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处关心大处惊人
风行世界的西服,是法国一个叫菲利普的人发明的,他是从渔民和马车夫那里学来的。
有一年秋天,秋高气爽,碧蓝的天空中飘荡着几朵白云,满山的红叶像红地毯那样与湛蓝的天空相映衬。这天,年轻的子爵菲利普和好友们结伴而行,踏上了秋游的路途。他们从巴黎出发,沿塞纳河逆流而上,再在卢瓦尔河里顺流而下,品尝了南特葡萄酒后来到了奎纳泽尔。想不到的是,这里竟成为了西服的发祥地。
奎纳泽尔是座海滨城市,这里居住着大批出海捕鱼的渔民。由于其风光秀丽,还吸引了大批王公贵族前来度假,旅游业特别兴旺。来这里的人最醉心的一项娱乐是随渔民出海钓鱼。菲利普一行人也乐于此道,来奎纳泽尔不久,他们便请渔夫驾船出港,到海上钓鱼取乐去了。鱼一旦上钩,人要将钓竿往后一拉。这里的鱼都挺大,菲利普感到自己穿紧领多扣子的贵族服装很不方便,有时拉力过猛,甚至把扣子也挣脱了。可他看到渔民却行动自如,于是,他仔细观察渔民穿的衣服,发现他们的衣服是敞领、少扣子的。这种样式的衣服,在进行海上捕鱼作业时十分便利。就是说,敞领对用力的人来说是十分舒服的,也便于大口地喘气;扣子少更便于用力,在劳动强度大的作业中,可以不扣,即使扣了也很容易解开。菲利普虽然是个花花公子,但对于穿着打扮,倒有些才能。渔夫的穿着打扮使他受到了启发,回到巴黎后,他马上找来一班裁缝共同研究,力图设计出一种既方便生活又美观的服装来。不久,一种时新的服装问世了。它与渔夫的服装相似,敞领,少扣,但又比渔夫的衣服挺括,既便于用力,又能保持传统服装的庄重。新服装很快传遍了巴黎和整个法国,以后又流行到整个西方世界。
曹冲称象
三国时候,曹操有个儿子叫曹冲。
当时外国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他很想知道这头大象有多重,就让他手下的官员想办法把大象称一称。这可难坏了大家,大象可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这么个庞然大物可怎么称呢?那时候没有那么大的秤,就算有那么大的秤人也没人有那么大的力气把大象抬起来呀!
官员们都围着大象发愁,谁也想不出称象的办法。正在这个时候,跑出来一个小孩子,站到大人面前说:“我有办法,我有办法!”
官员们一看,原来是曹冲。他们嘴上不说,心里却想:“哼!大人都想不出办法来,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会有什么办法!”
曹操虽然不相信小曹冲能称象,但还是很高兴地说:“你有办法就快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曹冲说:“我称给你们看,你们就明白了。”他叫人牵了大象,跟着他到河边去。他的父亲和那些官员们都想看看他到底怎么个称法,就一起跟着来到河边。曹冲先找来一艘空着的大船,命令大家说:“把大象牵到船上去!”大象上了船,船就往下沉了一些。
曹冲说:“齐着水面在船帮上画一道记号。”记号画好了以后,曹冲又叫人把大象牵上岸来。这时候大船就往上浮起一些来。大家看着曹冲把大象从船上牵上牵下的,心里疑惑不解:“这孩子在玩什么把戏呀?”只见曹冲叫人挑了石块,装到大船上去,挑了一担又一担,大船又慢慢地往下沉了。“行了,行了!”曹冲看见船帮上的记号齐了水面,就叫人把石块又一担一担地挑下船来。
这时候,大家总算明白了:石头装上船和大象装上船,那船下沉到同一记号上,可见,石头和大象是同样的重量,再把这些石块称一称,把所有石块的重量加起来,得到的总和不就是大象的重量了吗?
大家都说,这办法看起来简单,可要不是曹冲做给大家看,大人还真想不出来呢!
