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鱼是从哪里来的吗-食用性海鱼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尽管很多人熟知可食用性海鱼,然而,并非每个人都了解这些鱼的海洋生活及习性。

    尽管很多人熟知鳕鱼、鲱鱼、马鲛鱼(mackerel)、欧鲽和鳎(sole),以及其他的可食用性海鱼,然而,并非每个人都了解这些鱼的海洋生活及习性。不过,最近五十年以来,海洋生物学家一直在共同致力研究可食用性鱼类的生活史,让我们对它们的习性有了一定的认知。

    在追溯鱼类生活史的过程中,第一个重要发现来自于挪威自然学家萨尔斯(Sars)。挪威政府曾派萨尔斯在罗浮敦群岛(Lofoten Islands)就鳕鱼渔业问题做过报告。渔夫告诉他,鳕鱼的鱼卵会浮在海面上,有时水面上到处都是密集的鱼卵。曾有人认为这是渔夫的无稽之谈,但事实确实如此,渔夫没有说错。

    收集水面附近海生生物的惯常方法是用拖网去捞。拖网构造极其简易:就是一个铁箍,连着一个圆锥形的棉布袋。使用时,用船拖着网走。

    萨尔斯用拖网捕了一次鱼,在成百上千的小海洋生物中,他发现了一些相当透明的小球体,直径大约为0.2厘米。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球体实为鱼卵。随着季节的变化,海里鱼卵的数目大幅增加,到三月时,它们的数量比浮上海面的其他任何一种海洋生物都还要丰富。风平浪静时,从船上看去,海面上浮着厚厚的一层。

    五月末,海里无数的透明小鳕鱼云集,它们体长约0.8厘米,萨尔斯看到这些鱼游上水面,吃着小甲壳动物。六月末,小鳕鱼体长会长到大约2.5厘米,之后,大部分鳕鱼消失。七月初,萨尔斯又发现它们躲在大水母下。此时的幼鳕鱼体长约为3.8厘米,可以看到他们身上布满了俗称水母蚤的甲壳类寄生虫,和遮挡着它们的水母身上的蚤子十分相似。毫无疑问,幼鳕鱼用这种方式聚集于水母下,就是为了获得这些寄生虫食物,同时,这种进食方式也能让幼鳕鱼免受攻击。

    七月下旬时,幼鳕鱼离开水母的遮蔽,栖息在岩石间的海草中。一年后,这些鱼体长已达15-18厘米。在它们生命中的第二个夏季,幼鳕鱼仍栖息在海草中,秋天临近时,则潜入深水中。

    鳕鱼是肉食性鱼类,以牙鳕、鲱鱼、黍鲱、小鲱鱼和各种甲壳动物、软体动物为食。因为它们几乎不挑食,所以体重增长迅速。鳕鱼族中最为人知的是鳕鱼本身、    青鳕(haddock)、黑线鳕、牙鳕、蓝鳕和狗鳕(hake)。在钓鱼者眼里,可能青鳕最为重要,此鱼常分布于岩石海岸上,如用拖网捕捉,得用短牵引杆,以橡胶制作的红色下褶鳗(sand eel)为饵,这种捕鱼方式常给人们带来极好的    消遣。

    继萨尔斯首次描述鳕鱼卵后,科学家发现:除鲱鱼外,我们食用的主要鱼类都是孵化自漂浮性鱼卵。除大小各异外,外形上也不尽相同,许多都可通过显微镜辨别出来。例如,鳕鱼和欧鲽的鱼卵内有由卵膜裹住的、样式简单的卵黄,多宝鱼的卵黄中有一颗油质小球,此外,鳎和凤尾鱼(anchovy)鱼卵中的卵黄会部分或完全分裂。

    其实海上全年都漂浮着一些鱼卵,但在春夏季时,尤为丰富。

    海生鱼卵孵化时间和淡水鱼鱼卵的情况一样,随水温高低和鱼的种类变化。凤尾鱼鱼卵的孵化期一般为两到三天,黍鲱的则为三到四天。对任何一种食用性鱼类来说,孵化期超过一周都是很反常的。

    鱼卵受精,则意味着幼鱼生命的开始。孵化出来的鱼的生命分成四个阶段:幼鱼期、仔鱼期、成长期、成熟期。

    幼鱼期指从鱼被孵化到卵黄囊被吸收的这一过程。卵黄囊消失时,幼鱼外形和成年鱼完全不同,当幼鱼具有成年鱼的外形时,那就意味着它们进入了仔鱼阶段。

    成长期指从仔鱼阶段末期至产卵的这一过程。此后,它们成为成熟鱼。

    如你记得这些鱼卵的大小,则可知,食用性鱼类的幼鱼刚孵化出时相当小,确切说来,大约只有0.5厘米长。

    我以幼欧鲽的照片作为刚孵化出的海生鱼卵典型图示。其结构的新奇点在于:它的初级奇鳍是从鱼尾附近的鱼头延伸至下方的卵黄囊,胸鳍则像一个精美的环形瓣。

    我们注意到其头部内有大脑的初级形态,大眼、听觉器官位于正上方,没有嘴,因为尚未形成。与鱼身相连的是大大的球状卵黄囊,在卵黄囊和鱼身之间,可看到一根简单的如直管道的鱼肠。鱼身和原始的奇鳍上可看到大量的黑色和淡黄色的星状色素细胞。

