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的感觉-探亲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后来,我知道了我娘是南方来插队的“知青”,别人都返城了,娘却留下来嫁给了我爹,爹是个农民。我们这儿很荒凉,娘从不提她的老家。我知道娘的老家山清水秀,是鱼米之乡。

    我听姐姐说,她一岁半的时候,娘要带她回老家探亲。那时,我还没出生。奶奶说:“探亲就探亲,留下孩子。”

    奶奶在家里很有权威,她担心娘回了老家就不回来了。爹对奶奶说:“娘,探亲带上孩子,好让孩子的外公外婆高兴。”

    奶奶虎起脸,说:“你懂个啥?”

    娘对奶奶说:“娘,女儿离开了我就哭,我不放心。”

    奶奶说:“我就放心啦?”

    爹不吱声,只得送娘一个人去城里的火车站。我听姐姐说(姐姐又是听谁说的,我就没问出来),等爹送走了娘,奶奶对他说:“你媳妇的根扎不住,带走了孩子,你会弄个一场空!”

    本来说定,娘回老家要呆半年,可是不到两个月,娘就赶回来了。奶奶吃了一惊,背地里得意地说:“看是不是?心头肉牵着呢。”

    过了两年,娘生了我哥。哥哥断奶的那个月,娘又要回老家探亲,因为我外婆病了。娘想让姐姐和哥哥一起去看外公外婆。

    爹很孝顺。我哥说爹那天晚上跪在奶奶面前,娘看见了。奶奶说:“我们这里的水土养不住你媳妇,你老顺着媳妇咋行?”

    爹对奶奶说:“娘,她不容易,我知道她还会回来。”

    奶奶说:“她心里想着啥,你能看得出来?”

    哥哥那时还不懂事,不明白爹那么大了为什么还下跪。爹的嘴笨,他想用下跪这种方式打动奶奶改变主意。

    第二天,奶奶对娘说:“闺女带走,儿子留下。”

    爹抱着哥哥去送娘和姐姐。哥哥说,临上火车,爹让娘亲了哥哥。那些天,爹闷闷不乐,奶奶说:“不管咋样,留住了咱家的香火。”

    娘从南方落户到西部,她是村里留下的最后一个“知青”。奶奶说起那场知青“上山下乡”的热潮,打比喻说是大水跑过地皮,最后还是蒸发掉了,沙漠留不住水。可是娘不到一个月又回到了我们村。

    可奶奶背地里自豪地说:“幸亏留住了孙子。”我不知道姐姐是否说过类似的话,因为她很固执,想定的事儿决不妥协。

    第三回娘探亲,带了哥哥和我。我五岁那年,第一次走出那么远,我原以为整个世界就是我们村子那么大呢。

    这时奶奶行动已经不便了,她同意娘带着哥哥和我探亲,娘的眼泪像一条鲤鱼激起黄河水那样。爹拍拍我和哥哥的脑袋,说:“路上要听你娘的话。”

    我听姐姐说,她还是头一次看见娘流泪。

    我们路过上海,住在舅舅家,我和哥哥头一次看见电视,哥哥琢磨了好长时间,怎么一个小箱子里头进去了那么多的人,还不嫌挤。我们第一次感到我们的村庄那么小,小得像沙漠里的一粒沙子。

    娘的老家到处是水,到处是绿。没住几天,我们老家的电报就来了,随后是信件,都是我爹寄来的,说是奶奶身体不好。后来我们知道,是奶奶背着我爹,请人代笔催我娘回去,她还是不放心。

    后来我意识到,我外公外婆对待信件和电报已不是意外的表情。我猜,娘前两次探亲,奶奶也这样做过。娘就呆不住了,跟我外公外婆说:“出来时,婆婆身体就不好,还是早点儿回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