笑着轻轻拍脑门
在人们的印象中,作为木匠的始祖鲁班因其娴熟的工艺才能,干起活儿来应该是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可谁知,鲁班也有被难倒的时候。有一次,鲁班率众工匠建造一座华丽的厅堂。眼看就要到盖屋顶的时候,突然发现因为计算出现了误差,他把名贵的香樟木柱锯短了。要知道,这批香樟木价格昂贵,就算赔主人,也会耽搁工期。何况,这家的主人虽然富有,但是为人刁钻霸道,很是不好惹。
鲁班心里惴惴不安,不知道该明确地向主人承认错误,还是想点办法解决,以维护自己的声誉。回到家后,鲁班的妻子正在台阶上晾晒衣服。妻子贤惠聪明,心细如发的她发现鲁班低垂着头,愁眉不展,赶紧走上前,轻声细语地询问。等到鲁班将自己的苦衷说明后,妻子笑着说道:“呵呵,亏你还是木工头儿呢,连这种简单的问题也解决不了?”
听到妻子的话,鲁班一把抓住妻子的胳膊,赶紧问道:“你有什么好办法?快点说啊。”
妻子却岔开话题,反问他:“你说我的个子高不高啊?”
鲁班顺口就说:“不高啊,还不到我肩膀呢。”他不明就里地看着妻子。
妻子紧跟着又问:“那我现在怎么同你差不多高呢?”
鲁班说:“你不是站在台阶上嘛,就和我差不多高了。”话刚出口,鲁班猛拍一下脑门,冲着妻子哈哈大笑。他紧紧地握着妻子的手,眼里满是感激和爱意。饭都没吃,他就返身走出庭院,来到工地上。
后来,鲁班在每根香樟木柱下垫起一块白柱石,暗暗地解决了香樟木短的问题,并且使得厅堂显得更为高大华丽。厅堂的主人也因这意外的构造而异常满意,好好地奖励了鲁班和他的弟子们。
第七只戒指
那年冬天,比往年来得早些,也非常寒冷。曼莎的心情和这寒冬一样,她工作的那家公司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她失业了。快到年底了,工作很难找,她在寒风中奔波着,不免有些沮丧。
不过,幸运的是,有一家高级首饰店让她去做售货员。圣诞节的前几天,快下班的时候,店里只剩下曼莎一个人,也没有顾客。曼莎刚想关门,这时,店里来了一个中年男子。曼莎很热情地招呼他,但男子却躲开曼莎的目光。突然,电话铃声大响,曼莎连忙跑过去。慌乱中,她把柜台上一个盒子打翻了,里面七只精美的戒指都滚落到地上。她急忙拾起戒指,可是只找到了6只,第七只怎么也找不到了。
曼莎抬头看到那个男子开门要离去,一刹那,她明白了戒指的去向。她走过去,轻轻地对他说:“先生!”男子停下脚步,曼莎注视着他,脑子不停地转着想办法。
“有事吗?”男子问。
曼莎鼓足勇气,微笑地看着他说:“圣诞节要到了,祝福你圣诞节快乐!”她停顿了一下,“找到这个工作很不容易,我希望用这个月的工资,给家人买份圣诞礼物。”那位男子沉默着,过了一会儿,一丝微笑在他脸上浮现出来,他看着曼莎,久久地与她对视,感觉很亲切。
“你是个善良的女孩,也很聪明。我想,你会成为这里最好的员工。”男子肯定地说。
“来吧,为这个美好的圣诞节的到来,我们握握手,也祝福你圣诞节快乐!”他握了一下曼莎的手,之后,慢慢消失在人群中。
曼莎看着他走远,回到柜台,把第七只戒指放回盒子里,心里无限感动。
敢想就是通往成功的方向
一天,威廉先生疲惫地回到家中,一声不吭地跌坐在沙发上。看他这副样子,妻子就知道他的心情肯定不好。因此,她也不吱声,只顾忙着自己手中编织毛线的活儿。心情坏透了的威廉,听到妻子的编织针发出的声音,大吼道:“吵死了,别再织了!”妻子停下了手中的活儿,拿着毛线和编织针起身进卧室了。她知道他并不是真的对她发火,只不过自己心情烦乱而已。
果然,过了好一会儿,威廉先生走进卧室,悄悄地来到妻子身边,温柔地说:“对不起,亲爱的。我不该那么粗鲁。”善解人意的妻子并没有责备丈夫,她继续忙着手上的活儿。看着妻子双手拿着两根银针灵巧迅速地编织,威廉脑子里忽然出现了一个念头:为什么不能用数百根小针代替一根大针,用许多钩子把编织的环状物提起来置于毛线之上,一次就打一排呢?