    这一阶段的幼鱼相当透明,如果盛一杯海水,将幼鱼放入海水中观看,只能看到它们的眼睛。上面所出示的这张照片有反射性和透射性打光,所以鱼的边缘部分被照亮,但在这种强光照射下,仍可看出鱼是透明剔透的。

    刚孵化出的幼体身子翻转浮游。

    海生鱼类的幼体,和小鲑鱼和斜齿鳊鱼幼体一样,一度以卵黄囊内的卵黄为食。等到一周或稍长一段时间时,卵黄被全部吸收,具体时间则依鱼的种类而定。此时鱼嘴能够张开,鱼开始以硅藻以及那些云集在海面上的细小生物的微小幼体为食。硅藻是植物的一种低级形式,只含一个细胞。

    此刻鱼已处于仔鱼阶段,仍为透明状。之后,鱼的骨架慢慢形成,连续的奇鳍中出现骨质鳍刺,然后再形成独立的鳍,鱼皮内出现色素细胞和可以反射光线的骨针。此时的鱼具有了成年鱼的外形,进入到成长期。

    从仔鱼阶段的透明到具有成年鱼的形状和银色外形,就圆形鱼而言,如鳕鱼、黑线鳕和马鲛鱼,它们的这种变化并没有引起我们特别关注。但就扁平鱼而言,如欧鲽、鳎和多宝鱼,在仔鱼阶段则有很明显的体态变化。

    扁平鱼的幼体跟其他鱼的幼体一样,一开始在水面上竖立游动,然后,它们的两侧开始变得扁平,然后逐渐靠近水底,最终完全变成左侧或右侧横卧。具体用哪边侧卧则依情况而定。

    如果幼鱼横卧水底时,眼睛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那么将有一只眼埋在沙里。为防止扁平鱼幼体在变形时发生上述情况,该眼眶部位的颅骨会沿纵轴方向旋转,直至两只眼睛处于同一垂直面,本位于横卧那侧的眼睛此刻便位于另一侧眼睛的上方。常有人说是下侧(横卧的那侧)的眼睛越过头部位移到了上侧,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如前所述,之所以出现那种情况,是颅骨发生了旋转,但眼睛的相对位置并未改变。

    欧鲽、鳎、比目鱼、孙鲽、檬鲽(lemon sole)和大比目鱼变得扁平后,左侧横卧;而多宝鱼和菱鲆(brill)为右侧横卧。

    某些热带扁平鱼的眼睛看起来像在同一侧,这是由于这些鱼的鱼鳍延伸到了头部。起初每边有一只眼睛,但颅骨旋转后,下侧(横卧的那一侧)的眼睛就穿过鱼鳍的肉质部分到达了另一侧。

    曼岛伊林港的生物研究所名下有一家鱼类孵卵场。此处的两个大水池里每年大约有四百只欧鲽产卵。产卵时间大约持续六周。这段期间内,工作人员会定期用大浮网收集漂浮性鱼卵,然后将鱼卵送至孵卵处,在适当时候将孵化出的幼鱼送入大海。1910年,就有八百多万这样的幼体孵化而出,并在当季放入海洋。正如所料,有些鱼卵未被收集到。它们自然孵化后,在水池里长成小欧鲽。1909年四五月,在赫德曼教授和查德维克先生的好心帮助下,我收集到了一些这样的欧鲽幼体,并且拍下了它们所有变化阶段的照片。

    在到伊林港之前,我完全不知道会有这样的大好机会拍摄这些幼体,所以我并未准备合适的拍摄器材。但是在当地木匠的帮助下,我用木头、金属丝和牛皮纸为我的反射式相机制作了一个延长部分,用电石自行车灯作为照明设备,从而拍摄到对页感光片上的那些照片。

    这三张欧鲽孵化的照片是晚上十点到凌晨五点拍摄的,之前三天的尝试都没有成功,但最后我终于大有收获,因为从相机的磨砂玻璃上看,幼鱼从卵膜中挣扎出来的动作相当有趣。

    如用拇指和食指揉捏欧鲽鱼卵,会感觉相当硬,如子弹状,但是在适当时候,这一纤弱的幼体会突破卵膜,一部分会伸出来。

    在这有关孵化的插图中,第一张展示了卵黄囊中的头部和部分地方被突破。在这一具体实例中,幼欧鲽看起来是先用鱼尾占据了一个固定位置,然后紧接着交替伸直和放松背部,用头和肩部撞击裂处的一边。卵膜因此完全被撕裂开,孵化中的欧鲽得以破膜而出。

