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时代-油茶繁育之父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杂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吃稻米的人几乎人人皆知。

    油茶繁育之父是谁?吃茶油的人没几个人知道。油茶繁育之父,叫韩宁林,是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研究员。他创造了“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并用这项技术繁育油茶取得成功的第一人。

    时间:1979年。

    那时正值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发表不久,全国人民都在学习陈景润。不畏艰难,敢于向数学高峰攀登的精神,鼓舞和激励着无数青年为“四个现代化”而奋斗。那奋斗的身影中,就有韩宁林。他的奋斗目标是,研究和探索芽苗砧嫁接技术,繁育油茶,使更多的良种壮苗得到应用和推广,提高产量,让农民兄弟走上致富之路。

    砧木是繁育技术的专用术语。嫁接植物时把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这个植物体叫砧木。比如,梨树枝接在杜梨枝上,梨树枝是接穗,杜梨枝便是砧木。

    韩宁林最初接触油茶是在1962年,时为大学生,在浙江常山作毕业实习。因遭受三年灾害,当时全国都处于困难时期,物资紧张,食用油严重不足。但令他吃惊的是,在老乡家里吃的一顿派饭中,油水却极其富足。有油炸黄豆,有油条,还有炒菜。炒菜里的油也是油亮油亮的。他很纳闷,哪来的这么多油呢?老乡告诉他,这些油都是茶油,是从山上拾回的油茶籽榨出的油。那顿饭,给韩宁林留下了深刻印象。从此,他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从事油茶研究,为老百姓造福。

    果然,毕业后他走上了油茶研究之路。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为他的油茶研究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长期以来,油茶处在野生状态,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产量太低。农民辛辛苦苦劳作一年,到秋后拾回的油茶籽榨不出多少油。农民常常抱怨,也向他反映,请他帮助解决难题。

    之前,油茶产量低的原因众多,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品种退化。所以油茶科研一直是以改良品种为中心开展“技术攻关”的。上世纪60年代以来,韩宁林就开展了油茶品种的选优研究,包括树体本身特性、昆虫授粉、病虫害机理、管理条件及肥料与产量的关系等等。韩宁林发现,油茶产量与油茶的开花时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油茶“华而不实”的现象非常普遍。一片油茶林看起来花朵累累,实际结的茶籽果却没有几个。

    韩宁林在浙江安吉选定了两片油茶林作为实验基地,用最笨的办法——数花,数果,连续数了三年,硬是搞清了开花早晚与坐果率的关系。最笨的办法,也许就是最科学的办法——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

    有位学者说:“从果实到根,你弄清了一朵花是怎么回事,你就弄清了上帝和人是怎么回事。”不过,油茶花和果实是怎么回事,韩宁林是一定要弄清的。

    头一年,他以盛花期在10月下旬前,11月上中旬和11月中旬后为界限,划分为早花、中花和晚花三种类型,每种类型在每个点先标定一定数量的株树,逐株数花,并在第二年的3月至4月份再逐株数果,最后实际采收数出的果数再称重量。以后两年,又扩大试验,每种类型各观察20株。数呀数,数呀数……数出早花类型27174朵,结幼果8095个,坐果占七成;数出中花类型40597朵,结幼果7219个,坐果占两成;数出晚花类型36133朵,结幼果3273个,坐果占一成。整整三年,韩宁林数花数了多少呢?10万朵。

    数过10万朵花之后,韩宁林对油茶低产株的花期又进行了分析,结论是:花期的早晚,与植株的产量之间存在着最直接的相关性。开花太迟,授粉和受精条件不良,是当地油茶品种不佳最主要的表现。

    症结找到了,接下来就是看有没有让花期提前,并提高授粉和受精率的办法了。办法还是有的,当然就是芽苗砧嫁接。先是砧苗培育、采集优良穗条,接着确定嫁接时间,实施操作。起砧苗,切砧木,削接穗,接合,绑扎,栽植,保湿,遮阴,除虫,移植……每个环节,韩宁林都瞪大眼睛,一丝不苟。日晒雨淋,蚊虫叮咬,算不得什么;饥渴相加,孤寂难挨,算不得什么。如果说,陈景润的逻辑像钢铁一样坚硬,那么,韩宁林的逻辑就像大山一样坚定了。

    科学家的使命,就是把不能变成可能,把可能变成真的能。——经过了艰苦的努力,在无数次失败之后,韩宁林的油茶芽苗砧嫁接繁育技术终于取得成功。美丽的油茶花开始微笑了,比往年更早些。

    “油茶芽苗砧嫁接”是油茶繁育的核心技术。因为有了这一技术,才有了培育良种壮苗的基础。油茶的生长期长,一次种植,百年受益,选用良种壮苗特别重要。

    “油茶芽苗砧嫁接”带来了油茶整个培育方式的变革,实现了油茶从实生繁殖到优良品种无性扩繁规模化应用。采用这项技术每亩育苗量从3000株提高到80000株,提高20多倍,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党委书记马力林说,韩宁林创造的“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具有里程碑意义,从此油茶繁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由一株小小的芽苗开始,很快就繁育出了百万株,甚至千万株良种嫁接苗。至2008年,总数已经超过3亿株。真乃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啊!

    除了中国之外,其他国家从来就没有开展过对油茶的研究。在韩宁林之前,也有许多人探索过“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但都归于失败。就这项技术而言,在油茶繁育历史上,韩宁林是取得成功的第一人。——不是某省第一人,不是江南第一人,而是中国第一人,世界第一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