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家福利森在《如何成为亿万富豪》中指出,要成为亿万富豪,其中一个最大的秘诀就是,脸皮要锻炼得非常厚。在论证这个秘诀时,福利森将山姆·沃尔顿作为例子,说他总是扰乱市场规定的价格,一旦被他抓住机会,就会向供应商大幅度杀价。大部分供应商都知道,要和沃尔玛成功交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如果你想当一个好好先生,就不要抱有做一个亿万富翁的希望。
大家千万不要认为这是对山姆·沃尔顿的贬低,实际上,当你知道这位世界级的大富豪曾经向美国5所大学捐出了数亿美元,而且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很多奖学金后,你对山姆·沃尔顿的看法一定会有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尽管山姆·沃尔顿一生都在提倡节俭,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沃尔玛在行政、广告等方面也减少开支,节约成本,实现“天天平价”的目标。但是,山姆·沃尔顿和他的家人对公益事业却很慷慨。他的妻子海伦一生除了帮助山姆打理生意外,其余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公益事业上。沃尔顿家族坚持认为应该把钱用到最需要它的地方。
山姆·沃尔顿在创业之初就梦想着,沃尔玛商店可以在将来的某一天开到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而且,他一直都想成为世界上最好的零售商,多年来,他也一直为这个梦想而努力经营和奋斗着。创造庞大的个人财富并不是他的目标,这并不是空谈,而是有事实为证的,因为即使是在今天,沃尔顿家族的全部财富仍旧是沃尔玛公司的股票。如果换成其他人,可能在很早的时候就将这些钱投资到其他可以获利更丰厚的行业中了,比如房地产行业,但山姆·沃尔顿始终都没有这样做。他一直将精力用在经营沃尔玛公司的商店和山姆批发俱乐部上,而没有时间去考虑怎样处理家族的财富,或许这也和沃尔顿家族从未考虑过要将他们的股票出售有关。每年股票的红利收入不断地增加,这样的一笔收入才是沃尔顿家族真正可以动用的财富。
几乎每家企业,特别是那些效益好的企业都有过捐赠活动,比如着名的洛克菲勒家族、卡耐基家族、摩根家族,等等,但捐赠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它不是简单地将钱捐出了就结束了,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就一定要弄清一些问题,比如如何捐赠等。山姆·沃尔顿知道,很多人都很羡慕他所拥有的财富,希望自己能得到其中的一些,哪怕只有一小部分。但山姆·沃尔顿不是一个随意的人,他从不给不相干的陌生人任何好处,他在一生中都坚持着这一做法。虽然他很有钱,但这并不意味着哪个人或者社会,甚至是整个国家出现了问题,沃尔玛就有责任出面解决。这些问题绝不仅仅是靠几个慈善家就能解决的。而且,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获取财富,过上富裕的生活,而不应该幻想不劳而获。但是,只要有正当的理由,他还是非常愿意尽可能利用个人资源,采用他认为最好的方式,去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沃尔顿家族在很多方面都进行了捐赠,遍及许多组织,但最主要的是在教育方面。他们大多数时候是采用匿名捐赠,或者是要求不公开捐赠者的名字,山姆·沃尔顿不喜欢在媒体面前公开谈论或详细说明他所参加过的慈善活动,因为在他看来,那只是他自己的事,和其他人没有什么关系。对于慈善活动,他懂得把握分寸,总是做得恰如其分。
除了许多教育机构以外,沃尔顿家族对教会组织以及社区的建设项目,如动物园、图书馆和休闲设施等也都有捐赠。另外,在医院、医学研究计划以及艺术团体、剧团和交响乐团等方面也有一定的赞助。他们还将钱捐给过环境保护团体、退伍军人组织、经济发展团体,以及自由企业团体,并对公立和私立学校予以资助。他们的捐赠活动基本上都是从他的家乡开始的,因为他和家人生活在这里,对这里怀有很深的感情。许多受赠的社区或机构,都和山姆·沃尔顿或是他的妻子或是他的孩子有密切的关系。
除此之外,沃尔顿家族对一些全国性的一些组织也进行赞助,有时还参加纽约及华盛顿等影响全国的大都市里的各种活动。海伦对许多机构的赞助都很积极,这些机构包括基督教长老会、欧扎克大学、国立女子美术馆等。而山姆·沃尔顿支持的团体有“公民反政府浪费组织”、“自由企业学生组织”,另外还有被会员们坚持称做“体面服装俱乐部”的“阿肯色州商业协会”。
