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真一点,工作中无小事
对于女人来说,生活的大智慧就是有时很简单,就是认真做事。世上万事最怕的就是“认真”二字,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曾经说过:“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众。”毛泽东也曾说:“做任何事情最怕认真。”
某公司新进了两位员工,分别是刚毕业的硕士生刘小姐和博士生李小姐。在公司里,她们的学历是最高的,本以为到公司就会受到重用,进入重要岗位。可是安排下来的工作,令她们大失所望。她们仿佛成了杂务工,包括厕所卫生,补充办公用品,等等。于是她们便开始私下埋怨,而不同的是,刘小姐开始厌倦这份工作,常常打电话和留意招聘信息,随时准备跳槽,工作扔到一边,常常缺勤;李小姐虽然心里不痛快,却仍然安心工作、任劳任怨,把它作为锻炼自己的机会,相信总有一天会赢得认可。李小姐还深入了解公司情况,学习业务知识,熟悉工作内容。这样工作五个月后,结果可想而知,李小姐终于被调到重要岗位,结束了单调而讨厌的工作。而刘小姐还没另外找到工作,却已经被辞退。
在工作的环境中,在生意的交往中,你到底是认真工作还是在应付差事,消磨时间,别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在工作中,任何细节,都会事关大局,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件细小的事情都会通过放大效应而突显其重要影响。因此,做任何事,都需要认真,认真意味着专注、思考、创新、唯美、超越、发现、关爱……没有认真,书中再美的句子都似烂草一堆;没有认真,你的生活就像一片荒芜的沙漠,连海市蜃楼都不会出现。正是有了认真,鲜花才更鲜艳,掌声才更响亮,成功才更有意义。
有位医学院的教授,在上课的第一天对他的学生说:“当医生,最要紧的就是胆大心细!”说完,便将一只手指伸进桌子上一只盛满尿液的杯子里,接着再把手指放进自己的嘴中,随后教授将那只杯子递给学生,让这些学生照着他的做法来做。
看到每个学生都忍着呕吐,象教授一样把手指探入杯中,然后再塞进嘴里。教授看着学生的狼狈样子得意的要命,最后他微笑着说:“哈哈,不错,不错,你们每个人都够胆大的。”紧接着教授又难过起来:“只可惜你们看得不够认真,没有注意我探入尿杯的是食指,放进嘴里的却是中指啊!”
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有认真仔细才不会犯错误。认真做事不应该只是一种态度,更应该是做事必备的品质,只有认真才能不怠慢。只有最认真的人,才会有最卓越的成就。想达至伟大的理想,首先就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做好眼前的事。认真,无疑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工作上的很多成就,大多是靠认真努力换来的。现在很多成绩优秀、智商过人的大学毕业生苦于找不到工作。很多已经找到工作的职场新人,则苦于无法向企业证明自己的才能,甚至时常遭企业辞退。这当然是很可惜的!其实,无法展示自己才能的原因,就在于对待工作不够认真。
1967年8月23日,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降落伞无法打开。最后苏联中央领导经研究决定:向全国实况转播这次事故。当电视台的播音员用沉重的语调宣布,宇宙飞船在两小时后将坠毁,观众将目睹宇航员弗拉迪米?科马洛夫殉难的消息后,举国上下顿时都被震撼了,人们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在电视上,观众们看到了宇航员科马洛夫镇定自若的形象。这时,科马洛夫的女儿也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她只有12岁。科马洛夫说:“女儿,你不要哭。”“我不哭……”女儿已泣不成声,但她强忍悲痛说:“爸爸,你是苏联英雄,我想告诉你,英雄的女儿会像英雄那样生活的!”科马洛夫叮嘱女儿说:“你学习时,一定要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小数点。‘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距离宇宙飞船坠毁的时间只有7分钟了。科马洛夫向全国的电视观众挥挥手说:“同胞们,请允许我在这茫茫的太空中与你们告别。”虽然只是一个小数点的错误,但却导致了永远也无法弥补的悲壮告别。
