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艺术-介绍讲演者、颁奖与领奖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们亦应避免夸大奖品本身的重要性,不要强调它的实际价值,而应强调赠奖人的友善心境。

    当你应邀当众讲话时,你可以推介另一个人为自己做一个开场白,以对当天的演讲作一个说明,或者说些轻松的话以活跃气氛。也许你是某个民间组织的节目主持人,或是一个妇女俱乐部的成员,你将面对介绍一下本次会议主讲人的任务,或是你期盼着要在当地的俱乐部上发表讲演,或是在自己的销售小组、工会聚会或政治组织里谈论自己的看法。本章主要协助你如何准备介绍辞,同时就颁奖辞和领奖辞的表达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约翰·马森·布朗是一名作家兼演说家。他活泼生动的演说在全国各地赢得了无数听众。一天晚上,他在同即将把他介绍给听众的那个人讲话。

    “别担心要说什么,”那个人对布朗说,“放轻松点,我才不相信演说还要准备呢!哼,准备有什么用,它会破坏整件事的美感,也坏了兴头。在这种场合,我只是等着站起来时的灵感来找我,我这样做还从来就没有过闪失呢!”

    这些殷殷切切的话不禁使布朗期待着他会对自己作一番好的介绍,以有利于演讲的气氛,但是岂料,这个人站起来之后的讲话却完全出乎意料,据布朗在他的一本书里回忆道:

    各位先生,请注意一下好吗?今晚有个坏消息告诉你们,我们本想请艾萨克·F·马克松先生为各位讲演,遗憾的是,他不能来,他病了。(鼓掌)接着我们又想请参议员柏莱特基来为你们讲话可是他却太忙了。(鼓掌)最后我们想请堪萨斯城的洛伊德·葛罗根博士前来对各位讲话,也不成。所以我们只好由约翰·马森·布朗来替代。(鸦雀无声)

    布朗先生回想起这场几近陷入灾难的演讲时,只说了这样一句:“我的这位朋友,那位大灵感家,总算说对了我的名字。”

    你当然看得出,那个如此确信自己的灵感可以应付一切的人,就算他原本有意这样做,也不会比他现在搞得更糟了。他的介绍有违他对他要介绍的演说人的职责,也有亏于他对听众要尽的职责。其实他要承担的职责并不多,却很重要。使人惊讶的是,许多节目主持人都不明白这一点。

    介绍辞具有与交际介绍一样的作用。它使演说人和听众相会在一起,为他们酿造友好的气氛,并在他们之间建立起兴趣的桥梁。也许有人说,作为介绍人,“你不必说什么话,你只需介绍讲演人即可。”如果这样认为,你可就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没有哪一种因素会比介绍辞对演讲造成更加人为的破坏。一些人的介绍辞之所以会对演讲造成如此大的伤害,可能就是因为许多准备与作介绍辞的主持人太看轻它的功效的缘故。

    “介绍辞”——从其词义来讲,它是由两个拉丁文词素,即“intro(至内部)”与“duce(引领)”所构成的。其意为,引导我们深入进入题目的内部,使我们想要听听有关它的讨论。同时,它也应该引领我们前去见识讲者的内在事实,去见识能显示他力足胜任探讨这一特别题目的事实。换言之,介绍辞应能把题目“推销”给听众,亦应将讲演人“推销”给听众,而且应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把这些事情做完、做好。

    这就是介绍辞所应该达到的效果。可是所有人都做到了吗?没有,十之八九没有做到——我要特别强调这个“没有”。多数介绍辞都十分拙劣,它既软弱又空乏,简直让人不可原谅。若是你在做讲演人的介绍者时,明白自己任务的重大,并能以正确的方式去做,他一定很快就会成为大家争相邀请的典礼嘉宾或主持人了。

    以下是一些建议,可帮你准备一套组织完备的介绍辞。

    第一,认真准备自己要讲的话

    介绍辞虽然简短,一般都不超过一分钟,但必须认真准备。首先,要搜集材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讲演的题目、被介绍人讲这个题目的资质,以及被介绍人的名字。有时也会出现第四项,即为什么会选这样一个讲演的题目,也就是说,这个题目如何会引起听众特别的兴趣。

    作为介绍者,你一定要确知正确的讲题,并透彻了解演讲者将如何对演讲的题目进行发挥。最尴尬的事情莫过于讲演者对你的介绍提出异议,并宣称你介绍的其中某个部分,与他所持的立场不符。为了避免这种情形,你最好在介绍完讲演人的题目后,不对其内容胡乱臆测。但是作为介绍人,你的责任却不仅是要正确地介绍讲题,并且还要指出它是为听众所确切关心的。所以倘若可能,你应设法直接从讲演人那里取得第一手的资料,以掌握他要演讲的确切内容。假使须仰赖第三者,比如节目主持人,则应设法从他那里获得书面资料,并于会议前向演说人查证。