山姆对慈善业有一套自己的看法和行为准则。他对慈善行业的传统做法也不赞成。沃尔顿家族的人要打破自古以来教育人们的那些固定的规则,要帮助自尊心遭受打击的人重新站立起来,要激励平凡的人敢于做出不平凡的事业。山姆·沃尔顿通常会邀请一些有关人士,为着这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他们邀请过前田纳西州州长、前美国教育部部长拉马尔·亚历山大到本顿维尔参加沃尔玛的家庭会议,让他针对改进教育制度这方面谈一些新构想。
山姆·沃尔顿曾说:“我们一直在为慈善事业贡献我们的力量,但是这么多年来,有很多事情不断地困扰着我们。有些诽谤之人,说我们沃尔玛公司捐赠的数额没有多少,根本达不到公司的标准。我认为,这种标准可能是那些慈善机构的管理人员的目的。但是,我们有我们的方式,而且我们内心很清楚,我们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捐赠。”
沃尔顿家族对教育改革之所以如此热爱,并不是因为某些人的意见或是因为阅读到某篇文章,而是从每天经营商店的工作中发现改革的必要性。以前,一个聪明上进、对工作充满热情的员工,很容易在沃尔玛公司获得升迁的好机会。但是现在,公司组织非常复杂,在科技与通信方面的发展也特别迅速,而这些技术与知识已成为沃尔玛经营管理上一个绝对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那些希望跟上世界工商业发展趋势的人来说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沃尔顿家族努力前进的方向也正在于此。所以,山姆·沃尔顿为员工提供了更好的教育与训练机会,并让员工们意识到这是沃尔玛成功的关键。
和其他很多大公司的做法类似,沃尔玛公司也有意识地培养员工的慈善意识,比如有一项活动是每年都要举行的,被称为“联合路”
的活动,每年员工们都会积极地参与到其中,这个活动举办得非常成功。他们在招牌上将活动的目标写好,立在山姆·沃尔顿办公室前面的院子里,这样只要看看这些招牌就清楚沃尔玛公司在做什么了。这项活动的经费大多来自本地员工的捐献,因此,沃尔顿家族准备多为员工服务,同时还为那些捐款的员工制订了一个捐赠比赛计划。对于儿童的健康发展,他们也十分重视,曾经有一个电视节目叫“儿童的奇迹”,是为了协助当地儿童医院而开办的,沃尔玛公司也曾给予了大力的资助。沃尔玛公司及其员工曾捐赠给这个节目750万美元,成为当时最大的捐赠人。
很多大公司通常会将捐赠活动和公司的形象树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当然是从公司的整体利益考虑。但沃尔玛公司和这些公司完全不同,山姆·沃尔顿不断地努力改善管理,目的是想为那些在本地社区生活和工作的人们提供更美好更能满足他们需要的东西。沃尔玛公司一直坚持“天天平价”的原则,从而为顾客节省了数十亿美元。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沃尔玛公司一直都在回报顾客,其实,为顾客节省金钱本身就是一种回报。
把钱捐给教育事业是最值得的
沃尔玛在教育方面的捐赠是非常多的,“沃尔玛奖学金”就是资助大学生的奖金。从1988年起,山姆·沃尔顿就出资44万美元设立了一个“特殊奖学金计划”,以资助中美洲的学生到阿肯色州实现读大学的梦想。在阿肯色州的几所大学就读的学生中已经有几百名学生接受了资助,沃尔顿家族每年为每位学生提供13000美元,以用于学费、交通、书籍和住宿。其实,这个计划早在他们去中美洲旅游时就想到了,他们是想在中美洲年轻一代中,将美国人的那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传承下去,当然还有美国的那种自由企业和民主制度。他们要让这些学生真切地看到,这个安定的民主政府所表现出的种种优点。此外,这个计划还可以帮助那些学生们到学校学习,让他们有机会到大学受教育。山姆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这些学生在学业结束后,可以在自己的国家内,为推行美国的企业制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许其中有人日后会在洪都拉斯、巴拿马或危地马拉,甚至尼加拉瓜,成为沃尔玛将来在当地分店的管理人才。即便不会成为沃尔玛的管理者,那么,将美国的自由企业制度和民主精神带回他们的国家,也是沃尔顿家族乐于看到的。
在本顿维尔,“沃尔玛基金会”还为100多名沃尔玛员工的孩子提供了奖学金,每个子女每年可以获得6000美元用以支付学费和生活费,可以连续4年获得。而且,这个基金会的资助范围还在不断地扩大,已经发展成为多种教育体系以及社区服务的计划。
