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末-伊的恋爱的往昔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女友打来电话的时候,正是黄昏。伊当时正坐在室外的阳台上,望海上碎银一般的黄昏的光照。有白色的鸥鸟在海面上低空盘旋,发出一阵阵凄厉的叫声,与黄昏的温暖极不协调。

    海从明媚的蔚蓝,渐渐地,变得金样的辉煌。这是伊最最迷恋的时刻。所以无论怎样繁忙,她都不愿错过这壮美的景象。

    那一刻,事实上阳台上还坐着另一个人。他一直在默默倾听着伊低回的声音。伊朗读着她的《八月末》。略显沙哑的声音,却磁性而铿锵。那些交待性的场景或景色。很短的句子,就足以说明当时的情景了。然后是人物间明明暗暗的对话。有能听明白的,但有些,只是情绪转换间的呓语。间或,伊也会停下来,对文字做些微的说明,为了让导演更直观地感受到剧本中的氛围。但,美丽的暮色还是让伊偶尔分心。她时常会突然地停止阅读,摘下眼镜,看远方正在慢慢沉向海底的太阳。

    伊说,那就是人鱼的家乡,但可惜她再也回不去了。

    导演抬起疑惑的眼睛,为什么总不能忘掉那些无谓的泡沫?

    伊每天看每天看却从没有看腻的时候。每一个黄昏对伊来说都不曾千篇一律。世间万物皆是唯一,不可重复,哪怕那变化只在毫厘之间。于是伊永远饱含着激情。在不同的美景中幻化出参差的心意。伊就是这样一个有点浪漫的女人,有点,小布尔乔亚。有什么不好吗?于是,伊才会在她生命中的每一刻都能敏感到人情冷暖。

    导演不得不提议暂时停止工作,让伊把海上那日落景象彻底看完。伊也顺水推舟,问着,您难道不喜欢马勒的《太阳将再一次给清晨镀上黄金》?当然,这是傍晚。

    不,导演说,一个男人,他稍停片刻,当然,我会欣赏,但绝不痴迷,如您这般。我必须始终保持一种对景物的尖锐的新鲜感,这样,我才能在镜头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对我来说,最可怕的就是眼下的这种麻木或迟钝了。为什么我不能做到像您那样,永远对同一种事物保持着不知疲倦的纠缠?

    伊当然听得出导演话中的褒贬,只是她早已经过了那种斤斤计较、不依不饶的年龄了。她于是独自看着她每天都能看到的大海。在礁石的背后,沙滩的尽头,由蓝色经由绿色而慢慢转成的金色。大自然就是拥有神奇的力量,创造出人类所无法描述的那斑驳的色彩。

    伊说,这是大海在一天中最温暖的时刻。仿佛被彻底驯服了,在金色的灼烧中。而蓝色虽然很美,却是很冷的色调。金色就不一样了,伴随着暮色缭绕,是的有时候,让人不得不……

    或者,他会觉得,这是某种暗示?即或是暗示,却也不是伊的本意。她只是想以黄昏的色彩,说明一种个人的感受。然后,伊感觉到了,导演在看她,她的脸。那目光是彷徨的,交混在暮色的温暖中,所以是不确定的。当然,伊没有回应那目光,她只是一如既往着自己,一如既往着黄昏,一如既往着,心中的温暖……

    她的手,就那样突然之间地,被另一只手抓住。而又突然之间地,电话铃响了起来。那铃声锲而不舍,震耳欲聋,足以让那只手丢下另一只手了。

    这所有的天意,就这么奇妙地,改变了原先的轨道。让一切发生而又突然地,被终止。如果不是电话铃响,伊或许真的不知道该怎样收场了。任凭被那只坚定不移的男人的手抓紧?抑或挣脱?一个耳光?抑或,一份永久的逐客令?连同,被断送的胜过暧昧的友情?然后,什么电影,什么《八月末》,统统扔进垃圾筐,到此为止。但,终于铃声,损毁了并且拯救了这一切。

    有如天助。这是始终在追随着伊的幸运。不让他们在黄昏的诗意中缠绵,也不让,他们的关系变得从此无法收拾。就越过了,那一次一次的欲望的渊薮。就回到了,朋友间如常的轨道上。而世间的有些情形就是这样,错过了,就永远不再会回来。