他忍不住脱口而出:“要是有一种自动的编织机该有多好!”妻子惊讶地看着他,这样的话他可是很少说的,要知道,他是个传教士。
以前,威廉为了传教,曾经和各种职业的人打过交道。这时,他想起了织地毯的工匠。这些工匠使用一种框架技术编织地毯,这给他以很大的启发。几番周折之后,威廉终于按照自己的设想造出了一台自动编织机。
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之中的威廉,告别了妻子,带着新发明的机器来到宫廷中拜谒伊丽莎白女王。他希望能得到女王的保护和支持,获得自动编织机的垄断权和专利权,从而得到一笔稳定的收入。可是女王并没有理会他,把他打发走了。
1610年,威廉在困窘中默默无闻地死在巴黎,他的弟弟也只好失望地带着机器回到英国。未曾想,时来运转,威廉的弟弟一回国,就有商人愿意投资兴办机械化的针织厂。这是世界上第一家机械针织厂,它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眼光超然物外
法国的明天超市是一家大型超市。董事长费尔踏实肯干,倾其所有,开了这家超市。超市所选的地理位置不错,处于繁华的市中心,周围还有几个大的居民区,装修考究,装饰一新。
超市开业当天,光顾的人还真是不少,不过,很多人都是出于好奇或是凑热闹。不幸的是,几天后,生意越来越差。顾客要么不来,要么是来了匆匆一转身,又走了。这急得费尔抓耳挠腮,想想自己进的货质量绝对可靠,价位也适当,服务更是周到。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费尔冥思苦想,不知该从哪儿再提升一下。
费尔只好求救于自己的好朋友凯恩。凯恩是一位社会心理学家。他接到费尔的求助后,立刻驱车来到超市,只转了一圈,就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他认为是通道设计得过于宽敞,建议费尔将店里所有的通道由宽变窄。
费尔大惑不解,但还是按照凯恩的提议,重新设计了通道。没想到,这一看似不起眼的改变,却产生了惊人的效果。
前来购物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人们逗留在超市里的时间也相对长了许多。两个月后,明天超市的销售额竟然翻了一倍。
于是,费尔十分高兴地向凯恩询问这一切的原因。凯恩解释道,人们通常逛商场时,都有一种特定心理,那就是对物品所产生的“亲密度”。如果道路过宽,人们就失去与物品所产生的“亲密度”,从而丧失购物欲,就会像很多人逛街一样走过而不买任何东西。
听了凯恩的解释,费尔恍然大悟,连连点头称是。后来,在凯恩的帮助下,费尔又开了几家连锁店。抓住顾客的心理,满足顾客的需求,效益自然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牧童和羊的故事
