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职责-善待动物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蔑视生灵的人永远不能完全发挥他们的才能。

    ——华兹华斯

    我的小鹿即将死去,

    而射杀它的凶手,

    那些放荡的骑兵却扬长而去了。

    惨无人道的骑兵啊!你们的肆意杀生,

    将使生灵们无法生存!

    它们的生命从没给你们带来任何害处,

    它们的死亡也不会给你们带来任何好处!

    ——马弗尔

    每一个动物的眼里都隐约透出一丝人性的光芒。这一丝奇特的人性之光闪烁着它们警惕人类的戒备,表现出它们对人类驾驭动物的好奇,也流露出他们想和人类这种生物,而不是鬼魂2,做朋友的渴望。

    ——拉斯金

    对鸟类、兽类、马匹及其他所有不会说话的生命,人类犯下了多少残忍的暴行啊!罗马的角斗士已经不复存在了,但西班牙的斗牛还在继续着,就像罗马那些雍容华贵的女士们在竞技场里兴奋地观看角斗士流血,死亡一样,西班牙女士们对连武士都觉得恶心而避之不及的场面却欣喜雀跃地拍手叫好。我们人类本是心怀怜悯、富于同情的。但令人痛惜的是,在西班牙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对动物几乎毫无怜悯之心,更不用说那些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了。

    我们的双手并不是清白的。就在不久前,纵犬斗牛还是一种运动项目,斗鸡比比皆是,而且得到富人和穷人的赞助。1822年,动物的朋友、来自高尔韦的理查德·马丁成功地劝说政府颁布了一项法令,期望在社会法律的束缚下,赋予动物生存的权利。但是,两个法官在一次案件中宣布,牛不能享有这种权利。

    1829年,众议院以73比28的投票比例否决了禁止纵犬斗牛的议案。但是公众的不满情绪持续上升,直到最后,只剩下穷苦人来支持这项运动。1835年才通过了一项立法终止了斗牛活动,并以马丁的法律为准则成立了禁止杀害动物协会。直此,尽管有很多动物免受残害,但还是有些动物未能幸免于难。

    例如,鸟类就是其中之一。在女人的节日里,你会亲眼目睹到对待鸽子的残忍。那些可怜的小家伙被放出笼子,人们下赌注射击,然后鸟儿的鲜血就用来为妇女的裙子染色。这种娱乐像西班牙斗牛一样会赢得雷鸣般的掌声。受伤的、断腿的鸟儿掉下来后想尽办法逃走,然后藏在隐蔽的地方,备受煎熬,最后痛苦地死去。这就是英国的女士们教给她们的儿子和女儿的仁义道德吗?

    女士们对于鸟类翅膀热衷对于鸟类来说简直是悲剧。为了满足追逐时尚的女士们对鸟类翅膀的需求,鸟类经常难逃被射击的命运。《观察家》报道了一场有十一个伴娘身穿天鹅绒毛和知更鸟做成的礼服的盛大婚礼。这婚礼简直是对鸟类的杀戮!知更鸟本不应该被血腥地杀害而被制成羽衣。可女士们为了赶时髦,宁愿眼睁睁地容忍这种杀戮。

    而且为了贸易,大量屠杀鸟类数量之惊人,以至于上帝美丽的宠物也都陷入了灭绝的境地——一只只蜂鸟、翠鸟、云雀和夜莺都连遭射击而死。一位伦敦商人一次就托运了3.2万只蜂鸟,8万只水生鸟,80万对翅膀!

    达·芬奇除了是一位伟大的建筑师、军事家、哲学家和艺术家之外,还是一位善待动物的伟人。他有一个习惯,把笼子里的鸟儿买下来,再把它们放回自然,重获自由。在巴黎卢浮宫的画廊里有一幅画,上面画着这位艺术家行善的场面:释放的鸟儿在他周围拍打着翅膀,地上只剩下空空的笼子。

    老隐士们非常热爱动物,动物是他们的伙伴和朋友。鸟儿常常在他们身边轻轻拍动翅膀;野生动物还会在他们周围避难。他们好像不对动物造成任何威胁。当有人拿着枪走到它们中间的时候,鸟儿们甚至能意识到危险。乌鸦在田里啄食幼虫,会受农夫铧犁的惊扰而突然飞起、迅速消失;尽管乌鸦靠自己捕食为生,他们对庄稼来年的丰收起了有益的作用。

    圣·弗朗西斯认为,所有生物都是他的兄弟姐妹,他把这种信念延伸到诗歌以外,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他甚至为鸟儿布道,和一切有生命的东西说话,似乎它们也拥有智慧。他喜欢从他们的特点中寻觅完美的神圣。曾经有一位先哲这样说过:“如果你的心灵是纯正的,那么每一个生命都是一面生活的镜子、一本神圣的经书”。

