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谈他对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印象时,说他特别喜欢那里的石刻艺术。字幕显示出,他喜欢“刘俊”。看到这儿,我纳闷起来:碑林博物馆的“刘俊”是什么?是人,还是物?
我接着猜想,贾平凹讲的是应该是“六骏”,是电视节目的制作人搞错了,因为他不熟悉碑林博物馆的展品,把“六骏”错写成了“刘俊”。
那么,什么是“六骏”呢?
我翻开旧作《陕西旅游指南》(中国旅游出版社1987年出版),里边有比较详细的解释。
“六骏”是李世民南征北战时骑过的六匹骏马。李世民怀念那六匹战马的功劳,特意叫大画家阎立本把六匹马的图像画了下来,并请技艺高超的石刻艺人分别雕刻在六块各约五尺高、六尺宽的石屏上,然后安放在昭陵北侧祭坛的东西两廊,作为永久纪念,称为“昭陵六骏”。
这六匹骏马是:李世民平定王世充时乘坐的纯赤色战马“什伐赤”,平定窦建德时乘坐的苍白杂色战马“青骓”,讨伐宋金刚时的坐骑“特勒骠”,平定东都洛阳乘坐的燕紫色战马“飒露紫”,平定薛仁杲时乘坐的全身乌黑蹄子白的战马“白蹄乌”和平定刘黑哒时乘坐的黄马白嘴微黑的战马“拳毛”。六骏刻成,李世民很满意,给它们一一写了赞语。
这六匹骏马,有的在箭雨里穿行,有的在跨河越沟飞奔,姿态各异,个性鲜明;确实画得好,刻得精。人们看着它们,脑海里会出现李世民当年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的战斗场面。每一个雕像,都有一个有趣味的历史故事。
“飒露紫”前面,还有一个人物像。它表现了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据《唐书·邱行恭传》记载,公元620年,李世民和王世充在洛阳邙山作战。战前,李世民率领邱行恭等五百骑插入敌阵侦察,被王世充发现,包围了李世民。两军战斗十分激烈!李世民的兵马失散,只有邱行恭紧随身旁。酣战中,“飒露紫”中箭负伤,邱行恭不顾生死,在激烈的战斗空隙中,迅速把自己的坐骑让给李世民,接着为“飒露紫”拔箭,并继续持刀迎敌,终于保护李世民突出重围。这个浮雕表现的就是邱行恭在为战马拔箭的一刹那间,人爱着马,马依偎着人的生动情景。这么美好的雕刻艺术品,自然也打动了贾平凹的心灵。喜欢写作又喜欢画画的他,家住得离碑林博物馆又那么近,他怎么能放过欣赏和吸取营养的机会呢!
昭陵六骏石雕是我国的国宝,也是世界艺术史上的珍品。唐代诗人赞颂它说:“秦王铁骑取天下,六骏功高画亦优”。
可惜,这昭陵六骏石雕,过去被外国盗走了两个(飒露紫和拳毛),其余四块骏马雕刻也被切割成小块,准备运走时被群众发现截留了下来。人们现在在碑林博物馆里看到的昭陵六骏,其中四骏是未被盗成但是被切割成小块,又重新拼凑安装起来的,看起来破碎不堪;另外两骏是从外国的博物馆里照原样仿制的,因为仿制时经过艺术加工,反倒看起来完整顺眼。(刊登于2003年10月17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