约瑟夫小学毕业后,由于家庭困难,没法继续读书,只好替人放羊,赚钱补贴家用。上工第一天,牧场老板就告诉约瑟夫,他的工作就是把羊看好,不要让它们越过栅栏去偷吃庄稼。
老板走了以后,约瑟夫就开始一边放羊一边看书。他完全没有注意到,牲口已经撞倒了栅栏,跑到附近的田里去偷吃庄稼。结果,约瑟夫被老板大骂了一顿。但是,约瑟夫可不想放弃这个学习的好机会,他想:“难道没有一种栅栏可以阻止羊群跑出去吗?”突然间,他发现羊群似乎从来不走有蔷薇的地方,因为那里根本没有被破坏过。倒是那些拉着铁丝网的栅栏,被羊群冲破了。
约瑟夫感到很疑惑,仔细观察着蔷薇。“啊,对啦,原来蔷薇上长着刺。”他灵机一动,一个主意浮上心头:“能不能用细铁丝做成带刺的网呢?它们看上去就和蔷薇的刺差不多,完全可以阻止羊群越过栅栏。”于是,他弄来铁丝,把它剪成5厘米长的小段,两端削尖,然后缠在栅栏上。
第二天,约瑟夫故意躲起来观察羊的动静,想看看新办法是否有效。羊儿们一看约瑟夫不在,就像往常一样,把身体贴近栅栏想把它推倒。但是,它们被栅栏上的铁刺刺痛了身体,只好乖乖地待在原地。“成功了!”看到这一幕,约瑟夫高兴得手舞足蹈。
牧场主知道了这件事以后,马上与约瑟夫合伙开设工厂,专门生产这种带刺的铁丝网,以满足牧场的需要。很快,约瑟夫就赚到了一大笔钱,重新回到了学校读书。
海带里的奥秘
1908年的一天,日本帝国大学的化学教授池田菊苗先生像往常一样,回家吃午饭。由于他在早上完成了一个难度很高的实验,心情特别好,所以当妻子端上一碗海带黄瓜汤时,池田菊苗一反往常快节奏的饮食习惯,开始有滋有味地慢慢品尝起来。
池田细细一品,发现今天的汤味道特别鲜美。一开始,他还以为是自己心情好的缘故,可是再喝上几口,才发现这碗汤味道确实很鲜。
“海带和黄瓜都是很普通的食物,怎么会产生这样的鲜味呢?”池田自言自语起来,“嗯,也许是海带里有什么奥妙吧。”教授立刻找了一些海带,钻进实验室里细细研究起来。
半年后,池田菊苗教授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原来,海带中含有一种叫做谷氨酸钠的化学物质,如果把极少量的谷氨酸钠加到汤里去,就能使食物的味道变得鲜美至极。
一位名叫铃木三郎助的商人看到池田教授的研究成果后,灵机一动,他想:“如果将海带中的谷氨酸钠提取出来,经过处理,不就可以成为一种调味品了吗?”
但是池田告诉铃木,从海带中提取谷氨酸钠作为商品出售并不现实,因为每10千克的海带中只能提取出0.2克的这种物质。可是,在大豆和小麦的蛋白质里也含有谷氨酸钠,利用这些廉价的原料也许就可以大量生产谷氨酸钠。
池田和铃木的合作很快就结出了硕果。不久,一种名叫“味之素”的调味品出现在东京浅草的一家店铺里,它的广告是——“家有味之素,白水变鸡汁。”一时间,购买“味之素”的人差点挤破了店铺的大门。
“味之素”传到中国后,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味精。
巧剥花生
有一个老爹年纪大了,不想再操心当家,就准备让位给儿子。他想,自己有两个儿子,到底让谁当家好呢?