沃尔顿家族的慈善事业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同时也产生了。对于家族所具有的巨额财富,山姆·沃尔顿一直在规划如何分配利用,但是真正的问题是他去世后应如何分配这笔财富。山姆·沃尔顿和海伦夫妻二人都希望在数年之后,将至少是与目前家族资产等值的金钱捐赠给非营利性组织。他们一直都很关心教育的问题,甚至有些担忧,因为这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作为一个国家,和世界其他各国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而要想在这样的竞争中保持强大的竞争力,教育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必须将教育尽快纳入正轨,同时要立即建立新的、可以和世界其他各个国家相抗衡的制度,这样,人们才不会对这个国家的未来而担忧。因此,山姆·沃尔顿希望美国的教育能够进行一些改革。沃尔顿家族首先开始着手这方面的改革,他们以市区以及像密西西比三角洲等地的乡村贫困学校为中心,想尽一切办法进行改革。他们认识到,一定要在学前教育阶段就开始改革,改变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环境,让他们能有在学校学习的机会,同时对教育产生一定的兴趣。对于那些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或者留在家中无人照看的孩子,要想办法协助他们鼓励孩子求学,不能让这些孩子作为没有知识的人流向社会。
由于沃尔顿家族将捐助的重点放在了教育上,所以他们一直在谨慎地从事着。他们非常真诚地相信沃尔玛公司做事的方法,对于教育投资的成败也自有一套评估的办法。山姆·沃尔顿认为传统慈善基金会根本达不到沃尔顿家族的要求。有很多人对自己所做的善事大肆夸耀,但在山姆·沃尔顿看来,很多基金会的目的并不是真想做善事,而只是为了避免交税才创立的。有些基金会成员很少,但是行政手续繁琐,官僚作风浓厚。沃尔玛公司坚决杜绝这两点,公司所成立的非营利性机构中几乎从未出现过这类现象。山姆·沃尔顿要求所有人必须做到而且要坚持,不管赞助什么样的活动,都应该具备相同的价值观。
沃尔玛对教育和社区服务的资助大多是和公司的员工或者公司的所在地以及公司的顾客有关系,其中比较着名的是“社区奖学金”计划。
每年每个沃尔玛商店要给予一名当地社区的学生一份大学奖学金,数额为1000美元。比如在1989年,这笔奖学金共发放了1244份,而这一年沃尔玛的分店数为1259个。除此之外,沃尔玛还为一类高中生提供了一份奖学金,这些高中生平时利用课余时间在沃尔玛或者山姆俱乐部做小时工。这项奖学金是根据山姆提出的建议而设立的。但是,要想获得这笔奖学金的学生必须是半工半读。山姆·沃尔顿喜欢雇佣这样的学生,这应该是和他自己的经历有密切的关系。其中的奥秘在于,这样做不但会激励那些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孩子完成学业,而且他们还会了解到读书给他们带来的种种好处。他们在工作后会更敬业,成为可造之材。
实际上,通过沃尔玛公司的帮助,大多数乡村地区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对于这一点,顾客们也完全承认。另外,他们对自己的员工也很照顾。比如,沃尔玛为员工提供医疗保障,享受公司的利润分享捐赠,带薪年假等。对于那些不幸遭遇事故的员工,公司会给家属提供一笔抚恤金。虽然如此,山姆·沃尔顿仍然认为沃尔玛公司所做的不是慈善事业,但是假如从公司中拿走大笔的钱去捐给慈善机构,无论是对股东还是顾客,这都是不公平的。海伦曾建议山姆·沃尔顿为本顿维尔的员工建造一流的运动设施,为了表达对员工真挚的感谢,沃尔顿家族自己拿出几百万美元以及好几年的分红奖金,用以支付建造的费用。
沃尔玛公司的一些管理人员曾经想编制一大笔预算进行慈善事业,但最后这种想法被取消了,因为股东们更热衷于多分红利,他们完全有能力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慈善项目予以捐赠。当然,也有一些股东,特别是最早加入公司的经理们,也会拿出自己的资金捐赠给慈善机构,这一点的确让山姆·沃尔玛感到惊讶和自豪。威拉德·沃克和查利·鲍姆就曾将他们在沃尔玛公司工作所积累的财富捐赠给了社区。
“把美国带回家”
