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礼如是说-首先要讲社会责任——朱新礼论企业的社会责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个没有社会责任的企业是没有眼光的企业。小企业可以承担小的责任,大企业一定要承担大的责任。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才会由小而大,越做越强,才能打造百年基业。

    企业讲社会责任,最起码的是不能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不能拖欠工资、偷税漏税。

    企业要有大担当

    生意就是要赚钱,让投资者和股东有回报。

    这几乎成为商业界颠扑不破的真理,无可厚非。

    但是企业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不是运作在理论中,企业已经成为社会的一部分,息息相关。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负责的同时,还应承担起对劳动者、消费者、环境、社区等利益相关方的责任。

    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意识的企业不可能永续经营,而一个缺少社会责任意识的企业的社会也不可能健康和谐地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不仅要赚取利润对其股东负责,同时也要对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社会负责。

    商业不仅要赚钱,眼光应该放长远,商业的最终目的要让社会不断向前进步。面对全球性社会问题,比如气候、环境的变化,主动地去面对问题、承担责任。

    从“企业家的企业”到“股东的企业”再到“公众的企业”,沿着人类商业文明演进的共同线路,众多企业一路走来。

    一方面是破坏性创新的企业家精神,一方面是和谐至上的时代大趋势,现在的企业家需要的是更高超的平衡感,更宽阔的社会视野。

    “社会责任”成为热门词汇,一些公司一提到社会责任,就大谈参与了多少慈善活动。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认识到,慈善活动、捐款只是社会责任的一小部分。

    谈到“责任”的含义,更重要的是“经营一家成功的、可持续的企业”,能够持续、对社会发展有贡献的企业,才是对社会负责任。

    “社会责任不该是一个空的概念,也不单纯局限于慈善、捐款,而是与企业的价值观、用人机制、商业模式等息息相关。做企业赚钱,赚很多的钱,许多人都这么想,但这不是汇源的目的。让员工快乐工作成长,让用户得到满意服务,让社会感觉到我们存在的价值,这才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所在,至于赚钱和社会回报,那是水到渠成的事。”

    朱新礼是这么说的,他做的比说的更好更生动。

    2007年7月20日,第一批汇源果汁顺利进入青岛奥帆赛基地。这是汇源为青岛奥帆赛提供的第一批果汁饮品,包括汇源100%橙汁、桃汁、苹果汁、番茄汁。作为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列为涉奥的企业,汇源果汁在接受了来自公安、质检、卫生等各方面的严格审查和检验后,顺利进入了青岛奥帆赛基地,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提供健康与营养。

    朱新礼颇为看重成为奥运食品供应商。历届奥运会都将食品安全视为头等大事,北京奥运会更是建立了奥运食品安全应急预案。一种食品要想供应北京奥运会,必须通过原材料供应、质检、运动员过敏源、储藏、运输等多项检查,才能使其进入奥运会的饮食体系。

    “为奥运会供应饮料,既是汇源的骄傲,更是汇源的责任。我们一定提供最优质的产品,为奥运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也希望通过奥运会这一国际盛事,全面展示汇源果汁的品牌形象,彰显‘中国制造’的独特魅力。”

    正是由于汇源16年如一日对于品质的追求,16年如一日对于社会责任的承担,才成就了其在中国果汁行业的领袖地位。这一点,朱新礼甚是自得。此次汇源果汁以其高品质进入奥帆赛基地,不仅仅意味着产品卓越的品质得到了奥运会的认可,体现中国果汁第一品牌的实力和影响力,为民族品牌走向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承担起一种神圣的社会责任。

    16年来,汇源始终坚持重视自身的社会责任,不是简单地认为自己只是一个产品生产企业,而是积极主动追求企业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和谐统一、积极主动追求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2007年4月2日,汇源发布了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这也是我国果汁行业发布的首份社会责任报告。

    汇源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指出,如果每一个企业都能够在自己所处的、所擅长的领域卓越地承担社会责任,就能把整个社会的发展环境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正是基于这种社会责任,当汶川地震发生后,汇源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立即启动“企业社会责任应急机制”。

    震后的第二天,由汇源一位副总裁带队,汇源首批捐赠的100万元现金和100万元物资送抵灾区,成为震后第一家到达都江堰的北京企业。仅5月14日当天,就有近数千人喝上了汇源果汁饮料和纯净水。