一天晚上,老爹把两个儿子叫到跟前说:“这里有两袋花生,你们俩拿去剥,看看是不是每一个花生仁都是有红皮包着的。谁先剥完,又能说出正确的答案,谁就是胜利者,也就是以后的当家人。”两个儿子答应了,带了花生各自回房间干活儿。
大儿子回房后,什么都不想,赶快动手剥花生,一点时间都不敢耽误。他边剥边想:“快点动手肯定能赶到前头,弟弟做事一向很慢,这次我一定能超过他。”
二儿子边走边想,爹爹要的到底是什么答案呢?肯定不会是让一个一个剥花生,这样的话,我和哥哥还比什么啊?哥哥干活儿一向比我快。这里肯定有技巧在!于是,二儿子边剥花生,边思考快速得到答案的方法。
时间很快过去了,大儿子干了整整一个通宵,鸡叫时才把最后一颗花生剥完;二儿子二更前就找到了方法,早早上床睡觉去了。
第二天早上,大儿子一夜没睡当然起得迟,匆匆赶到爹爹那里的时候,弟弟已经在那儿了,奇怪的是弟弟跟前还放着一袋没剥多少的花生。
老爹说:“老二先来的,老二说。”
老二说:“袋子里所有的花生都是有红皮包着的。”
大儿子气得叫嚷起来:“你都没有剥完怎么可能知道结果呢?”老二说:“我是没有全部剥完,但是我把它们分了类,肥的、瘦的、大的、小的、干净的、颜色发黑的,一个仁的,两个仁的,三个仁的,各种各样的我都挑了几个剥开看了,结果全都有红皮包着,所以我说这袋里所有的花生都是有红皮包着的。”
老爹高兴地点点头,大儿子却低下了头。
真假稻草人
有一个人,家里有一个很大的鱼塘。鱼塘就是他家的聚宝盆。他每年都靠鱼塘里的鱼赚钱买吃的,买穿的,买用的,养活家里的妻儿老小,因此他视这个鱼塘为命根子。
可是,让他很恼火的是,鱼塘附近有很多鱼鹰,常常成群结队地跑来抓鱼吃,赶了又来,来了又赶,总也抓不住,折腾得养鱼人筋疲力尽。
这一天,养鱼人照样在看鱼塘,鱼鹰又来吃鱼,养鱼人跑过去冲它们挥挥手,鱼鹰一惊,便跑了,养鱼人灵机一动,计上心头。他找来一堆稻草,扎了个稻草人。然后把它插在鱼塘里吓唬鱼鹰。只见稻草人穿着蓑衣,戴着斗笠,伸开两臂,还拿了一根竹竿,活脱脱就是一个养鱼人。起初,鱼鹰果真上当,以为是真人,有点害怕,只敢在草人头上盘旋,更别说去抓鱼吃了。养鱼人于是放了心,过了一段好日子。
可没多久,狡猾的鱼鹰见稻草人总是纹丝不动,不由疑窦丛生,开始壮着胆子试着飞下来看看。如此一来,鱼鹰马上就发现这不是真人了,就又开始肆无忌惮地冲下来抓鱼吃了。
更可气的是,它们吃饱了,也不立刻飞走了,而是悠然自得地站在稻草人的肩上或斗笠上,一边舒服地晒着太阳,一边冲着养鱼人“呷呷呷”地叫,好像在嘲笑稻草人说:“假,假,假,原来是个假人!”眼看着鱼塘的鱼一天比一天少,养鱼人气得七窍生烟。看着鱼鹰扬扬得意的架势,养鱼人愁得连饭都吃不下。
过了不久,他忽然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一天,他趁着鱼鹰不在,悄悄到鱼塘里把稻草人撤走了,然后自己披上蓑衣,戴上斗笠,拿上竹竿,伸开双臂,像稻草人一样纹丝不动地站在鱼塘。没过多大工夫,鱼鹰又来了。它们以为稻草人还是假的,便又放心大胆地冲到鱼塘里吃鱼。吃饱了,又飞到草人的肩上或斗笠上,一边休息,一边“呷呷呷”地叫。
养鱼人趁它们一不留神,伸手就抓住了它们的爪子。
鱼鹰极力地鼓动着翅膀,怎么挣也挣不脱。
养鱼人这次可笑开了怀:“开始是假的,现在可一点都不假啊!”
