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狐说鬼第一书:跟马瑞芳读聊斋-懒汉致富说王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早在蒲松龄前数百年,商人就在话本和拟话本中登上小说舞台。大家熟悉的《卖油郎独占花魁》主角秦重就是小商人。蒲松龄是穷书生,没经过商,可是他生活的特殊时代,他待的特殊地区,还有他父亲那个弃儒经商的特殊家庭,都给他提供了感受商品经济的机会。蒲松龄的时代,商品经济相当繁荣。齐鲁大地商品经济更是率先繁荣,大运河穿境而过,京城数日可至。在商品经济渐渐占据重要地位的社会,人们怎样选择新的人生道路?怎么样摆脱贫困,发财致富?怎样把人生潜能发挥到最大限度?蛇有蛇路,鸟有鸟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是蒲松龄关注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王成》写一个既没资本又没经商能力的懒汉福星高照,一举致富。当时维持四五口之家的生活,一年大约二十两银子,王成竟然靠一次不可思议的交易赚六百两银子,全家三十年生活费。王成怎么发财致富?他遇到什么际遇?什么保护神?为什么能遇到保护神和际遇?王成致富到底靠什么?

    懒汉王成怎么样遭遇人生第一个福星?王成是官宦人家子弟,因为懒,家里越过越穷,只剩下几间破房子,连被子都没有。天气炎热时村里的人都到村外凉亭纳凉,王成也去。天一亮,人们都走了,王成继续睡懒觉,红日三竿才爬起来,无所事事绕着亭子闲逛,看到乱草里有股金钗,拾起来看,上边刻四个小字:“仪宾府造”。仪宾,是明代对亲王、郡王女婿的称呼。王成的祖父是衡王府女婿。王成人懒,但品行好,不贪财。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却没有见钱眼开,拿上金钗溜之乎也。这耿直品格冥冥之中给他带来好际遇。王成拿着金钗,呆在那儿,不知道怎么办。突然,有个老妇来找金钗。王成拿出金钗还给她。老妇高兴了,称赞王成,说:“一股金钗值多少钱?但这是先夫的遗物。”王成问:“您夫君是哪位?”老妇说:“已故衡王府女婿王柬之。”王成说:“是我祖父啊!您怎么跟他相遇?”老妇说:“我是狐仙,一百年前,跟你祖父情意深厚,你祖父去世,我就隐居了,路过这儿丢了金钗,给你拾到,不是天意吗?”王成早听说祖父有狐妻,现在明知老妇是狐狸精,却按对嫡亲祖母的礼数对待,亲切、友好、恭恭敬敬。邀请老太太跟他回家,把妻子喊出来拜见祖母。王成的妻子破衣烂衫,面有菜色出来了。老妇感叹说:“王柬之的孙子,穷到这份上了?”老太太把金钗留下,让王成卖掉换米。三天后老太太又来了,拿出几两银子买粮食,对王成说:“孙勿惰,宜操小生业,坐食乌可长也!”“孙儿不要懒惰,该做个小生意维持生活,坐吃山空,怎么可以长久?”王成告诉她:他想做小生意,没本钱。老妇说:“你祖父在的时候,金银绸缎,随便我拿,我是世外人,不需要,从来没多拿。给我买脂粉的钱积蓄下四十两银子,你拿去买成夏布,立即动身运到京城,可以得些薄利。”王成偶然相遇的狐祖母给他上了人生第一堂课:不要懒惰,可以做个小买卖,不要坐吃山空。很有哲理。经商跟其他事情一样,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从小买卖做起,滚雪球,积少成多,变小为大。不管买卖多小,都比坐吃山空强。这就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懒汉王成靠了诚信,我们现在叫“拾金不眜”,遭遇人生第一个福星狐仙祖母,从游手好闲的懒汉进入小本经营的商贩行列,是他人生的转折点。