    当灾区急需食物及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的消息传回北京时,朱新礼召开紧急会议,并决定追加800万元物资和现金,协助灾区群众解决燃眉之急,让更多的人喝上纯净的水和健康的果汁饮料。

    其实,在此次地震中,汇源成都工厂也受了灾。朱新礼表示:“现在我们工厂的经济损失是次要的,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才是头等大事,救灾刻不容缓。”

    一箱箱果汁、一箱箱水,及时被送到受灾最严重的地区:都江堰、青川、汉中……

    汇源在投入震后救助的同时,还积极筹划灾区的家园重建,是第一批拿出明确计划帮助灾区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企业。

    5月16日,汇源果汁正式宣布,在未来几年内将投资3至5亿元,在都江堰建立现代化的猕猴桃种植加工基地,帮助灾区群众解决今后生产生活问题。

    为给孩子们一个安全、美好的学习乐园,汇源同时决定至少捐款500万元在都江堰建一座“震不跨”的希望学校。据初步统计,汇源员工为灾区捐款近百万元,公司捐献现金及物资达1500多万元。

    责任成就品牌

    “企业无论大小,社会责任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

    这是朱新礼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是没有眼光的企业。小企业可以承担小的责任,大企业一定要承担大的责任。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才会由小而大,越做越强,才能打造百年基业”。

    汇源的发展正是源于企业对责任承担的勇气。

    从1992年创建汇源,到现在汇源成为全国知名品牌,朱新礼认为,正是一份责任感,让汇源走到了今天。

    “我在创业的时候选择这个项目,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感觉到有一种责任。那时候,作为一名公务员,压力小一点,收入也可以。从农村出来的人,能够在政府有一份工作,已经不错了。但是,我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就是为社会、为果农做点实事。1992年之前,沂蒙山区有很多的水果都烂在山里,烂在树上,我觉得这是一个太大的资源浪费。同时,我也了解到这个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所以一开始就选择了水果加工的项目。”

    16年来,作为中国果汁行业的开创者,从第一杯果汁,到一条横跨工、农业和服务业成熟产业链,汇源的发展轨迹令人叹服。汇源的成长给数以万计的员工带来安宁与幸福,带动了上百万户果农脱贫致富,更为数亿消费者创造了健康优质的生活。

    作为涉农龙头企业,汇源在十几年的发展中,已在全国19个省、区、市建成30多家现代化工厂,开辟400多万亩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和标准化果园,与数百万果农形成水果种植、收购合作关系。

    “营养大众、惠及三农”成为汇源响亮的口号。

    在汇源遍布全国的30多个工厂中,有近一半是设在不发达地区,比如河北顺平、山西右玉、湖北黄冈、吉林延边和陕西礼泉等等,汇源的到来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汇源的创始之地——山东沂源曾是国家级贫困县。

    土地、水果、农民成为汇源不可缺少的重要“基因”。

    汇源在河北顺平建厂之前,当地的草莓每到成熟季节,都会有40%左右的草莓由于不能及时卖掉而腐烂。后来当地的农民把草莓送到北京的汇源工厂,可是因为路途遥远,草莓成熟后又非常容易腐烂,所以当地农民就向汇源建议到顺平建厂。

    自2002年,汇源在顺平建厂后,当地草莓腐烂的事情再也没有出现,而农民的收入却成倍增加,种水果的积极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顺平的草莓种植面积已达到了3万多亩,顺平县也一跃成为河北省最大的果蔬加工基地。

    2006年8月,汇源集团在山西万荣投资的果汁加工厂正式投产了。就在前一年,当地苹果收购价格低至300元/吨,仍无人收购,以至大量的苹果腐烂变质,当地果农和政府官员心急如焚。汇源果汁厂一投产,当地苹果价格一下子就涨到了850多元/吨,翻了两倍多。汇源万荣工厂每天加工着1000吨到1200吨左右的苹果,每天用于收购苹果的现金支出高达90多万元。万荣受益了,附近几个县的果农也受益,万亩苹果都有了着落,农民真的乐了。据当地政府统计,由于汇源的到来,今年当地农民预计将增收1个亿。