图书馆搬家
英图书馆是英国最大的图书馆,有着悠久的历史。当然,它本身也像一部古老的史书一样有些破旧了。为了保护馆内的书籍不受到损坏,政府决定再建一座新图书馆。
新馆很快就建好了,剩下的工作就是把老馆里的书搬到新馆去。按照常理,应该请一个搬家公司,把书装上车,拉到新馆即可。但是,由于馆内藏书太多,请搬家公司的预算是350万英镑,图书馆实在拿不出这笔钱。眼看就要到雨季了,不马上搬家,可就损失惨重了。馆长非常着急,但却一筹莫展。
就在这时,一个馆员找到馆长,说他有一个解决方案,只要150万英镑就足够了。馆长当然十分高兴,因为图书馆可以支付得起这笔开销。“快说说你的方案吧!”馆长很着急。馆员慢条斯理地说:“您得先答应我一个条件。”馆长当然不会拒绝,于是馆员开口了:“好主意也是一种商品,如果这150万预算在搬完家后还有剩余的话,图书馆要把剩余的钱给我。”馆长马上表示同意,并与他签订了合同。
合同签订的第二天,馆员就实施了“搬家计划”,他在当地最有名的报纸、最醒目的位置刊登了一则消息:从即日起,大英图书馆免费向市民借阅图书,条件是从老馆借出,还到新馆去。
孔融巧辩
孔融小时候就聪明伶俐,深得众人喜爱。
一天,小孔融不顾爸爸的反对,一个人来到李膺家的门前,他对守门的人说:“我是你们家老爷的亲戚,我要见他。”不一会儿,守门人把他带到了李膺的跟前。当时还有很多客人在一起饮酒作诗。小孔融不等主人问话,一进门就坐下,见到小孩大胆的举动,大家都诧异了。李膺看着眼前这个不慌不忙的小孩,疑惑地问:“你是我什么亲戚呢?”小孔融用一口清脆的童音回答:“在几百年以前,我的祖先孔子拜你的祖先老子(老子,原名叫李聃)为师,所以咱们李孔两家就成了世代之交啊。”李膺和其他宾客听了这话都啧啧称赞。但其中有个人还想再考考小孔融,他不以为然地说:“小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就聪明。”
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小孔融高声地回答:“想必先生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那个人听了,感到十分尴尬。从此,洛阳上下都知道有个聪明的小孩叫孔融。
光阴似箭,转眼间小孔融长大成人。
孔融很爱喝酒,无论到哪里,总是带着酒。他的主子曹操为了整顿军纪,下令说酒是扰乱军心的东西,要禁止。孔融就反唇相讥:“女人也扰乱军心,为什么不禁止呢?”从这以后,曹操就很忌恨他。
孔融是个敢说敢做的人,他多次得罪曹操,曹操很想杀他。最后曹操终于抓到一个把柄,便派人来抓他。听到这个消息,孔融在朝做官的姑舅表亲都很害怕,担心牵连到自己。当时孔融的大儿子才9岁,小儿子8岁,他们看到抓爸爸的人来了,仍在愉快地玩游戏,一点都没有恐惧的神色。孔融对来抓他的人说:“要杀就杀我一个人,孩子还小,他们是无辜的,放过他们吧。”
这时,两个儿子从容地走到爸爸面前说:“父亲大人,难道你看见过打翻的鸟巢下,还有完整的蛋吗?”不久,孔融全家都被杀害了。
改变人生就在一念间
2001年的春天,一个从北京郊区来的游客,受朋友之托,在韩国的一家超市买了4大袋泡菜。
在回旅馆的路上,他渐渐感到手中的塑料袋越来越重,勒得手特别疼。他想把袋子扛在肩膀上,又怕弄脏了新买的衣服。就在他左右为难之际,忽然看见了街道两旁茂盛的绿化树,顿时计上心来。他放下袋子,从树上折了一根粗粗的树枝,准备把它当作提手来拎沉重的泡菜袋子。可是他走了没多久,就被迎面而来的韩国警察逮了个正着,被罚了50美元。50美元,相当于400多元人民币啊!他心疼得直跺脚。交完罚款,他懊恼极了,干脆放下袋子坐在路边,看着眼前来来往往的人流发呆。
很快,他就发现许多人都和他一样,气喘吁吁地拎着大大小小的袋子,任凭手掌被勒得发紫而无计可施,他们吃力的样子让他觉得有点好笑。为什么不想办法发明一个既方便又不勒手的提手,专门卖给韩国人呢?一定会有销路的!想到这里,他的精神为之一振。
回国后,他就一头扎进了方便提手的研制工作中。