    如逃离瘟疫般,伊急切地抓起电话。而电话的那一端,就传来了女友绝望的哭声。

    伊的慢慢溢出的眼泪。在这样的时刻,悲伤是在所难免的。是的,她是我最好的朋友。伊回答了导演关于她的眼泪的质疑。

    如果不是导演刚好在此,这个黄昏,伊也许就不能进城了。但她或许会求助于女邻居,因为她不想在女友最悲伤的时候,不在她身边。

    于是他们上路。沿着海边大道。不再有黄昏。黄昏已经消逝。然后沉沉夜色。只有射向前方的车灯。光柱间萦绕的惊惶的飞虫,就撞在了挡风玻璃上,粉身碎骨,在车窗上留下死亡的斑迹。而此刻伊想的也是死亡。或者在如此疾速的赶赴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奔丧。

    一路奔丧,一路的,默默无语。差不多两个小时了,他们却不曾说过一句话。或者难以启齿,暮色中曾经尴尬的瞬间。不过都过去了。伊心里想。于是,她便转过心思,开始回忆那遥远的往昔。

    或者我不该说,但那确实令人难忘。我们在海边相遇,以为相爱,却只是一场游戏。我记得那日日夜夜,就在这片荒凉的海滩。我们住在海湾深处一座被荒置的别墅中。很多年前,外国人在此建筑的那种,优雅的海边别墅。只是早已衰微破败,凋零中的那委婉的凄凉。我们在街上不期而遇,像童话一般。相约一道去往那礁石岛上的灯塔。要游过很深的水域,我们能游过去吗?雨水打在灯塔的光柱上,还有海浪溅起的飞舞的浪花。那一点一滴的,朦胧的萌动。但我们知道,那或者就是我们想要得到的。

    海边的雨中,我们为什么,相遇?是的还有过很多让人措手不及的,相遇。在遥远城市的河畔,我们相约。是另一个,你或许不想知道的故事。而前一个傍晚,和他在一起,坐在那里,听他喜欢的歌手的歌。那时候他确信的东西很多,甚至基督耶稣。他不是那个海边的恋人,他不属于海。于是他信誓旦旦的爱情也不是开阔的,只回响着吉他的悲凉。就那样,远远地坐着,然后离别。却突然地,紧紧地拥抱。那吻。但是,被忘却了,很多被遗忘的东西。连同曾经深深的爱,或者,可以堪称为爱恋的瞬间。却还是相约了,在明媚的河岸。从清晨到黄昏。不停地吻着不停地……从此终结。是的戛然而止。从此心如止水。在空无一人的洁净中,一如置身于大海的静谧。

    之于我们,回首往事,一如画蛇添足。

    能懂我的意思吗?

    还是沉默。

    看不到那个年轻人心底的波澜。或者根本就什么都不曾有,他只是不知道该怎样响应你的悲凉。

    后来他再度出现,却没有了昔日光彩。这就是我们的悲哀,要亲眼目睹过往影像的无情崩塌。太残酷了,一个多么凄惨的过程。那种无望的感觉,甚至不亚于我们自己的凋亡。当对面的那个人朝你步履蹒跚地走来,说他就是当年的某某,你能够接受吗?当年的某某怎么可能今天这般的惨不忍睹?哦不,不是,或者,不要,这不堪的景象。宁可回到当年,那英姿挥洒的年代。但是,还能回去吗?是的。这就是现实,你必须接受的。不如就像曼哈顿第五大道上惊鸿一瞥的嘉宝,当青春不再,便永远息影,不再示人。于是嘉宝永恒了,那个永远最美的美人。让离群索居永远遮挡住那逝去的青春,那凋零的真相。而我们这些不谙世事甚至不愿接受现实的芸芸众生?