    与这种孵化方式相比,鲑鱼族的成员们则是用蠕动的方式破膜而出。

    第二张照片中,孵化中的欧鲽是头部先出来,这很好地解释了之前描述的撞击。

    在孵化中的欧鲽尾部先出来的插图中,可看到包住尾部末端的奇鳍呈褶皱状,这是由于它从卵膜上一个很小的裂缝中挤出来所致。

    现如今,科学家对欧鲽生活史已有非常全面的研究。在早春,大量的雌、雄欧鲽在产卵场聚集,无数的鱼卵被排出、受精,然后在孵化期间上升漂浮。平均孵化期约为17天。刚孵化出的小欧鲽体长约为0.5厘米,喜浮游,卵黄囊在最上方。第八天时,卵黄囊消失,此时幼鱼开始以硅藻    为食。

    起初的成长非常缓慢,一个月时,幼欧鲽体长尚不足1.3厘米,眼睛仍然各在一侧。此时,鱼的宽度生长速度比体长生长更快,这是此类体型对称的鱼开始发生体态变化的第一迹象。

    然后头部逐渐旋转,左眼就位移到了右眼的上方。大约在孵化后的第四十天,左眼出现在头部的边缘;再过五六天,两只眼睛的位置和成年鱼的一样。整个体态变化需要费时大约六周,在这段时间内,欧鲽逐渐沉向水底,最后几天左侧横卧。上侧(或者说是右侧)此时出现大量的色素沉着,下侧(或者说是左侧)为淡色。

    此时的幼欧鲽体长差不多为2.5厘米,它们开始逐渐游向海岸。下一次拖虾网,就可捕捉到成千上万只幼欧鲽。退潮时,沙质海岸的水塘中也有大量的幼欧鲽。跟所有的鱼一样,欧鲽之后的成长速度视食物供应量而定。比如,在多格滩的欧鲽比在海岸渔场的欧鲽的成长速度快很多。按平均数计算,欧鲽在第一年年尾体长约为7.5厘米,接下来每一年大约增长5—7.5厘米,这种增长速度一直持续到第五年,之后生长速度又有所减缓。

    欧鲽一般长到五六年时产卵,也就是体长为33—38厘米时。了解鱼产卵的确切阶段相当重要,因为在遥远的将来,立法对我们的海洋捕鱼业进行限制时,除非有机会保持这一种族的可持续性,否则将鱼作为食物将成为一种非法    行为。

    通过鲑鱼鱼鳞上的环纹可得知它的确切鱼龄,这一点我们已有所了解。欧鲽和其他鱼的鱼龄可通过头盖骨内耳石(otolith)上的某些亮环纹和暗环纹得知。看一下耳石的插图,可看到中心有一块白色,它表明了此鱼生命中第一个春夏季时耳石的生长状况,一个暗色环纹表明了其秋冬季的生长状况,之后的亮色和暗色环纹则表明了一年的生长状况。

    一般说来,这些环纹很容易区分,它们的数目与欧鲽的长度有关。因此,在任何特定区域,欧鲽的长度是鱼龄的一个象征,这常常可以通过检测耳石得以证实。

    在欧洲大陆和英国,人们对耳石的检查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自然学家们确信耳石检查是获得信息的可靠来源。但我即将描述的是,如何使本书的每一位读者都可以自己检查欧鲽,并按耳石上的白色环纹所给出的信息确认鱼的长度和鱼龄之间的关系。

    每天清晨,鱼贩都会收到受委托运来的大量欧鲽,他们将鱼整齐地摆放在大理石板上,然后家庭主妇们来挑选中意的鱼,再让鱼贩将鱼切片。鱼贩将欧鲽放在一块板子上,用锐利的刀锋沿着脊骨的一侧将整个鱼剖开,然后在鳃盖后的鱼肉上划上一刀,随着刀锋的掠过,第一片鱼肉已然被利落地从脊骨上剔除。用同样的方式,将第二片鱼肉从脊骨的另一边剔除。此刻翻转欧鲽,另两片鱼肉也同样被剔除。欧鲽被切成片后,骨架仍和剔除鱼片前一样完整,鱼骨、头部和鱼鳍的相对位置不变。如果在当天结束时,将所有被掷于一旁的骨架聚集起来,根据体型的不同可将它们进行分组。五月时,我发现,在我委托的鱼贩的店里,除少数例外,欧鲽可分成三组,即体长35—38厘米的一组、45厘米的一组和50—53厘米的一组。我从每组里拿了12条,检查它们的耳石,发现这些欧鲽明显各为5、6和7岁。我从未见过耳石被全部摘除,很容易就可在几分钟内从大量的欧鲽里获得右耳石或左耳石。