    不过,或许大部分的准备都被用于获取讲演人的资格、资料方面。在某些情况下,如若你的讲演人闻名全国或名噪一方,你便可以从《世界名人录》或类似书籍中获知准确资料。如若他是一个地方性的人物,则可求助于他所在的公共关系或人事部门。你也可以去拜访他的亲密朋友或家人,以核实资料。最主要的,就是要把对方的传记资料搞准确。当你认真作这些准备时,那些接近讲演者的人会乐于提供材料的。

    当然,叙述太多也令人厌烦。如果你指出某人已经是博士了,还要提及他的学士、硕士学位,就是多余。同样,最好是指出对方最高和最近的职务,而不要牵扯出一大堆他大学毕业后曾担任过的职位。最紧要的是,对对方事业中较次要的成就可以略过,但你切不可忽略其最杰出的成就。

    举例来说,我听过一位知名的演说家——他本应还可以更知名的——是如何介绍爱尔兰诗人W·B·济慈的。在这个会上济慈是要朗诵自己的诗。就在此三年前,济慈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颁发给文人的最高荣誉。我相信听众中知道该奖及其重要性的人不及十分之一。不论如何,在他朗诵之前这两件事都值得一提。就算别的什么都不说,这两件事则一定要说。但是主持人是怎么做的呢?他完全忽略了这些事,反而离题去谈论什么神话和希腊的诗歌。

    另外,最重要的是,要确定演说人的名字,并即刻使自己熟悉其准确的发音。约翰·马森·布朗说,有的介绍人曾将他介绍为约翰·布朗·马森,甚至约翰·史密斯·马森呢!加拿大著名幽默家史蒂芬·李科克在他那篇轻快的散文《今晚我们相聚》中谈及别人对他的介绍辞:“我们大家都以无比兴奋的心情期待着李洛德先生的光临。我们已通过他的著作与之相识,并且似乎成了老朋友。当我告诉李洛德先生,他的大名在本城早已家喻户晓,我这样说并不夸张。本人感到非常非常的荣幸,能向各位介绍——李洛德先生。”

    搜寻资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介绍更为明确,因为介绍辞必须明确才能达到目的——以提高听众的注意力并从内心接纳讲演人的讲演。那些准备不足的主持人,常常会吐出像以下这样含混而令人昏昏欲睡的话来:

    “我们的讲演人名闻遐迩,被一致认为是所演讲题目的权威。我们非常想聆听他对此领域的高见,因为他来自一个——一个遥远的地方。本人感到莫大地荣幸向各位介绍他,现在且让我们看看,——噢,在这里,——空白先生。”

    稍稍花点时间准备,我们便可避免对讲演者和听众造成如此恶劣的印象。

    第二,遵从“题目—重要性—讲演者”公式

    对大部分的介绍辞而言,题目——重要性——讲演者这个公式是个近便的指引,可帮助你组织所搜集的研究资料:

    1.题目。宣布讲演者的正确讲题,然后展开介绍。

    2.重要性。在这个阶段,要在题目和听众的特殊兴趣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3.讲演者。此时要列出讲演者的杰出资历,尤其是与他题目有关的。然后明确而清楚地宣布他的姓名。

    上面这一公式有许多可供你施展想像力之处,但要注意的是,介绍辞切莫别被削剪得干索无味。兹举一例,以说明一个高明的介绍人,他既能依照该公式而行,却又不露出公式的痕迹。此介绍辞是纽约市一位编辑荷姆·桑提供的,这篇介绍辞被用于向一群新闻记者介绍纽约电话公司的主管乔治·韦伯姆:

    我们演讲人的题目是“电话如何为你服务”。

    “对我而言,这个世界有很多令我感到神秘的东西,如爱情、赌马人的执著,而其中之一,则是打电话时所发生的神妙事情。

    你的电话号码怎会接错?为何有时你从纽约打电话至芝加哥,反比从家里打至山那头的另一城镇来得快?我们的讲演人不仅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而且还知道其他一切有关电话问题的答案。20年来他的工作一直是:将有关电话的各种详细资料整理分类,使这一事业为外人所明了。他是一位电话公司的主管,因勤奋工作而获此职衔。

    现在他要告诉我们,他的公司为我们服务的方法。如各位对今日的电话服务感情深浓,请视他为施恩的圣者。倘若各位最近深为电话所扰,请让他做答辩的发言人。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今天给各位演讲的,就是纽约电话公司的副总裁,乔治·韦伯姆先生。

