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四不像”是任何人都必须努力的方向。我骄傲,我有点“四不像”的影子了。我更骄傲,我的女儿也很“四不像”。初看,她很普通。深处,就会发现她的弹性。她的长相随我,个性也跟我几乎一模一样,也是和平和完美的结合体,经常给别人的也是力量型和活泼型的印象。我的女儿在舞台上的控场能力,经常使得坐在台下的我感动得泪流满面,我的女儿不断服从需要而改变自己。我知道,这是因为她心头有个不变的梦想:我要成功!
现在从“四不像”的个性问题引发开来看,当初下决心由我而不是我爱人到上海陪女儿学习小提琴,显然是个十分正确的选择。孙同同妈妈性格比较单一、单纯,是典型的和平型的性格。不怎么爱说话,不大善于和孩子沟通,没有太多的情绪起伏,迎对复杂矛盾的时候总是显得不够从容自信。妈妈单一的个性,适应不了孩子丰富复杂的成长过程。
愚人节刚过没几天,我和我的女儿都愚过和被愚过。同样的节日,自然是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心境,不同的节日内容。当因愚而生出很多快乐时,愚一下有什么不好呢?当真实产生伤害时,真实就犯错了。真诚不同于真实,真诚是有目标的,是真实地并诚心地希望对方好;而真实的方向是不确定的,也许是制造感动,也许会产生伤害。真诚,拆开了就是“真言成”,说真实的话并达成了快乐感动对方的效果了,就是真诚。真好,还是假好?效好便好!“四不像”的个性容易制造和谐,单一个性的人很难因为愚人节而快乐自己快乐别人。
《建国大业》是个好电影
今天得空,在网上看了一部大片《建国大业》。说真的,看之前,我对它没有多少期待,以为它会很正,正得就像我们的很多干部的讲话,全对,全叫人听不进去。看的过程中,慢慢被拉了进去,身心灵全方位地被拉入。我感动得哭了。这是一部难得的好电影,不仅仅是因为里面有出乎你想象的那么多著名演员的亮相,也不仅仅是因为场面的恢弘大气,还不仅仅是因为它艺术地成功地再现了历史,最打动我、最入我心的,是它的“亲切”,它的雅俗共赏,它以普通百姓极其喜闻乐见的形式,再现了历史,传达了思想。
好电影是要及时分享的,我随即就在网上给我的女儿留言,“宝宝,《建国大业》是个很好的电影,您有空时,看看,一定会很喜欢的,祝福您啊!”这是我给女儿留言的原话,我粘贴引用来此处,再看到这段话时,我笑了,短短的一行字里,我对我的女儿喊了“宝宝”,又用了“您”。看起来有些别扭,但这是真实的,我还蛮认为对的。
女儿专业学习小提琴了,这是个很大的事情。文化课要不要学好?要,当然要!要专业文化两不误。仅仅这样行不行?不行,一定不行!我们的想法很明确,学校书本上的东西学不好不行,仅仅学好了也不行。只有杂家才能成为专家,塔基越大,塔尖才能越高。作家,是用文字表达自己;电影,是用声光音表达思想;小提琴呢,音乐呢?它就是用看不见摸不着的声音,创造性地表达曲作者,表达你自己啊。言为心声,曲为我想。要是脑子里没有想法怎么行呢?孩子的全面发展很重要。从一开始,我就积极鼓励我的孩子看大量的书,看很多的演出,校内的,校外的,小提琴的,钢琴的,民乐的,话剧,歌剧,芭蕾舞剧,京剧。专业老师给了孙同同充分的空间,爱生如子般地爱着我的女儿,时刻告诫孩子“要从效果想办法”,要有生活,要有全方位的生活。
