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忠延客体散文-人间形色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恋人

    恋人,是人群中最浪漫的人。

    恋爱,是生活中最浪漫的事。

    恋语,是口舌中最浪漫的话。

    如果哪家广告公司要培训业务员,且这业务员又是小青年,与其花钱培训莫如给点时间让他谈恋爱,恋爱成功了,他的业务水平必然提高了。因为广告与恋人有着相似的性质,就是要把自身的弱点、缺陷想方设法隐藏起来,尽量给对方一个完美的形象。

    这么说来,恋人就是用世界上最好的甜言蜜语,为对方的感情天地设造一个花好月圆的美妙场景,让他或她自觉自愿地喜不自禁地称心如意地陶醉在这个天地里。

    最有意思的是,恋人双方都是这样。当男人陶醉在女人圈套中,女人为自我的高超本领而自豪时,并不知道,实际上自己也早就深陷于对方的圈套,而且,她此时的陶醉,男人已不知陶醉过多少回了。

    恋人最难得的是冷静。

    而冷静是一种理智。理智这东西却是感情的大敌,秩序的挚友。世界上的良好环境要有良好秩序,秩序全靠理智保证。恋爱如果遵循规律,按照某种秩序,那恋爱就不成恋爱,成为舞台上的某种适度表演。

    看来,恋人需要冷静,又害怕冷静,冷静过量必须稀释了感情。感情降至零点,就无法用惯常的温热搅沸对方,让对方如云缕,如气雾,缭绕在自我的周身。

    恋人最怕的是失败,而冷静导致的不是失败就是波折。

    失败的恋爱叫失恋,失恋对于恋人未必是坏事,而恋人总喜欢在隐含着欺瞒的境地陶醉,不愿意承受走出误区的打击。所以,恋爱的成功往往不等于婚姻的成功。

    婚姻是恋爱的果实。

    婚姻是恋人的收获。

    恋人必须品尝自己的果实。这果实是酸,是甜,是苦,是辣,惟有自己明白。一旦品尝到苦和辣,或者是过量的酸,恋人必然会大惑不解,却怎么满腔的甜蜜会培育出变异的果实?

    恋人不会明白,恋爱是在虚幻的空间里,生活则是在务实的境遇里,而一旦柴米油盐分流下岗,金钱物资成为无法回避的东西,任你怎么想浪漫,也浪漫不到虚幻境界去。

    有一天,明白了这并不深奥的道理,那恋人早就不是恋人了。

    的确,懂得世理需要一定的阅历。

    情人

    东躲西藏了多少年,流落荒漠了多少年,几乎山重水复疑无路了,突然,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情人,居然在闹市万紫千红了!

    情人,有着非凡的生命力。

    是山间清泉吗,有醉人的纯美甘甜?是幽谷碧流吗,有可目的蹦跳舞蹈?是梢头莺声吗,有悦耳的婉转流韵?

    至少,该是田垄边的茵绿嫩草中的野花。

    是野花,就会带着露珠。露珠的洗润总让她容颜新美,娇美迷人。

    莫非,这就是情人的魅力?

    有人不甘让情人只是情人,要让情人成为爱人,于是,往日的胶合碎裂了,昔时的姻定毁废了,一场石破天惊的感情动荡,结束了过去,成就了现在。现在,正如一幅俗联:

    一脚踢开眼中钉

    双手抱来如意花

    日子重新开始。太阳似乎做过认真的沐浴,将光缕清清新新地送进了心湖;月亮似乎做过认真的梳妆,将淡雅悠悠扬扬铺进了洞房。

    ——一个圆圆的梦甜蜜着渴求的心。

    然而,这样的时光并不长久。如同月圆便会月缺一样,情人一旦成为爱人便潜藏着新的危机。不是爱人,就会是丈夫或妻子。因之,情人没有了先前的醉人的感觉。

    他和她,目光中散发出共同的疑问。

    其实,何必生疑?是山间清泉,就该在山间,清泉出山免不了蒙灰染尘;是幽谷碧流,就该在幽谷,碧流入川免不了夹带泥土;是梢头莺声,就该在梢头,莺声落地免不了杂糅噪音。

    而真要是野花,那迷人,那芬芳,自然是由晨夕的珠露滋润。倘若供进屋宇,离开了珠露滋润,芬芳殆尽,何谈迷人?