在一些人看来,应该利用沃尔玛公司庞大的企业力量来进行变革,这是它回报社会的最重要的方式。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1985年,为了响应美国日益增长的贸易赤字,沃尔玛公司举办了一个名叫“把美国带回家”的活动。和其他美国零售商一样,沃尔玛公司也要从其他国家进口许多商品。有些时候,进口是公司的唯一选择,因为美国制造的产品要么是价格太高,要么是质量太差,甚至是价格与质量都缺乏竞争力,山姆·沃尔顿觉得,这样的产品有很多,他一直在努力对这方面进行改善。但有些公司盲目地要求顾客不计成本地购买美国货,以此来表达他们的爱国之情,其实这是一种冲动的、不切实际的做法。但很多零售商采用这种做法表达自己的情感。沃尔玛公司的做法却有所不同,只要美国产品生产得有效率,而且价值也比较良好,公司就会首先采购这些美国货。但是,如果那些产品质低而价高,而且也不符合沃尔玛的标准,那么,沃尔玛公司也不会大发慈悲地去“照顾”。所以,沃尔玛公司的主要目标是要和美国制造商们合作,希望能利用公司的庞大的采购力量来帮助他们交运货物并节省制造成本。
山姆·沃尔顿曾给公司长期合作的供货商们发出一封公开信,邀请他们也加入到这个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山姆·沃尔顿对他们说:
“沃尔玛公司深深地相信,在管理层的精心领导下,美国的工人一定会做得非常好。”事实是,如果沃尔玛公司的采购数量足够大,而且能够给那些制造商足够的时间去生产这些货物,在原材料购买、人员调配与库存成本等方面,他们可以省出大量资金,而且效率也是非常高的。这样,他们就可以提供很有竞争价格的商品,如法兰绒衬衫、蜡烛、男士针织衫、女士绒线衫、自行车、海滩阳伞、胶卷、录像带、家具,甚至玩具,等等。
对于美国货和进口货,假如在价格和质量方面相差没有超过5%,沃尔玛公司就会购买前者。以前采购进口货物的时候,沃尔玛只是拿着销售最好的美国制造的产品,告诉亚洲的人们:“你们能制造出这样的产品吗?假如你们制造出来的质量也非常好,我们需要10万件,现在就可以下订单。”
其实这种做法不仅在沃尔玛公司出现过,其他很多零售商都这样。后来,山姆·沃尔顿要求公司的采购人员在开信用证给远东地区之前,首先要到其他的小地方去实地考察一下,如果这些地方的制造商制造出来的商品有很多是非常富有创造力的,就会采购本国货,但前提是,沃尔玛公司要不怕麻烦,继续给他们生意做。仔细想想,这个构想还是充满着巨大的潜力的。
沃尔玛公司总是尽量购买国内的产品,这个举措大概挽救或创造了美国10万个制造业的就业机会。这样看来,“把美国带回家”的活动实在可以说是一种爱国行为。
整个20世纪70年代,因为外国制造商品价格便宜,零售商越来越多地购买外国货,致使美国很多的工厂濒临倒闭。沃尔玛公司利用“把美国带回家”的活动使很多即将破产的公司获得了起死回生的机会,法里斯·伯勒斯就是其中的一个。法里斯曾是阿肯色州布林克利市法里斯服装厂的总经理。1984年之前,他的服装厂生产的亚麻衬衫一直通过彭尼公司和西尔斯公司的商店出售。然而,自1984年之后,这些老主顾便告诉他说,他们所有的订单都转到中国或其他亚洲国家去了。这给了法里斯·伯勒斯当头一棒。这家雇佣了90名工人的服装厂可能不得不关门歇业了。正当他无计可施时,山姆·沃尔顿给他打来了电话。在当时,山姆·沃尔顿的名声和他的公司一样,几乎人尽皆知。沃尔玛公司也出售这种亚麻衬衫,以前一直从国外购买,但现在山姆·沃尔顿决定交给这家美国服装厂一份大订单,让它能够支撑下来。
这对法里斯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很快,他们签订了一笔生产24万件衬衫的合同。服装厂的机器再次转动了起来。
法里斯很清楚,很多零售商根本不会考虑制造商能否赚钱,所以山姆的做法让他非常感动。法里斯的服装厂单为沃尔玛公司生产的这种亚麻衬衫,先后达到250万件。为了感谢沃尔玛公司,法里斯在每年的圣诞节时,都要带领全厂的员工去沃尔玛公司表示他们的谢意。
挽救法里斯的服装厂没有任何的慈善因素在里面,山姆·沃尔顿之所以这样做,实际上也是为了顾客考虑。这种做法给沃尔玛公司也带来了巨大的好处,每次挽救一个工作的机会,就为公司赢得了一个潜在的顾客,因为他不用担心一旦失业后他没有钱去购买东西。他们有了工作,沃尔玛公司也就有了顾客,这样双方都获得了好处。
法里斯服装厂的成功给了山姆很大的启发,他向全国3000多家制造商和批发商写信说明自己的“把美国带回家”的活动,并督促他们也加入其中,为解决美国人的就业问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从这之后,沃尔玛公司还和很多大小不同的厂商签订了类似的合同,使这些厂商减少了订单流失来带的压力。
很多大公司都不太愿意采取这种抵抗外国制造商的行动,因为这样很容易导致公司的利润下降,但山姆认为这件事是值得的,为了美国,为了美国工人免于失业,也为了沃尔玛商店,沃尔玛公司一直坚持着,同时在积极地寻找合适的美国制造商,不管是室外餐椅还是幼儿服装,他们都不再从国外购买了。