    将一条欧鲽放在板子上,左侧(或者说是淡色的一侧)朝下。从鱼贩那儿选一把最大的刀,将刀锋放在沿着胸鳍上方的边缘延伸到上眼区域的尖端这条线上,然后用棒槌猛击刀背,砍开头部。

    你会发现,这时你已完全打开头盖骨内的一个空腔,它位于颅腔的前部。颅腔的后部上仍有软骨,呈圆顶状覆盖。用较小刀的刀尖在圆顶状覆盖物的下方滑动,再直接往上切,然后将颅腔的后部拉开,可发现右侧和左侧有一颗    耳石。

    166页四张耳石的插图中,上两张是来自于35-38厘米长的欧鲽组,中间部分为白色,显示了此鱼第一年的春夏季生长状况。周围的四个白环纹表明这组鱼鱼龄为五岁。下面两张耳石照来自于45厘米长的第二组鱼。这些鱼是第二组体型,比前一组大一年,多一道白环纹。

    我们已对扁平鱼的保护色方式进行了大致介绍。在扁平鱼的隐蔽之下,反射所起的作用不大,因为它们是通过对已有的色素细胞收缩和放松进行变暗或变亮,以适应环境的一般色调。幼扁平鱼的斑纹和体色变化非常大。

    专家能够通过鱼的形状识别出小欧鲽、鳎、檬鲽和比目鱼,但对外行人来说,记住下面这个知识点会很有用,那就是如用手指沿着鱼的尾部摸到头部,欧鲽摸起来相当平滑,鳎很粗糙,比目鱼只有中线部位很粗糙。

    食用性圆鱼中,我们已经介绍过鳕鱼族,另一种重要的鱼类为鲱鱼,其中包括鲱鱼、黍鲱、沙丁鱼、西鲱和凤尾鱼。这些鱼在浅滩里游动,常见于中层水域或是离海岸不远的水面附近。鲱鱼完全以水中密集的甲壳类生物为食,它们用咽喉中的一个筛状物将食物从水中滤出。在讨论鲤鱼的咽喉齿时,我介绍过每侧连接在腮丝上的骨条。鲱鱼中,在一对骨条上,是成排的、僵硬的尖状突出物,就像梳齿。这些突出物被称为腮耙(gill-raker)。鲱鱼就是用这些腮耙将食物从水中滤出的。

    鲱鱼和黍鲱时常出入于淡海水中,如前所说,鲱鱼常在淡水中产卵,使鱼卵粘附在淡水植物的叶上。西鲱也溯游到淡水中产卵,但是沙丁鱼和凤尾鱼完全在海中产卵。

    就硬骨鱼而言,我们已找到三种鲱鱼族鱼卵的例子。西鲱的鱼卵很重,但是各自独立,像鲑鱼卵一样沉在水底;鲱鱼卵很重,且有粘性,粘附在石头和砾石上;黍鲱、沙丁鱼和凤尾鱼的鱼卵就像欧鲽和鳕鱼的鱼卵一样漂浮。

    鲱鱼在夏季产卵,冬季再次产卵,但同一条鱼在一年内不会两次产卵,因为我们已知夏季和冬季产卵的鲱鱼是不同种类。后者在淡海水中产卵,前者在远离海岸的地方产卵。

    鲱鱼卵的孵化时间大约为两周,之前已介绍过,其幼鱼和欧鲽幼体的样子不同,因为它成长上已经更进化,鱼嘴张开。

    起初,幼鲱鱼主要是鱼身变长,长到大约4厘米时,身形瘦长,完全透明,没有鱼鳞。孵化后2到3个月后,幼鲱鱼的体态开始发生变化:体长会长到大约4—5厘米,还会出现鱼鳞,同时,鱼身变成银色,并变宽。

    黍鲱也经历了同样的体态变化,当长到2.5-7.5厘米时,这两种鱼就是我们所见的银鱼。

    2月、3月和4月时,银鱼中的90%是黍鲱,但7月、8月和9月时,小鲱鱼的数量占主导。

    从英国的南方海岸到地中海,都可见有沙丁鱼栖息。在康沃尔郡沿岸捕捉到的一般的此类鱼一般被称为皮尔彻德鱼(pilchard),而在法国水域捕捉到的叫做沙丁鱼。许多人认为,如果买一罐小条型的沙丁鱼,那才算是买到了真正的沙丁鱼,而大条的根本不是沙丁鱼,其实大一点儿的只是鱼龄更老的皮尔彻德鱼。

    可以说,在我们所有的食用性鱼中,可能马鲛鱼是最美丽的:鱼身呈黑、蓝色的之字形带状交替,散发出银色或古铜金色的金属色泽,体色在黄色和亮丽粉红色之间变化。

    在春天和初夏,马鲛鱼以自由游动的小甲壳动物为食,如水蚤、糠虾(对页的感光片上有糠虾的插图),还有常出入于水母中的水母蚤也是它们的食物之一。它们用腮耙将食物从水中滤出,马鲛鱼的腮耙在鲱鱼中算是比较发达的。在夏末和秋天,马鲛鱼以小沙丁鱼、黍鲱、三须鳕(rockling)和下褶鳗为食。