    尽管如此,面对着整个区域落后的苹果品种,朱新礼着急了。为了农民的长远发展,必须改良品种。朱新礼决定,为农民提供种苗、种植技术、定期技术辅导等一切前期投入,将来回收水果。一场更大的行动正在万荣试点展开,更多的收益再次向万荣农民走来。

    说起到万荣建厂,还有一段感人的插曲,让朱新礼记忆犹新。

    那是2005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

    汇源集团门口来了两辆装满苹果的货车和一批特殊的客人。走在前面的8个人每人手中捧着一个大苹果,上面印着“万荣人民欢迎汇源”。

    这几个字是在苹果初长时,用纸剪好贴在苹果上,等苹果长大的时候,将剪纸揭掉,字便清楚地“长”在了苹果上。

    万荣县一位副县长受县委、县政府的委托,专程登门邀请汇源“落户”万荣。农民自编自演渴望汇源落户的节目,把朱新礼深深地打动了。

    “去!就是赔钱也要去!”

    随后,朱新礼亲自带队到万荣县调研、奠基、建厂。

    汇源在三峡的建厂也与这种情形类似。

    早在1998年,汇源就在湖北宜昌建设了分厂。2001年,响应国家“要把三峡移民工作重点放在发展库区经济,解决移民长远生计问题上”的号召,朱新礼到三峡考察,仅仅半个月后就在万州开工建厂了。

    当时,汇源内部有不同的意见,认为在三峡库区的万州过早建厂是个巨大的风险,因为柑橘苗木才刚刚栽上,成品果即使是新品种也得3年后才能结果。虽然当地有一些旧的柑橘品种,但最多也只够机器生产两个月。花费上亿元建设的工厂和生产线将不可避免地要闲置,凭空增加了机器的折旧率,提高了投资风险和生产成本。朱新礼力排众议,决定尽快在万州建厂。

    他的理由很简单:“如果我们不建厂,当地老百姓看不到希望,心里没底,就不愿意种柑橘,政府当然也不能强令推动这个项目。早到库区几年,虽然企业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但是当国家需要企业时,企业有责任为政府分忧解难,尤其是三峡工程这样利国利民的大工程需要企业时,企业更应该责无旁贷。”

    朱新礼几次到万州考察,实地“督战”工厂建设。汇源不仅自己建厂,还承担了柑橘苗木的改良引进和对果农的培训。他一再告诫员工,柑橘示范园和汇源万州工厂的建设是国家的项目,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要考虑好每一个细节,承担每一阶段的工作,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即使他自己不在万州工厂,只要是万州工厂方面的报告他都会在第一时间批复,只要是万州工厂的国内外考察、资金申请,他都给予一路绿灯的待遇。

    汇源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数千万元在三峡库区建立了亚洲最大的“良种柑橘苗木繁育中心”。从国外引进世界上最优质的柑橘种子进行苗木繁育,无偿提供给当地果农种植,一年可向库区移民和果农提供优质成品苗200多万株。

    汇源与果农一起严格把控质量关。从良种的引进、苗木的繁育、果树的栽培、技术的培训做起,逐步建立起集苗木繁育、水果种植、加工、包装、储存、交易为一体的水果产业化经营基地。在这里,果树真正成为农民的“摇钱树”、“幸福树”,果园成了农民的“果树银行”,而且从源头保证了汇源果汁的高品质。

    截至2006年10月,汇源集团已在重庆的万州、湖北的巴东等7个区县建立了高标准柑橘示范园近4万亩,直接安置移民数万人。投资5亿元分三期在万州建设年加工100万吨的柑橘加工基地,这也将是亚洲最大的橘汁生产基地。“实现优质橙汁国产化”的梦想正在朱新礼手中逐步变成现实。

    “一年里有两个时节是我最快乐的季节。”朱新礼欣慰地说,一个是春节,总有大批果蔬基地的老乡、干部来到汇源祝贺新春,有的还带来了自编自演的节目,用他们的歌声笑声来表达对汇源的感激之情。另一个是每年瓜果桃梨成熟的时候,果农会把印有“祝福汇源”、“感谢汇源”等字样的水果拿来送给朱新礼。

