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3.[法]笛卡儿.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4.[英]约翰·密尔.论自由.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5.[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曾晓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英]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7.[德]康德.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8.[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9.[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0.[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11.[德]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任立,孟庆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2.[瑞士]让·皮亚杰.儿童的道德批判.傅统先、陆有诠译.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88
13.[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何怀宏,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4.[美]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魏贤超,柯森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15.[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16.[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17.[美]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18.[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19.[英]齐格蒙·鲍曼.生活在碎片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20.[美]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1.[德]埃里希·诺依曼.深度心理学与新道德.高宪田,黄水乞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22.[美]罗洛·梅.爱与意志.冯川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
23.[德]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4.[美]路易斯·拉思斯.价值与教学.谭松贤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6.[苏]H.C.科恩.自我论.佟景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27.[英]彼得斯.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邬冬星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28.[美]MaxwellMaltz.等.自我意象与人格改造.梁春,刘嘉宁编译.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0
29.Law rence A.Pervin.人格手册:理论与研究.黄希庭主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0.马斯洛等.人的潜能和价值.林方主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31.叶澜.教育概论(修订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2.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33.鲁洁.超越与创新.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4.刘铁芳.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审理.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5.刘济良.生命教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6.李家成.关怀生命: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探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7.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哲学创新的生命本性.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8.朱高正.朱高正讲康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9.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0.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选辑(上、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987
4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选读(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4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44.冯建军.生命与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5.张晓静.自我教育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
46.刘次林.幸福教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7.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8.黄富峰.德育思维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9.彭未名.交往德育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50.朱小曼.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1.汪凤炎、燕良轼主编.教育心理学新编(修订版).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52.杨鑫辉主编.新编心理学史.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53.王国银.德性伦理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54.易连云.重建学校精神家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5.陈桂生.中国德育问题.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56.许玉乾.哲学批判与理论创新.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7.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主体教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8.唐君毅.唐君毅全集(卷1),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5
59.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5
60.高清海.哲学体系改革.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6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2.孙彩平.道德教育的伦理谱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3.金生鈜.规训与教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64.朱小曼,金生鈜主编.道德教育评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65.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6.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当代中国教学道德价值问题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67.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探索.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68.彭柏林.道德需要论.上海:三联书店,2007
69.孙迎光.主体教育理论的哲学思考.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