    马鲛鱼夏季产卵,五六月时,在海岸附近可发现其漂浮性鱼卵。此鱼的季节性迁移常引起极大关注。一般说来,从10月到次年1月,马鲛鱼基本会游离康沃尔海岸。随着春天的临近,最初可在距大西洋一段距离的地方捕捉到它们,但到5月,大群的马鲛鱼就游到海岸了。六七月间,这种鱼数量众多,但在8月变得稀少,然后消失。到9月底,它们又再次出现,持续一个月,然后再次消失,直到次年5月才会出现。

    在诺福克和萨福克海岸,五六月时能捕捉到马鲛鱼,此外,在9月到10月初期这一段时间,大约有六周可以捕捉到马鲛鱼。

    关于马鲛鱼迁移的解释可能如下:

    春季时,此鱼到海岸产卵,然后游回到海岸附近的深水中。在夏末初秋时再次出现,主要是为了跟随近海迁移的幼鱼。因为大量事实表明,尽管马鲛鱼常以水蚤和其他自由游动的甲壳类动物为食,但在夏末和秋天时,主要以幼鱼    为食。

    随着冬天的临近,我们海岸的海水逐渐变凉,因马鲛鱼在低于45华氏度的温度下不适应,因此它们会迁移到大西洋比较温暖的水域。如前所述,次年春天,由于产卵期临近,它们又逐渐洄游,因此我们又可在离海岸越来越近的地方捕捉到它们。

    所以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在马鲛鱼的迁移中,产卵的本性、食物的供给、水温的高低都会让它们受到影响。

    要讨论马鲛鱼的迁移,还得先转到鳗鱼生活史这一问题上。海洋内有一种奇异的鱼类,叫柳叶鳗(leptocephali),它们已被发现多年,柳叶鳗鱼身扁平透明,形如宽带状。正如其名,柳叶鳗的头非常小,体长7.5到12.5厘米不等。

    柳叶鳗曾一度被认为与鳗鱼是完全两种不同种类的鱼,但大约在20年以前,西西里岛的自然学家格拉斯在对太阳鱼(sun-fish)腹部内的鱼样进行检查时,发现柳叶鳗是鳗鱼族的幼体形式。但是直到最近一两年,才有人对柳叶鳗的生活史进行了不完整的探索。

    几乎全欧洲的淡水区域,以及北美洲的大西洋海域内都分布有鳗鱼。关于鳗鱼,为人们所熟知并被详细描述过的有两类:即宽头鳗和尖头鳗。其实这是同一种鱼,前者为雄鳗鱼,后者为雌鳗鱼。

    雄鳗鱼主要分布在淡海水水域以及河口,雌鳗鱼则分布于每个水塘和溪流中。10、11月时,大量的鳗鱼游出河流,进入咸海水域。如果所处的水塘没有出口,鳗鱼常会经由陆路游到与海洋相连的水域。

    尽管有大量的可靠的迹象表明,鳗鱼是在离大西洋几百公里外的地方产下漂浮性鱼卵的,但我们还是来了解一下鳗鱼的确切行程为好。

    最近丹麦渔业调查船托尔在巡航过程中,已对柳叶鳗到鳗鱼的体态变化进行了彻底研究,在南肯辛顿科学博物馆有精彩的图解说明。

    柳叶鳗不在海洋内进食,所以体长、体宽和体重会发生缩减。通过这一方式,扁平的柳叶鳗逐渐变成圆圆的玻璃鳗(glass eel),玻璃鳗形状非常像鳗线(elver),或是幼鳗,但仍然相当透明。之后,玻璃鳗开始出现色泽,成为鳗线。在夏季,无数的玻璃鳗游向河流。

    托尔在航行过程中,于离爱尔兰西南海岸不远的大陆架的较浅水域发现了最大数目的柳叶鳗群,因此,大西洋的这块地区被认为是鳗鱼的产卵地。但是约翰·默里先生和约斯特教授于1910年进行了北大西洋探险,亲眼目睹了一次鳗鱼迁移的大奇观,并从中有了新发现:在离大陆一千多英里的亚速尔群岛南部,他们找到了其他的柳叶鳗。这些柳叶鳗体型相当小,尚未完全长大,而且,是在水面附近捕捉到的。因此我们有理由假定,这些小鱼离产卵地更近,而且这些产卵地不在爱尔兰海岸附近,更有可能是在大西洋的中心。

