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思贤若渴荐英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北宋时期沿用了科举制度,通过科举选拔人才。人才经过层层考试筛选,最终能走上仕途的毕竟是少数,多数大都名落孙山。宋代有这么一个制度,官员的升迁和调整需要大量的“举主”,这就要求各级官员要向朝廷举荐下属官员或者人才,为赏识、培养和推荐人才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渠道。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个真正的人才怀才不遇是最可悲的事情,最大的快乐就是遇到伯乐。范仲淹就是伯乐。他培养人才和爱惜、举荐人才在当时那是出了名的!无论在京任职,还是在地方做官,乃至在西北戍边,尤其是出任参事知事,枢密副使,进入中央领导集体,他都向朝廷举荐了大量人才,就连他退居二线年老多病之际还不忘向圣上推荐自己所了解的人才,不希望有才华之人被埋没,尽全力为其提供报效国家的机会。

    据《范仲淹全集》记载,包括欧阳修、滕宗谅、张方平、狄青等有名有姓的54人得到过范仲淹的举荐,扶植,成为大宋皇朝的官员和将领,为北宋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各方面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范仲淹全集》中没有提及的人才更是不计其数。

    后来官至宰相的宋代名臣富弼就是由范仲淹亲手发现和培养出来的。范仲淹早就知道富弼年少笃学,提笔能文,胸有大度。有一次考试的时候富弼没有通过,就要回家不想继续读书了。范仲淹知道了就亲自把他追了回来,告诉他要珍惜机会,要自信,又给了他一次机会,结果富弼以其优异的才华通过了考试。如果没有范仲淹爱护青年学子,思贤若渴的行为,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从此可能就错失前程,就不会成为宋代名相。后来宰相晏殊欲为自己选择佳婿,就问范仲淹,在他所教的学生中,有哪个人最好,可以嫁给他的女儿。范仲淹毫不犹豫地推荐了富弼。范仲淹看中的人晏殊自然也能看中,最后选择了富弼做女婿。后来富弼果然不负范仲淹所望,成为宋代的名臣名相。

    天圣四年(1026年),范仲淹为母守孝在家,经晏殊邀请担任了应天府书院的教师。一天,范仲淹正在给同学们讲解《春秋》,有一个孙秀才跑来找他,对说他:“范老师,我近日要去外地游学没有费用,请求您资助。”范仲淹见这个秀才很可怜,就没问什么给了他一千文钱,告诉他要省吃俭用,专心学习。过了将近一年,这个孙秀才又来找范仲淹,还是跟他要一千文钱用于外出游学。范仲淹很是纳闷,就问他:“为什么要到外面游学,把时间和经费都用在路上呢?”孙秀才回答道:“我常年在外,省下您资助的钱都留给了我年迈的老母亲了!”范仲淹心疼地说:“你这个秀才,成天在外面能挣多少钱?学业也白白荒废了,我给你一个本地求学的机会,不要再往外奔波了,还可以得到补助,你就安心学习吧!”孙秀才简直太高兴了,终于有机会安心学习了。于是,他就在范仲淹的指导下勤奋苦读,进步飞快。第二年,范仲淹离开应天府书院赴京城任职。十年之后,范仲淹听说在泰山有一个孙复先生,道德高尚,学识过人,连石介(世称徂徕先生。后来所谓的范仲淹“朋党”之一)也跟范仲淹提起过此人,说此人才华横溢,是一个难得的人才。范仲淹就向皇帝做了推荐。皇帝认为范仲淹所荐之人定是栋梁之才,遂传令孙复进京面试。令范仲淹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人就是当年在应天府书院向他求助的孙秀才。原来孙复进士不第,退居泰山,教书讲学。这次因石介推荐,经范仲淹、富弼的进言,任秘书省校书郎、国子监等职。孙复还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史上孙复与胡瑗、石介作为宋朝的先导人物,合称为“宋初三先生”。