1986年,沃尔玛在小石城举办了一次会议,一些新闻界的人士和其他公司的经理人员都参加了。山姆·沃尔顿热情地向他们推荐了沃尔玛作为“把美国带回家”活动的一部分销售的商品。他告诉这些人,在过去的一年中,这项计划为美国制造或保留了几千份工作机会。
1985年,沃尔玛公司实施“把美国带回家”的活动,1991年这个活动结束。在这6年的时间里,沃尔玛公司将从外国购买转为国内购买的产品的零售总价值超过了50亿美元。为了让公司的所有人都记住这件事,在采购人员出入大楼时必经的门口贴出了最近的成绩和成功的故事,这样他们在下订单之前,一定会慎重地考虑一下。在同种精神的指导下,沃尔玛公司又开展了环境保护工作,鼓励供货商和制造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比如过分的包装等。
沃尔玛公司在零售业界已经有了相当的影响力,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山姆要求员工们记住一点,现在他们仍旧需要保持以前那种锱铢必较的做法,但是,不能滥用公司的力量。他们需要找到更多的办法,类似于“将美国带回家”的活动,来更好地回报社会。
莫以善小而不为
沃尔玛公司捐赠的范围很广,除了教育方面,自1987年以来,沃尔玛为美国各州“联合之路”慈善机构捐赠的金额已经达到惊人的数字,还在佐治亚州举办了庆祝大赛,为慈善机构募捐。
沃尔玛公司还计划将他们自创品牌“山姆美国精选”产品的营业额的2%作为奖学金,提供给那些学习数学、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山姆病重后曾写过一部自传,他要求这部自传的版权收入全部捐赠给新美国学校公司,这个机构主要是由商界人士成立的组织,准备募集到2亿美元用在教学改革上,当时担任这项改革的工作小组主席是前美国总统、曾任阿肯色州州长的克林顿。
山姆·沃尔顿去世后,沃尔玛公司继续向前发展,他的后继者没有丢掉他的传统,仍然致力于慈善与捐赠事业。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的汶川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这场灾难不但牵动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心,也牵动了沃尔玛人的心。
灾难发生之后,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沃尔玛中国)的很多商店,比如金华店、衢州店、深圳店等相继举行了抗震救灾的募捐活动,纷纷为灾区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在募捐现场,员工们还发出了倡议书:
天佑中国,人间有爱。朋友们,无论你们身边有什么样的条件,只要是能帮助灾区的,希望都马上付诸行动,莫以善小而不为,再小的力量都是一种支持!
沃尔玛人的行动带动了很多社区居民和附近的商户员工踊跃地加入到捐款的行列,很多来到现场的顾客也积极地在捐款箱前面自觉地排起了长队,安静有序地向捐款箱中投入了一份份爱心。
沃尔玛在中国发起的这场援助行动,总共为四川筹集了2000多万元人民币。
2010年1月,位于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称,海地岛发生了里氏7.0级地震。当天,沃尔玛美国总部即宣布向地震灾区捐赠100万美元。就连员工和顾客也不示弱,纷纷倾囊相助,捐出了190多万美元。
也是在这一年,智利当地时间2月27日,发生了强烈地震。沃尔玛中国向智利灾区捐款人民币40万元。
沃尔玛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耀昌表示:“沃尔玛中国向智利受灾群众表示诚挚的慰问,对地震遇难者表示深切的哀悼。作为一个国际企业公民,我们有责任为这次重大灾难贡献爱心与力量。希望来自沃尔玛中国及全体员工的帮助可以为智利灾区人民的灾后重建工作尽点绵薄之力。”
沃尔顿家族一直在积极地参与公益事业,这为公司树立了对社会负责的形象,给政府、公众以及顾客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对沃尔玛公司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沃尔顿家族热衷于公益事业已经在公司形成了公益文化,这个文化深深地影响着沃尔玛的每一个员工、股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沃尔玛的公益形象也在推动着社会公益文化及公益事业的发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