    质本洁来还洁去,野花的风韵在野地,在那远僻的野山幽谷里。

    抑或这才是情人的韵致。

    不过,若要日子过得平静祥和,还是那歌唱得好:

    路边的野花莫要采!

    美人

    写下这个题目,就拥来一伙儿欢笑不止的丽质佳人。细看时,分明都不陌生,书卷里鲜活着她们轻盈的身姿。衣裙飞舞的是风流独具的西施,翩翩而至的是昔年出塞的王昭君,秋波频递的是风仪亭上的貂蝉,当然还有那位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

    这就是美人?

    是美人。

    美人之美,首推貌美。先天的色彩将无限的浓情凝于她们的肌肤、容颜,她们可以闭月,可以羞花,可以沉鱼,甚而还可以落雁呢!

    美人让自己生光,也让中国的诗文放射出不灭的光彩!

    然而,美人仅是貌美就可以美色绝伦,魅力无穷吗?

    姑且不论她人,就那个杨贵妃来说,她能够独享三千宠爱其因素多多。别的因素不论,单说这歌舞,杨贵妃的技艺恐怕就不是他人所能比拟的。世人论及唐代的兴衰,唐玄宗李隆基沉迷歌舞不问政事必然是一大耻事。可是,能让皇帝不爱江山爱美人,痴醉在歌舞中,足见这歌舞的力量是不可小瞧的。而要追及这歌舞的身世,恐怕绝不是杨贵妃天生的了,即使天分中多有艺术细胞,这细胞的灵动也要靠后天的努力去激活。

    美的容颜加上汗水滋养出的艺术造就了美人。

    好些年前,美人是世间的老鼠,东躲西藏不及,就有挨打的危险,谁敢招摇过市?谁敢自讨风流?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如今,昔日那潜匿的爱美之心,忽然就成了满目的赤橙黄绿青蓝紫。追求美成了崭新的时尚,发要金斗熨波,眼要手剪刀割,眉要细笔描画,唇要大红大紫,脸也要粉色素裹……

    美人之多,美人之众,如地上草木,如天上繁星,上街走走,流云般来的,不是美人,也似美人。

    不过,这美人绝不是往昔那美人,开口无诗,迈步无韵,若硬是卡拉OK一曲,听得你头皮发麻是对你的从轻发落。突然间你便陷入沉思:美的浮泛,难道不是美的误区?

    你也就不得吟咏——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你也就不得长呼——

    美人归来兮!

    诗人

    诗人,是明天的人,不是今天的人。

    诗人,是理想的人,不是现实的人。

    人们常说:文人无形。其实,最无形的是诗人。

    所以说,诗人是水一样的人,不是山一样的人。诗人像水,还是流动的溪水河水江水,不是固定的池水塘水湖水。诗人更像是变了模样的水,像汽像雾,不像固定不动的冰。

    诗人是好人,好人心最好,好就好在他要世间天天都花好月圆,坏也就坏在这里。花好月圆确实人人喜爱,可是世间难能天天如此,花开就有花落,月圆必然月缺。无花的日子多过花开的日子,月缺的日子多过月圆的日子。

    无花的时候,诗人盼花,盼得食不甘味;开花的时候,诗人爱花,爱得不识晨与昏;花落的时候,诗人想花,想得人比黄花瘦——诗人难以解脱个忧字。

    无月的时候,诗人盼月,盼得夜来难寐;月圆的时候,诗人爱月,爱得人约黄昏后;月缺的时候,诗人想月圆,想得生死两茫然——诗人难以解脱个愁字。

    诗人活了一生,忧愁了一生。

    因而,诗人常常:“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忧愁了的时候,也想解忧。“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这就把诗人泡在酒缸里了。所以后人说“李白斗酒诗百篇。”诗是写了不少,但是忧愁没解,不然何会还有:“举杯浇愁愁更愁?”

