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裂变 遍地诸侯-公元九〇三年,唐昭宗天复三年(3)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牛存节来信称,杨行密遣史俨率军三万来攻宿州;

    鄂州节度使杜洪接连十余封书信,称杨行密遣朱瑾、李神福、刘存各率大军来攻鄂州,大有吞并鄂州之势,恳求救援……

    朱温依照敬翔之策,急命朱友宁救齐州,康怀英救宿州,王檀救密州,葛从周取兖州。又令朱友恭屯兵嗫口以牵制淮军,遣使请荆南节度使成汭、长沙节度使马殷、朗州节度使雷满出兵救援鄂州,朱温则亲率十万大军东进青州。

    史俨率大队淮军抵达宿州后,即连连发起急攻,牛存节依城坚守,淮军死伤惨重。史俨不久即得到康怀英率军来援宿州的探报,无奈之下,只得率军撤回了扬州。

    王茂章率万余淮军直抵密州城下之时,王师范之弟王师诲率一万青州军已赶到了,二将合兵一处,随即向密州发起攻击。此时,密州守城军士不足千人,密州刺史刘康义只好令老弱者守城,他自己则率领少壮士卒,每日出城袭扰淮军。王茂章很快就摸清了密州的军情,遂趁梁军援兵未至之时,昼夜急攻。刘康义终是寡不敌众,坚持了十余天后,力尽城陷,自刎而死。

    王茂章占据密州后,留给淮南将张训两千人守城,他则与王师诲率军援助兖州。

    王檀行至半途,就接到了密州失陷、刘康义战亡的军报,部将皆劝其回军,王檀道:“不可,密州乃淮南与青州的交通要镇,若为淮军所有,淮军来去就如入通途了,若是如此,梁王讨平青州,必然多费时日。我军须趁其立脚未稳,一举克复!”遂令全军疾行。

    消息传至密州,城内淮军大为惊恐,纷纷劝张训先焚城大掠再撤回淮南。张训道:“不可,梁军距此甚近,若见城内火起,必会急追,我军反而生还无望了。”遂令淮军封禁府库,于城墙之上多插旗帜,令羸弱军士在前,精兵殿后,从容地撤离了密州。

    王檀率军至密州城下,见城墙上淮军旗帜完备,城内悄无声息,便以为淮军有所防备。此时,他尚不清楚淮军实力,故而没敢贸然攻城,近万人的梁军,一直过了四天,方才进城。王檀入城之后,才知淮军早已离去多时了,自是懊丧不已。

    朱温得知王檀“夺回”了密州,当即以王檀为检校司空、密州刺史,令其驻防密州。王檀巡视密州城防后对众将道:“密州接壤淮境,如此重要的战略之地,竟连壁垒、城壕都没有!刘将军固然忠勇可嘉,只可惜……唉!”众将皆觉刘康义失职,但斯人已逝,也都不便再说什么了。

    王檀当即率领密州百姓修筑罗城,增设壁垒、城壕,自此,密州防备渐趋完整,终成坚固之城。

    王师鲁率五万青州军攻伐齐州,而齐州梁军却不满三千,一时城内人心危惧,民心大为摇动,都将康文爽见青州军势大,竟与青州军暗地往来,密使人致书王师鲁,意欲里应外合,诛杀徐怀玉、张归弁。不想,送书人被巡城梁军拿获,张归弁当机立断,当日就将康文爽等人擒获,拉至街市上斩首示众了,人心这才安定下来。随后,徐怀玉、张归弁又各自将自己的财产分发给士卒,并扬言朱友宁大军将至,梁军士气这才恢复,决意坚守待援,致使王师鲁大军连攻十余天,仍不能有丝毫进展。不几日,朱友宁率大军赶到了,王师鲁只好解围退去。

