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热心兴教 化育民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礼记·学记》)这是中国自上古承传下来的教育思想。“王者”并不是单指帝王将相,任何能够引领时代的人物都可称为“王者”。王者,应以教学为先导,兴教育人。例如孔子就有“素王”之称。

    范仲淹的一生与宋代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范仲淹从小就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划粥断齑”、在醴泉寺寄宿读书,后又到南京应天府书院接受教育,更为他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在接受教育中,磨练了他“志存高远、实事求是”的精神品质;培育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气节;塑造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的领导风范。所以,在范仲淹的为官之道中,发展教育也是其执政的重要理念之一,他认为,教育具有“激扬善恶,澄清天下”,改变社会风气的功能,所以尤为注重通过教育培养公民的道德修养和品格铸造,以教育促发展,以教育化民风。事实上,他每到异地任职都要把建立书院、学校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宋代,江浙一带的文风最为浓厚,这与范仲淹举力兴学有直接的关系。他所到之处,必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当地的文人志士都居全国之首,这些都离不开范仲淹的功劳。在其从政的近四十年生涯中,作为教育家,培养和举荐了胡瑗、孙复、李觏和介石四名太学教授和大批学者、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以及将帅、经济学家和文学家,推动了宋朝各项事业的发展。

    范仲淹的教育活动生涯始于天圣四年(1026年)。这一年,范母谢氏病故,范仲淹含泪服丧回南京(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应天府升格为南京,今河南商丘县)居住。当时的南京留守官晏殊,久闻范仲淹的德行与学识,他邀请范仲淹协助戚同文共同主持应天府书院。范仲淹正好在家服丧,所以他欣然接受晏殊的邀请,来到应天府书院给学生授课。由于范仲淹早年在这里遍读四书五经,可以说满腹经纶,授课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娓娓动听,引人入胜。所以来应天府书院跟范仲淹学习的人非常多。范仲淹给学生讲解从来没有厌倦的时候。他推己及人,时常用自己的经历告诫学生不忘“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遇到经济困难的学生,范仲淹就时常捐钱捐物资助各地来求学的这些学生。学生尊称范仲淹为良师益友,每有学生来访,他必定以礼相待。其淡定自若的仪态和儒雅谦逊的风度,让学生肃然起敬而又倍感亲切。

    教书育人在范仲淹身上得到全面的体现。范仲淹首先是重视培养人的品格,要成才先成人;同时教育学生要关心天下事,要以天下为己任,不能狭隘短视。范仲淹在应天府书院两年多时间,潜心教学,所授教学内容经文并举,德智兼修,成效卓著。他经常吃住在学校,夜间到学生宿舍检查学生学习、就寝情况,关心学生生活,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他的主持下,书院树立起良好的学风。应天府书院作为宋朝四大书院之一,先后培养了张方平、孙复和介石等名流。书院的发展壮大,教育效果显著,范仲淹功不可没。《宋史》记载:“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晏殊特别赞赏范仲淹的言行,认为他将来必成“大器”,定会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天圣五年,晏殊任宰相,开始提倡在全国各地兴建学校,应天府书院的教育方针成为各地办学的参照标准。

    我们再来看一下范仲淹为官各地的兴学历程。

    景佑元年(1034年),范仲淹贬知睦州,刚一到任就马上扩建孔庙,修建校舍,设立讲堂,广收学子。

    景祐二年(1035年),范仲淹在苏州南园买了一块地,准备盖一所住宅。一天,他请阴阳先生看风水,这位先生巡视一遭后,向范仲淹贺喜道:“这是块贵地,今后您家中定有公卿相继出世。”范仲淹听了笑道:“既然这是块贵地,那我家还是别独自占用了,倒不如让出建学堂,让更多有志之士都在此受教育,公卿将相不是更多吗?”不久范仲淹就在这里建起郡学,亲自聘请学识渊博的人任教,学堂越办越好,名冠东南。

    景祐二年(1035年)八月,范仲淹调回京师,任国子监。国子监是一个掌管教育行政机构和国子学(最高学府)双重领导职务的全国学政领导机构,凡太学、国子学、武学、律学、小学、州县学等训导学生、荐送学生应举、修建校舍、画三礼图、绘圣贤像、建阁藏书、皇帝视察学校,皆属其主持筹办。范仲淹在这里熟悉了历朝历代发展教育的状况及内容传统,亲历亲为当时教育体制,为其今后兴学奠定了基础。

    景佑四年(1037年),范仲淹到知饶州上任后,范仲淹就张罗着为州学选校址。他看中了饶州城南有一座小山,山上树木苍翠,山下还有一湖清泉,正是办学的好地方,于是定在此地为州学建校舍。范仲淹将此地取名为“文笔峰”,小湖取名“砚池”,名字都与文化有关,足见范仲淹兴学之欲望。

    宝元元年(1038年),范仲淹知润州。范仲淹见润州学校的规模小,便修建新的孔庙,并对原有校址进行了改扩建,充实师资队伍,扩招适龄学生入学。

    宝元二年(1039年),范仲淹到知越州。越地重视读书的民风民俗盛行,范仲淹尤为赞赏。他上任伊始即风尘仆仆地赶到新昌,拜会著名的大学者石待旦(985~1042年),并力邀他担任新创立的稽山书院山长。石氏为新昌豪族,仅北宋朝登进士第者就达27人。石待旦的5个儿子个个才华出众。石待旦出任山长后,“四方受业者甚众”,连范仲淹本人也以弟子的身份,认认真真地到书院听讲。后来范仲淹还给他的好朋友、著名学者李觏(字泰伯)写信,诚邀他到越州讲学,李觏欣然前往。在范仲淹的大力倡导下,越州办学之风大兴,郡内“多自置学,聘名儒主之”。他离去后,越州人民在卧龙山上建“希范亭”纪念范仲淹在越州的功绩,在亭前立一牌坊,牌坊上题“百代师表”以褒扬他兴学之功。

    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到知邠州上任三日,范仲淹就亲赴孔庙实地考察,感觉原有的孔庙规模小,地址偏,不便于学生学习,于是在州衙的东南角地段重新选址修建孔庙,用于教学。新建的孔庙规模大,气势宏伟,藏书丰富,是西北地区规模较大的示范性官学。

    范仲淹在各地兴学的执政教育理念,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教育事业发展,提高了民众素质,化育民风,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更具意义的是,范仲淹的基层教育实践为其庆历新政提供了重要支撑。庆历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诏令天下州县立学,设立专职教授,太学和平民化教育并举,从而掀起了以国家行政手段支持地方兴办教育的热潮。在范仲淹的大力倡导下,中华大地,州县官学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