    我们知道,范仲淹每到异地做官,都要兴办教育,培养人才。他在苏州任职时,曾把自己想建庄园的土地出让给政府修建了苏州府学。这是苏州第一所官办学府。苏州府学建成后,他聘请品格和学识都非常出众的胡瑗为师,主管苏州府学的教学。帮助范仲淹开创苏州府学的胡瑗,是泰州如皋(今江苏省通州县)人。历史记载,他7岁就能写文章,13岁已经读通“五经”,被乡邻视为奇才。早年胡瑗家境贫困,家里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供其读书,他就像范仲淹一样,前往泰山与孙复、石介共同学习。他在泰山苦读了10年,生活节俭,学习勤奋,专研学问,常常彻夜通读而不睡觉,为其今后从事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胡瑗学成之后,以经学教授著称于吴中一带。范仲淹聘他到苏州任教,非常敬重他的人品,也看中他的才学。因为是第一所官办学府,所以进入苏州府学就读的学生相当多,有一些官宦子第不好管理,影响教学,胡瑗便订立了周全而细密的学规,要求所有人必须遵守。范仲淹把自己的长子范纯佑也送到苏州府学,并且严肃地告诫范纯佑要认真遵守学规,为同学做出表率。在范纯佑的影响之下,所有的学生都认真遵守学规,没有人再敢触犯规矩,学校的风气大为改观。苏州府学后来成了当时闻名的学校,在当时和后世都出了不少人才,胡瑗为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后来范仲淹向仁宗推荐,胡瑗以白衣身份(没有功名的普通人)做了仁宗的顾问。胡瑗最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升为太子中允、天章阁侍讲,掌管国家最高学府。胡瑗毕生从事教育,先后在泰州、苏州、湖州和京师太学执教30年左右,受教育者不下数千人,对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他的成就当然也和范仲淹全力培养和举荐密不可分。

    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庆历年间,曾巩赴京参加礼部考试,期间认识了范仲淹。此时的曾巩还没有什么名气,但范仲淹认为曾巩很有才华,将来必定成为人才,于是便将他招为门下。范仲淹当时位居京城高职,曾巩为能得到他的赏识非常兴奋,对范仲淹肃然起敬,并怀着十分感激的心情写下了《上范资政书》。这封信从一名年轻学子成长历程的感悟出发,坦陈年轻人渴望得到学习进步的机会,希望得到长辈的提携,尤其是希望得到像范仲淹先生那样德高望重、功绩显赫的前辈的指导。自己贫困交加,哪有机会能有与范老前辈交往学习的机会呀!是范老师礼贤下士,主动关爱年轻人成长,自己才能成为范老师的学生,这将对自己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后来,范仲淹离京赴邠洲任职,还托人给远在南丰(今江西)的曾巩捎去钱物,资助其学习,并写信鼓励其战胜困难,战胜疾病,战胜自我,早成大业。曾巩更是感动之极,复信《答范资政书》给恩师。像这样范仲淹资助扶持年轻人的例子还有很多,充分表达了范仲淹思贤若渴,爱惜人才,激励人才成长的高尚情怀。

    在西北戍边期间,有这么一件事,也表现了范仲淹爱惜人才的情怀。宝元三年(1040年),西夏大举进犯宋朝边境。面对外寇入侵,一个年轻人有些坐不住了,他就是时年18岁的张载。张载从小喜欢兵法,立志为国家建功立业。他曾设想组建一支军队,收复洮西(甘肃境内)被占领的土地。当时范仲淹正在陕西任经略安抚副使。张载就上书求见范仲淹,将自己的战略构想和作战计划汇报给范仲淹,请求范仲淹给予采纳和支持。范仲淹从字里行间看出张载胸怀壮阔,气度不凡,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听完他的汇报,范仲淹满含关爱之情地对张载说:“儒雅之人应该学习圣贤诗书,从书中找寻乐趣,为何要参军打仗呢?我推荐你一本《中庸》,你好好看看吧!”天资过人的张载从刚才他汇报自己的构想时范仲淹的表情以及刚才的话语,感到了范仲淹认为自己的思想还不成熟,言下之意是让自己好好读书,先打下扎实的基础,将来自然会有为国家效力的机会。张载一点就透,听了范仲淹的话之后就马上做了决断,决定不投军,立刻回家用功读书。几年寒窗苦读,张载后来考取进士,在朝廷做官,后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放弃官职专门从事教育,为社会培养人才。张载以精深的学养开启了关中的风气,成为一代宗师。尤其是他平时所讲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名言更是深受范仲淹思想的影响,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成为北宋以后中华文化学者立志的典范,流传千古,永为后世学人所景仰。

    范仲淹一生思贤若渴,求才心切,他将“得人才”作为治国之本,强国之道。因此,他一生时刻在培养、挖掘、发现、举荐人才。他的人才观也是其“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的具体体现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