在工作中,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抛弃;没有任何一个细节,细到应该被忽略。一个人如果对待每项工作都很认真,那么即使他处在世界上任何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都终将脱颖而出。所以,对每一个问题,我们都必须认真处理。这需要我们有认真负责的态度,有高度的热情,用心做。认真不仅仅是一种对待事业和人生的态度,更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一旦认真渗入进自己的骨髓,融化进自己的血液,你就能焕发出一种神奇的能量。社会发展越来越快,激烈的竞争对人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我们想提高自己的能力,就必须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认真做事的人。
2、心怀责任,把每一天都当作上班的第一天
无论自己的工作是什么。重要的是你是否不怠慢的做好了你的工作,把每一天都当作上班的第一天。你要记住,付出必有回报,这是一个历经检验的法则。把每一天都当作上班的第一天,不应是语言上的表白,而应具体落在行动上。如果您每天都能坚持这样,那么你就会有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进步。当你心怀责任感,做好每一天的工作时,你已经比你周围的人具有更多的优势,这不但能显示你勤奋的美德,还能发挥你的工作技巧与能力,你的上司和客户都会乐于与你合作,使你具有更强大的工作能力。
薛晓晓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学的是文秘专业。毕业那年,在北京一家教育机构实习。刚去的时候,她暗下决心要好好工作。但作为新人,她每天除了一些简单工作没有什么别的任务。于是她大胆向领导要求一些新的任务。领导随手扔给她一个课题调研报告,说:“两个月内完成就行了,到时给你个实习鉴定。”
接到新任务后,薛晓晓查资料,跑调研,几乎天天思考怎样能做的更好,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仅仅三周时间就完成了它。当薛晓晓拿着调研报告给领导时,领导吓了一跳,对她刮目相看,随后又给他安排了几个任务,她都提前完成了,而且还做得十分到位。
实习结束后,领导没多说什么,但不久,这个教育机构就去学校和她签了工作合同。教育机构的上级部门很奇怪,“我这儿有好几个研究生,你都不要,却要一个普通的大专生,不是开玩笑吧!”
“一个真正有用的人才,在于她拥有高度的责任感,能够创造出自己的价值。薛晓晓是一个值得被委以重任的人,什么工作在她的手上都能很好地完成。”领导这样说。
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两个人一起到同一家公司工作,同样的起点,但是,几年之后两人之间却产生了巨大的差距。一个人成为公司里的骨干,成为老板眼中的红人,老板对其不断委以重任;而另一个人却一直在原地踏步,工作上碌碌无为,总是不见起色。众所周知,除了少数天才之外,大多数人的禀赋都相差无几。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两个人如此大的差距呢?是工作态度!一个企业管理者说:“如果你能真正地钉好一枚纽扣,这应该比你缝制出一件粗制的衣服更有价值。”责任感的最大受益者是我们自己。因为一种对事业高度的责任感和忠诚感一旦养成之后,会让你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这种人永远不会失业。其实一个人能力的大小,知识只占了20%,技能占了40%,态度也占到40%,而一个人最重要的态度就是责任感。一件事情做得好与坏,就看做这件事的人在怎样做,是怀着什么心情在做,是不是用心在做,是不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在做。
陈丽丽是燕京啤酒的一名质检组组长。一天,她在生产车间巡视时注意到有一台机器的运转速度不稳定,而操作工小郭仍然在生产操作。经验和直觉告诉她,这台机器的转轴内芯有可能出现了较严重的磨损,必须停机检修,否则,生产出的产品很有可能出现质量问题。
于是,陈丽丽马上安排这台机器的工人准备停机检修,但操作工小郭却说:“陈姐,不能停啊,这批货特别急,那边已经催了好几次,上面下命令明天必须交货,否则会扣奖金的。”“再说了,这台机器以前也出过这个毛病,也没出现什么问题啊。”
陈丽丽听了这话,耐心地对操作员说:“小郭啊,这台机器必须检修。如果因为机器缘故造成质量问题,你知道那样的影响会有多坏吗?咱们的啤酒消费者如果喝着味道有问题,肯定不会再买了,我们与经销商之间的合作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到那时,也许不会再有‘赶活’的任务,因为根本就没活干了,奖金就更不用提了。而且,我们生产的产品是要对消费者负责的,你说是不是?”