    柳叶鳗幼体可能是被大西洋漂流带到了欧洲的北海岸,当它们到达大陆架时,完成了迁移过程,成为鳗苗,溯游到淡水水域。

    为了从水塘或水库游到与海洋相连的水域,鳗鱼能在陆地爬很长的距离。晚上,它在潮湿的草地里蠕动前行。11月的一个潮湿的早上,在离最近水域尚有360米左右的地方,我曾亲手抓到过一条两磅多重的鳗鱼。我曾不止一次看到过其他人也有相似的经历。鳗鱼经过潮湿草地的速度相当惊人,因此,对它来说,从水面跳出来,爬过草地无需花太长时间。

    在总结鳗鱼迁移过程中,我们看到,鳗鱼可能经陆路从一个内陆池塘到达与海洋相连的最近水域,然后沿河而下,可能游了几百甚或几千英里的水路到达大西洋中心。然后雌鳗鱼产卵,孵出的幼鳗鱼被大西洋漂流到北欧海岸。体态变化主要发生在行程的后半时期,在大陆架较浅的水域中完成体态变化,在此,柳叶鳗变为玻璃鳗。然后玻璃鳗出现色泽,成为鳗线,或是幼鳗,上溯洄游到淡水水域。当暴雨来临时,小鳗鱼会抓住时机游到内陆池塘里。

    鳗鱼可能在水塘里生活好几年,在游到海里产卵前,体重达到好几磅。但是在产卵后,它们很有可能就死亡,因为我们从没见过有成年鳗鱼从海洋游回到淡水水域。

    关于钓海鱼的各种方式,读者可能会感兴趣,那我就在此简单概述一下:

    在我们海岸周围,绝大多数是采用手钓方式,有两三个鱼钩,或使用长绳钓,将其放在水底,上有数百个鱼钩。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远海线垂钓该采用什么方式。

    长线汽轮船安有各种现代化设施,可用于大比目鱼、鳕鱼和狗鳕丰富的苏格兰北部以外的海域钓鱼。一艘长线钓鱼船的钓鱼设施包括好几种长度的线。每1.8米长的长线上系一个叫做“束发结”(snoods)的短线,每个结上装一个鱼钩。钩子上安上鲱鱼、黍鲱、沙丁鱼、贻贝、海螺、鱿鱼或是海蚯蚓。上饵时,在桶里将每种长度的线盘绕成圈,用常绿草一拂,一般就可将这些上好饵的线圈分离开来。

    到达捕鱼场地后,将第一个桶里的线的一头系上浮标,然后将其他部分抛出,线的另一头则和第二个桶内的线相连,依此连接,直到最后沉入海底三到四英里,线头上面有一到两千个鱼钩。此外,还需在这条线的不同节点上安上铅坠和浮标。

    钓鱼人不会随随便便选个地方,就抛出他的渔具,因为他知道,对于捕鱼来说,场地是很重要的。此外,在鲱鱼产卵的季节,人们常将探测装置加好油,搜寻这些鱼的鱼卵,这种现象很常见,因为鲱鱼产卵地也是黑线鳕聚集之处。

    如意外捉到一条黑线鳕,那你就要细心点了。如果你对这些鱼的腹部进行检查,常会发现里面有大量的鲱鱼    鱼卵。

    晚上,垂钓者一般将长线留在下面,如果天气良好,第二天继续钓。不过如果天气很糟糕,可能好几天都无法捕鱼,那么就会如前所述,狗鱼会对捕获物来一场大破坏。

    被长线钓上来的鱼中,大比目鱼、鳕鱼、黑线鳕、鳐鱼和魟鱼是比较重要的、易销的食用鱼。

    在各种渔网中,我们需要关注的只有围网、漂网和拖网。围网不是一个单一的网,而是将三个互相连着的网安插在海里,形成三个垂直的网面,与海岸成直角。每面网上方用软木塞塞住,下方加重物稳住。两边的网面网眼大,中间的网眼小。此外,中间网的长度是两个外网的两倍,但是被收在一起,松弛着悬在两个外网之间。当鱼顺着海岸游时,就可用围网捕捞。围网主要用于捕捞胭脂鱼(mullet)和岩鲈鱼(bass)这类鱼。比如说,一条胭脂鱼从右边游来,穿过右边外网的大网眼,碰上中间的网,继续游动,将这一松散的网的一部分带着穿过左边网的大网眼,然后它就被检测到了,捕鱼人用一个网眼小到让其无法逃脱的网将它捞住。同样的道理,来自左边的鱼,就会将中间网带过右边的大网眼渔网,从而被捕捉到。

    最简单的漂网就是一个90米长、3.6米深的渔网。当在浅水水域使用时,一端要系在岸上。然后从船尾将网呈半圆弧线抛出,将另一端带回岸边。此时,捕鱼人要将网的两端绞在一块,逐渐把鱼拉进网的中间部位,然后拖上岸。

