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要学一些营销知识的。所谓卖东西,其实就是卖想法,把自己的想法送到别人的脑袋里,把别人的钱装到自己的口袋来。如何才能让别人接受自己的建议呢?优秀的销售人员是一定要充分尊重顾客的,及时捕获顾客的需求,给予建议,卖出东西,拿回钞票,实现利润。我们的家长没有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的,可家长对孩子的期待一直储存在家长的仓库里,就是无法卖给孩子,让孩子接受。这跟家长缺少起码的营销理念有关系。家长要把自己的想法卖给孩子。我们扪心自问一下,我们是个好的销售员吗?我们真正尊重过孩子吗?我们懂得孩子的需求吗?有卖东西的人比顾客狠的吗?有不管不顾人家要不要强逼人家买东西的吗?
学一点销售的知识很重要。但是光有知识,缺乏训练,最后结果还是好不了。教育传播了知识,训练才能内化为能力。这是个不缺知识的年代,想要知道什么,上网一检索就全有了。所以,我由衷地建议各位家长,如有可能,要立马请求领导把你调配到销售部门去工作,只有真正在销售的岗位上实战过,才能修炼出真正能影响到别人的力量。
销售岗位之所以没有人愿意去,是因为挑战多,压力大。而生产部门和后勤部门的工作,多是定时定点定程序的,纵是事务繁杂,但依然有人心甘情愿一干就是几十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越到后面,需要家长介入干预的事情就越少,可是要么没有事情,一有事情,往往都是头疼的事情。一个长时间在工作上没有太多挑战的家长,往往也是很难从容应对孩子的这些问题的。
我的一个亲戚,昨天很认真地跟我谈了半天。他说他自己的两个孩子好也好不到哪去,坏也坏不到哪去,两头不出头。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我们家不富裕啊,为何我家的孩子就那么不上进呢?我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没有错,可是,这仅仅是你的想法,你没有行动,你没有把你的想法变成孩子的想法。你家不算富,可你家富养了孩子,所有人不吃不喝全为了孩子,这就害了孩子,一个没有太多饥饿感的孩子,是很难有太多奋斗上进的志向的。你脑子里有想法,可仅仅就是个想法,你没有想办法把“东西”卖掉,所以,你销售成功之前的一切都是成本啊。他问我:“那我该怎么办呢?”我说,办法有两个:一是你自己要带头突破一下,不要老是四平八稳的,能不能也去跑销售,做个有故事的家长,用成功带动成功。二是对孩子狠一些,减少适量的给养,逼迫他们自立自强,正在读大学的儿子的学费,这学期开始给三分之二,下学期给一半,再下一个学期给三分之一,最后就一分不给,本该由老子给儿子的学费生活费,立马改由已经工作的女儿承担。这个办法就使得两个孩子都有了压力,当压力转化为动力的时候,孩子就了不得了。我的这位亲戚连连摇头,“不行,不行,这恐怕不行,难度太大了,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很多家长,包括很多老师,都和我的这位亲戚一样。他什么都懂,他知道的大小道理也都曾经跟他的孩子说过了,问题是孩子始终没有买单,孩子不认账。原因是他跟孩子的关系没有搞好,孩子的心门没有打开。再有,卖东西,有时候是很需要一番包装的,个性化的包装会赢得戏剧化的认同。前天,我送了一个大学生一句话,“人只有无数次做败做砸了事情,才有可能做成事情啊!”他连连喊好。我说:“有什么好的啊,不就是大家都经常说的一句话的扩展吗?失败是成功之母啊。还想要我继续送你话吗?”这孩子很开心地说:“要!”我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反思是成功之父啊,叔叔与你共勉!”
老师授课,是销售知识和理念;大学生递简历找工作,是在销售自己;我们上班,不就是把时间卖给老板吗?当营销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时,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克林顿的选择了:不当总统,就当推销员!