    王成进入小商小贩的行列,却因为偷懒遇到第一次挫折:王成买了夏布,狐祖母命他马上打点行装,尽快到京城。嘱咐王成:“要勤快不要懒惰,要抓紧不要懈怠,晚到一天,后悔也来不及。”“宜勤勿懒,宜急勿缓;迟之一日,悔之已晚!”至理名言!经商就要敢于吃苦,要抓时机,机会对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谁肯吃苦,谁能抓住商机,谁就能取胜。狐祖母指点王成贩运葛布,是因为狐仙未卜先知,知道有利可图。王成没有经商经验,不知道商场就是战场,时间就是金钱。他装车上路,从山东到京城要走好几天。那时没有汽车火车,王成又没有马车,得一步一步走。故宫保留着王成推独轮车运葛的图画,画得很细致,很美。晚清画家把整本《聊斋志异》都画成工笔连环画,还有题词。被八国联军抢走,解放后苏联政府归还,可惜前两本丢了。王成途中遇到下大雨,衣服鞋袜湿透。王成从没有经历风霜之苦,看到下雨,就呆在旅店休息。雨哗哗啦啦下了一天一夜,第二天,道路更泥泞,王成看见行人在烂泥里趟路,小腿糊满泥巴。他怕苦,不肯上路。在旅店耽误三天,他快要到京城时,听说葛布价格飞涨,很高兴。进了京城,卸下货物。店主人说:可惜你的夏布来晚一天。前些日子贝勒府急着用夏布,价格升上去,相当于平常三倍。你来的前一天贝勒府刚刚收完。王成闷闷不乐,又过一天,闻讯运来的葛布越来越多,烂了市,价格跌得更惨。王成不肯卖,拖了十几天,店主人劝他贱价卖出,再做打算,王成低价卖掉,亏损了十几两银子。王成因为不肯吃苦,贻误商机,赔了钱,如果他冒雨提前赶到,可以赚百分之五十。王成得到一个人生重要启示:不抓住时机,发财机会稍纵即逝。而要抓住时机,既得眼明手快,还得铺下身子吃苦。这就是狐老太对王成说的十六个字“宜勤勿懒,宜急勿缓;迟之一日,悔之已晚!”聊斋评论家高度重视,冯镇峦说:“一字千金,故家子当书诸座右”。世家子弟应该拿来做座右铭。俗话说诸侯之泽,五世而斩。王成祖父是衡王府女婿,三世就穷得被子都没了。但明伦说:“十六个字可作传家格言,自学问以至于经济,皆当本此意以力为推行。”狐仙的话可以作治家格言,不管做学问还是搞经济,都照这样做,大力推行。在现实生活里,搞科学研究的想早点提高级职称,公司白领想得到高一级职位,都跟王成一个样:宜勤勿懒,宜急勿缓。都需要抓紧!尽量往前边跑,宁勤勿懒,宁急勿缓,你悠哉游哉,懒懒散散,当一天和尚撞半天钟,舒服当然舒服,就怕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哭鼻子的事在后头。王成这次偷懒赔钱的经历,用现代话说,叫“交学费”。这份学费蕴藏着深刻哲理。至今对我们仍然有启示。

    接下来,王成结交命中第二个福星:王成贩葛赔了钱,更不幸的是,剩的银子给小偷偷了。有人劝王成告状,责令店主赔偿。王成说:“此我数也,于主人何干?”店主感激王成为人忠厚,送五两银子给他,让他回家。王成没脸见祖母,进退两难,看到有人斗鹌鹑,一赌几千文钱。算了算,五两银子,够买一担鹌鹑,跟店主商量,店主支持,说:你住我这儿,饭钱、店钱都不要。王成买了一担鹌鹑,恰好又遇到连阴雨,没法卖,鹌鹑放在旅店里,渐渐都死了,最后只剩下几头,合并到一个笼子里养,第二天早上,剩下一只。王成难过得想寻死。店主劝慰他,跟他一起看,怎么回事?对那个硕果仅存的小鹌鹑仔细观察一番后,店主说:“此似英物”“这只鸟儿是上品,那些死去的鹌鹑,未必不是被它斗败啄死。你不妨天天驯养它,用它来赌斗也可以维持生活。”王成按照店主人建议,把鹌鹑调教好。店主人带他到街头,用鹌鹑赌吃喝,鹌鹑每斗必胜。店主给王成银子,让他去和世家公子打赌斗鹌鹑,三战三胜。半年多时间,王成靠斗鹌鹑,存下二十几两银子,把小鹌鹑看成命根子。

    王成这段经历,开头很不幸,赔了钱又遭小偷,倒霉透了,喝凉水都塞牙。但是王成为人宽厚,不怨天尤人,不像我们家乡那句俗话:跑了媳妇怨四邻。自己没本事,迁怒他人。王成丢了银子追查店主责任,未尝没有道理。但自己不小心丢了银子,要店主负责,又未必合理。真告到官府,官府可能不一定判店主赔,即使判店主赔,顶多是一部分,王成得到十几两银子,灰溜溜回家算了,怎么可能结交店主这样一个富有生活经验和商战经验的朋友,最终成为他生命中的第二个福星、更重要的福星?王成丢银子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丢钱不丢份,丢钱不丢人格。金钱有价,人情友情无价,社会经验无价。王成靠自己的宽厚和诚信遇到命中第二福星贤店主,绝处逢生。