    2007年3月,汇源启动了“果树银行”计划,由果蔬研究种植示范基地和优质水果加工中心、果品包装储存中心、果品交易中心、技术培训中心一起,构成一个包括果蔬科研、果蔬种植示范、技术培训、果品储存、交易和加工在内的完整系统。

    这是汇源经营模式的一次巨大创新,实现了从个体农户到“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广大农户”全新发展格局的升级,搭建起小农户进入大市场的桥梁,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有着极其现实的意义。

    “有了汇源‘果树银行’,汇源负责给我们提供优质果苗,教我们怎么栽种,还保证收购,果子不愁卖了,果树就能真正成为我们的摇钱树、金银树、幸福树,成为咱农民身边的‘银行’”。对于加入汇源“果树银行”计划的果农来说,“果树银行”并非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实实在在地承载着他们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现在汇源全国战略性布局加速,在湖南怀化、山西右玉、吉林舒兰、安徽砀山等地签约新建了多个大型水果基地项目,“果树银行”计划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如今,在吉林、北京、山东、河北、湖北、湖南、江西、广西、三峡库区和新疆等十几个省市,汇源都建立了绿色环保的水果基地,与当地果农一起共建绿色家园。

    朱新礼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整个汇源、整个社会都来关注“三农”,支持“三农”,“三农”问题的解决才有希望。所以他不遗余力地在一切可能的场合和机会为“三农”呼吁呐喊,同时他要把这种对事业的爱、对“三农”的情变成全体汇源人的群体意识和行为。他经常不断地引导员工了解国情、了解三农、了解企业,使他们人人都清楚事业的价值所在,清楚企业的前途所在,清楚个人的目标所在,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同心同德。“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产业化,关键要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载体,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发挥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

    于是,在汇源15周年庆典当天,“情系三农、共同发展促进会”正式揭牌成立。

    这是汇源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一次大胆创新,也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升级。对此,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沈建国女士给予了高度评价,她希望更多的企业像汇源一样,为推动各地资源共享、实现农业产业化做出贡献。

    只有为国家、社会和他人做出了贡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和赞誉,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和幸福。一定要符合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社会的利益,这个企业才能长久。

    朱新礼踌躇满志。

    慈善本色

    朱新礼和汇源热衷于公益事业,总是想方设法为社会多做点贡献。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汇源开始为山东贫困大学生提供助学金,为孤寡老人提供养老金;汇源还在山东经济管理学院设立了奖学金,鼓励寒门学子积极上进;此外,在每年的教师节慰问辛勤的园丁,已经成为汇源集团的惯例。

    朱新礼还一下拿出20万元圆了沂蒙山20名贫困家庭子女的大学梦;他把专业技术学校办到了企业,学生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工厂实习就业;他从2001年起,拨出专款在曾经就读过的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设立奖学金,每年奖励前30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驻地一村庄群众吃水困难,他派人带着20万元前去帮助打井,并对工作人员约法三章:不准宣传报道,不准给群众添麻烦,不准把钱挪作它用;他到江西修水老区考察回来,拨出200多万元专款在那建立一所高水准的希望小学。1998年南方抗洪的前线、50周年国庆阅兵现场、公司周围的村镇,无不留下了汇源人慰问、走访、奉献的身影。迄今,汇源支援各种社会公益活动钱物折合5000多万元。

    2004年,朱新礼与冯仑、王兵、李东生、马云、江南春等知名企业家发起成立并管理运作的华夏慈善基金会。朱新礼代表汇源为华夏慈善基金会“爱佑童心”项目捐款200万元,该项目是华夏慈善基金会专门针对孤贫先心病患儿设立的手术治疗资助项目。截至目前,“爱佑童心”项目已经帮助500多名孤贫先心病患儿通过手术治疗摆脱死亡的威胁。朱新礼还代表华夏慈善基金会,向北京市残联捐赠了5套价值120万元的人工耳蜗,用以帮助失聪的孩子听到这个世界美妙的声音。

    2007年9月15日,朱新礼将一张460万元的支票交到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负责人手中。这笔善款将在中国西部贫困地区援建希望小学,资助贫困儿童,并帮助智障儿童辅读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普及特奥运动。

    这并不是2007年汇源慈善捐款中最大的一笔。此前,汇源拿出550万元用于支持山东新农村建设,并对考上大学的寒门学子给予帮助。仅2007年,汇源就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汇源先后出资400万元,在江西老区修水修建汇源爱心学校。

