省吃俭用,每人每年也能挣回一二千元不等的收入。我们估算,保安族劳务大军每年约在1800人次,按每人年均收入2000元计,便可达360万元。这些钱对欠发达地区的保安族群众来说,无疑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当然,文化程度稍高,脑子灵活,又有一定技术的人的收入就要高于这个数字了。那些劳务输出的组织者、承包人,或者被群众称为“拿事”的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渐渐富裕起来,有的盖起了具有现代化设施的房子,有的已购买了小汽车,有的投资办企业,扩大生产,成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带头人。劳务输出使一部分人积累了资金,不光解决了群众的花钱问题,也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应该更广泛地组织劳务输出,但要规范其行为。

    (三)以手工作坊式生产为主的保安腰刀制作户是保安族私营经济的特色产业,必须保护,并设法提高其工艺制作水平。

    保安腰刀是保安族传统的民族手工艺品,历史悠久。以一家一户为单位作坊式地生产销售保安腰刀,仍是部分保安族群众赖以生活、脱贫致富的主要手段。据调查,在高李、梅坡、甘河滩等村,腰刀户约占总户数的8%,有近100户。生产规模不大,以2人一3人为主。3人年生产腰刀1500把,按现市场10元~15元销售,产值可达15000元一22500元,扣除钢、牛骨等原材料及雇工工资外,可获纯利润8000元一14500元。目前,一些人已联合集资,创办了大河家三庄工艺品刀具厂等企业,这些企业设备更先进,产品更精良,社会效益更好,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个人购买汽车、拖拉机跑运输的个体运输户发展较快,经营人数增多,收益颇丰,已成为保安族个体经济的主要产业。

    随着保安族地区公路的修扩建,城乡流通活跃,一些人便看好运输业,纷纷投资购车跑运输,促进了保安族个体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据在保安族人口占89%的高李村调查,全村402户,就拥有农用车辆50多辆,还有东风、康明斯等大型货运车辆。梅坡村也有38户保安族家庭购买了兰驼车跑运输,占全村总户数的8%,每辆车每年收入可达8000元。目前,购买一辆兰驼车约需7000元,一般正常营运,一年便可收回成本。看来,投资运输业,只要注意安全,热情为乘客服务,保养好车辆,收入还是可观的。

    (五)保安族非公有制经济的门类越来越宽,且参与经营的人数与日俱增,部分妇女也加入了个体私营经济的经营行列,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社会效益越来越好。

    以前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宗教影响,保安族妇女一般足不出户。然而现在情况不同了,由于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她们也纷纷走出家门,外出经商,甚至远至青海、西藏经商。保安族女企业家马福英白手起家,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创业,从简单加工牛绒衫开始,逐渐发展到能生产高级羊绒被、仿古手工地毯等高档产品的益保实业有限公司,从十几家私营企业中脱颖而出,一枝独秀,年产值已达100万元。保安族个体经营户当中妇女有25户,占个体经营户的6.2%,虽然这个数字还很小,但也足以证明保安族妇女的解放程度和思想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

    长期以来,保安族私营、个体经济的门类比较单一。腰刀生产和皮革加工是主要经营项目。目前,保安族私营、个体经济已逐渐拓展到旅游、食品、印刷、运输、建筑、机械制造,甚至特种动物养殖等各个行业。一些企业还不断更新技术设备,研制开发出了一系列名优产品,一些产品在兰洽会、广交会上初露头角。传统的保安腰刀生产,引进了先进的锻打、电镀、抛光等设备和生产工艺,使用了景泰蓝等新材料,使产品迈上了新台阶。县民族工艺品厂研制开发的景泰蓝将军剑,是全县惟一荣获国家专利的产品,远销香港、澳门、东南亚等地区和国家,市场前景看好。个体百货业也从经营油盐酱醋、针头线脑,发展到高档时装、家用电器、名优化妆品等,门类越来越全,生意越做越大。

    保安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尤其是城镇快于农村。一批私营企业正在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迈进。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和地位不断提高,影响越来越大。保安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已经来到。