    在福尔斯河口的巴斯岩石一带盛行一种极为不同的感觉。因为此地盛产塘鹅,成为猎鸟者们最喜欢去的地方。游艇和汽船在岩石周围航行,人们会数小时待在船上对塘鹅进行连续不断的致命射击。大鸟和小鸟纷纷掉落到地面,不管是受伤的还是死亡的都只能听天由命。腿受伤或带着流血的翅膀的鸟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飞来飞去,成为流浪的鸟儿,最终在难以言状的痛苦折磨中死去。

    鸟类比我们中的一些人更具有人性。面对困难,它们会互相帮助。有一次,班夫的爱德华射落了一只燕鸥,他看到两只没有受伤的燕鸥抬起它们不幸的兄弟,用翅膀托着,带到海上,看到这一幕,他感到无比震惊。他可能射落过无数只鸟儿,但他“宁可看到鸟类相互间付出同情与爱”,人类不应该耻于向它们学习。

    令人欣慰的是,在教育部长的大力帮助下,法国采取了一些保护鸟类和动物的措施,教育孩子们对不会说话的动物及一切依赖人类照料的生物给予仁慈宽厚,因为年轻人总在效仿残忍的行为。这将成为法国骑士精神的新准则。毫无疑问,它将会有很大帮助。已经有五百个保护动物的青少年协会,美国也有类似的运动,2000名男孩加入费城动物保护协会的青少年分会,向青少年灌输善待动物的思想,要求他们尊重动物、同情动物。

    而我们浪费了多少时间将无用的知识填充孩子的大脑,又用了多少时间教给他们应有的人道呢?他们从教科书中学到文学知识,但对他们人性的提升没有一点帮助,我们没有教给他们温和仁慈、善良礼貌。我们启迪的是他们的心智而没有改良他们的心灵。很少有老师能够激发起人类内心深处最美好情感,体罚直接而有效,被被广泛应用,随处可见。体罚所带来的即时效应很明显,但终极效应却隐藏在了心里,它的影响常常因不易察觉的,并且因很久才表现出来而被低估。

    当克隆尼学校的尤弗迪斯从一间宿舍经过时,听到了震耳的哭声。他推开门,像一头狮子一样冲了进去,他将手里的东西朝老师和他的助理砸过去,并把孩子从他们的手中抢了过来。“暴君,你在干什么?”他喊着。“你来这儿是教育孩子,不是扼杀这些学生。”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残暴简直难以描述,他们教导孩子应向父母、老师一样有同样的智力、性情及适应学习的能力。所以,那些不能像父母、老师一样学得很快的学生便会受到鞭打,会被瞧不起。大人们忘记了孩子所遭受的痛苦,孩子的视野却是如此有限,他觉得没有什么能够把他从痛苦中解救出来,最后痛苦吞噬了他整个生命。

    父亲们,不要激怒你们的孩子,以免他们失去信心。如果孩子对生活很苦恼,他就会变得胆怯,厌恶会逐渐增加。如果孩子觉得被冤枉了,仇恨就会驻入他心灵。对这一位失去儿子的父亲,我们无法不同情。他过去对儿子很严厉,他对朋友说:“我的孩子一直觉得我很残忍,但他根本不知道我内心深处是多么的爱他,可惜现在后悔为时已晚。”

    当听到父母们鞭打孩子的时候,我们常会想到父母们才应该受惩罚,是他们把残忍的禀性赋予了孩子,而不是孩子自己形成的,这是孩子所不能左右的。如果教孩子养成了暴躁的性格,他们就有责任作到自我控制,宽厚容忍,持有耐心,以便于他们的以身作则能够改善孩子的性格中的不足。

    没有比必须“打破孩子的意志”这种说法更荒谬的了。意志构成性格的基础,没有意志力就不会有实现目标的动力。我们要做的不是打破孩子的意志,而是引领他走入正确的方向,这不是武力和恐吓所能解决的。对此,我们可以举出无数事例来左证。

    如果父母、老师依靠体罚来控制孩子的意志,孩子就会不知不觉地把责任与服从同恐惧惊慌等联系起来。当你尽其所能使孩子遭受痛苦的时候,你也造就了孩子不良的性格——即造就了坏儿子、丈夫、父亲、邻居以及坏公民。父母可能不会想到在鞭打孩子的同时他们也铸下了大错。毫无疑问,靠施加痛苦来控制他人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愤怒、偏执、残忍、迫害和暴虐等性格产生。