学点卖东西的经验,没有坏处。如果一个家长能够把梦想销售给孩子,那么这个家长剩下的什么都不会都不做,都不怎么要紧。
跟好人学好人
孟母三迁的故事经久流传,是因为一个简单的故事告诉了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身教,言教,始终是不如境教的。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意志力再坚强的人,都可能被环境瓦解。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不变,人是很难变的。
有位家长被请到学校,老师请家长好好劝劝自己的孩子,不要再跟那些差的学生接触了。孩子不以为然,“差学生不见得什么都差的啊,差学生往往都很注重情义,如果他真的是差学生,我们更要关心他,和他交朋友啊。”
孩子大了,大人有时候是说不过孩子的。可是大人的担心是一直存在的。人跟人的竞争是形形色色的,即使所有的都输了,只要这个人家的孩子站立起来了,大人还是能够笑得出来的。大人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孩子跟好人学好人,跟坏人学坏人,孩子的身边十个朋友的平均成绩往往就是这个孩子的成绩。三勤夹一懒,懒也成勤;三懒夹一勤,勤也变懒。我长这么大,很深切的体会是,一个人只要能够始终跟比自己高两到三个档次的人交朋友,就会不断进步不断成功,还要尽可能地是圈外圈内的朋友都要交才行。
孩子的思想没有完全成熟之前,跟差孩子接触是很危险的。这些孩子通常都是,不怎么爱学习、爱家人和老师,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都比较差。如果孩子能够从差的孩子身上汲取积极的东西,那孩子就长大了。失败是成功之母,反省是成功之父。这失败不见得一定要是自己的失败,如果孩子能从别人的错中下定了自己不能也错的决心,这样的孩子就很是了不得。
中国社会长期一元化的标准害人不浅。学校里,学生的成绩可以一俊遮百丑;社会上,名利成了大家唯一的推崇。如果家长有意无意地带着自己的孩子在一元化成功的思想里浸泡,如果家长太过主张自己的孩子跟学习好的同学一起玩,久而久之后,这样的孩子经常也会不再甘心于“自我评价”和“自我激励”,他们自然而然会萌生出随大流的成功愿望,时刻期盼成为世俗评价体系中的“成功人士”。这样的孩子一旦遇到大的挫折,或是遭遇了命运的捉弄,就会逐渐丧失自信,甚至走向迷茫。
家长和学校给孩子提供的学习生活环境经常是失真的,这个环境里的好孩子,到了真实的环境里是要发烧生病的。那些所谓的差孩子们,他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双重压制下,依然敢顶嘴、逃课、不做作业、考很差的分数、谈秘密的或半公开的恋爱,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和豪情啊!我们应该有理由看到这种孩子不一样的生命特质,他不人云亦云啊,他有创造性啊!滑稽的场景经常是,若干年后,读书好的孩子大学毕业了,进了读书差的孩子后来创办的企业。好孩子为何沦落到为差孩子打工的份上呢?是因为好孩子也许就读书好,差孩子也许就是读书差。所以,跟仅仅就是读书差的孩子是很有必要交朋友的。
成绩好,没有什么不好。试想想,一个孩子读书读了十几年,一直读得不怎么样,这在他的心里头会有着怎样的失败的情绪累积啊。读书是排名的,校门外也是排名的,名次刷新的频率有时候比学校里来得还要快。很多孩子抱怨老师太严格严厉,要是有人能够及时真切地把社会竞争排名的残酷传递到孩子眼前胸中,我想孩子们会立马有些新的突破和成长的。
仅仅读书好是一定不好的。孩子在与他人的学习竞争中胜出,固然喜乐,但孩子有勇气不断挑战自己,全面发展自己,也是一种成功,一种更大的成功。国人根深蒂固的思想是能上不能下,当官这样,孩子的成绩也是如此。孩子第一名了,好不高兴啊。孩子自然会受到很多礼遇。为了持续的荣誉,必须守住第一。为了守住第一,孩子很可能会舍去很多其他的兴趣爱好,孩子就变得越发的单一了,眼里只有文化,只要分数。这样的好孩子不是真正的好。我极力主张要让孩子有能上能下的心态历练,孩子能上,打造的是孩子的实力,孩子能下,练就的是孩子的软实力。能下了再上去的孩子,才是真的好孩子。我不主张孩子一定要第一,我主张孩子全面发展,快乐学习,有个前十名就行了。事实证明,最后在社会上很有出息的多是十名左右的孩子。孩子有过一回第一名就行了,然后要鼓励他允许他下来。守住第一,是很累人的事情;为了个第一,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这很要不得。
