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却不知道,多年以后
他所留下的光芒,
仍然照耀着后人前进的方向。
朗费罗
他的冥思追逐着她天籁般的琴声,
激起了最纯洁、高尚的情感,
没有一丝堕落的邪念,
那正是他临死前所渴望的灵感。
利特尔顿勋爵《论汤姆森》
生命不息,学武止境;
人生短暂,善待生活。
安萨卢斯·德·英苏黎斯
责任随生而来,与死而去,它伴随着我们整个人生。它鼓励我们行善,阻止我们作恶。抚养小孩是我们责任的开始。责任要求我们养育他们,引导他们,教育他们并以我们自己为榜样教导他们行善。
言语和榜样常常在年轻人身上起作用,在带给他们好的影响的同时也带给他坏的影响。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能被忘掉或被抹去——无论它是一个词或一个榜样。即使不会马上受惩罚,我们也不能做坏事。一旦我们打破了一条永恒公正的法则,全世界都会受到影响。人们可能认为话语和行为都是小事,但它们的影响不是暂时的而是永恒的。无用和邪恶的词永远不会消失。也许,二十年、一百年、甚至我们死了多年以后,我们可能会因为它而遭受抨击。“人们每说一个无用的词,都应该有经得起考验的理由。因为,你会因你所说过的话而得到肯定,也会因你所说过的话而受到谴责。”
罪恶的行为和邪恶的教唆都在不断复活、重生。它们永远不会消亡,反而会影响不止。它们就像遗产一样代代传承下去。一个人的记忆不会随着生命本身的逝去而消失。木已成舟,覆水难收,人的所作所为不可能重新改变。麦尔麦斯波里的托马斯曾经说过:“人今生的任何行为都会引发一连串的后果。因此,人类还远远不具备足智多谋和深谋远虑来预测其行为在将来的结果。”巴贝吉断言:“每一个原子都能够印上人的优点或劣迹,同样都会带上哲人和圣贤们的排泄物的味道,并与成千上万的污秽杂物混在一起。空气本是一座巨大的图书馆,它的每一页上永远记载着人类所说的一切和所做的一切。”
因此,人类的所言、所思、所为无一不影响着自身的命运。每一次生命,无论是辉煌还是黯淡,都承载着长久而深远的后果,并影响着已经出生和尚未出生的世世代代。所有这一切旨在警醒人们对自己的所言、所思和所为都要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查尔莫斯博士曾说:“当我读一本名为《罗切斯特伯爵最后的时光》的小册子时,我感到十分震撼,深信利用有害小宣传册来传播邪恶是多么阴毒的手段啊。”
低劣的书比邪恶的话语更为糟糕,它像坏种子一样深植于后人的思想和意愿里。即使作者早已化成灰烬,他们的书仍然留传在世上。坏的作者对人类影响是永久的,他的书将一直传播堕落、邪恶并败坏人的信仰。弗雷德里克·施莱格尔说“印刷术本身是绝妙而且非常有用的,但却被滥用成一种速度快、范围广的有害的传播途径。因此滥制出一大堆无价值的肤浅文章,就像故意与正义和高尚作对一般——在轻薄的自负和无聊的喧哗中,一个时代的精神飘忽不定,随时都有失去思想指南针和真理北极星的指引的危险。”
弗雷德里克·施莱格尔还说:“人们由于观点不同已经相互诋毁,现在又因利益不均而四分五裂。贪婪成为了他们的灵魂。他们之中谁的心里有国有家?每个人心里都只有自己,除此之外,别无他念。慷慨、荣誉、忠诚、奉献等所有这些令我们的先辈激情昂扬、热血沸腾的品质对他们来说都如同空响……。这些人只会算计。有良心反而使他们惊愕,有良心甚至使他们可耻。”
因此,席勒格尔竭力强调作家的责任心。作家应该对他们书中再现的善与恶担负责任。腐败堕落的书会进入图书馆,也会进入千家万户。这种坏书往往写得非常巧妙。它们的风格吸引着读者,而书中却充斥着邪念。斯特恩尼曾说:“当罪恶失去了粗劣的表面时,它邪恶的本质也就减少了一半。”但这种想法是有害的。粗劣也许会令我们反感,但是隐秘的邪恶思想却会披着温婉言辞的外衣,深深地植根于我们的心底。比方说,年轻女子读的满是弊病流毒的小说。虽然小说充斥着不贞不洁与道德堕落,但却写得妙笔生花。小说常以谋杀开始,以不贞和通奸结尾。这些作者的目的似乎是展示生活中那毒瘤般的腐朽与溃烂。正是英国的某些女作家写出了如此不堪入目、令人难以置信的小说!