    蓝衣学校一个男孩儿因为无法忍受学校带给他的痛苦而选择上吊自杀。另一个曾经在蓝衣学校就读的男生站出来揭发这所学校设置的种种严厉惩罚。他说:“惩罚实在是很残忍;而且经常是不公平的”。我们必须指出这些体罚所产生的连锁影响。老师对待学生的专横态度给他们的心灵上种下了一种对别人专横的思想。殴打教会他们运用残忍去对付自己体力能够征服的目标。因为他们痛苦的感觉被忽视了,所以他们也学会了忽视别人的痛苦感觉。他们欺负比自己年幼的同学和聋哑人,折磨有知觉的生物,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我们相信对动物的残暴来源于家庭、学校中受到的体罚,你会看到很多惨不忍睹的事情:孩子们抽打可怜的驴子,把猫淹死,把滚烫的锅系在狗尾巴上,旋转甲虫等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行为。父母和老师应该细心地教育孩子善待并尊重一切生命,禁止使别人遭受痛苦。而要使孩子们作到这些,最好的方法就是使他们免受痛苦。

    善待动物,我们必须提到驴子。这种动物绝不是无情无义的。它顽强地、脚踏实地地驼运重物。在瑞士你会看到驴子驮着重重的木头,沿着悬崖峭壁行走,或准时拖着货物回家。驴子是穷人们日常生活的好助手。人们总说它们非常顽固倔强,但是那都是因为驴子们受到了极不友好的待遇。我们都知道驴子是有情感的,大多数都是愿意勤恳劳动的体力“搬运工”。

    说“动物愚蠢”是极其错误的。动物们虽然不能说话,但似乎它们之间都有彼此交流的方法。它们呜咽、嘟哝或者叫喊。它们用任意的动作或眼神与对方交流。它们甚至能够听懂人类的语言。它们听到主人的呼唤声就会跑过来。狗、马、大象和其它许多动物都会听从人类的命令。

    狗是所有动物中最忠诚可靠的。它们拥有爱心、服从、纪律、良心甚至理性等品质。布鲁厄姆爵士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牧羊人在集市上丢失了牧羊犬,这只狗四处寻觅,最后嗅到了主人的足迹,跟着这种味道一直走,直到来到一个三岔口,它先闻了闻第一条路,又闻了为难第二条,然后就朝第三条路飞奔而去。它的理解似乎是这样的:我的主人没有走第一条也没有走第二条,那一定走了第三条。

    狗也是有良心的动物。一天夜里,一只狗从窝里冲了出来,咬伤了一名妇女,她尖叫的一瞬间,它松开了牙齿,因为是养育它的老奶奶,这只狗陷入了无尽的痛苦,如果可以说话,它会说出自己心里的内疚:“我咬伤了我的好朋友,是把我抚养我关怀我的朋友,我是多么的残忍啊。”它因为自己的忘恩负义而羞愧不已,三天没有走出狗窝,没有吃一点东西。最后它和老奶奶和好如初,它对主人表达了无尽的爱和感激。

    动物有权利吗?当然没有,除非法律给予动物权力。但是,动物有生存和享受自己生活的权利。约翰·劳伦斯说过:“正义感中包含同情和怜悯,知觉和感情”。杰里米·贝坦姆这样说道:“问题不是动物有没有理智,会不会讲话,而是他们在受苦,这才是问题的核心。良心告诉人类要善待动物,像对待他们的同类一样为动物谋求幸福”。

    奥瑟先生引用了泰戈尔的一段话,其中讲述了作者对动物权利的维护。

    “动物是机器,没有知觉,一切行为都如出一辙,不知学习与完善。会有人这样说吗?怎么会呢?鸟儿会靠墙搭起半圆形的窝,有角的地方建成四分之一的圆形,在树上建起圆形的窝,你能说这些行为完全一样吗?而一只狗在三个月的训练后,比牵在主人手里的狗懂的更多。你的灰雀难道第一次听完了曲调就能重唱吗?它不是在模仿、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才会唱的吗?难道它不是通过练习来改进提高的吗?”