    朱友宁刚一入城,就有侦骑来报,称王师诲与淮南将王茂章正率军赶赴兖州,意欲增援刘浔。朱友宁大急,连忙率军疾行,埋伏于要路。数千青、淮联军先锋军正中朱友宁埋伏,被一举全歼。王师诲、王茂章闻讯,只好率军退回青州。朱友宁自后追击,进逼营丘,围攻博昌,切断了青州军西进之路,兖州自此成了一座孤城。

    刘浔计袭兖州之时,葛从周正在邢州养病,当接到朱友宁、裴迪的飞信后,直惊得魂飞魄散!作为兖州节度使,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兖州竟被人夺走了,这实在是他平生最大的耻辱!因此,葛从周也顾不上有病在身了,立即率军赶赴兖州,一路上破口大骂:“刘浔小贼,竟敢如此算计我铁葛藤,待我赶回兖州,定将你千刀万剐!”后来,葛从周又听说,攻袭兖州的只有五百青州军,又是一阵发怒,对部将道,“我铁葛藤戎马数十年,最擅长的就是以少胜多,刘浔这小子竟敢班门弄斧!我军近万人,到兖州后分成四队攻城,谁超过一个时辰进不了兖州城,谁就不是我铁葛藤的属下!”

    葛从周到兖州后,果然四门齐攻,但他万万没想到,别说一个时辰了,全军整整急攻了三个昼夜,兖州城仍是稳如泰山!起初,他还以为是军情有误,以为兖州城绝不是五百青州军,至少也有三千军士,后来他才发现,许多守城将士竟然是他老葛的属下!葛从周有些奇怪:他爱兵如子是出了名的,刘浔又有什么能耐,能令他的将士给他卖命?他此时还有另一个担心,那就是他的老母和家人!葛从周是有名的孝子,他真担心他们会有什么不测。

    其实,葛从周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刘浔自占据兖州之后,就对葛从周的家属倍加安抚,对葛母更是如自己亲生母亲一般,百般呵护,每日早晚问安;待其妻儿,也礼数周全;葛从周的亲从、吏属,一律职掌如故。刘浔不擅杀一人,不妄贬一吏,致使兖州军民皆对他心悦诚服。葛从周来攻城时,刘浔令城中百姓与将士同甘共苦,青州兵士与兖州原有兵士皆平均分配衣服、粮食,百姓生活泰然,就如承平之时。

    葛母闻听葛从周攻城甚急,便要求刘浔将她抬到城墙之上,她有话要对葛从周说。刘浔依其所请,让葛母坐在板轿之上,他和三位军将一起将葛母抬上城墙。

    葛从周闻听葛母要给他说话,连忙驰马至城下向其母问安。葛母手指着刘浔对葛从周道:“刘将军对我殷勤备至,丝毫不比你差,家中老幼也都安居如常。刘将军和你各为其主,你可要心内明白。”葛从周唏嘘而退,自此攻势渐缓。

    青州援军被朱友宁击退的消息传到兖州后,城内军民开始不安了,人心也开始浮动了起来。节度副使王彦温伺机逃出城去,向葛从周谢罪,守城士卒也偷偷逃奔出城,一时难以禁止。

    刘浔听说后,当即遣人出城去见王彦温,并带话给他道:“刘将军说,请副使不要带这么多人出城,除非是事先安排好的那些人。”

    王彦温有些莫名其妙,而这些话传到葛从周那里,却令葛从周疑心顿生。

    刘浔又遣人巡城,下令道:“凡不是事先差遣而擅自跟随副使出城者,灭其三族!”士卒们听说后,皆茫然不知究竟。

    但葛从周开始怀疑王彦温有什么阴谋,竟将其斩于城下,城内想要出逃的士兵见到后,不禁心内大恐,再也不敢出逃了。

    酒量

    博昌虽然城池不大,守城军卒也不足三千人,但是,城内的百姓却人人发誓效忠于王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拼死对抗梁军。因而,朱友宁率数万梁军围攻博昌一月有余,仍不能攻克。朱温闻讯大怒,立令刘捍前往督战。朱友宁大恐,连忙驱赶了十余万民丁肩扛手推、牛拉驴驮,硬是在城南筑起了一座比城墙还高的土山。