    汽车颠簸着,车灯晃来晃去。在这漆黑的不见星月的海滨公路上。

    那一刻,伊拘谨地站在病房的门口,将女友紧紧搂在胸前。然后女友挣脱了出来,问伊,要不要去停尸房做最后的告别。伊当即拒绝了女友的请求。摇头。说不必了吧。她赶来仅是为了陪伴悲伤的女友。只为了你。

    你甚至都不愿意看他最后一眼?女友蓦地大怒,仿佛顷刻间她们就成了路人。

    伊有点惊惶地看着女友,不知道她这份暴怒从何而来。

    他至死都在想着你。女友的眼泪夺眶而出。如果他知道你如此铁石心肠,女友抽泣着。他真是白白爱了你一场,白白地,虚掷了他苦痛的一生。

    伊惊诧地看着女友。明白她已经知晓了那段不堪的往事。她为此而不能原谅那个逝去的男人,为什么不能让女友生活在单纯的幸福中?她不是怪罪他披露了他们曾经的往事,而是,女友因此而不再相信她们之间无话不说的友谊了。是的,她有意隐瞒了那个男人曾经的角色,她不想让自己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

    当然了,女友依旧怒气未消,你觉得他很卑微,配不上你,甚至,会玷污了你。你便可以随意将他抹煞,从所有的记忆中,甚至我的记忆中……

    伊只是低着头,任凭女友的歇斯底里。是的,她什么也没有说,那也是她的底线。她爱她的女友,她不想因为一个男人的出现,就让她们几十年的友情付诸东流。

    是的,你走吧,我没有你这个忘恩负义的朋友,也不用你有劳大驾来参加他的葬礼。他只是卑微的小人物,一介草民。知道他为什么要接近我吗?

    在女友的吵闹声中,伊觉得无地自容。她抬起头,看到身边已经围满了人。是匆匆赶来的导演把伊从人群中救了出来,在众目睽睽下,伊觉得她已经崩溃。

    伊终于回到了厨房的小桌前。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女友说的那种嫌贫爱富的势利小人。过去的永远就过去了,谁还愿意去碰触那些早已愈合的伤疤。而那曾经的疼痛,也早已被伊化作了一首首深藏于心的诗篇。伊不喜欢本来已经钙化的东西某一天又死灰复燃,而且是在那么残酷的背景下。那些陈旧的往事怎么可能再度出现在她的现实中?于是曾经沉郁的诗篇被彻底亵渎了。就如同一张遥远的绘画,被今天的橡皮涂抹得面目全非。然后便什么诗意也没有了。这就是现实的力量,很残忍的,可以让一切斑驳的回忆变成恶臭的垃圾。

    伊愤然的心情并不是因为那个男人的死,而是他的离去,无情地摧毁了她和女友几十年间从未破损过的友谊。就因为她不肯去停尸房便被无端诟病,以至于消解了她接到电话后的星夜兼程。女友非但不感谢导演的慷慨相助,反而当众指责他们男盗女娼。伊本来想留下来,直到男人下葬。但是,为什么,连这个伊想要付出同情和友情的愿望都要毁掉呢?

    伊说不清心里是一种怎样的滋味,差不多是第一次,她走上阳台,却对眼前壮美的黄昏心不在焉。她魂不守舍,满心踟蹰,脑子转来转去的,全都是女友。她不想她们的友情就因为一个人的死亡而化为乌有,那不值得。她也不想在女友最需要慰藉的时候,自己却不在她身边。几十年来,她们的关系就如同姐妹。她们有时候也会争吵,但很快又和好如初,她们是亲人。

    是什么能够将多年的友情毁于一旦?而她们几十年建立起来的亲人一般的联盟就这么不堪一击?伊哀痛连友谊都像沙砌的城堡那般脆弱。

    这一刻,她如果不在女友的身边,将会成为她终生的悔。在朋友最需要的时刻,自己,却踟蹰于一片静谧的海滩,袖手旁观。

    忧心忡忡中,伊不知自己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她该求助于谁?又有谁能帮助她走出这满心的焦虑?伊在她空旷的大房子里走来走去,一如困兽。走到窗边时看到对面的房子里,女邻居正站在亮晃晃的吊灯下打电话。她执著地拿着电话的听筒,听着或者说着,似乎很焦虑。

    于是伊扭转身,朝向另一侧黑暗中的窗。想不到,透过窗外的黑暗,在另一座房子里,那个商人,竟也正站在窗前说电话。在这样的夹击下,伊觉得自己已无处可去。她不想窥视邻居的一举一动,更不想透过他们说话的表情,去揣摩人家深藏于心的隐私。但是她还是情不自禁地看着两扇窗外那两个打电话的人。他们说说停停,就仿佛是在和对方讲话。女邻居说着说着,竟突然落下泪来,她抽噎,并不停地抽出纸巾,擦着她的鼻翼。而商人也仿佛在焦虑地解释着什么,很诚恳的样子。伊还从没有看到过商人如此动情,甚至如此卑微,平日里他总是端着一副无知的傲慢,凡人不理。而这一刻,他似乎在自责,又好像在讨好,抑或,只要能获得对方的宽宥。