    说透了吧,诗人都是想掌权的人。

    可是,诗人什么都可以干,就是不能让他掌权。南唐后主李煜掌过权,权掌成了个什么样子呀?亡国!别人遭了多少殃不说,他自己也“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看来,掌权人应该让天下人没有忧愁,减少忧愁。可是,没有忧愁就没有了诗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旦安乐到手,又向往新的安乐。诗人不能贪图安乐,贪图安乐的人可以把诗写得很完美,完美的诗不一定动人。不动人的诗死亡率很高,往往诗人还未死,诗已经死了。

    诗要是死一首两首还罢了,要是死完了,诗人活着也不是诗人了。

    文人

    词典解释:文人是写文章的读书人。

    照这么说,现今的文人够多了。读书的人多了,写文章的人也多了,自然而然文人也就多了。

    可是,我总不以为然,似乎写文章的人不一定都是文人。真正意义上的文人应该卓而不群。

    这是书面话,好听的话。说透了文人就像羊一样不随群,像水一样不入流,你们朝东,说不定他要朝西;你们朝南,说不定他要朝北。你有你的办法,我有我的主意,而且,我这主意要是打定了,你多少匹烈马也把我拉转不回头!

    ——莫非这才是文人的样子?

    所以不随群,不入流,是因为文人除了像别人一样过日子外,还不停地看书。书这东西,无疑是个好东西,记载的都是前尘旧事,都是人生要义,少不了透露一些做人的真谛。读着读着,上知了天文,下晓了地理,看得穿迷雾,悟得透世理,原来这书中泄露的就是天机,怪不得当初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不就是怕人们知晓了天地间的奥秘?

    文人得道,身在今日,心在明日,眼前的诸多事情就难以尽心如意。看上去七高八低,错错杂杂;走进去七上八下,坎坎坷坷;要梳理七扭八挂,纠纠缠缠……这境况与心中的天地,与明日的世理差之千里万里,于是乎怨气陡生,忿忿难平;于是乎指手画脚,数道斥骂;于是乎免不了遭冷遇,看白眼,受到他人的冲击……

    这就注定了文人的境遇,曲曲折折,起起落落;

    这就注定了文人的日子,孤孤独独,寂寂寞寞;

    这就注定了文人的心情,郁郁闷闷,忧忧愁愁。

    因而——

    文人做事,不会坑蒙拐骗,昧着良心发财;

    文人从政,不会浮夸虚报,厚着脸皮升官。

    所以——

    苏东坡一垮再垮;

    柳宗元一贬再贬;

    连电视剧里那刘罗锅不是也被摘了宰相帽,贬成了个城门官?

    然而——

    世事越千年,这些难活的人却轻易死不了,活着,活着,活在口舌中,活在书卷里,甚而,还能风光在电视电影上。

    活着,艰难可怜。

    死后,风光体面。

    ——文人,难道就是这般!

    伟人

    伟人是世界上成功的生命。

    伟人的成功不同于普通人的成功。普通人的成功,在于改变了自我的命运,以及与自我相关至殷的人的命运。伟人的成功,在于改变了一定时代的社会运行方式,也改变了许许多多人的命运。

    伟人是从凡人起步的。

    凡人的历程曲曲折折,坎坎坷坷,风风雨雨,霜霜雪雪。凡人一往无前,不畏曲折,不畏坎坷,不畏风雨,不畏霜雪,凡人就不是凡人了。凡人若是畏惧曲折,畏惧坎坷,畏惧风雨,畏惧霜雪,就永远是名副其实的凡人。