    用漂网捕捉康沃尔海岸沙丁鱼的程序比较复杂。首先,由一个人在悬崖上守候,查找鱼群点,也常有人从塔上观察。这种人被称为“传信人”。一旦发现海水里出现一片片的紫红色,就知道是沙丁鱼来了。然后,他用奇特的声音和手势将信息传递给守候在较低处静寂村庄的捕鱼人。村庄马上喧闹起来,之前在岸上待命的那些长长的、涂满焦油的拉网渔船就随着捕鱼人马上出航了,一年一度捕捉沙丁鱼行动就此拉开序幕。

    传信人继续用手势指引船前往鱼群所在地,四艘船配一张网,大的拉网渔船(9米多长)由六人划桨,剩下的两人负责布网。两艘小一点儿的船作为定网点,第四艘船上的人进行指挥。

    漂网包括几个用一根长线连接起来的网,每艘船上有16个网。这些网上方用软木塞塞住,下方加重物,网与海岸平行。放置好后,鱼群行进时,所看到的漂网是一个垂直网面,深7.3米,一般2英里长。连接起来的网一般叫做“拖曳网”或是“渔网阵”。

    之前已讲述过用漂网捕捉鱼的方法,在此需要补充的一点是:漂网不需固定,而是随潮漂流,可用于任何深度的水域,用来捕捉在水面游动的鱼类,如鲱鱼、沙丁鱼和马鲛鱼。每位到过渔港的游客都见过捕鱼人坐在翻转的桶子或是空箱子上,将前方的渔网不断地往身后拨弄,灵巧地将被网缠住的鲱鱼取下来。

    最后,我们来了解最为重要的方式:拖网。小拖网用于捕捉海岸周围的欧鲽、牙鳕、檬鲽、孙鲽、鳐鱼和魟鱼。那种常用于深海的拖捞船也可用于捕捉多宝鱼、鳕鱼、大比目鱼和狗鳕。

    目前为止,最大的拖捞船是由四五个人驾驶的帆船。该船有一张桁拖网,在海床上铺开的宽度约有15米,而90米的水深是该网运作的极限。时至今日,现代化的拖捞船非常大,有两张网板拖网,每张宽度有30米。人们一边用一张网在180米或更深的海床上打捞,一边将另一张网中捞到的鱼分类、取出内脏。

    在此,我将引用1911年6月3日的《鱼贩公报》(Fish Traders’ Gazette)上的话,作为这些船某日所捕捞的鱼的说明:

    “有记录以来的最大的大比目鱼上周于比林斯盖兹鱼市场出现。它约重7百磅,约为一吨的1/3,由在白海登岸的麦克法伦拖捞船所捕捞,为一百吨鱼中的其中一条。”

    足足用了六个搬运工才搬动这个庞然大物。

    对于那些很喜欢海洋食物的人来说,在比林斯盖兹待一个早上,就绝对不会因为需要早起而抱怨。穿着白工作服、戴着奇形怪状帽子来来往往的搬运工,拍卖商的大嗓门,因成吨的鱼放在地板上而哗哗作响的箱子,形成了一道在别处难以见到的奇特景观。但是,你可千万别像我第一次参观该鱼市场那样穿一双黑漆皮鞋去。那天凌晨四点,我匍匐着爬出当时所住的房子,因为是特殊时候,我犹豫过要不要摇铃让人送我的靴子来,但最终我还是穿了黑漆皮鞋。

    在比林斯盖兹鱼市场,有时一天内会有七百吨的鱼送到此处,但跟格里姆斯比(Grimsby)和其他市场相比,它还只能算是一个小市场。

    在我们海岸周围使用的最小拖网是虾拖网,宽度约为20英尺。如有读者从未见过拖拉中的虾拖网,绝对要抓住第一次机会。可能不会捕捉到一大群虾子,但绝对会捕捉到成千上万种其他的海生鱼类,如小鳎、欧鲽、孙鲽、幼鳕、狗鳕、下褶鳗、海龙、虾虎鱼、银刺鱼、螃蟹、星鱼、海胆,以及动物和植物世界里其他众多有趣的生物代表。

    在结束关于渔网的话题前,我想指出船横梁与网板拖网之间的不同点。关于船横梁,网口就是用横梁撑开,使其保持张开状态,横梁长度约为15米。用马镫状铁具将横梁的两头撑离底部0.6—1米,横梁与马镫顶部相连,马镫的扁平部分或是垫座则沿地面滑行。拴在马镫底部的是一段长为横梁一半的结实绳子,当拖网被拖着前行时,这一条被称为“基线”(ground line)的绳子自然形成一个半圆形。沿着横梁的是另一段被称为“首缆”(head line)的绳子,长度与横梁相同。两根绳子与拖网的网相连。网本身为圆锥形,为了将鱼拿出来,圆锥的末端,也就是网囊是敞开的。捕鱼时,用绳子将拖网的网囊缚牢。

