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时代-油茶树 摇钱树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专家说:油茶是个好东西。

    政府说:茶油是个好东西,发展油茶如何如何好。

    是啊,人人都说是好东西。可好东西是种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谁去种?当然是农民。而驱动农民的不是思想,而是利益。油茶是好东西,可如果种油茶没什么效益,农民才不管专家和政府怎么说呢!如今已不是看政府脸色行事的年月了。说到底,茶油是不是好东西,不是农民说了算,但是种不种油茶则是农民说了算。2009年10月间,我在南方油茶产区作了一些田野调查,笔记本上记下了农民说过的一些淳朴的话语。

    陈贻全(贵州锦屏县敦寨镇者屯村村民):

    我不用到外面去打工遭罪,在家里一样打工赚钱。我挣贵冠油茶产业公司的工资。前两年,“贵冠”与我们村签了土地租赁合同,说是建油茶基地,每亩租金10元。我种油茶劳务收入每亩是235元,每年抚育管护收入每亩是100元,五年后产生效益,几项收入加起来,1亩地的收入可达300多元。我们村里人种油茶的劲头越来越足了。

    傅保忠(江西新余市罗坊镇章塘村村民):

    我家有150亩油茶林,引种的都是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培育的高产油茶品种,第三年挂果,第四年就开始有效益了。我2000年租地种油茶,到2006年成本就全部收回了。2008年,家庭收入光油茶一项就有30多万元呢。

    刘立云(江西安福县洋门乡上街村村民):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啊!你看,这油茶果跟乒乓球似的,把枝条都压弯了。才刚满四年啊!我这片油茶300亩,是2005年春节期间种的。我和媳妇在我家300亩山地上种油茶。原来,我农闲时还要出去打工,现在我自己就是“老板”,农忙时得雇人帮忙。四年中,我投入的成本是每亩1400元,原计划是到六年以后才能收回。现在看,第四年头上就能收回,而且还能赚13万元哩。油茶这东西根本就不愁市场,早在八月份,油茶刚刚开花,经销商就到地头订购,不仅茶籽果,就是茶枯饼和茶壳也都预订走了。

    王贵朋(福建省宁化县安远乡永跃村村民):

    我家有8亩油茶林,过去疏于管理,每亩产籽不足200斤。2007年后,在县林业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我把油茶当庄稼一样管理,产量提高了不少,已经连续多年产茶籽在600斤以上了。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油茶也一样,不施肥当然没有好收成。不过,我施的肥都是农家肥。油茶是喜光植物,除去林中杂草也是提高油茶产量的重要一环。我锄草方式跟别人不一样,别的村民都把锄下的草移出油茶林,我则把锄下的草皮垒成一段段的土埂,把杂草压在土埂下。这样做不但有利于保水保肥,而且也有利于收获茶籽。

    收获茶籽的方式,我跟别人也不一样。别人是摘茶籽,我是捡茶籽。怎么个捡法呢?就是霜降过后,等到茶籽从枝头自然落下。由于林下有土埂,落下的茶籽大部分都聚在土埂内侧,捡茶籽十分方便。自然成熟的茶籽出油率高,榨出的茶油特别香。

    张明长(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龙眼村村民):

    我从小在榨油坊里长大,榨油的这套技能是跟祖父学的。如今,城里人兴起了吃茶油热,我这小作坊一下红火起来了。县城里好几家宾馆和饭店,专门收购我榨出的茶油。散装的每公斤40元,桶装的每公斤50元。我一年赚的钱,买辆捷达车不成问题吧!