    土山筑成之后,梁军很快就掌握了主动,居高临下地向城内发射火箭、石块,博昌城霎时间就成了一片火海,很快就被梁军攻陷了。城陷之后,朱友宁深恨博昌军民顽强抵抗,竟下令将城内军吏百姓全部杀光,无论老少,一个不留!一向繁盛的博昌眨眼间就成了一座空城,兵、民尸体壅塞清河,往日清澈的河水,一夜之间就变成倒流的血河了!

    朱友宁的恶名很快就传遍了青齐大地,这位原本气质儒雅、风度翩翩的年轻将军转眼之间竟成了一位杀人不眨眼的恶魔!青州军民皆称其为“白面恶魔”,人人欲食其肉、饮其血、寝其皮。

    朱友宁在博昌屠城之后,又率梁军继续东进,很快就攻陷了临淄,大军直抵青州城下。

    王师范亲率青州军在石楼设阵,抵御梁军,并筑建了登州、莱州两座军栅。朱友宁先率大军连夜急攻莱州栅。王师范见栅中情势危急,急催王茂章率淮军出战,但王茂章置若罔闻,按兵不动。王茂章毕竟是客,王师范也无可奈何。

    当晚,忽有一条丈余长的大白蛇爬进了朱友宁的大帐,盘于大帐之中,亲兵们一拥而上,将其剁为数段,顿时,满帐皆充斥着令人作呕的血腥味。朱友宁心中甚为腻味,想要息军停战,又惧怕朱温严令,只得硬着头皮下令连夜进攻莱州栅。

    梁兵急攻了一夜,天亮之时,个个都疲惫不堪了,王茂章这时却主动请求出战,王师范大喜,连忙令青州军与王茂章的淮南军合兵,突然向梁军发起了反击。梁军此时又累又饿,哪里挡得住以逸待劳的淮南军的反扑?因而很快就被杀散了,全都四处奔逃。身穿白色战袍的朱友宁在高坡之上见此情状,不禁心内大急,连忙拍马自高坡冲下,想要杀入敌阵,不想,战马突然前蹄踏空,扑倒在地,将朱友宁摔出去十来步远,正好滚落在青州大将张士枭的脚下。张士枭大喜,一刀就把朱友宁的首级斩了下来。

    梁军见主将被杀,士气登时尽失,纷纷转身后撤。王茂章、王师范挥兵掩杀,直追至米河方才回军。此役,梁军被俘斩三万多人,魏州援军几乎被杀光了。

    “白面恶魔”朱友宁被杀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青州军民皆仰望上苍,高声大呼道:“苍天有眼啊!恶人恶报,没想到报应来得如此之快!”

    朱友宁阵亡的消息传至大梁后,朱温又哀又痛,跪在朱存灵前发誓道:“二哥,三弟一定要荡平青州,将王师范碎尸万段,为友宁报仇雪恨!”当即亲率二十万大军,昼夜兼程,直达青州城下。

    王师范闻讯,便欲亲自率军迎战。王茂章劝他不要出城,王师范不听,结果大败而回,梁军遂将青州团团围住。

    王茂章佯装不敌,闭垒不战。待梁军稍有懈怠,王茂章却突然开栅出城,来往冲突梁军,一柄大铁槊,如入无人之境。战酣之际,他突然又飞马回到壁垒之上,如没事人般悠闲地饮酒说笑;酒酣之际,又突然离席上马,冲入梁军阵内,一阵冲杀之后又回到酒桌前饮酒猜拳……如此几次三番,酒酣则出战,战酣则饮酒,来来往往,简直如儿戏一般。朱温在高处望见,大为惊奇,便问青州降兵:“此将是何许人也?”

    降兵回答道:“此人是淮南大将王茂章!”

