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依附与剥离构成后殖民时期黑非洲英语文学发展的关键词,对此,海伦·蒂芬有着更深刻的剖析:“被殖民化的人民每日生活的真实性,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欧洲话语的影响。但是,后殖民社会所产生的当代艺术、哲学和文学,却不是对欧洲模式的简单继续和接收。艺术和文学的非殖民化(decolonization)进程涉及对欧洲符码的一种激进的消解/掩盖(dis/mantling),涉及对欧洲主导话语的一种后殖民式的颠覆和挪用。”[466]从源头来看,毋庸讳言,黑非洲的书面文学传统离不开欧洲文学的影响,在黑非洲书面文学发展的整个历程中,欧洲各种各样的文学思潮也对黑非洲文学产生着持续影响。黑非洲英语作家大多致力于将外来传统本土化,或将本土传统与现代需求接轨,最终走出与欧洲在话语上的师徒契约关系,形成平等对话的新型关系。为了实现剥离,黑非洲的英语作家们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努力,尽管在这个努力的过程中,充满歧义,但是,纷争同时也给黑非洲文学带来了活力,在争鸣中黑非洲文学获得了迅猛发展。这些探索的初衷大多源于对抗,因为强烈的对抗欲望,产生出了多姿多彩的作品,反过来,这些多姿多彩的作品,也渐渐凝聚出黑非洲英语文学独特的文学品格。
文化解殖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远远没有终结。“这一进程经常伴随着对一种全新的、彻底重现的、摆脱掉所有殖民污点的‘真实性’的要求。”[467]在黑非洲英语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有一些黑非洲知识精英呼吁纯粹的非洲文化复兴,但是尽管是强权的强加,非洲、欧洲两种文化由于历史的际遇,已然发生了碰撞,混杂性已经成为黑非洲地区后殖民时期文化的事实,本真的民族性的吁求或许只能成为一种理想。然而,只要非洲与欧洲之间还存在着强弱之分,种族之差,穷富之别,黑非洲的知识界在如何摆脱与欧洲文化的依附关系,实现进一步的剥离,发出自己更独立、更强韧的声音的探索就还将持续,让我们拭目以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