坚持看电影,是孙同同的一个好习惯。大量地看,长期地看,什么都看。她和她的好朋友相互推荐着看。这很好,因为效果好。孩子跟我聊天时,很多闪着光芒的思想,经常让我意外并享受着。也许,我向她推荐的电影,她早就看过了。看电影,我很支持,电影短,不太占用时间,很多精品大片是真正的精,真正的大,能够给予孩子很多的养料。电视剧不要看,太拖沓,难得有好片子,有了,就会引人入胜,一节接着一节地看,孩子的时间不允许。孙同同看过的并要我推荐给大家的电影有:《勇敢的心》、《美丽人生》、《肖申克的救赎》、《宾虚》、《放牛班的春天》、《当幸福来敲门》……
我认为好的电影,我可以推荐给我的女儿,但不能推荐给我的外甥,我最近天天跟他见面,他上高三了,这次考试没有考好,全家人都蛮沮丧的。为他高考特意不上班天天任劳任怨照顾他的妈妈,这次扛不住了,气得睡了好多天,见到我就是不停地抱怨。我一直认为,孩子读书不好,不是书的问题,也不是读书人的问题。谁的问题呢?是读书人身边的人出了问题!是老师,是家长出了问题。我的外甥读不好,我认为是他脑子里的想法太少,不太知道人为何活着,不太知道为何要好好读书,为何要考上本一。想不通的,就一定做不好。想法少,是由于很少有真正的积极的思想影响到他。乏味的大道理,孩子是要捂耳朵的。网络,电影,这些又是很多家长不允许孩子涉足的,因为担心“孩子学坏”,因为家长很爱孩子啊。爱孩子,就爱死了孩子。
到了妹妹家,我给外甥讲文章的阅读,妹妹就坐在一旁。她不是监视,她在听,她在从舅舅的话语中听他儿子的学习程度,听他儿子是不是还真的有救。外甥很喜欢我讲阅读理解,说是班上很多他的同学都想来听我讲呢。看来,我的外甥是在班上正面宣传了我啊。我说,好啊,来啊,舅舅别的不敢保证,你们带来的文章,我保证自己懂并很快很容易地让你们懂。我心里一直藏着对刚看的电影《建国大业》的喜爱,可就是不敢说。妹妹平时是怕我的,但我此刻怕她。因为在她看来,电影跟高考是没有关系的。我的妹妹小学四年级文化。
我跟外甥还说了很多。一个人做得成做不成事情,都是最最基本的东西在起作用。“神六”为什么能上天啊?是因为“神六”一定要上天。你为何考不好?是因为你没有要求自己一定考好。成功是全力以赴,成功不是尽力而为。舅舅长这么大,最讨厌人做事情“似是而非”,你说他不做吧,他一直在行动,你说他在做吧,一直做不出结果。我把他的书,又厚又重的书,从他的手上拿下来,合上,重重地往桌上一摔,“宝贝外甥,你自己好好想想,高考要不要考好?本一要不要考上?你要,比什么都重要!你要,我就一定让你看得到!”话说得有些狠,但外甥还是很受用,他的眼神告诉我,他听进去了,他还主动提出来要我第二天开始辅导他作文。我一个晚上的表现,很严肃的表现,我妹妹一定是很满意的。她的儿子,他们管不住,他们很希望舅舅来骂骂孩子管管孩子。我感到我在演戏。
我没有敢跟外甥提《建国大业》,我想明天讲作文时提。妹妹在旁边估计也听不出我的阴谋诡计来。
呼啦圈要少
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不爱孩子的。可是,很多事情摆在那里,又看不出这些人是爱孩子的。孩子的生日记不住,孩子的班主任不知道叫什么,孩子最好的朋友不知道是谁,孩子有没有恋爱也不是很清楚……
家长喊冤。孩子一天三顿饭给他吃饱了,上学要钱没有少一分,除此之外,再做什么就做不了了啊。工作哪是一天八个小时啊,加班是常有的事情,出差也是每个月都跑不掉。要是自己就是老板的话,一日三餐难得在家,能偶尔回来睡个觉就很不错了。这些家长真的很辛苦,苦的理由听来也很充分:还不是为了我家那个小祖宗?!
我发现这些口口声声喊着“为儿辛苦为儿忙”的人们,经常是把儿女放在一旁辛苦并忙着的。殊不知,这些一心为了孩子在苦钱的人们,很有可能,钱挣了一堆,孩子的问题也已经有了一堆了。用一堆钱去消除孩子的一堆问题,谈何容易啊?