    朱温叹道:“世间竟有如此神将,若此人能为我所用,天下何愁不平?”

    朱温见天色已晚,便下令收军扎寨。

    王茂章心知朱温亲率大军来此,志在必得,淮军留此无益,不如趁早回淮南去。此时,他见梁军正在收军扎寨,时机稍纵即逝,也来不及向王师范辞行,就率领着淮南军偷偷地离开了青州。

    朱温闻听王茂章走了,心内大急,急令杨师厚率军追击,叮嘱他务必要生擒王茂章。杨师厚接令,率军急追。

    王茂章见梁军来追,忙令裨将李虔裕率一军埋伏于山下,他自己则登于高坡之上,解鞍而寝,准备伏击梁军。

    李虔裕疾呼道:“将军回国要紧,请将军快走!我李虔裕当以死阻击追军!”

    王茂章道:“那怎么能行,王某定要和将军一道与梁军决战!”

    李虔裕再三请求王茂章先走,王茂章死活不走。最后,李虔裕以自刎相威胁,王茂章无奈,只得洒泪告别。

    梁军追至后,李虔裕率五百淮南军死命拼杀,直至全部战死。此时,王茂章早已走远了,杨师厚哪还追得上,只好回军交令。朱温大为惋惜,却也无可奈何。恰在此时,大梁突然有急报报来,说是李茂贞将要起兵逼迫京师!朱温大惊,只好令杨师厚为主将,让他继续攻围青州,他则星夜驰回了大梁。

    朱温走后,杨师厚将梁军屯于临朐,散布消息说大军将发往密州,而将辎重留在了临朐。王师范听到这一消息后,果然上当,立令其弟王师克率军五万攻取临朐,意欲夺取梁军辎重。王师克率军行至临朐,正中杨师厚埋伏,不但损军万余,而且王师克本人也被杨师厚临阵生擒。杨师厚随即分军,先后攻克莱州、棣州、登州,青州遂成孤城。

    王师范见王茂章已经回淮南去了,兄弟又被生擒,青州大势已去,只好遣副使李嗣业与其弟王师悦一道至杨师厚大寨,请求归降,言道:“自从梁王与青州修好以来,师范从不敢背盟毁约,但是,韩全诲、李茂贞以天子朱书御札令我举兵,师范不敢抗旨。如今方知此为宦官、李茂贞诡计,故而王某愿以我弟王师鲁为质,归降梁王。”

    杨师厚当即遣使报知朱温。朱温此时闻听李茂贞、杨崇本将要起兵逼迫京师,担心他们又会劫驾西去,正打算出兵西上迎车驾至洛阳,再加上敬翔也出言劝道:“王师范甚有贤名,杀之无益,不如准其所请。”所以朱温答应了王师范的请求,选派诸将驻守登州、莱州、淄州、棣州等地,并让王师范暂为青州留后。王师范随即遣使者前往兖州,向刘浔备述归降之事。

    刘浔苦守兖州孤城已近一年,城内粮食将尽,葛从周一再遣人入城,晓以利害,请其归降,刘浔却道:“我受王公之命坚守此城,若见王公力屈失势就投降,又岂是为人之臣的本分?”葛从周敬其忠义,也不为已甚。

    王师范归降的消息传来后,葛从周又遣人入城劝降,刘浔答道:“除非有王公亲书令我投降,否则,刘某决不出降!”

    不久,王师范的亲笔书函到达兖州,刘浔见其确为王师范亲笔,这才出城投降。葛从周亲自置办裘袍骏马赠送刘浔,并准备遣人将他礼送大梁,刘浔却道:“身为降将,尚未受梁王宽宥赦免之命,怎可乘马衣裘而往?”竟身穿一身素袍,跨乘着一只瘦驴只身赶往大梁。

    刘浔到大梁后,请求改换囚服入见,朱温非但不同意,还赐以锦冠玉带,刘浔却坚辞不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