    不,伊不想再看到窗外的这两个人了。她觉得她已经成为了那个猥琐的偷窥者。但是她也不想立刻拉上窗帘,那样,他们会多心。于是伊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离开自己的房子。只有在海边,她或者才是真正自由的。

    伊面对大海的时候蓦地觉出,原来,人的生命竟那么脆弱。

    伊独自一人在沙滩上走着。她紧裹着那条黑色的披巾。在众多的颜色中她为什么选择了黑色?在顺手抽出的那一刻,她坚信自己并没有想到那个死去的人。但是,她就是紧裹着这条黑色的围巾走在沙滩上。大海和天空也如这围巾的色彩陷入了彻底的黑暗。而之前的一刻,伊知道,天空曾经是一片澄澈的钢蓝。这钢蓝色尽管沉郁却意味着,碧空的晴朗。有过艳阳高照和傍晚的金色余晖。然后那钢蓝越来越深,深到苍茫。直至,天地间涌出那一望无际的黑色凄凉。

    而她,这个被黑色裹紧的女人,行走在黑色的凄凉中。就如同,黑夜中的那个,黑色的幽灵。

    站在海边,伊回首望去,小区里竟是一片璀璨的灯火。那所有依稀的往事,像沉渣泛起。而未来,她或者连这依稀的往事都不再能记起。或者那才是某种境界。幸福而单纯地,只活在当下的某时某刻。不,伊没有想到他们曾怎样地相互思念,以为爱在其间。不,她没有想这些,而只是慨叹于这片海滩,将永无往日那迷人的荒凉了。

    伊怀念那种荒凉的景象。不在乎那景象中有没有往昔的爱。在衰草中在礁石上,那遥远的灯塔。关键是,在伊的心中,那曾经的一份深情的向往。如今这一切早已化作烟云,破碎在已被现实消解的毁灭中。伊觉得人生中最可怕的莫过如此。曾深怀的毕生的牵念,却要在无情中顷刻崩塌。伊不知道,在她的生活中,包括未来,还能否梦想?至少,让她再拥有一次,哪怕短暂的梦想的瞬间。

    是的,她依然还能面对,那个喜欢坐在她对面的,倾听她朗读剧本的年轻人。她没有把握,不知道他会不会喜欢她的《八月末》。他未加评判,是因为,女友突然的电话。就阻断了他们对影片的探讨,他本来是有时间发表他的意见的,他当然也知道伊在怎样地期盼着,他的首肯。

    但是,他却只是看着她,全神贯注。他喜欢听她低沉的声音,看着她,却不知目光中所包含的是怎样的心意。就那样看着,在某个时刻,毫不犹豫地,就给了她那个让她感到无限温暖的拥抱。后来这拥抱就成了他们相见相别时必然的仪式。只要相见,或者,只要离别。这是属于他们的唯一温暖的方式。来来往往地,似乎已经约定俗成。却也没有任何的寓意,只是,他们之间的某种亲近与温暖的,默契罢了。

    当然,她此刻也许不该想到那个导演,更不该想到他们之间习以为常的那些拥抱。她幸好没有想到被抓住手的那一刻。尽管他们已将相互的拥抱视为家常便饭,却依然不能想象倏忽之间地,抓住对方的手。是的,这当然是一个挑战,一重新的境界。伊不该想到那一刻的,那灼烧着的激情,尤其在这寂寥的夜色中。

    伊裹着黑色的围巾,凭吊往日的苍凉。现实,即或刚刚过去的那个“刚才”,谁又能证明它不是往昔呢?是的,所有过去的,曾经发生过的,顷刻间都会沦为旧往。所有的这一刻,然后,就全都变成了追忆。

    伊或许不该涌出如此的悲叹和怜悯,哪怕是为着那逝去的悲怆。她只是觉得自己,此刻已经和女友一道站在了那个冰冷的尸体旁,尽管,这里只有暗夜中海上掀起的风浪。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