    梅健生(浙江省建德市大同镇源村村委会主任):

    村里的家家户户忙着晒茶籽果。城里人兴吃茶油,这几天电话不断,都是要求购买茶油的,杭州人开车来订购。订出去的茶油就有几万斤了。

    今年,我们又改造了550亩,相信明年的产量会大大提高。油茶山就是金山,油茶树就是摇钱树哩。

    我在赣西走访过三四处老油坊,那古老的榨油方式,曾深深震撼了我。一般而言,榨油坊必建在溪流边。因为,碾磨油茶籽要有水车才行,而水车要有水才行。木龙榨榨油的工序比较繁细,包括采果、堆沤、晒果、脱壳、晒籽、碾粉、过筛、烘炒、蒸粉、包饼、榨油、过滤等十多道工序。按照采收季节不同,油茶有寒露籽和霜降籽两种。适时采收,才能保证出油率。每年寒露和霜降一过,人们就挎上背篓,系上布兜,上山开始采摘茶果了。茶果采回家,经过堆沤、晒果、脱壳、晒籽等工序,即可将茶籽担到油坊榨油。从一颗颗饱满的山茶籽,变成一滴滴色泽金黄、清香四溢的山茶油,那是个辛苦而又欢快的过程。

    贺社生(湖南攸县新市镇回龙村村民):

    我家世代都是开油坊的。原来是木榨,1984年,花四千多块买了台电动榨油机,木榨就被淘汰了。榨油这活儿不是常年干,一年也就干三个月吧,其他时间我就种田。今年是小年,收的茶籽比往年少五分之一吧。我家有10亩油茶山,收了8000多斤茶籽,这几天正晒着呢,等完全晒干了榨出的油才多。一般情况下,100斤茶籽能出25斤茶油。我给村民加工榨油,不收工钱,只留茶枯饼。茶枯饼两元五角一块,专门有人来收,不愁销路。年景好的时候,我三个月能赚三四万元,差的年景也就两万元吧。我老婆给我打下手,没有雇人,每天累得够呛。我们家里做菜主要用茶油,这东西对身体有好处。常吃茶油,就不用花很多钱买药了。如果全国人民都能吃上茶油,那就太好了。

    潘风光(湖南平江县伍市镇石桥村油茶种植大户):

    我的这个生态园叫“绿之源”,有3000亩地吧,名字是我自己起的。我从2000年起去深圳打工,主要搞建筑安装。春节回家时香港的朋友总要托我搞些茶油带到那边,我发现香港人特别喜欢吃茶油。后来我就萌生了种植油茶的念头,去年我回石桥村租地开始种油茶。地的租金是每年每亩100元,我与农民签了50年的租地合同。现在已经种下去300亩,每亩的投入有300多块。种油茶最大的问题是头四年基本没什么收益,前期投入还是蛮大的,我在深圳搞建筑安装赚的钱,基本上都投到山上种油茶了。园里套种了一些西瓜,但今年天旱,西瓜亏本了。不过,我对油茶将来的收益还是充满信心的。

    我们石桥村的油茶比别处的油茶出油率高,不信你摇摇这茶籽果,一点响声都没有,这说明籽粒饱满。别处的茶籽果,我也摇过,哗哗直响。我现在是两头跑,一个月回石桥村一次,回一次住一周。我主要的心思都在山上,盼望着油茶树快快长大。

    唐啸雪(湖南永州市东安县油茶种植大户):

    我原来是在外打工,2008年8月以后,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爆发,我二次创业,将目光转向油茶业。现在我的包里已经有了200多份与农民签订的土地租赁合同,眼下正在调集高产油茶苗木,春节前后准备全部栽下去。

    吉明来(湖南浏阳淳口镇鸭头村村民):

    我种了8亩油茶,去年摘了2万斤茶籽果,卖了2000多斤生果,余下的都榨油了。今年的产量比去年要高。油茶是常绿长寿树种,一年种植,多年受益,稳产收获期可达60年至100年,是名副其实的“铁杆庄稼”。

    我相信,这些农民说的话都是实话——从他们说话时的表情就可以看出来。

    当一亩油茶林给农民创造的效益超过一亩田的收入的时候,对于农民来说,无论如何,这都不是一件小事情了。农民,是最会算账的。油茶就是财富。农民的财富在哪里,农民的心就在哪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