听了陈丽丽耐心的解释,操作员小郭才开始停机检修。一个可能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的隐患在陈丽丽满怀责任感的工作中解决了。
企业最需要像陈丽丽这样的有责任感的员工。愿我们每一位职场女人都能心怀责任感,认认真真过好每一天的工作。最终让每一份日常工作,每一个平凡岗位,都成为事业发展的支点。人生最大的挑战,不是突然的灾变和改变命运的选择,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平淡而又极其平凡的工作。要想在旷日持久的平凡中感受到工作的伟大,在重复单调的过程中享受到工作的乐趣,那就必须做好每一天的工作,把每一天都当作上班的第一天。把每一天都当作上班的第一天,将会有意想不到的回报。如果您是一名发货员,也许会在发货单上发现一个与自己毫无干系的错误;如果你是一名邮递员,你也许会在公司的信函上发现一个印刷错误;如果你是一名打字员,你也许可以样做一些自己职责以外的事情……这些事情也许不是你职责范围内的,但是如果你多做了一点点,就会离成功更近一些。
3、坚持比别人多做一点点
“每天多做一点点”是走向成功的工作准则。成功靠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靠我们每天比他人“多做一点点”。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这里所说的“勤”,也就是比别人多做一点点,即付出更多的劳动和努力。不要小看这“一点点”。古语说:“集腋成裘,积沙成丘。”如果我们确确实实地做到每天比别人多做一点点,那么,日积月累,我们就能比别人取得更大的成就,拥有更多的收获。
每天多做一点点,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改变自己——一件事情会影响一个的命运,几件事情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只要你每天多做一点点,每一天都是一个阶梯,都是新的一步——向着既定的目标。换句话说,只有不断地追求才有不断地进步。只有不断地行动,才有不断的成就。每天多做一点点,日积日累,作为普通员工的你也会达上成功的阶梯,摘取满意的成果。
张雪刚进入一家培训公司的时候并不特别显眼,相对其他员工来说,她学历不是最高,工作也不对口。一次,老板急于为次日的论坛找些时间管理方面的资料,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张雪。仅仅三个小时,她就找了好几万字的资料,分门别类打印出来,但因为时间紧急,老板没有太多时间去消化,就对她说:“你把今天找到的补充资料重点给我讲讲。”张雪站起来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
第二天,老板带着张雪出席论坛,在一些需要案例的时候,张雪就以讲故事的身份出现,尽管台下坐的都是老总,但她表现得非常自信、大方,而且故事讲得很精彩,台下的那些老总都听得很入神。张雪利用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最终也成为一名讲师,比起那些同时期进入公司还在做助教的同事,她的发展是最好的。
张雪之所以比她的同事发展速度更快,就在于她不仅埋头检索资料,还比别人多做了准备。作为女人只有我们每天在工作中比别人做得多一点,才能够真正实现自我蜕变,从众人中脱颖而出,超过那些自己标榜为“职场核心力量”的自大男人。有些人可能会说,我们是女人,当然应该比男人做得少,工作就应该比他们更轻松。但是你可以这么认为,然而企业、上司却绝对不会这么想。对于每一个职场人来说,只有我们能够给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我们才能够更受到重视,才能够有机会走上更高的职业阶梯,至少也更容易在企业中稳固扎根。
对艾伦一生影响深远的一次职务提升是由一件小事情引起的。一个星期六的下午,一位律师——其办公室与艾伦的同在一层楼——走进来问他,哪儿能找到一位速记员来帮忙——手头有些工作必须当天完成。
艾伦告诉他,公司所有速记员都去观看球赛了,如果他晚来5分钟,自己也会走。但艾伦同时表示自己愿意留下来帮助他,因为“球赛随时都可以看,但是工作必须在当天完成”。
