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花寻草:花诗堂草木笔记-归乡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秋收的中原,四野裸露,显出大地不光滑的皮肤,有一种粗野的美感。

    那些枝头成熟的各色果实,秋风吹红的树林,充满离情的叶子,让这个季节丰富又细腻,到处涌动的收获气息让归乡的人心情复杂。

    所到之处见到已被收割的玉米,一粒一粒的,在太阳下晾晒,大片大片,铺满道路,堵塞目光。走到哪里,都是一样的场景。

    农人的收获,此时正在被晾晒:黄灿灿的玉米,红彤彤的辣椒,白花花的长果……它们裸着身子,在日光下沐浴。所到之处,尽是一幅幅流动的田园秋收画卷,让人心生欢喜。

    轻松欢快的调子不仅在蒸腾的水汽里,更在农人的脸上和心里。

    也许那种欢悦是我们这些远离土地的人无法真切体会到的,但那些耀眼的金黄总让人联想到不只是黄金,还有那些清香的花蕊,联想到饱满低垂的向日葵,春天黄灿灿的油菜花。

    这个养育我的中原大地,我脚踩的每一块土地,都让人充满想象。童年的缩影一幕又一幕,越过季节的河流,像鲜花一样带着芳香来到我的眼前。

    我迷醉在自然浓密的气息里。在夜色苍茫、虫草安歇的夜晚,我独自行走在熟悉的小路上。这些鲜花开满的土地,被绿草占据。人工踩踏出来的小路,曲折蜿蜒,远到天边。它们最素朴却最诗意,承载了多少人的青春。

    而如今,在钢筋水泥肆意蔓延的时代,它们越发显得珍贵了。我每走一步,都仿佛听得见背后的摧枯拉朽,让人难安。

    这个一味往前赶的速成时代,是不会停下来看一看鲜花、溪流的。就连那些天经地义的庄稼,都变得不是自己了。它们也像人类一样,被迫改变,变得速成,籽粒饱满,抗旱、抗病虫。

    它们被加了其他的基因,变得如此陌生。

    被加上人类渴望的转基因作物已经防不胜防,它们被端上餐桌,进入现代人的饮食。

    人类主要的食粮、蛋白、油料都被加上飞翔的翅膀,远离病虫害与歉收。这种需要经历漫长自然选择才具有的性能,被人加上基因,一夜之间都能实现。

    人类已聪慧到可以改变自然规律的地步了。物种进化、自然选择这种上帝才具有的使命已被现代人代替。几千上万年的物种进化、自然选择,它们通过植入基因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改变。

    那些长相不归整、籽粒不饱满的粮食,比以往多了亲切。它们是最后坚守上帝阵地的作物。

    城市里那些借人工之手变得五彩漂亮,让人怀疑自然造化的粮食,我一直与它们保持着距离。

    那些圆滚滚如同一个模子出来的大豆粒、花生仁,那些齐整的玉米棒子,饱满规整得让人难以想象,那些五彩的甜椒,漂亮得如此诱人,我却连碰都不敢碰。

    有些东西不是洪水猛兽却胜似洪水猛兽,转基因的作物当属此类。一旦蔓延,宛如打开的潘多拉魔盒,人类早晚要自食其果。

    只有乡野里长出来的才自自然然,按照原来样子生长的东西,才让人心安。它们远离主旋律,不肩负丰收的使命,是我最喜欢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