    二、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的制约因素

    保安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与其他民族地区比较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保安族非公有制经济尚未形成规模优势与整体合力,企业发展水平低,经济效益不明显。

    保安族私营个体经济以商贸流通和餐饮业为主,规模较小,经营分散,尚未形成规模优势。保安族私营、个体经济多数为小型加工业、服务业,高效、龙头、骨干企业少。规模小、档次低、产品科技含量低和附加值不高是保安族非公有制经济的普遍特征。目前,年产值超百万元的企业只有两家,而产值在15万元以下的私营企业却占了八家。

    (二)保安族非公有制经济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品牌优势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保安族非公有制经济的产业结构和布局与省内其他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情况相近似,现阶段还多数集中在第三产业,且以副食和制造业为主,存在一定缺陷。在以农业为基础的保安族地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着眼点应该主要放在农业领域,走种养加一条龙、科贸工一体化经营的路子。实现从经营方式的低层次、低水平和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型向高层次、科技化、集约型的转变。

    (三)积极引进资金,加快非公有制经济专业人才的培训。

    由于经济欠发达,生活还不富裕,导致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资金短缺。同时,科技教育落后,直接导致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人才短缺、技术短缺现象。这种现象在保安族地区较为突出。当前保安族地区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吸引不了外资和人才,也影响技术更新和改造。

    (四)制约保安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因素还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发展非公有制的政策以及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诸方面。

    1.思想观念方面:保安族地处僻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对外界的新鲜事物接受迟缓,加之经济落后、信息闭塞,导致思想比较保守。思想观念的保守陈旧,直接制约和影响经济的发展。在部分保安族群众中还存在着小富即安的思想,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甚至长期依赖政府、依靠救济过日子,存在着等靠要思想,商品意识淡漠,这些都影响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寻求发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观念,树立穷则思变的创新意识,参与市场竞争,脚踏实地,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劣势,找出切实可行的脱贫致富的路子和办法。

    2.发展政策方面:临夏州委、州政府不失时机地制造和完善了一系列扶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相关政策,开放了市场,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积石山县结合当地实际,积极采取措施,贯彻落实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各项方针、政策。县上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坚持“三个长期不变”(在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范围内健康发展的政策长期不变;保护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合法权益的政策长期不变;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一视同仁的政策长期不变)。实现“四放一减五不限”(放宽经营主体,经营范围,经营方式,注册条件;简化申办手续;对非公有制经济不限比例,不限速度,不限规模,不限领域,不限从业人员),大力扶持,放手发展。县上制订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具体优惠政策,规定了免税办法,明确要求工商、税务、卫生、公安等部门为申办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人员提供方便,简化手续,公开办事程序。为保安族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政策环境。实践证明,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政策环境对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是至关重要的。

    3.发展环境方面: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制约保安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自然生态环境恶劣,资源匮乏,特别是矿产资源十分匮乏,直接制约着保安族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加之科技教育落后,市场发育程度低,也严重影响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要使保安族非公有制经济获得更大发展,就必须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和尽快改善投资环境。要从少少民族的实际出发,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考虑,从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进步的政治高度处理好保安族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各种问题,真诚帮助扶持其发展。

    思路与构想

    发展保安族非公有制经济,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必须从保安族地区实际出发,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必须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大河家、刘集两大市场为基础,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的特色农业、手工业和劳务、商业、餐饮业,逐步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的突破。要贯彻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保安族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的思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继续推进科教兴县、依法治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做好信息服务工作。各方监督,相互配合,把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落到实处。

    (一)充分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快保安族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为21世纪我国经济的发展开拓新的空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的倾斜力度,将增加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加快保安族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科技教育、人才培养和改革开放的进度。这对发展保安族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和难得的历史机遇。保安族地区的各级政府和各族群众,应该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按照党的政策,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事业中大展宏图。

    首先,要在西部大开发中寻求解决发展保安族非公有制经济资金短缺的问题。要从当地资源出发,选好项目,争取资金,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其次,发展保安族非公有制经济要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两大工程中寻求商机。保安族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就长期得不到恢复。因此,要认真搞好退耕还林还草的绿色希望工程,把种树种草、养畜、养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水土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结合起来,加速还林还牧的生物措施建设步伐,推进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二)发展保安族非公有制经济,必须以保安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为出发点,必须在发展传统特色农业生产上大做文章。