做完工作后,律师问艾伦应该付他多少钱。艾伦开玩笑地回答:“哦,既然是你的工作,大约1000美元吧。如果是别人的工作,我是不会收取任何费用的。”律师笑了笑,向艾伦表示谢意。
艾伦的回答不过是一个玩笑,并没有真正想得到1000美元。但出乎艾伦意料,那位律师竟然真的这样做了。6个月之后,在艾伦已将此事忘到了九霄云外时,律师却找到了艾伦,交给他1000美元,并且邀请艾伦到他的公司工作,薪水比现在高出1000多美元。
艾伦仅仅是在其他人去看球赛的时候比他们多做了一点,就为自己争取来了更好的工作机会,世事有时就是这样戏剧化。
一个成功的推销员曾用一句话总结他的经验:“你要想比别人优秀,就必须坚持每天比别人多访问5个客户。”“坚持比别人多做一点点”——这是无数成功者的秘诀。对一名普通员工来说,“每天多做一点点”的工作态度能使你从竞争中脱颖而出。你的老板、委托人和顾客会关注你、信赖你,从而给你更多的机会。
著名投资专家约翰?坦普尔顿通过大量的观察研究,得出的一条很重要的真理:“多一盎司定律”。他指出,取得突出成就的人与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几乎做了同样多的工作,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差别很小——只是“多一盎司”。一盎司只相当于1/16磅。但是,就是这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区别,却会让你的工作大不一样。“多一盎司定律”可以运用到人类努力的每一个领域中。这一盎司把赢家跟一些入围者区别开来。乔丹说:“在朝气蓬勃的美国高中篮球队中,你会发现,那些多做了一点努力,多练习了一点的小伙子成为了球星,他们在赢得比赛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们得到了球迷的支持和教练的青睐。而所有这些只是因为他们比队友多做了那么一点努力。”在商业界,在艺术界,在体育界,在所有的领域,那些最知名的、最出类拔萃者与其他人的区别在哪里呢?答案就是多勤奋、多努力那么一点点。谁能使自己多加一盎司,谁就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多加一盎司,工作可能就大不一样。
4、用老板的标准要求自己
英特尔总裁安迪·葛洛夫应邀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演讲,他对毕业生发表演讲时提出以下建议:“不管你在哪里工作,都别把自己只是当成员工——应该把公司看作是自己开的一样。”当然,这番活的真正用意并非建议你对公司的事务指手画脚,横加干涉,而是希望你提高自己工作的主动性,换一种积极的思路考虑问题,学会站在老板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员工只有树立这种老板的心态,以一种主人翁的意识来对待工作、公司,才能获得领导的青睐!
一个员工只按照上司的吩咐去做事,以换取薪水,这是不行的。每一个人都必须以准备成为老板的心态去做事。如果有了这样的心态,在工作上一定会有种种新发现,其个人也会逐渐成长起来。
一家大型企业正在招聘员工,因其给出的薪水很高,所以吸引了很多求职者前去应聘。经过层层选拔,最终只剩下周娜娜和张莉莉两名应聘者留下来。但是,这个时候,公司又来了通知,只需要招聘一名员工。而他们两位都很优秀,面试官都舍不得让他们离开。但是现在名额有限,只要一位员工。所以,对他们俩说道:“我给你们一项任务,谁完成了,谁就留下来。你们试着把我们公司生产的皮鞋推销到非洲的某个岛上去,看完成的情况决定谁会留下。”
张莉莉很兴奋地接受了这一任务,因为他觉得能留下来的肯定是自己,自己以前就是推销员。一个月之后,他回来了,但同时把那些带去的皮鞋又带回来了。他对面试官说:“并不是我没有尽力去推销这些皮鞋,实在是因为那边的人根本就不穿鞋,根本就没有任何市场,这个我也改变不了。我认为去那边推销皮鞋简直是浪费时间,如果您事先告诉我那边的情况,我肯定不会过去的。我想,任何一个聪明人都不会带着皮鞋跑到那边去推销,聪明的人应该找适合他的工作,而不是去走弯路,所以这就是我给您的答案。”
