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里医生冷冷地对那个哑巴说。哑巴咿咿呀呀地比划着,医生不耐烦了,转身就走,哑巴咚地一下跪在他面前,哇哇大哭。医生赶紧往起扶。躺在病床上的女儿京琼歇斯底里地喊了一声:爸。泪水象泉水一样涌了出来。
哑巴赶紧跑到女儿跟前。女儿一把抓住他的手,父子俩抱头大哭。医生也感慨的摇摇头,悄悄退出去了。
半晌,京琼擦干眼泪,从枕头底下抽出一封写给乡长的信交给父亲。他不识字,但他看见信封上跟上次写给乡长的那封信字的模样是一样的,就连连摇头,又把信放在女儿的被子上,比划着说不行的。
她哪里知道父亲的苦衷。他拿着那封信走了几千里路找到乡长,艾乡长不仅没给他钱,还把他训斥了一顿。说他人心不足蛇吞象。乡里三百,村里二百,都给了他五百块了,还想要多少。要都象你一样生病就要乡里出钱,这工作还怎么干……
哑巴无奈,回到家变卖了所有能卖的东西,也只凑了几百块钱。离手术费还差得不知有多少。
京琼是某名牌大学的一年级学生。聪明美丽的姑娘却是一个哑巴和一个瞎子的独生女。上帝真是造化,却又叫她得了白血病。尽管热心的同学为她发起了募捐,但离昂贵的手术费用还差得很远。
她在被子上嘤嘤哭着。她不是怕死,而是不想死。她是父亲的独生女。父母虽然一个哑,一个瞎,但他们对她关怀备至。她是他们唯一的依靠,他们的命根子。他们不能没她。同时,她也是在社会的关爱中长大的,那么多的好心人帮助过她,她要好好活着,报答这个社会,报答父母和老师同学。
她为父亲揩干眼泪。示意他从抽屉里拿出纸和笔,伏在桌子上向妇联、青联、学联、报社,向她能记起的所有社会团体和媒体写信,发出了一个弱女子在罹难中向社会的呼救。
她不停地写着,一封又一封,泪水唰唰地落下来打湿了信纸,和着墨水洇湿了墨迹。
几家报纸以重要版面刊登了信的全文。并特别加注原件泪迹斑斑。电视台也向社全发出了救救残疾家庭里的优秀大学生的倡议。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四面八方的信件汇款单象雪片一样飞向这小小的病房。她的同学专门为她收信收款都忙不过来。
京琼每天都以泪洗面。她不知用什么办法来感激这么多的好心人。她唯一富有的就是泪水。她每读一封信都要哭一回。其中一个称她为姐姐的小姑娘将她买裙子的钱寄来,自己仍穿旧裙子。并表示要学习她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刻苦学习。她捧着那些信象捧着一颗颗赤诚的心。汇来的钱有压岁钱,零花钱,甚至还有犯人汇来的钱……
家乡也为她发起一股捐款的热潮。县委书记牵头各乡镇部局闻风而动。县委书记还给她发来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鼓励她战胜病魔,并为本县出了她这样一个人才而高兴。还答应要安排她父母的生活,以解除她的后顾之忧。
各方来的汇款很快超过了十几万。
哑巴父亲高兴得手舞足蹈,摩挲着一张张钞票,噫噫呜呜地哭着。
在她手术前夕,艾乡长带着一万元钱千里迢迢赶到医院。哑巴一见他挡住不让进。他拿出钱比划了半天,哑巴才让他进去。艾乡长调动了脸上所有肌肉的积极性,向她道歉,说他工作太忙,没能来亲自过问此事。这次专程来看望她,问她有什么困难,先送上一万元……
京琼困惑地看着他,不知他为何前倨后恭。没有要他送来的钱,因为她的手术台费用早就够了,让他送给最需要的人吧。
艾乡长愕然地看着她坚决的样子,困惑地摇摇头走了。他不明白为什么她不要他给的钱。
她望着乡长走出去的背影,感叹万端。她扮演了一回好哭的孩子。她胜利了,但她一点也不感到轻松。如果她要不是这样死乞白赖地向社会呼吁,向社会乞讨,她现在恐怕早就被埋葬到不知什么地方去了,哪还会有今天?
但愿社会不要只把温暖仅仅给予好哭的孩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