    现在该看看王成精彩的一夜致富了:

    店主人对王成说:“有个发大财的机会,就是不知道你有没有运气。”原来,大亲王喜欢斗鹌鹑,每到正月十五,放民间擅长玩鹌鹑的人进宫参加斗鹌鹑比赛。店主人嘱咐王成:“斗败了自认倒霉。万一斗胜,亲王一定买你的鹌鹑,你不要答应。他勉强要你卖,等我点头才可以卖。”店主给王成订下了斗鹌鹑、卖鹌鹑的“大政方针”,这是一个老谋深算的商人给初出茅庐的商人拿主意,教给他巧妙地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

    古代小说最成功的战争描写是《三国演义》,关云长温酒斩华雄,两军对垒,山呼海啸,“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蒲松龄写斗鹌鹑,一点儿不比三国的战争描写差。店主像摇着羽毛扇的军师诸葛亮,小鹌鹑像冲锋陷阵的关云长、张翼德,真是好看煞。王成和店主进了亲王的宫殿,亲王出来,侍从们说:“有愿意斗鹌鹑的,上来。”这时,店主按兵不动。接连上去几个,老百姓的鹌鹑都败了。店主说:“可矣。”跟王成登场。这是干什么?这是绝妙的战术。就像过去唱京剧,名角都是压轴的。一开锣就登场,是给红角垫场。其他鹌鹑是给王成的鹌鹑垫场,做烘托,当陪衬。没有这些败将,显不出王成鹌鹑的金贵。亲王也不是寻常之辈,是个大玩家,他看看王成的鹌鹑,说:“晴有怒脉,此健羽也,不可轻敌。”鹌鹑已经够小,鹌鹑的眼睛更小,亲王竟然一眼就看出王成鹌鹑眼睛里边有一条怒脉,愤怒的脉络,好斗的脉络,搏杀的脉络,太厉害,太识货了。亲王下令:把我的铁嘴鹌鹑拿来。两只鹌鹑腾跳交锋几个回合,亲王的铁嘴鹌鹑被啄得羽毛纷纷掉落。亲王不服气,换了更好的鹌鹑来,结果再换再败。亲王急了,“急命取宫中玉鹑”。一会儿,侍卫把出一只神奇的鹌鹑,什么样儿?“素羽如鹭,神骏不凡”,鹭,是高大的水鸟,长着又尖又长又锋利的嘴,长长的腿,白鹭也叫鹭鸶,“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嘛。亲王的玉鹑,全身羽毛雪白,个头儿像鹭鸶,神气极了,雄骏极了。王成一看,这还了得?到底是大亲王,养只鸟都跟老百姓不一样,这么个大家伙,我这小鹌鹑哪是个?马上跪地求饶:别斗了。大王您的鹌鹑是个神物,恐怕会伤害我的小鹌鹑,我就失业了。大王兴致很高,认为他的玉鹑斗王成鹌鹑,小菜一碟,笔嘻嘻地说:快把你的鹌鹑放出来,斗死了,我重重赔偿!王成忐忑不安地放下自己的鸟,一场精彩恶战开始:亲王的玉鹑一见,直奔王成的鹌鹑而来。王成的鹌鹑面对玉鹑的凶恶攻击,像好斗的大公鸡沉着伏地以待;玉鹑飞过来一啄再啄,王成的鹌鹑来个仙鹤亮翅飞到空中扑下来啄玉鹑。两只鸟儿忽上忽下,忽高忽低,你进我退,你退我进,相持好一阵子,玉鹑渐渐松懈下来。王成的鹌鹑却怒气更盛,斗志更强,攻势更猛,没多久,玉鹑的白羽毛被纷纷啄落,耷拉着翅膀逃走了。