过了几天,周娜娜也从非洲回来了,但是他却是空手回来的。面试官问他道:“说说吧,你是怎么把这些皮鞋推销出去的呢?,,周娜娜说出了自己的推销过程:“其实,不瞒您说刚到那里的时候我也觉得这事有点悬。但是后来我对自己说‘就当这些皮鞋是我自己的,如果我不能销售出去就要饿肚子了。,于是,我不顾人们异样的眼光和各种困难,四处向岛上的人宣传穿鞋的好处,请他们试穿,结果慢慢地,那里的人都感觉到穿鞋事一件很好的事情,鞋就这样卖出去了。”
这就是周娜娜给老板的答案。老板对张莉莉说道:“一个真正的人才,不会等待上司的命令,他们会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我让你们带着皮鞋去推销,目的不是考察你们的能力,而是要考察你们能不能把公司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去做。如果你对待工作像对待自己的事情一样,那么你就会有主动精神,有了主动精神,什么样的苦难都能够克服。但是,如果没有这种主动精神,就算是再简单的事情,也一样可能做不好。所以,周娜娜才是我们公司所需要的人才。”
作为员工,像老板一样思考问题,一样主动地工作,能带给自己的利益是巨大的。一个员工在对待自己的工作时消极懈怠,凡事都等着老板的交代,不会给自己带来良好的职业发展与走向,甚至会阻碍自身的发展。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也无论你是在什么样的职位上,只要你工作就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在难题面前,有的人自己努力寻求解决的方案,而有的人却会“一退六二五”,说这是公司的事,或是说这样的大事我可做不了主,还是等老板回来问问怎么办吧。而这两种做法自然也会有不同的结果,前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常常可以将问题解决,从而获得老板的赏识,而后者则突然增加老板的负担,当然不会受到老板的青睐。
小丽是一家公司的员工,在对待自己的工作时,她很认真,也很好学。但是,最近在做一个企划案的时候出现了一点小问题。在中午休息的时候,她就去找自己的老板,想让老板帮忙提示一下具体的方法,小丽来到老板的办公室时,发现老板正在打电话,仿佛还有什么事情要等着处理。可是,小丽心想,自哮已经进来了,就说一下自己的事情再出去吧。老板在放下电话之后问小丽找自已有什么事。小丽说:“我最近在做一个策划案,可是我对这方面不是很了解,所以不太会做这个,想进来问一下您能不能给我指点一下。’’老板看了一下小丽拿过来的资料后,
看了一下手表,发现离下午的会议只有不到一小时的时间了,而自己还什么都没有准备,于是对小丽说道:“我现在有个很重要的会议需要处理,你这个方案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说清楚的,你等我开完会,明天告诉你好吗?’’听老板这样说,小丽也就答应了。
到了第二天,老板没有主动找小丽说策划案的事情,小丽便直接走到老板的办公室去询问这件事情,而老板对小丽说自己这几天实在是太忙了,没有顾得上那个策划案,所以让小丽再等一天。然而,一天又过去了,而老板还是没有找小丽说这件事。小丽也懒得去问老板了。在和同事聊天时,说起了这件事,小丽说老板将自己的策划案拿过去很久了,都没有给自己提出建议,所以这几天自己非常的清闲。同事们听见小丽的话之后,连忙劝小丽将自己的策划案拿回来,并告诉她以后不要将自己的问题留给老板,这样老板会认为她是一个没有工作能力的人,而且老板最不喜欢员工什么事都去问他了。小丽听了同事的分析之后,吓了一跳,于是连忙将策划案拿回来了。
工作上,遇到什么事情都应该尽量自己去做,即使真有不懂的地方也不要将工作整个推给老板,这样只会让老板对你的印象大打折扣。你可以找出某一个难点,请老板帮忙;或是在同事的协助下解决,但千万不能将任务整个推给别人。实际上,这种把问题推给老板的态度是一种逃避,但是事实是没有问题可以通过逃避的方式去解决的,而正确的做法是正视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对问题有一定的认识,这样的过程能帮助自己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帮助自己了解工作中的细节,以及吸收行业里的知识,帮助自己更好地完成工作而服务。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不是什么难以解决的大问题,都能在自己手上得到解决。