    在公益事业上毫不吝啬的朱新礼,对于企业员工也是关怀备至。

    汇源的很多员工都珍藏着一封朱新礼写给自己父母的慰问信。2007年1月,汇源集团拿出1000多万元,向12000名员工的父母发放慰问金、慰问品,并写了一封慰问信。

    当时,朱新礼刚从美国回来,当天晚上就亲笔撰写。第二天早上,很多人都读得流出了眼泪。朱新礼提议每月拿出200万元奖金设立了金星奖、营销专项奖,做到月月有奖、事事有奖。随着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标准的职工餐厅、浴室、医务室、员工公寓,各种活动中心、配套的服务设施一应俱全,职工工资更是逐年递增。

    朱新礼常说,让员工团结和谐、让企业有竞争力,这样的企业才是真正有前途的,也才会有能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汇源企业发展得越好,就可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16年来,汇源集团忠实履行社会责任,累计向国家缴纳税金20多亿元,投入各项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资金、物资价值合计数亿元。

    汇源的努力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汇源集团被国家发改委、国资委、民政部、商务部等11部委联合授予“企业社会责任突出贡献奖”,被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授予“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还荣膺了“人民社会责任奖”等。

    “一个没有社会责任的企业是没有眼光的企业。因为没有诚信,大家不愿意跟你交往。有人说企业大了才有社会责任,这是错的。企业小也要有企业责任。有了企业责任,才会由小而大,由弱到强。我们都想做大,所以要有社会责任。”

    汇源社会责任榜

    汇源集团一贯奉行“取之于社会、奉献于社会”的企业宗旨,忠实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加各项扶贫、救灾、助残、儿童、老年等公益慈善事业,积极支持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十几年来,汇源集团累计向国家缴纳税金近20亿元,投入各项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资金、物资价值合计近亿元。

    2008年

    6月3日,汇源咸阳工厂向汉中宁强、略阳、勉县灾区捐赠果汁饮料价值200万元。

    6月3日,汇源赞助的《赢在中国》第三赛季决赛在中央电视台举行。朱新礼董事长再次应邀为本赛季大评委。

    6月,汇源黄冈工厂向灾区调运果汁饮料价值200万元。

    5月31日至6月1日,汇源乐乐园项目部在全国11个城市举行了“汇祝福 圆心愿”六一儿童节公益活动。活动现场填写心愿卡,为灾区小朋友送上祝福。

    5月27日,为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六一儿童节节目录制的北川邓家乡刘汉希望小学的45名师生献爱心,助资6782.4元。

    5月26日,汇源顺平工厂捐款10万元。

    5月26日,汇源向济南军区赈灾部队捐赠果汁饮料100万元。

    5月25日,汇源赞助武警四川某部抗震救灾官兵,赠送果汁饮料价值200万元。

    5月24日,价值100万元的果汁饮料运抵四川青川县。

    5月17日,朱新礼出席“尊享财智,善济天下”慈善拍卖与赈灾募捐活动,个人捐款15万元。

    5月17日,汇源果汁回馈消费者,组织一等奖中奖消费者首批20人“香港双飞四日游”。

    5月16日,汇源集团再向灾区追加捐款物800万元。同时与都江堰市政府接洽建设猕猴桃生产加工基地及抗震学校建设事宜。

    5月14日,第一批现金100万元、价值100万元的果汁饮料送到都江堰,成为到达灾区的第一家北京企业。

    抗震救灾:(2008年5月12日起)

    汇源捐赠四川地震灾区款物总价值1000余万元;

    决定投资3至5亿元建设四川都江堰猕猴桃生产加工基地,支援灾区重建;

    决定捐款500万元,建设高标准抗震汇源爱心学校;