    《王成》写的斗鹌鹑是中国文学最杰出最脍炙人口的动物比赛描写,寥寥几笔,活龙活现:“玉鹑方来,则伏如怒鸡以待之;玉鹑健喙,则起如翔鹤以击之。”哪儿是斗鹌鹑,简直是大将对垒。有进有退,有攻有守。“素羽如鹭,神骏不凡”的宫中玉鹑最后“雪毛摧落,垂翅而逃。”像曹操丢盔缷甲,走华容道。王成和亲王斗鹌鹑,围观者上千,看到这个精彩场面,纷纷称赞王成有只神鸟,羡慕得不得了。这时,关键时刻到了,大亲王对王成的鹌鹑感兴趣了,“乃索取而亲把之”,把王成的鹌鹑要来,亲自驾在手上,“自喙至爪,审周一过”,从嘴到爪子,细细观察,爱不释手,“鹑可货否?”“这鹌鹑卖吗?”玩鹌鹑上瘾的大亲王是个纨绔子弟,但他不是需要包黑用龙头铡对付的皇亲国戚,他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弄到手,但是他不抢,拿钱买。现在,斗鹌鹑结束,真正的战场,商战才拉开序幕。王成进宫,目的就是卖鹌鹑,现在买主来了,王成偏偏回答:不卖:“小人无恒产,与相依为命,不愿售也。”“我没有固定财产,和这只鸟相依为命,不愿意卖。”说得可怜巴巴,相依为命,谁能把命卖了?亲王说:“给你很多钱,相当中产家庭,应该很愿意了?”王成早就惦记着把鸟高价卖给亲王,“中人之产”已经大大超出他的想象,他却故意“俯思良久”,低头想了很久,似乎非常不情愿,不舍得,但是大亲王喜欢,不得不割爱。王成说:“我本来不乐意,既然大王您这么喜欢,只要您能让我丰衣足食,我还有什么要求?”话说得委婉,但是话里有话,您给我足够的钱,我卖。亲王问:你要多少钱?王成回答:一千两银子。亲王笑了:“傻小子,这是个什么稀世珍宝值一千两银子?”王成说:“大王你不觉得他是个宝,我觉得连城美玉也比不过它。我每天把着这只鸟到市面上斗,每天可以得到几两银子,我用这银子买粮食,一家十几口人仅仅靠这只小鸟,就既冻不着也饿不着了。什么宝贝能这个样啊?”店主来之前就交待:“王必欲市之,君勿应”,王成照既定方针办。但店主没教给王成怎么说为什么不卖?这就靠王成临场发挥,王成有悟性,发挥非常好,符合商战欲擒故纵的原则。他讲小鹌鹑的作用,其实是夸大,他半年之中靠小鹌鹑挣下二十几两银子,一个月也就是挣四五两,但是他说一天就挣几两;他明明一个人在外边混,饭钱还是在店主那儿赊着,他偏偏说家里十几口人都靠这只小鹌鹑养活。这都是为了提高鹌鹑的身价,大亲王哪有闲心核实这番话,哪有兴趣管普通小老百姓怎么活?他只关心要把他喜欢的玩物儿弄到手。王成吊亲王的胃口,像个天才演员。当亲王已经出价三百两银子时,他来个一口价:九百两,而且“囊鹑欲行”,亲王像个小孩眼睁睁看着人把自己喜欢的玩具拿跑了,急眼了,“鹑人来,鹑人来”,斗鹌鹑的人回来!回来!把王成叫回来,六百两银子,卖就卖,不卖,我真不要了。王成同意了。

    姜是老的辣,一只小鹌鹑卖六百两纹银,主要因为店主。亲王出价三百两时,王成已经动心,“目视主人,主人色不动”,亲王出价六百两,王成急不可耐,“成又目主人,主人仍自若”,还是不干。缺乏经验的王成怕丢了这难得的发财际遇,卖了。

    这,就是懒汉王成一夜致富的离奇故事,像蒲松龄那样的家庭教师一年工钱不超过八两银子,一只小鹌鹑相当于他工作六十年。这就是商品经济的奇迹:一只小鹌鹑和六百两银子的“中人之产”绝对不成比例,却变成两相情愿的交易。《王成》写的斗鹌鹑、卖鹌鹑,好像是诙谐谈笑,却蕴藏不少商业经营的章法和经商心理。比如:要眼明手快地抓住稍纵即逝的商机;要看人下菜碟揣摩经营对手的心理。给王成出谋划策的店主显示了出众的商业才能。这位旅栈业老板见多识广,富有商场经验和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观察。他要王成沉住气,吊亲王的胃口。王成缺乏商战经验,得六百两银子已喜出望外。店主埋怨:你急什么?再拿他一把,八百两银子没问题!店主是杰出的商战心理学家,他深知亲王挥金如土又酷爱鹌鹑,掌握对方心理,投其所好,奇货可居。按店主分析,稍一拖延,亲王肯定上钩,八百两银子可以到手。像王成这样虽然懒却诚实善良侥幸致富的人物,像店主这样审时度势、思维敏锐、有经营头脑的人物,堂而皇之地登上了聊斋舞台。这实际是时代风云的反映。