5、敢于创新,不要墨守成规
在职场里,员工越有创新能力,你就越有核心竞争力,你的观点和想法就越多,你的能力就越强,你成功的可能性、获得高薪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工作需要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的进化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身家达数亿英镑的超级女富婆安妮塔·罗蒂克做化妆品生意之前,是个喜欢冒险的嬉皮士,她尝试过许多种职业,做过不少生意,但都失败了。一天,她突然产生了一个神奇的念头:为什么我不能像卖杂货和蔬菜那样,用重量或容量的计算方式来卖化妆品?为什么我不能卖一小瓶面霜或乳液……将化妆品的大部分成本不花在精美的包装上,以此来吸引消费者?有了这个年头,她就立即行动。所以她成功了。
成功人士都有这样的好心态。他们都不会停在原地,而是在不断向前。他们的工作甚至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索尼的随身听、安妮塔·罗蒂克的化妆品包装都引领了时代的风潮。这就是创新的魅力和能量。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
在现代企业中,敢于突破创新的人才是老板需要的人。要想在职场上站稳脚跟,获得更高的薪水,员工须勇于打破常规,千万不要轻易放过某些异想天开的想法。提升创新意识,养成创新习惯,机会就会不请自来。
加藤信三曾经是狮王牙刷公司的一个小职员。有一次,夜里加班到很晚他才回家。第二天早上,加藤信三为了赶去上班,刷牙时急急忙忙,结果在刷牙的时候,因为过于匆忙,牙齿被刷出血来。作为一名牙刷公司的职员,使用公司生产的牙刷竟然多次出现这种问题,他感到非常恼火。
到了公司,他跟办公室的几个同事一起讨论这个问题,相约一同设法解决刷牙容易伤及牙龈的问题。他们想了不少解决刷牙造成牙龈出血的办法,对牙刷进行必要的改造,从牙刷的刷毛质地、牙刷的造型、重新设计牙刷刷毛的排列顺序等情况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改造方案。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加藤终于找到了最好的解决办法。原来,以前的牙刷由于是机器切割,所以刷毛顶端全部都是呈锐利的直角,这才是刷牙出血的真正原因。加藤信三决定改善刷毛的切割方式,将刷毛的顶端全部弄成圆角。
经过实验取得成效后,加藤正式向公司提出了改变牙刷毛形状的建议,公司领导看后,也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好的建议,欣然把全部牙刷毛的顶端改成了圆形。改善后的狮王牌牙刷很受到广大顾客的欢迎,销路极好,销量直线上升,最后占到了全国同类产品的40%左右,公司盈利颇丰。加藤也由普通职员晋升为科长,十几年后成为公司的董事长。
这个故事的启迪我们:工作中创新无处不在!牙刷不好用,在我们看来都是司空见惯的小事,所以很少有人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而加藤在通过观察不仅发现了这个小问题,而且对小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使自己和所在的公司都取得了成功。
对于很多公司的员工来说,他们循规蹈矩,只知完全按指令工作,而不管那样做是否具有实用的目的。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在他们看来,任何超出惯例的细微偏差和领导指令的事情,都是不能容许的。美国管理学家彼德把上述的行为戏称为“职业性的机械行为”,很显然,对职业性机械行为者而言,方法重于目标,指令重于结果。但一名聪明女人不应是那种只知循规蹈矩、完全按指令死板工作的员工,应该有敏锐的目光和责任心,她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又好又快地把工作做到位,这才是所有公司都需要的员工,而且也只有这样的员工才有可能得到公司的赞赏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