    保安族贫困地区家庭经济结构单一,主要靠几亩薄田度日,加之一些家庭人口过多,劳力缺乏,或文化过低,不懂技术等原因,贫困面仍占10%左右。多数保安族群众当前也只仅仅解决了温饱,离小康的日子还非常遥远。必须通过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千方百计使这部分人逐步富裕起来。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同扶贫攻坚结合起来;投资、选向、救济扶持向贫困户倾斜,帮助他们建大棚、盖温室,种蔬菜、花卉,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以及林果业等多种经营,多轮驱动,共同致富。各级政府要当好参谋,积极帮助出主意想办法,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做帮助保安族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排忧解难的贴心人。

    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依靠科技,引进适宜保安族高寒地区种植、经济效益高的作物品种,扩大洋芋、蚕豆、小杂粮等作物的种植面积,加快传统农业的调整和优化步伐,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和区域经济,扩大油菜、花椒、药材、核桃及牛羊等农畜产品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大日光节能温室和塑料大棚面积。要以区域主导产业和基地为基础,积极培育农产品加工转化的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产供销、农工商、科工贸一体化的产业经营格局。

    (三)搞好大河家、刘集等小城镇建设,促进保安族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建设好保安族周边地区的小城镇,对发展保安族非公有制经济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保安族地区的大河家、刘集经过几年的建设,已发展成初具规模的小城镇,特别是大河家已成为重要的商品流通基地,功能越来越健全,是保安族群众自产自销粮食、蔬菜、水果、牛羊肉的主要交易点。农产品的交易,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商业百货、餐饮等日益兴旺,直接加快了保安族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小城镇是市场经济的载体和依托,应重视小城镇的建设,加大投资力度。相对而言,保安族地区的小城镇建设的速度、规模还远远适应不了快速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必须把小城镇建设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紧密结合起来,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积石山县已规划要依托商贸流通优势,建设大市场,构筑大商贸,实现大流通。计划在吹麻滩、大河家、乩藏集镇和临大公路沿线建成一批有影响的粮油、果品、蔬菜、农畜产品、民族特需品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进一步发挥大河家集镇的区位优势、民族优势、经济信息优势,通过内引外联、组建集团等方式发展兴办直销连锁店等多种商贸业,使之成为县域独具特色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汇中心。

    (四)不断开发新资源,拓展新产业,为发展保安族非公有制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保安族地区资源有限,要发展保安族经济,必须不断开发潜在的新资源,拓展新产业,为非公有制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保安三庄名闻遐迩。将三庄逐步开办成“保安族民俗村”旅游景点,相信会以其独特的生活风情、人文景观吸引中外游客。在大河家乡西边约5公里处,座落着著名的积石雄关。这里两山对峙,“览石川之弘志,莫高美于黄河;潜昆仑之峻极,出积石山之嵯峨”。走出积石峡,翻过锁桐坡,有一块巨石,称为“禹王石”,传说大禹寻河时曾憩其上,坐痕至今犹存。将这些独特的历史遗迹开辟成文化旅游景点,发展保安族特色旅游业,前景广阔。动员保安族有识之士投资发展旅游业,将大有可为。同时,旅游业的发展,必将带动住宿、餐饮、购物等相关产业。应该放开眼界,向云南、贵州一些民族地区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发展自己的旅游事业,拓宽非公有制经济的路子。

    (五)继续完善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使之落到实处,保障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随着国家一系列保护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出台,州、县也陆续出台了促使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条文。积石山县《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意见》,制定了30条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优惠服务政策,积石山县计划经贸局还制定了落实《意见》的相应承诺制度,共6条。从这些政策条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州、县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决心和信心,这是发展保安族非公有制经济的根本保障。必须千方百计使这些政策条文落到实处,用政策统一思想,这样才能保证保安族非公有制经济的顺利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保安族非公有制经济一定会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中,展现其强大的生命力。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的经济格局一定能够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发展,一定会使保安族人民的生活得到更大改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