    请看,这位主持人的介绍是多么灵巧地使听众想起了电话。他先是提出问题,以激起听众的好奇,然后指出讲演者可以回答这些问题,以及听众可能提出的问题。

    我不相信这番介绍辞曾预先写下并在台下背诵过,因为就算是写在纸上,读起来仍会如会话般明畅自然。介绍辞不宜事前记诵。一次,克妮莉亚·斯金纳让一位晚会主席介绍她时,这位主席一时忘了背好的词。她只得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说:“由于伯德上将索价过高,我们今晚请来的是,克妮莉亚·斯金纳。”

    介绍辞应真诚自然,仿佛就在临场脱口而出一样,切莫别僵硬严肃。

    上面所引韦伯姆先生的介绍辞中,我们找不到任何一句陈词滥调,诸如,“它给了我莫大快乐”、“向各位介绍他是我的一大荣幸”等。宣布讲演人的最佳方法就是直呼他的名字,或者在说完“我介绍”后再说出他的姓名。

    有些主持人的毛病是说得太长,搞得听众烦躁不安。有些人则纵情于雄辩的幻想中,想使讲演人和听众深深记住自己的重要性。还有些人的错误,则是喜欢扯些笑话,有时品位也并不怎么高,或者追求“幽默”,高捧或贬抑讲演人的职业。若是有心使自己的介绍发挥效力,以上这些错误皆应避免。

    这里另举一例,它完全遵从“题目—重要性—讲演者”的公式,而且在介绍时,自己的个性也隐隐欲出。请诸位特别留意艾格·L·斯纳迪如何将该公式的三个阶段融合起来,介绍著名的科学教育家兼编辑杰罗德·温德先生的:

    我们讲演人的题目是:“今日的科学”,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它使我想起了一则故事。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名精神错乱的病人幻想自己体内有只猫。心理医师由于提不出反证,只得假装在为他施行手术。等他从麻醉剂中醒转过来时,医师给他看了一只黑猫,并告诉他说他的病已经治好了。岂料他却回答说:“对不起,医生,那只一直吵着我的猫是灰色的呀!”

    当今的科学状况也是这样,你去抓一只叫U-235的猫,结果抓来一群小猫,叫别的什么名字。这些元素,像芝加哥的今天,都一一给击败了。古时的一位炼金家,他可以被称为第一位核子科学家,在临终时就苦苦哀求上帝能再宽限一天,让他可以发现宇宙的秘密后再死也不迟。而当今的科学家,却制造了宇宙从来让人梦想不及的秘密。

    我们今天的讲演人,了解当今科学的实况与将来可能的发展,他曾是芝加哥大学的化学教授、宾夕法尼亚州立学院院长、俄亥俄州的哥伦比亚巴德尔工业研究所所长。他曾以科学家身份任职政府部门,还曾是一位编辑和作家。他出生于爱荷华州的达文波特,在哈佛大学获得学位。他在军工厂中完成训练,并曾经游历欧洲各地。我们的讲演人还是好几门科学教科书的作者和编辑。他最著名的一本书《明日世界的科学》,是在他担任纽约“世界博览会”科学部主任时出版的。他是《时代》、《生活》、《财富》及《时局》等杂志的科学顾问,因而他对科学新闻的诠释广为大众所阅读。我们的讲演者所著的《原子时代》于1945年问世,正是在原子弹投掷于广岛十天之后。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最好的终必来到”,确实如此。我要骄傲地向各位介绍,想必各位亦乐于听到,《科学画报》的总编辑,杰罗德·温德博士的高见。”

    几年前,在介绍中对讲演人大肆吹捧一番还一度成为讲坛时尚。会议的主持人不断地在讲演人身上堆金砌玉,可怜的讲演人常被这样浓烈的谄媚气味所冲垮。

    密苏里州堪萨斯城的汤姆·柯林斯是一名广受欢迎的幽默家,有一次,他对《主持人手册》的作者荷伯·普罗西奥说:“一个讲演人若想诙谐幽默一番,却先对听众拍胸说,他们很快就会乐不可支,并笑得在走道上滚来滚去,那他就已经失败了。同样,当主持人开始咿咿唔唔介绍关于威尔·罗杰斯时,你不如割腕回家吧,因为你也已经失败了。”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也不可赞誉不及。史蒂芬·李科克回忆起某位主持人是如此这般结束他的介绍辞的:“这是本年冬天一系列讲演中的第一讲。上一系列各位都知道,并不成功。事实上,我们是靠赤字撑到年底的。所以今年我们开发了一批新的演讲人,他们的要价不太高。下面容我介绍李科克先生。”

    对此,李科克淡淡地说:“试想一想,当你只得缩头缩脑地爬出来面对听众时,而且你身上被贴上“低廉人才”的标签,此时,你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第三,要充满热诚

    介绍讲演人时,态度和讲辞同样重要。你应该尽量友善,不必说自己多高兴,只要在介绍时表现出真心的愉快即可。若能逐步酝酿,可以在介绍辞快达到高潮时宣布讲演人的名字。这时听众的期待之情正在随之增高,他们一定会报以热烈的掌声。听众的这种友好表示,也有助于刺激讲演人全力以赴。