    泰纳在《英国文学史导论》中说:“文学作品既不是一种单纯的想象游戏,也不是狂热头脑的孤立遐想,而是时代风尚的副本,是某种思想的表征。”马克思说过,英国小说家狄更斯(《双城记》作者)“向世界指示政治和社会的真理,比政治家、政论家、道德家合起来做得还多。”恩格斯说,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高老头》、《欧也妮·格郎台》等名作的作者)的小说,比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统计学的大量统计更详尽、更有说服力。蒲松龄把大量精力放到关注知识分子命运和刺贪刺虐,他专门描绘商业经济的小说不算很多,但《王成》却是非常难得的自始至终完整描绘商业经营的作品,蒲松龄叙述一个懒汉侥幸致富的离奇故事,在自然生动有趣的描写中,为我们提供了一幅清初商业经济真实、生动、丰富的画卷,强调做人要忠厚,诚信。王成如果不诚信,遇不到人生第一个福星,狐祖母;如果不宽厚,遇不到人生第二个福星,贤店主。所以说,《王成》这个非常好看、好玩的故事,具有高度的社会认识价值和思想价值。既是认识当时社会的极好材料,也是我们思考人生的重要参考,这就是《聊斋志异》的伟大之处。

    王成(原文)

    王成,平原故家子。性最懒,生涯日落,惟剩破屋数间,与妻卧牛衣中,交谪不堪。时盛夏燠热,村外故有周氏园,墙宇尽倾,惟有一亭;村人多寄宿其中,王亦在焉。既晓,睡者尽去;红日三竽,王始起,逡巡欲归。见草际金钗一股,拾视之,镌有细字云:“仪宾府造。”王祖为衡府仪宾,家中故物,多此款式。因把钗踌蹰。欺一妪来寻钗。王虽故贫,然性介,遽出授之。妪喜,极赞盛德,曰:“钗值几何!先夫之遗泽也。”问:“夫君伊谁?”答云:“故仪宾(注1)王柬之也。”王惊曰:“吾祖也。何以相遇?”妪亦惊曰:“汝即王柬之之孙耶?我乃狐仙。百年前,与君祖缱绻。君祖殁,老身遂隐。过此遗钗,适入子手,非天数耶?”王亦曾闻祖有狐妻,信其言,便邀临顾。妪从之。王呼妻出见,负败絮,菜色黯焉。妪叹曰:“嘻!王柬之之孙,乃一贫至此哉!”又顾败灶无烟,曰:“家计若此,何以聊生?”妻因细述贫状,呜咽饮泣。妪以钗授妇,使姑质钱市米,三日外请复相见。王挽留之。妪曰:汝妻犹不能存活;我在,仰屋而居,复何裨益?遂径去。王为妻言其故,妻大怖。王诵其义,使姑事之。妻诺。逾三日,果至。出数金,籴粟麦各一石。夜与妇宿短榻。妇初惧之,然察其意殊拳拳,遂不之疑。翌日,谓王曰:“孙勿惰,宜操小生业,坐食,乌可长也?”王告以无资。曰:“汝祖在时,金帛凭所取;我以世外人,无需是物,故未尝多取。积花粉之金四十两,至今犹存。久贮亦无所用,可将去,悉以市葛,刻日赴都,可得微息。”王从之,购五十余端以归。妪命趋装,计六七日可达燕都。嘱曰:“宜勤勿懒,宜急勿缓;迟之一日,悔之已晚。”王敬诺,囊货就路。中途遇雨如绳,过宿,泞益甚。见往来行人,践淖没胫,心畏苦之。待至停午,始渐燥,而阴云复合,雨又大作。信宿乃行。将近京,传闻葛价翔贵,心窃喜。入都,解装客店,主人深惜其晚。先是,南道初通,葛至绝少。贝勒(注2)府购致甚急,价顿昂,较常可三倍。前一日方购足,后来者,并皆失望。主人以故告王,王郁郁不乐。越日,葛至愈多,价益下。王以无利,不肯售。迟十余日,计食耗烦多,倍益忧闷。主人劝令贱卖,改而他图。从之。亏资十余两,悉脱去。早起,将作归计,启视囊中,则金亡矣。惊告主人。主人无所为计。或劝鸣官,责主人偿。