养孩子不是件小事情,除了要花钱,还要花心思。你在孩子身上花了多少心思,孩子身上就会对应有多少的成长和成熟。时间从哪里来?时间是挤出来的!想当初,就业形势那么严峻,或工作压力那么的大,时间也很紧张啊,你不是谈到女朋友结成婚了吗?也就是说,想,就有时间,很想的话,时间就会优先安排到恋爱约会上。心里有,就不怕时间无。
有一种运动叫呼啦圈运动,曾经很流行,能很好地减肥。一个在身,舞动起来很快很美,于是很好。两个呢,三个呢?多了,就难舞了,就很吃力了,最后就什么都舞不起来了。我们的很多家长,身上的呼啦圈太多,牌友中是老大,酒友中不可或缺,驴友协会也有他的名;领导出游,他主动表态愿意跟随;朋友结婚,他自告奋勇担任司仪;哥们儿开饭店,他也入股想挣点外快。这么多的事情,都经常是要用心用力的。你说,他怎么还会有时间顾到孩子呢?
生活应该是多姿多彩的,但色彩太多了,就会成了大花脸,什么都是也什么都不是。一个什么都想要的人,经常是什么都要不到。有所不为很重要。人的时间和心力是个常量,此处多用了,彼处就一定要少用。丢掉一些呼啦圈,丢得就剩一两个呼啦圈更好。
孩子的教育重要不重要?很重要!孩子教育的重要主要就在于它的“不可逆”。孩子的成长是一天天的,好的品行,坏的品行,都是一天天累积起来的。要想改变,都是很不容易,很需要时间的。17年养成的一些负面的东西在孩子身上,再花17年的时间也不一定能消除。股票错过了,可以重来;爱情没有了,可以再找;处长没有轮上,可以再加油。孩子的教育呢?可以重来吗,可以那么容易地重来吗?
孩子的竞争,从孩子在妈妈肚子里就开始了。孩子出生后的一天又一天里,精神和食物的及时给养同样重要。家庭里应该要有个分工。最爱孩子,最能够爱到孩子的人,心思要主要花在孩子身上。在接班人没有培养出来之前,不允许离岗下岗逃岗。带孩子,很辛苦,苦不堪言,谁带谁知道。
我要什么?我正在做什么?我做的能否达到我想要的?面对这三个问题,我建议所有的家长都能严肃认真地问问自己。真的要孩子的健康成长吗?真要,那它的位置放第几?是第一吗?是第一就意味着,所有影响孩子成长成才的人事物,都必须自觉自动地给孩子让道。用这个简单的法则检视自己,连续三个月,就会有极为喜人的变化。信不信由你!上帝会给予我们一切,只要我们不断地向它要,只要我们要的时候能够说得很明白。这么多年里,我认为,我们要的东西一直很明白,要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所有与此目标违背的人和事,我们一律主动规避,抗拒干扰。正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舍得舍得,有舍才能有得啊。
很多孩子身上的呼啦圈也不少,琴棋书画无所不学,学得太多太杂,孩子应付不过来,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要孩子全面发展,要孩子在学校学习文化之余,尽可能多地去拓展自己的爱好,这是对的。专家多来自杂家。可是应该或可以杂到什么程度呢?面对这个问题,我们是有很认真的思考和对待的。孩子幼儿园阶段和小学三年级之前,我们鼓励孩子全面发展,设法帮助孩子建立在所有兴趣爱好领域里的目标,同时陪伴帮助她养成始终服从目标做事情的习惯。这个阶段,孩子是音乐、舞蹈、画画、朗诵、游泳、写大字、讲故事等领域无一不涉足。这个阶段是培养兴趣、发现兴趣的阶段。三年级往后,我们就帮助孩子渐渐地丢了。孩子起初也不是完全认同理解我们的安排,我们就跟她讲登山寻宝的故事,如果在山脚下,在半山腰,就把所有的口袋行囊装得满满当当的,那继续前进的路途中寻到了更好更重要的宝物,那该怎么办呢?那就要义无反顾地丢掉一些。哪些该丢,哪些不该丢呢?那登山人是一定要清楚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的,万不可在眼花缭乱的各样宝贝面前迷失了自己。到最后,孩子就丢得只剩下小提琴和跳舞了,一静一动,蛮和谐的。后来,就走上了专业学习小提琴的道路,连跳舞也给停掉了。服从孩子音乐的学习和发展,我们大量增加了孩子的课外阅读量和校外见习游学的活动。
向柳条致敬
春天河边柳树的婀娜,给予我们无限美好的享受。它随风摇摆的姿态,始终没有改变它作为树的形象。它摇摆的幅度,也是其他所有的树枝很难做到的。它随风而变,变中有不变。我始终对柳树有种敬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