孩子读书为了啥?为了考大学。考大学为了啥?为了找个好工作。找个好工作为了啥?是为了更好地为人类做贡献。首尾相连接,孩子读书是为了做贡献,那做贡献最需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啊。我们千万不能因为眼前而迷失了未来啊。
跟好人学好人,没有错。但这里的好人,一定要是有为社会做很大贡献的趋势的好人。这种趋势,很多老师和家长是看不到的。所以,大人的话有时候是不能听的。现实生活里,我们很难帮助孩子很快找到方方面面全面发展的好孩子,大人要陪伴孩子鼓励孩子广泛接触很多孩子,采众家之长,补自身之短,不要事先设框框;同时,还要练就孩子“趋利避害”的能力,吸收营养的能力要强,防范免疫的能力也要强。果如是,你家的孩子就一定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强”。
好一个“四不像”
荣建和海凌是一对年轻有为的夫妇。荣建是我的老乡,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月收入过万,最近又当上了科长,那份得意很是溢于言表。海凌是位资深的营养师和美容师,月收入也是五位数,经常首位数还不是一。
日前,有幸跟这一对幸福的伴侣相处了一整天,受教很多,也为他们的甜蜜而感动。他们始终微笑着跟我对话,不忘适时给我送上个橘子什么的,然后自觉不自觉地把手拉在一起,无遮无拦地展示他们的恩爱,这一切于他们是个习惯了。因为他们对性格的养成有很深的研究,于是我们的聊天就不断地快乐地向纵深处发展了。
性格被他们分成了四个类型:力量型、活泼型、和平型和完美型。荣建是和平型的,海凌是力量型的。因为听过我的故事和我的课,他们认为我是活泼型的。这很让我感到意外。
在更多的时候,我都被人称为力量型的人。大家都说,我的话语很鼓舞人,我最大的能耐就是帮助他人造梦。我也习惯性地认为自己就是个力量型的人了。不管来者是谁,不管他曾经的心情是如何的糟糕,我都能在不长的时间内把他的心情调适到一个很不错的水平。我曾经的过往,曾经的因为苦难开花的经历,给了我力量,这份力量就自然而然地传递了出去。在上海像妈妈一样爱我们一家人的杨翠萍老师经常这样讲我,“生龙老师,你讲什么话,我们都愿意听啊。”我感到,杨老师的话应该不仅仅是鼓励。
在面对性格的四个类型时,我为难了。我发现,我的个性的本质是和平型的,因为我不怎么喜欢热闹,遇到朋友聚会什么的,我大多选择看着他人唱啊跳的。同时,我又发现,我是完美型的,我对人对事都是很有一番要求的。海凌坚持要看我的钱包,她说,完美型的人,钱包里的钱都整理得很整齐,新旧钱是分开的,纸币是按面值从大到小依次排放的。我那天没有带钱包,没有被海凌抓到证据。但我还是老实交代了,我有这方面的倾向。不仅如此,我的住处,我的办公室,不管大小,我都一定要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站在任何位置看,眼前基本上都看不到任何多余的东西。很多人到我家都不习惯,都笑话我家不像家,像宾馆。
四个类型,我好像什么都是,什么都不是,这是怎么回事啊?“孙老师,恭喜您啊,这说明您功夫到家了,修炼成功了啊。”海凌和荣建鼓励并指教我,每个性格类型都没有什么对与错,但单一的每一个个性都不足以做成很多事情,要成功就必须充分历练自己,不断养成一些其他类型的性格特征。
“四不像”是好事情啊!我蛮开心。我本质的确是和平与完美的混合体,经过后天的养成,现在已经被人误会成力量型或活泼型的,这样的误会多多益善啊。我本不活泼,但我是个一直努力从效果想办法的人,当我深知特定时刻我的活泼的带动会产生生产力时,我就会全情投入活泼一回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