    宣布演说者的姓名时,最好记住以下这几个词:“稍停”、“分隔”和“力量”。“稍停”的意思是,说出名字之前略为停顿静默一下,这可以使听众的期待达到极限;“分隔”的意思是,在名字和姓氏之间应稍停一下以示分开,使听众对演说人的姓名有清楚的印象;“力量”的意思是,名字应念得强劲有力。

    还有一事要提出警示:当你在宣布讲演者的名字时,切勿转身面向他,而应展目望向听众,至最后一个音节说出为止,然后才转向演说人。我曾目睹无数的主持人,介绍辞说得令人击节赞赏,却在结束时功亏一篑,因为他们这时转向了讲演者,显得他只是在向他一人宣布他的名字,留给听众一片茫然。

    第四,要真心诚意

    最后,务必要真诚。不可流于贬抑的评论或鄙俗的幽默。不认真的介绍常会被某些听众所误解。要真心诚意,因为你当时所处的社交氛围,需要高度的技巧和策略。你可能与讲演人甚为相熟,但听众却不,你的一些言语虽然没有恶意,却可能招致误解。

    第五,认真准备颁奖辞

    “我们已经证实,人类心灵最深挚的渴望是要求认可——要求荣誉。”

    这是作家玛娇莉·威尔森的一句话,它实实在在地表达了整个宇宙的感觉。我们都期望一生都与人和睦相处,我们都想受人称赞,得到别人的推介,哪怕仅仅一个字——更甭说在正式场合接受人家颁奖——就能使精神神奇地亢奋起来。

    网球明星爱尔蒂·吉布森,就把这份“人类心灵的渴望”极其恰当地用于自己的自传里。她称它为“我要做重要人物”。

    我们在准备颁奖辞时,是要对接受者重新确证他真的是一位“重要人物”。他的某项努力已经成功,应该得到这份荣誉,我们聚在一起就为了给他这份光荣。我们的颁奖辞应简洁,但应经过仔细思考,对经常接受荣誉的人而言,这或许意义不大,可是对那些没有这么幸运的人来说,它却可能使他终生难忘。

    因而,我们在介绍此类荣誉时,应慎重地选字用词。这里有一套经久不渝的公式:

    1.说明为何颁奖。也许是因为长期的忠诚服务,或因赢得竞赛,或因某一重要成就。只说明这个即可。

    2.叙说得奖人的生活言行,这是听众最感兴趣的事。

    3.叙说得奖人是多么值得领奖,以及众人对他的感情是多么热烈。

    4.恭贺得奖人,并转致大家对他前途的衷心祝福。

    这场小讲演中最为重要的东西莫过于要真诚,恐怕不待明说,人人都了解这一点。所以,你若被挑选出来发布颁奖辞,你实际上也像那位接受者一般,获得了一份尊贵的荣耀,因为你的朋友和同事们知道,能把这份需要心思与头脑的任务托付给你,这是大家对你莫大的信任,相信你必不会去犯某些演说家所犯的那种爱夸大其词的过错。

    切记:这样的一个时刻,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言过其实地夸大某人的优点。如若确值得颁奖,就应实说,但不宜添油加醋说些溢美之词。瞎捧力吹会使接受者难过,更说服不了心底雪亮的听众。

    我们亦应避免夸大奖品本身的重要性,不要强调它的实际价值,而应强调赠奖人的友善心境。

    第六,在答辞中表达真诚的感情

    答辞应较颁奖辞更短,它不应是我们所曾记诵过的东西,不过心里还是应先有所准备,这样会有好处。假使事前预知自己要受奖,那么听了人家的颁奖辞,应不至于茫然无措,无以作答。

    只是含糊地说些“感谢各位”、“一生中的大日子”,以及“我曾经历的最美好的事情”等,并不能算好。这里,也如颁奖辞一样,藏着夸张的危险。“最大的日子”以及“最美好的事情”,涵盖太广。以较中庸温和的语调来表达自己真心的感激会较好。下面给你一些建议:

    1.向听众真心诚意地说“谢谢各位”。

    2.将功劳归于曾协助过你的人,你的同事、你的雇主、朋友或家人。

    3.叙说奖品或奖状对你的意义。若是包起来的,打开它、展示它。告诉听众奖品多么有用、多美丽,以及你将如何使用它。

    4.再度真诚地表示感激,然后便结束。

    本章中,我们讨论了三种特殊形态的演说,在你的工作中,或在你加入某一组织或俱乐部时,都有可能被邀请做其中任何一种演说。

    我力劝你在发表这些演说时,仔细遵循这些建议去做,这样你便会在正确的时刻说正确的话,并为此而感到满心的舒爽与快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