此外,还有一种令人傻笑不止的书完全说明作者头脑简单,思想浅薄。书中呈现的一幕幕恶意揶揄、讽刺美德、褒扬丑恶的情景,无不令人怵目惊心。这与好书、好小说大相径庭!好书指的不是那种“伪善伤感”的书,而是能激发勇气、倡导健康、净化心灵的书。洛克哈特这样评价他的岳父司各特:“无法想象我们是多么感激他为我们著述了这些流芳百世的系列书籍:历经三十年不断再版,其魅力仍然无人比肩!在书中,他铸就健康高尚的行为准则,他倡导令人激情振奋的自强精神,他谴责复仇与色情等低俗的欲望,他褒扬与道德沦丧或冷酷无情格格不入的人道慈善,他鼓励睿智而不偏向愤世嫉俗,欣赏温柔而不沦为多愁善感,他始终践行生命活力原则(即人生道路和目标),将生命活力贯穿于思想、观点、情感和风格之中,他赞赏人类忠诚无私的高贵品质,斥责人类自私狭隘的低级趣味。”
他荣获这样的盛赞的确是实至名归。在沃尔特·司各特的弥留之际,切尼博士向他道贺,称赞他小说作品的纯洁性。他回答道:“我即将走完我的写作生涯并迅速退出人生舞台。我大概是这个时期最多产的作家;我没有动摇人类的信仰,没有败坏做人的准则,我在临终前没有任何作品需要被抹掉。想到这些,我深感欣慰。”
查尔斯·狄更斯也堪当同样的赞誉。他是人民的忠实信徒。曼切斯特的主教说:“我几乎读遍了狄更斯先生的作品,目前在我的印象中,书中没有一页文字或是一句话沾染了污秽的邪念,没有任何暗含卑劣与邪恶的的东西。我认为他的文学作品蕴含着对人民有着极大裨益的影响力。它使我们看到褴褛衣衫包裹之下真正纯朴的美德。它教导我们学会了基督教倡导的同情。虽然查尔斯·狄更斯不是在每一个方面都符合我们的心意,或者也没有达到他自己的理想境界,但是我们不能对他妄加评断。我们毕竟不了解他一生所经历的艰难困苦。然而,我认为英国应该感激这位伟大的小说家,他的作品使人们的道德得以升华、精神得以净化,而在当时的英国,社会、人生都亟需这样的升华和净化。”
好书也像坏书一样,在作者死后很久依然存在。两千年前的一本书也许会帮助一个人树立人生目标,已故作者的情感很有可能吸引人的注意或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另一方面,邪恶的书也不停地竭力鼓动年轻人去做不光彩的事或去犯罪。即使作者死后,那些恶行仍然会传遍全世界。
在我们结束这章之前,让我们来读一则俄国人克雷洛夫的寓言。这则寓言不只从一方面证明了作者的影响力。它的题目是“作家与强盗”。
“在幽暗的冥界,两个罪人同时接受判官的宣判。一个是强盗,他生前常在高速路上抢劫,最后被判了绞刑;另一个是一生充满荣耀的作家,他的作品中却隐藏着一些有害的东西:他提倡放弃信仰,宣扬败坏的道德,它的语言就像海妖那样音色悦耳,同时也像海妖那样有害于人。在冥王哈得斯这里,判决仪式非常简单,也不会出现无谓的拖延,马上就宣布了对他们判决。两口大铁锅被两条巨大铁链悬在空中,他们俩分别被放进锅里。在强盗的锅下堆了一大堆木柴,一个复仇女神亲自点燃了柴火,烈火熊熊,烧的宫殿屋顶上的石头都开始裂开了。对那个作家的判决看起来好像不那么严重:在他的下面,开始的时候只有一丝微弱的火,但是火势越来越大。”
几个世纪过去了,那火还没有熄。而强盗锅下的火早已熄灭。作家锅下的火每小时都在加剧,他受的折磨一点都没有减轻。那个作家最终大骂起来,骂诸神一点都不公正。他在世时誉满社会,即使他写的东西太随意了,也不至于遭受如此的惩罚,他觉得他的罪过并不比强盗深重。然后,一个满身佩着饰物的复仇女神手里拿着血淋淋的鞭子出现在他面前,她头发中的蛇嘶嘶作响。
“无耻之徒!你要谴责神的旨意吗?你还想与强盗相比?他可比不上你的罪孽深重!他只是在活着的时候犯下了暴行和违法之事。但是你!你的尸骨都化为灰烬那么久了,太阳每天升起后都会照亮由你写的书所产生的新罪恶。你的作品不仅余毒不减,反而广为传播,随着年月流逝,毒害越来越深。”她让他抬头看了看人间:“看看你的书引发的犯罪和苦难吧!看看那些给家庭带来羞辱的青年已将自己的父母逼进一个绝望的深渊!是谁腐蚀了他们的头脑和心灵?是你!是谁无耻地撕碎了社会道德规范?是谁将崇高的婚姻和法律权利讥讽为无知的愚蠢?是谁还说是它们带来了人类的不幸?难道不是你吗?不是你把邪恶和情欲写进了最蛊惑人心的绚丽光环中吗?看看吧!整个国家在你的教唆下误入歧途!谋杀、抢劫、争斗、叛乱无处不在,是你把国家和民族引向了毁灭。对人民流下的每一滴血泪你都应受到诅咒。现在,你还敢口出恶言攻击神明吗?你的书究竟给世界带来了多大的毒害?接受惩罚吧!你罪有应得!”生气的复仇女神说完就重重地把锅盖砰地盖上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