    凡人通向伟人的历程还不仅仅是如何面对艰难,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对待优裕。凡人也有舒舒适适,甜甜蜜蜜,幸幸福福,美美满满。凡人拥有了舒适、甜蜜、幸福、美满就不愿意离开了,迷醉其中,不可自拔,所以才无法走出平凡。伟人则不然,他拥有了舒适,就要挣脱舒适;拥有了甜蜜,就要挣脱甜蜜;拥有了幸福,就要挣脱幸福;拥有了美满,就要挣脱美满。

    在凡人看来,伟人带着傻气、憨气,不会享受已经获得的优裕。

    在伟人看来,今天的获得是小获得,今天的拥有是小拥有,明天的获得和拥有才是大获得和大拥有。而到了明天,明天又是今天,今天的前面又有明天,明天永远是伟人的目标。伟人的生命是艰辛的,惟其难辛,伟人的生命才令人注目,也才有了不同于凡人的光彩。

    当然,伟人的成功需要力量和智慧。

    伟人以为自己力量太小太小,自己的智慧太少太少。凡人正相反,总以为自己的力量很大很大,自己的智慧很多很多。所以,凡人尽量地发挥自己,而伟人尽量地发挥别人。

    伟人把别人的力量变成了自己的力量,把别人的智慧变成了自己的智慧;凡人则把自己的力量变成了伟人的力量,把自己的智慧变成了伟人的智慧。

    伟人的富有在于——

    拥有脑外脑,力外力!

    凡人以为自己是成功最多的人,伟人则不同,伟人的成功只有一次,那一次不是一飞冲天,就是一鸣惊人,甚而是——

    石破天惊!

    圣人

    有位声名显赫的人物,在评价其亲密战友时使用过这样的话:像他这样的天才,中国几千年、世界几百年才出一个。

    这话用来评价自己的顶头上司有些吹捧之嫌,可是用来评价圣人却再恰当不过了。

    出个圣人确实不易。

    圣人和伟人不同。

    伟人是务实者,圣人是务虚者。

    伟人用自己的行动改变社会,改变人的命运。

    圣人用自己的思想改变社会,改变人的命运。

    伟人也有自己的思想,但无论自己的思想怎么变,变来变去总带着圣人思想的痕迹。

    圣人也有自己的行动,但无论自己的行动怎么变,变来变去总和社会和他人有着难以弥合的裂缝。

    圣人的行动在当时、在当地,似乎就是怪诞的代名词。圣人对人对物对事总爱评头品足,指指画画,在别人眼里也就是个唠唠叨叨不讨人喜欢的老头子。

    圣人和社会有着深深的隔膜。

    圣人要社会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这社会必须改变原来习惯了的样子。社会的样子要靠人改变,人的样子不变,社会的样子也就改变不了。可是,人们总喜欢把习惯当成行为的尺子,用这把尺子丈量和裁剪出来的行为只能重蹈旧辙。圣人的行为最先跳出了旧辙,因此,也就不合这把约定俗成的尺子。

    圣人要活得好些,就应像世人那样。

    圣人却嫌世人活得不好,没有像他一样。

    孤独,寂寞,寥落,于是成为圣人的生活写照。

    圣人无法用说话改变世界,也无法用行动改变世界,又不甘心让世界继续这么堕落,所以,圣人只好用笔向世人诉说,诉说出与时代格格不入的方略。

    这方略成为世人不屑一顾的异端邪说。

    可是,多少岁月过去,后世子孙的所作所为居然全践行着那异端邪说。

    这时候,昔年那不识时务的老人突然被尊崇起来,红得人人礼赞,紫得个个叩拜。遗憾的是,圣人却无法领略这般礼遇了。

    可悲的是圣人。

    可敬的是圣人。

    ——圣人是超前的人,可以跨越时代与后世子孙对话的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