    汇源集团员工(全国)个人捐款物价值近百万元。

    3月21日,向武警某部捐赠冰柜24台。

    3月15日,汇源捐助新浪亲子游汇源。

    3月1日,由汇源捐助的沂蒙山区沂源县东里东西两村唐文化一条街建成。

    2月29日,汇源果汁集团与慧聪网、当当网、华旗资讯等联合发起倡议,为湘西果农消化库存柑橙12万斤。

    1月30日,汇源向湖南省冰雪灾区贫困家庭孩子捐赠5万元的卡通乐乐园儿童饮料。

    1月29日,汇源向湖南冰雪灾区京珠高速被困旅客捐赠百分百果汁价值5万元。

    1月,在雪灾特殊时期,汇源万州工厂义务购买忠县柑橙5700吨,解决了果农燃眉之急。

    2007年

    12月7日,汇源赞助 “儿童希望爱心妈妈圣诞慈善拍卖会”。

    11月15日,集团总部、顺义工厂800多名员工参加了向贫困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捐款活动。

    9月20日,捐款40万元,赞助母婴平安项目。

    9月13日,朱新礼代表汇源集团向中国青少年基金会义投460万元善款,赞助我国西部希望工程。

    8月7日,汇源支持兴建中国红十字博爱卫生院(站)。

    5月16日,汇源与牛富屯村“一助一”共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座谈会举行,并向该村捐赠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4月29日,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第七届“汇源奖学金”颁奖仪式在汇源鲁中公司举行。

    4月19日,汇源双城工厂向双城市农村中小学捐赠价值60万元的果汁饮品。

    4月14日,汇源赞助济南京剧广场建设。

    4月12日,向沂源县捐赠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孤寡老人养老救助金、贫困大学生专款等400多万元。

    2月23日,朱新礼捐赠香港公益金100万元。

    2006年

    12月13日,朱新礼总裁代表汇源集团向华夏慈善基金会捐款200万元人民币。

    11月,集团总部及顺义工厂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活动。

    7月,赞助“革命老区慈善万里行”系列公益活动。

    6月,捐助残疾人姜延学宣传环保万里行。

    6月,捐助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区“向饥饿宣战,行走天地间”义走活动。

    2月,汇源集团咸阳工厂开展“捐款献爱心,每人一棵树”活动。

    1月,捐款资助承德市滦平县贫困群众。

    2005年

    12月,员工踊跃向受灾群众捐款献爱心。

    11月22日,在媒体发布松花江水受污染之后,率先向水质受污染的哈尔滨市捐赠纯净水和饮料。

    11月8日,朱新礼总裁以华夏慈善基金会名义捐赠。

    9月,捐建的江西省修水汇源爱心学校落成。

    1月,扶持牛富屯村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

    2004年

    9月,汇源集团成都工厂慰问四川达州灾区群众。

    2003年

    5月,向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北京希望工程捐款。

    5月,赞助中央电视台“同心抗非典,同唱一首歌”专题节目。慰问抗击非典一线的北京市公安干警。慰问抗击非典急救热线北大大学生志愿者。慰问北京“三报两台”抗击非典一线记者。慰问北京防治非典联合工作小组。慰问北京市顺义区抗击非典白衣天使。

    2002年

    8月,捐助高校录取的50名沂蒙山区贫困大学生。

    2001年

    4月,在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设立“汇源果汁奖学金”,30名新入校大学生获奖。

    2000年

    9月,慰问陕西省紫阳县灾区。

    7月,赞助“沈阳市少年儿童生存能力夏令营”活动。

    1999年

    12月,在昆明举办“汇源杯”“迎澳门回归,跨崭新世纪”少儿粉笔画大赛。赞助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迎澳门回归大型茶话笔会》活动。

    10月,在四川省成都市赞助“汇源果汁杯”99国际老年人敬人爱老大型活动。

    9月,慰问国庆受阅部队。

    6月,在大庆举行“跨世纪的太阳”活动,为100名灾区儿童捐助。

    5月,与青岛市妇联联合举办“告别塑料袋,重拎手提袋”公益活动。

    1998年

    8月,慰问抗洪抢险的黑龙江省大庆、齐齐哈尔解放军。捐助抗洪抢险武汉武警官兵。

    1997年

    为庆祝香港回归,向香港华人总商会、香港华人总会赠送巨幅国画。

    被授予“尊老敬老光彩企业”。

    1996年,

    捐赠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北京市扶残助残促进会,并被授予“扶残助残、慷慨捐赠”光荣企业。

    12月,在山东沂源一中设立汇源奖励基金。

    1996—1997年,在山东沂源扶持贫困村安装自来水、修路等。

    1993年

    慰问中国赴柬维和部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