    网板拖网中无需横梁,网口是用两个网板保持张开状态。这些网板可达1.8—2米高,0.9米宽。每一网板顶部与首缆相连,底部与基线相连。在大拖网中,首缆可长达30米,基线仍为首缆的一半长。拖网是由两根一般为一英里长的钢丝绳拖拉。每根钢丝绳与一个网板相连,这样就使得当船行进时,网板从拖网口中向外倾斜。水流的冲击让两块网板分离,从而使网口敞开。

    我相信,“海洋收割”这个名词已为大多数人所熟知。但对这一名词的理解却存在着谬误。收割指的是人播种,然后收获劳动成果。在海洋里,播种的是大自然,收集庄稼的人因毁灭了尚未成熟的鱼,对未来的供应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由于多在浅滩栖息这一习性的缘故,圆鱼并未遭受到与栖息在底部的那些鱼同等程度的危害。即便如此,北海里的鱼仍在逐渐稀少,捕鱼人不得不到更远的地方去捕鱼。当人们已经思考英国、荷兰、法国、德国、瑞典和挪威的拖捞船是如何不断刮损捕鱼场这种重大问题时,鳎变得稀少,欧鲽正在大量减少这种问题相对来说,只能算是微不足道了。

    我引用了由嘉斯顿教授指导的海洋生物协会所做的实验,作为北海捕鱼强度的例证。就在一年内,该协会在1500条欧鲽身上做了金属标记,将它们放到三英里外。12个月内,捉回的鱼中21%为有标记的鱼,被送回到协会的洛斯托夫特研究所。在多格滩,捕捉到的鱼中多达40%为有标记的鱼。因标记实验的目的在于查探欧鲽的生长和迁移情况,因此将鱼放回研究所是很有必要的。我们有理由假定,21%和40%并不代表有标记的鱼的全部捕捉量,因为在某些情况下,捕鱼人可能未留意到标记;还有,可能有好几次的鱼都未被运送。

    因频频捕鱼的缘故,多格滩现已没有本土的欧鲽,它主要靠来自沿海的鱼年度迁移,从而为其提供鱼种。

    不只是大欧鲽和其他的扁平鱼遭受这样的大肆杀戮,我们海岸周围无数的小鳎、欧鲽、孙鲽、牙鳕和鳕鱼都毁在虾拖网上。坎宁安给出了在莫西河口用21英寸桁拖网捕捞1.5小时的数据。在这次捕捞行动中,虾的捕捞量为32夸脱,10407条欧鲽、357条孙鲽、169条牙鳕、69条幼鳕和12条鳎。所有的鱼体型都很小,其中7000条欧鲽小到能穿过一个虾网的粗筛网眼。

    当将拖网从水里弄上来时,会对未成熟的鱼造成伤害,因为鱼被迫挤作一团,底部的那些鱼会被上方鱼的巨大重量严重挤伤,无法恢复健康。

    基于上述的我们海岸周围的鱼的损耗这一情况,我们应采取一系列补救措施,如建立可行的国际法规,保护未成熟的鱼以及某些季节时的产卵地。

    普通人很少会想起海洋生物学家,即使有,多数情况下,也只是把他们看成这样一种科学怪人:从海里抓来一些古怪生物研究,目的还不明。但是,要获得来自海洋供应的食物,完全取决于海洋生物学家所具有的知识,他们关注我们的食用鱼的生活史、迁移、食物、生长速度以及产卵地等问题。如没有这些知识,则无法建立合理健全的法规。

    不过,将来还是存在着一线希望。因为迄今已有九个国家联合对北海的生物状况进行全面研究。这一研究应该会产生积极有用的效果。

    有些人可能会说:“为什么要拿北海做文章?海洋的其他区域内有很多的鱼!”

    这个当然!但是捕鱼人年年都得到更远的地方捕鱼,船要航行得更远,工钱要付得更多,所有这些都增加了捕鱼的成本。而且,北海的这种损耗如果持续下去,那么,近几年来,我们反复的选举中听到的宣传标语就会一语成谶:你的食物将使你付出更大的代价!

    至于获得食用鱼的概率性这一问题,海洋生物协会最近的试验有很好的说明。他们在沿海渔场捕捉了大量的小欧鲽,做好标记,其中一些被放回到原来的渔场,另外一些被运送到多格滩。七个月内,多格滩的欧鲽是沿海渔场里的六倍重。据计算,单就营利价值来说,将欧鲽转移到多格滩是一项成功之举,同时,这项举措也极大地提高了北海大欧鲽的数量。

    人们必然已从以上关于食用鱼的描述中了解到鱼的大致特征,但是我还是要提到这些对海洋鱼进行了深入研究的书:坎宁安的《英国销路好的海鱼》(British Marketable Marine Fish)、麦金塔(Mclntosh)和马斯特曼(Masterman)的《英国海洋食用鱼》(British Marine Food Fishes)、阿夫拉洛(Aflalo)的《英国海水鱼》(British Salt Water Fish)和约翰斯顿(Johnstone)的《海洋里的生活状况》(Conditions of Life in the Sea)。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