根据人手的特点,他反复设计了好几种款式的提手。为了试验它们的抗拉力,他又分别采用了铁质、木质、塑料等几种材料,然而却总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几经周折,产品终于做出来了。他请左邻右舍试用,这不起眼儿的小东西竟然一下子得到了大家的青睐,有了它,买米买菜多提几个袋子也不觉得勒手了。
2002年初,第一批方便提手生产出来了,他决定首先向韩国市场销售。但为了做到万无一失,他想先做个实验。有一天一大早,他带上方便提手就往超市、菜场和消费者密集的地方赶,一看见拎着东西的大爷大妈,就主动向他们推销,并进行现场演示。果然,人们在使用了提手之后,真的体会到了这个小玩意儿的方便,纷纷掏钱购买。
为了能让方便提手顺利打进韩国市场,他决定先了解韩国消费者对日常用品的消费心理。经过反复调查,他发现韩国人对商品的色彩和样式十分挑剔,处处讲究包装,只要包装精美、做工精良,价格是其次的。他决定“投其所好”,对提手的颜色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造,增强了它们的视觉效果。然后,他又不惜重金聘请了专业包装设计师,对提手按国际化标准进行细致的包装。然而,这些准备工作做好之后,他又为方便提手没有进入韩国市场的渠道犯愁了。那段时间,他到处打听进入韩国市场的门道。经过一番苦心寻找,他终于通过中介机构找到了天津一家专做韩国贸易的公司。在他的极力说服下,这家公司终于答应把方便提手拿到韩国去做产品推广,但所有的费用都由他来承担。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前期大量的市场调研和商业推广,一周后,他便接到了韩国一家大型超市的订单。他们以每只0.25美元的价格,一次性订购了120万只方便提手,折合人民币价值200多万元!那一刻,他欣喜若狂。
这个靠简单的方便提手征服韩国消费者的人叫胡振远,凭一个不起眼的灵感,他一下子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变成了一位百万富翁,而他完成这个变化所用的时间还不到一年。
有人问他为什么会想到发明方便提手,他说,这来自50美元。不错,正是那50美元的罚款让他找到了灵感。
突发奇想竟成真
1977年夏天,一个叫托马斯·J·雷恩的小说家坐在家中大发奇想,凭空虚构了一本叫《P——1的青春》的科幻小说,第一次把生物学中的术语“病毒”搬进电脑世界。他幻想有一种奇异的病毒,能从一台计算机传染到另一台,最后控制了7000台电脑的运行。小说发表后一下子轰动了科普界。
1988年11月3日,美国国防部电脑网络和各大学的6000台计算机,因感染一位计算机系学生编制的病毒程序而关机,直接损失达9600万元。造成这一严重后果的罪魁就是小莫里斯。小莫里斯的成长环境得天独厚,父亲莫里斯上校是军方著名的电脑专家,家里有一套高档计算机,小莫里斯的课余时间基本上都是在荧光屏旁度过的。
15岁时,他就因设计出“智斗外星电脑”而成为小有名气的电脑玩家。22岁时,小莫里斯成为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一名研究生,这里宽松的学习环境,电脑室24小时开放的便利条件,使他如鱼得水。
进入第二学年的时候,莫里斯发现父亲为五角大楼一手设计的网络安全防护系统有些小漏洞,于是便产生了与他父亲工作的安全部门开个玩笑的念头。他决定做这样一个实验:把自己编写的叫“蠕虫”的小程序偷偷放在网络里,使它秘密地繁殖,从一部电脑爬向另一部,当小虫子占领了一些电脑后,他准备在某一时间命令它们同时叫一声,吓一吓安全部门,也让他父亲坐着飞机飞来飞去地瞎忙一阵。
1988年11月2日晚,莫里斯得意地按计划向放出去的小虫子发信号,准备让它们叫一声后结束实验。突然,他发现由于在程序设计中犯了一个错误,那些虫子正以超过设想几百倍的速度繁殖,已经无法控制。与此同时,国防部电脑网络遭到一种身份不明的小程序的攻击,各终端电脑患了同一种疾病,屏幕上跳动着一些毫无意义的乱糟糟的字。安全值日官束手无策,被迫下令网络上的所有终端立即关闭每一台计算机。
1990年5月5日,法院以危害国家安全罪将莫里斯判处有期徒刑。计算机病毒使人防不胜防,现在它已成为电脑界头疼的问题。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