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马克思:《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载《全集》第1卷。
3.马克思:《摩塞尔记者的辩护》,同上。
4.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以下简称《选集》)第1卷。
5.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载《选集》第1卷。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载《全集》第42卷。
7.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载《全集》第1卷。
8.马克思:《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载《全集》第19卷。
9.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载《全集》第1卷。
10.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同上。
1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载《选集》第2卷。
1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
13.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载《全集》第1卷。
14.恩格斯:《反杜林论》,载《选集》第3卷。
15.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载《选集》第3卷。
16.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载《选集》第3卷。
17.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载《选集》第4卷。
18.马克思:《马·柯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一书摘要》,载《全集》第45卷。
19.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同上。
20.马克思:《亨利·萨姆·梅恩〈古代法制史讲演录〉一书摘要》,同上。
21.马克思:《约·拉伯克〈文明的起源和人的原始状态〉一书摘要》,同上。
22.马克思和恩格斯:《哥达纲领批判》,载《选集》第3卷。
23.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载《列宁选集》第1卷。
24.列宁:《怎么办?》,同上。
25.列宁:《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同上。
26.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载《列宁选集》第2卷。
27.列宁:《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同上。
28.列宁:《哲学笔记》,载《列宁全集》第38卷。
29.列宁:《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载《列宁选集》第4卷。
30.普列汉诺夫:《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三联书店。
31.普列汉诺夫:《唯物主义历史观》,载《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三联书店。
32.普列汉诺夫:《唯物主义史论丛》,同上。
33.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同上。
34.普列汉诺夫:《十九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同上书,第3卷。
35.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人民出版社。
36.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载《毛泽东选集》第1卷。
37.毛泽东:《实践论》,同上。
38.毛泽东:《矛盾论》,同上。
39.毛泽东:《论持久战》,同上书,第2卷。
40.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同上。
41.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同上书,第3卷。
* * *
42.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
43.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4.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人民出版社。
45.[英]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
46.[美]梯利:《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
47.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
48.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等,商务印书馆。
49.[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精神现象学》,《哲学史讲演录》,《小逻辑》,《逻辑学》等,商务印书馆。
50.[苏]N.C.科恩:《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社会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
51.苏联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现代资产阶级理论社会学批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2.[美]丹尼尔·贝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
53.中山大学哲学系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稿》,人民出版社。
54.《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
55.[苏]Φ.B.康斯坦丁诺夫主编:《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过程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56.[英]阿·J.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57.[英]阿·J.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58.[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商务印书馆。
59.[英]罗素:《人类的知识》,商务印书馆。
60.[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三联书店;《未来的冲击》,贵州人民出版社;《预测与前提》,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61.[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2.[美]丹尼斯·L.米都斯等:《增长的极限》,四川人民出版社。
63.[意]奥尔利欧·佩奇:《世界的未来——关于未来问题100页》,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64.[美]朱利安·林肯·西蒙:《没有极限的增长》,四川人民出版社。
65.[美]道·雷夫斯塔特:《GEB——一条永恒的金带》,四川人民出版社。
66.[美]爱德华·奥斯本·威尔逊:《新的综合》,四川人民出版社。
67.[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
68.[美]瓦托夫斯基:《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科学哲学导论》,求实出版社。
69.[意]安·拉布里奥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
70.[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
71.[瑞]费迪·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
72.[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73.[美]弗兰克·布戈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74.[美]欧文·拉兹洛:《系统、结构和经验》,上海译文出版社。
75.[美]托马斯·S.库恩:《必要的张力》,福建人民出版社。
76.[美]弗里蒙特·E.卡斯特等:《组织与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77.[美]欧文·拉兹洛:《用系统论的观点看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78.[美]W.B.坎农:《躯体的智慧》,商务印书馆。
79.湛垦华等:《普利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80.[苏]尼·伊·茹科夫:《控制论的哲学原理》,上海译文出版社。
81.[美]诺伯特·维纳:《控制论》,科学出版社;《人当作人来使用》,《维纳著作选》,上海译文出版社。
82.[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83.[苏]И.C.科恩:《自我论》,三联书店。
84.[法]让·雅克·塞尔旺—施赖贝尔:《世界面临挑战》,三联书店。
85.[美]L.J.宾克莱:《理想的冲突》,商务印书馆。
86.[英]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
87.[英]丹尼斯·麦奎尔等:《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
88.苏联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学和现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9.[英]R.G.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90.[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
91.[苏]Д.Φ.科兹洛夫主编:《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南开大学出版社。
92.[苏]B.B.科索拉波夫:《社会预测方法论》,贵州人民出版社。
93.[苏]C.H.波波夫等:《社会认识和社会管理》,上海译文出版社。
94.[美]肯尼思·D.贝利:《现代社会研究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
95.[英]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
96.[英]A.F.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商务印书馆。
97.[苏]Д.Φ.伊利切夫:《哲学和科学进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8.[瑞]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
99.[瑞]皮亚杰:《儿童心理学》,商务印书馆。
100.[保]昆科·雅赫尔:《科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01.[美]埃冈·组伯格等:《比较经济体制》,商务印书馆。
102.[美]克特·W.迈克主编:《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103.[苏]安德列耶娃:《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104.[英]A.J.艾耶尔:《语言、真理与逻辑》,上海译文出版社。
105.[苏]京特·弗里德里奇等:《微电子学与社会》,三联书店。
106.[英]伊·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上海译文出版社。
107.[苏]列·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08.[荷]A.F.G.汉肯:《控制论与社会》,商务印书馆。
109.[罗]M.曼内斯库:《经济控制论》,新时代出版社。
110.[苏]科普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导论》,求实出版社。
111.[苏]格里戈里扬:《关于人的本质的哲学》,三联书店。
112.夏甄陶:《认识论引论》,人民出版社;《关于目的的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13.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上。
114.高清海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人民出版社。
115.陈先达、靳辉明:《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北京出版社。
116.《主体——客体》(论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
117.《关于人的学说的哲学探讨》(论文集),人民出版社。
118.李沛良:《社会研究的统计分析》,湖北人民出版社。
119.景天魁:《打开社会奥秘的钥匙》,山西人民出版社。
120.远志明、薛德震:《社会与人》,山西人民出版社。
121.陈纪方:《社会心理学》,河南人民出版社。
122.林秉贤:《社会心理学》,群众出版社。
123.时蓉华:《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24.陈原:《社会语言学》,学林出版社。
125.陈松岭:《社会语言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26.Jonathan H.Turner:The Emergence of Sociological Theory,The Dorsey Press,1981.
127.Arnold H.Buss:Self—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Anxiely,W.H.Freeman and Company,1980.
128.Karl Mannheim:Man and Society,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td.,1980.
129.Richard Newbold Adams,Energy and Structure—A Theory of Social Power,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75.
130.Emile Durkheim,The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The Free Press,1966.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