    “是因为我会讲话,你才允许我有感觉、有记忆、有思想吗?那么,假如你看到我回家后默不做声,一脸忧郁,焦急的寻找一份报纸。我记起报纸放在办公桌里的。我打开抽屉,拿起报纸,顿时喜笑颜开。此时你会推断我感觉到了痛苦与喜悦,你会认为我有记忆也有知识。”

    “同样,一只失去了主人的狗,凄惨地嚎叫着走遍了大街小巷,四处寻觅,回家后焦躁不安,在楼梯上跑上跑下,扫视每一个屋子,最后在壁橱里发现了他深爱的主人。它用绵绵细语温柔的动作与爱抚表达着心中的喜悦”。

    “而这只狗,这只优于人类、充满爱心的狗,被技艺超群的野蛮人抓获,用钉子钉到桌子上,活活支解!假如所有的器官都在你的身体里,你会体念到它的感受。解剖家,你会有什么感觉呢?回答我。难道是自然创造了不会有感觉的动物?动物们既没有喜悦也没有痛苦?难道把这一切都归咎于自然,真是羞耻!”

    “但是,有学问的医生会问,动物的灵魂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我不明白,是谁给了动物所有的属性和所有的官能?是谁有力量让草儿生长、让地球绕着太阳转?”

    在那布勒斯你会看到小马载着满车的乘客飞快奔驰着,马具把肋骨勒得血红;你会看到马儿倒在路上,等伤口愈合后接着再跑。一天早晨,一辆敞篷车朝斯特拉达·德·罗马驶来,马车严重超载,带着去赶集的男人女人,有一位牧师也在其间。马儿像往常一样奔跑着,因为路上有水,一失足摔倒了。随之而来的是一声声尖叫,白菜、橘子、男人、女人、牧师纷纷从马背上滚下来,真是壮观的一幕!然后,马被拉起来,车上重新装满货物。男人、女人、牧师都爬了进来。一声响亮的鞭子声落下后,马儿又飞快地跑了起来。

    在英国没有奴隶制,但是看看各种各样的马车,你会发现马身上延续着奴隶制度。议会委员詹姆斯·豪恩斯坦曾经说过:“早在1642年以前,英国就被称作‘马匹的地狱’,这不是没有原因的。筋疲力尽的马儿拉着马车,因为马蹄伤口累累,疼痛难忍,你可以看到马儿是如何轻轻地抬起前蹄,又怎样轻轻地放下。可能路上到处都是大石子,马儿不得不缓慢前行。马的一生不得不在劳累中度过,注定被猛踢毒打,被压上重物,不停地受伤;不得不默默忍受酷暑严寒,饥饿干渴,最后被运到屠宰场宰杀”。

    为了减轻马儿们拉着重物从伦敦大桥旁的泰晤士河陡峭的路上艰难行走的痛苦,一个富有爱心的女士每日同她的仆人一起外出,用碎石铺在地面上。我们经常看到她在车水马龙中,在过往马儿的鼻子下沿着道路铺石子。许多年她都从不间断地做着铺路的事情,以便让身负重物的马儿们好走些。她去世的时候,还对那些可怜的马儿们念念不忘。她留了一大笔钱给她信得过的人,让他们一直用这些钱来铺设伦敦陡峭湿滑的路面。她的名字应该被世人永远铭记。她就是莉斯塔·莱斯特女士。她的感人事迹被阿拉霍斯、巴尔金、塔桥街的教堂唱诗班一直传唱了四十三年。

    看看专司运输的马儿,身体被可恶的套马缰绳磨伤;嘴边时常带着白沫,有时还流着鲜血,走在大街上成为“令人骄傲的美丽风景线!”你问问它们会说些什么?那些男人女人们同样都是残酷虐待动物的暴君。然而,另有一些女士却参加了反对活体解剖的示威游行,抗议人们残忍地虐待动物。

    男人们喜欢奴役马、驴子、骆驼、驯鹿等动物。动物们驯服听命,驮运重物;它们在痛苦和劳役中失去了自己的生活自由。它们在鞭子、缰绳和锁链的折磨下呻吟、颤抖。在利物浦的一次越野障碍赛马比赛中,至少五匹马在比赛后丧生,其中三匹马背部折断,两匹马腿部折断。

    曾经在雅典巴台农神庙作装饰的战马,现在作为大英博物馆里所珍藏古希腊大理石雕刻,表现出希腊人对这些高尚动物的自豪。它们马蹄高扬,形似奔跑,似乎冲向战场,充满了胜利的勇气。后来我们得知,墨西哥和秘鲁的当地人把骑在马背上的武士看作是神。在马匹冲锋之前,武士们就向前冲去,所以他们死伤无数。这些国家没有用马匹作战,这是一种高度的文明。西班牙人在他们摧毁这个国家的时候,惊奇地发现这片国土上建有无数带有花园的房屋。阿瑟·赫尔普斯先生这样说道:“是否有一个墨西哥人像我们成千上万穷苦的国民一样住所恶劣呢?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是:我们真正在文明的道路上进步吗?我们比伟大的启蒙时期的希腊人、罗马人和墨西哥人都更加文明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