王叹曰:“此我数也,于主人何干?”主人闻而德之,赠金五两,慰之使归。自念无以见祖母,蹀踱内外,进退维谷。适见斗鹑者,一赌数千;每市一鹑,恒百钱不止。意忽动,计囊中资,仅足贩鹑;乃归市贩鹑而反。主人喜,贺其速售。至夜,大雨彻曙。天明,衢水如河,淋零犹未休也。居以待晴。连绵数日,更无休止。起视笼中,鹑渐死。王大惧,不知计之所出。越日,死愈多,仅馀数头,并一笼饲之;经宿往窥,则一鹑仅存。因告主人,不觉涕堕。主人亦为扼腕。王自度金尽罔归,但欲觅死,主人劝慰之。共往视鹑,审谛之曰:“此似英物,诸鹑之死,未必非此之斗杀之也。君暇亦无所事,请把之;如其良也,赌亦可以谋生。”王如其教。既驯,主人令持向街头,赌酒食。鹑健甚,辄赢。主人喜,以金授王,使复与子弟决赌;三战三胜。半年,蓄积二十金。心益慰,视鹑如命。先是,大亲王好鹑,每值上元,辄放民间把鹑者入邸相角。主人谓王曰:“今大富宜可立致;所不可知者,在子之命矣。”因告以故,导与俱往。嘱曰:“脱败,则丧气出耳;倘有万分一,鹑斗胜,王必欲市之,君勿应;如固强之,惟予首是瞻,待首肯而后应之。”王曰:“诺。”至邸,则鹑人肩摩于墀下。顷之,王出御殿。左右宣言:“有愿斗者上!”即有一人把鹑,趋而进。王命放鹑,客亦放。略一腾蹿,客鹑已败。王大笑。俄顷,登而败者数人。主人曰:“可矣。”相将俱登。王相之曰:“睛有怒脉,此健羽也,不可轻敌。”命取铁喙者当之。一再腾跃,而王鹑铩羽。更选其良,再易再败。王急命取宫中玉鹑。片时把出,素羽如鹭,神骏不凡。王成意馁,跪而求罢。王笑曰:“纵之,脱斗而死,当厚尔偿。”成乃纵之。玉鹑直奔之。而玉鹑方来,则伏如怒鸡以待之;玉鹑健喙,则起如翔鹤以击之。进退颉颃,相持约一伏时,玉鹑渐懈;而其怒益烈,其斗益急。未几,雪毛摧落,垂翅而逃。观者千人,罔不叹羡。王乃索取而亲把之。自喙至爪,审周一过,问成曰:“鹑可货否?”答曰:“小人无恒产,与相依为命,不愿售也。”王曰:“赐尔重直,中人之产可致,颇愿之乎?”成俯思良久曰:“本不乐售,顾大王既爱好之,苟使小人得衣食业,又何求?”王请直,答以千金。王笑曰:“痴男子,此何珍宝而千金直也?”成曰:“大王不以为宝,臣以为连城之璧不过也。”王曰:“如何?”曰:“小人把向市中,日得数金,易升斗粟,一家十余食指无冻馁忧,是何宝如之?”王言:“予不相亏,便与二百金。”成摇首。又增百数。成目视主人,主人色不动。乃曰:“承大王命,请减百价。”王曰:“休矣!谁肯以九百易一鹑者?”成囊鹑欲行。王呼曰:“鹑人来!实给六百,肯则售,否则已耳!”成又目主人,主人仍自若。成心愿盈溢,惟恐失时,曰:“以此数售,心实怏怏。但交而不成,则获戾滋大。无已,即如王命。”王喜,即称付之。成囊金,拜赐而出。主人怼曰:“我言如何?子乃急自鬻也。再少靳之,八百金在掌中矣。”成归,掷金案上,请主人自取之,主人不受。又固让之,乃盘计饭直而受之。王治装归。至家,历述所为,出金相庆。妪命置良田三百亩,起屋作器,居然世家。妪早起,使成督耕,妇督织;稍惰,辄诃之。夫妇相安,不敢有怨词。过三年,家益富。妪辞欲去。夫妇共挽之,至泣下。妪亦遂止。旭旦候之,已杳矣。异史氏曰;“富皆得于勤,此独得于惰,亦创闻也。不知一贫彻骨,而至性不移,此天所以始弃之而终怜之也。懒中岂果有富贵乎哉!”

    注释:

    (1)仪宾:明代对亲王、郡王女婿的称呼。

    (2)贝勒:清朝廷给皇族和蒙古外藩的封号,比郡王低一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